同是企业为什么国企央企有分正编跟合同工,而且薪资相差那么大?

一、国企、央企都不存在编制问题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问题,就是编制问题,只有党政机关、国有事业单位才有编制使用问题。党政机关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由中央及各级地方党委机构编制部门管理使用。

国有企业不仅是现在,就是以前,历史上从来没有实行过编制管理。

一般的人们可能将国有企业单位实行的定员管理,而误认为编制管理。

二、合同工就是正式工

1992年,国有企业进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劳动人事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人岗位员工,全部为“合同制员工”,及少部分按职工总数限定比例的“劳务派遣工”。

三、发生劳动关系不同

(一)合同工,是工人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关系。

(二)劳务派遣工,与用人单位签订上岗协议,与用人单位不产生直接的劳动关系。

劳务派遣工是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关系;劳务公司从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派遣工的工资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是企业为什么国企央企有分正编跟合同工,而且薪资相差那么大?

你大概不了解详情吧,我在央企,没有什么正编不正编的,又不是公务员。只分合同制员工和劳务派遣工。

合同制员工:就是和央企或者国企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

派遣员工: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派遣过来的员工。

我看有回答说,国企为盈利的经济组织,不应该把员工分为三六九等,这停矛盾的。采用劳务派遣就是为了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啊。采用劳务派遣工跟什么三六九等毛关系都没有,有些简单,标准化程度很高的活本就不需要花重金去找很高学历的人来做,所以才会给劳务派遣工来做啊。

合同制员工和劳务工的薪资,福利差异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薪资:虽时同工同酬,但是因为劳务派遣的岗位一般都具备“三性”临时性,可替代性,辅助性。一般企业为了剥离这些业务,才会在这块采取劳务派遣的方式,因此内部几乎很少有相同的岗位,所以这部分的岗位技术型较低,薪酬一般不会太高,如果内部有相同岗位,基本可以保证第一年工资相同。但随着时间推移,合同制员工的发展会明显快于劳务派遣人员,薪资的涨幅会高于派遣人员,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

2.福利:社保、公积金、企业年金。我们公司劳务工除了年金没有,其他的福利几乎和正式员工一样,但是社保和公积金的缴纳基数以及比例差异非常大。举个例子,一个合同制员工和一个正式员工都入职两年,开始工资都一样,到第二年七月收入也差不多,假设都为12万。那么到了社保和公积金基数调整的时候,正式员工的缴纳基数会变为1万,而劳务工,就看劳务派遣单位的缴纳基数了,一般都是按照最低档进行缴纳。随意,随着时间推移,这部分的福利差异会越来越大;

3.晋升:劳务工是永远不可能在用工单位获得晋升,除非是转为用工单位的合同制员工。往往晋升(职位晋升或者内部能力晋升)就代表着薪资的增长,这也是造成薪资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时候你们看银行在招聘,上面备注和第三方签订劳动合同,一般都是招的劳务工。

同是企业为什么国企央企有分正编跟合同工,而且薪资相差那么大?

首先,纠正你的概念错误。国企央企的正式员工都是合同制员工,没有正式编制这个概念了。你的意思,大概是国企央企为什么要分为为正式合同制员工和劳务派遣(或业务外包)制员工吧。

其次,你搞混了公务事业编单位的用人模式与国企央企的用人模式,公务事业单位里有正式编、合同制和劳务派遣制三种员工。比如,某大报,有事业编记者,下属的网站记者就是合同制记者,食堂发行内勤等岗位使用的是劳务派遣制员工。

其实,其他企业也有分合同制员工和劳务用工甚至还有外包员工,只是不如国企央企使用量这么大,矛盾这么突出罢了。

那么,国企央企为什么要区分合同制员工和劳务派遣制员工呢?

【一】历史原因。

原来的国企央企员工都是正式工,都是国家身份,分为国家干部身份和国家工人身份。中专以上学历招进来的,就是干部身份,技校和普工招进来的,就是工人身份。上级国资对国企央企实行“定员定编定岗定资”管理,企业用多少人发多少工资总额,都是核定的。大约在2000年后,国企央企大量用人,上级不给定员不给工资总额,但给了劳务派遣政策。于是国企央企大量招收劳务派遣制员工。

【二】劳务派遣性质。

劳务派遣的性质,核心有三点:第一,不是国企正式员工,不与国企签合同,也就不占定员了。第二,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不走工资总额,而是走国企的劳务费,回避了工资总额的限制。第三,劳务派遣员工管理不归国企管理,那么,辞退起来就方便多了。

【三】劳务工与正式工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

这个一定要从根本原因来理解,企业用人,为啥不招正式工,偏招劳务工,根本目的就是降低人工成本啊。同样的价钱,为什么不招正式工呢?另外呢,政策规定,劳务工只能用于“三性”岗位,临时性、替代性、辅助性岗位,都是低薪岗位,做着最苦最累的脏活累活,但是薪酬只有正式工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其实,劳务派遣制,应该废除。

这是认为地把用工分为三六九等,造成了群体不平衡。同样是人,也在国企工作,为什么不搞成正式工呢?为什么多此一举搞劳务派遣制呢?根本目的就是三点:一是工资低,省钱;二是用起来方便,听话,省心;三是辞退方便,省力。没有什么好作用,只对企业有利,对劳动者不是欺负,早点废除好。

同是企业为什么国企央企有分正编跟合同工,而且薪资相差那么大?

任何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组织,不应简单的把员工分为三六九等,如编制、合同,派遣、外包等人员层级。

企业效益讲的是盈利和贡献,不是品级朝庭。

国企央企是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和服务的公司,为激励员工可以采取员工积分或配置内部股份的方式,但不应仅关注他来自于哪里,以此定位员工。这样全员上下才会不分高低贵贱,尽其所能效力于企业,而不会形成做事的地位低下,不做事的高高在上...

同是企业为什么国企央企有分正编跟合同工,而且薪资相差那么大?

现在的央企跟国企没有编制跟合同工这一说。只有合同工跟劳务派遣工,合同工由本公司发薪水,跟本公司签合同,享受一切同等福利,劳务派遣属于跟第三方公司签合同,然后外派的方式过来。但一般央企都有合作外包公司,自己招人,跟外包公司签合同

同是企业为什么国企央企有分正编跟合同工,而且薪资相差那么大?

这个是这样,先不说劳务派遣,就企业内部用工而言,一般国企,特别是央企,基层用工是要审计审批的,在审批计划内的,在上级发福利或者利润再分配时就会考虑到。但一些基层企业由于实际问题,需要在上级审批计划外用工,这些人相对待遇就差一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