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职人员和国家公务员有何区别?
问题是:国家公职人员和国家公务员有何区别?
答案是:国家公职人员是依法履行公共职务,行使国家公权力的工作人员;
国家公职人员包括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是国家公职人员的一部分。
一、国家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法定的国家公职人员。
国家公务员类型可从任职、职位、职务几方面分类。
(一)从任职形式上分:
1、选任制公务员,党政群系统经选举产生的,任职有届期的,由选举机关任免的,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2、委任制公务员,非经选举产生的,由任免机关批准任免的公务员,包括部分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工作部门副职、内设机构领导职务),主要构成是非领导职务序列公务员。
3、聘任制公务员,主要适用于专业技术性强、辅助性工作的公务员职位,实行合同聘用制,协议工资等。
(二)从职位序列上分:
1、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能为党政群机关行政管理为主,公务员的绝大部分组成,分布于党政群机关。
2、专业技术类公务员,部分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的公务员职位,如公安部门刑侦技术人员法医师,审计部门审计师等。
3、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由法律规定的履行行政执法的公务员。
(三)从职务上分:
1、领导职务公务员,共有十级。
正、副国家级;
正、副省部级;
正、副司局级;
正、副县处级;
正、副乡科级。
2、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共分八级。
2019年6月1日,《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实施,非领导职务取消。
正、副巡视员,行政级别相当于正、副司局级。
正、副调研员,行政级别相当正、副于县处级;
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行政级别相当于正、副乡科级;
4.科员;
5.办事员。
(四)为便于理解,介绍一下公务员适用范围。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及派出机构;
地方各级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及派出机构。
2、国家政权机关: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机关及派出机构;
(2)国务院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关及派出机构;
(3)国家监察委员会机关,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机关及派出机构;
(4)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及专门法院;
(5)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及专门检察院。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机关及地方各级政协机关。
4、各民主党派中央机关及地方各级机关。
二、国家公职人员
国家公职人员,是指依法履行公共职务的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和各个民主党派的党务机关、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这个概念的关键在于“公职”二字。现在社会普遍认知的“公职”主要是指国家各级党政机关、国有的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等。这些职位的普遍特点是:一般多享有编制,有很好的福利体系,社会地位较高,工作稳定有保障等。
和在私企工作的人员不同,这一类人员的工作有着更大的稳定性,在缺乏安全感的时代里被更多人所向往。
仅供参考。
国家公职人员和国家公务员有何区别?
所谓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的重点是在“行政”二字,即必须是行编制人员才算公务员,否则其他的都不能称之为公务员。按职位性质,公务员干部序列分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正厅等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在事业单位(包括参公)也有管理岗设科员、正副科、正副处,因此社会上有些人将事业单位的人,甚至是老师都称之为公务员,其实是错误。准确地讲,事业单位人员只能说是公职人员。什么叫公职人员?大道理我不讲,说一个概念大家就懂了,即,只要有国家财政供养的,有编制的,无论大小多少,都可称之为公职人员。因此,公职人员肯定包括公务员,除此之外,像国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无论是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还是自收自支的,包括老师、医生、工勤人员,甚至是环卫工人,只要在编在职,都算国家公职人员。一句话,公务员肯定是公职人员,而公职人员却不一定是公务员。
国家公职人员和国家公务员有何区别?
所谓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的重点是在“行政”二字,即必须是行编制人员才算公务员,否则其他的都不能称之为公务员。按职位性质,公务员干部序列分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正厅等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在事业单位(包括参公)也有管理岗设科员、正副科、正副处,因此社会上有些人将事业单位的人,甚至是老师都称之为公务员,其实是错误。
准确地讲,事业单位人员只能说是公职人员。什么叫公职人员?大道理我不讲,说一个概念大家就懂了,即,只要有国家财政供养的,有编制的,无论大小多少,都可称之为公职人员。因此,公职人员肯定包括公务员,除此之外,像国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无论是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还是自收自支的,包括老师、医生、工勤人员,甚至是环卫工人,只要在编在职,都算国家公职人员。
国家公职人员的范围是大于国家公务员范围的。国家公职人员,是指各级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是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主体。级别划分为,国家级正职和 中共中央总书记。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的公职人员。
公务员 (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公职人员的任用仍以任命为主。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在君主制国家,官职由国王恩赐、贵族委任或世袭。 在共和制国家,则由总统等行政长官委任。 现代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建立后,政党政治操纵着国家权力的分配,政府公职人员也随着执政党的更替而不断变动。恩赐官职与政党分赃导致了大量贪污腐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公职人员的管理并没有形成科学的规范与相应的制度。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沿于英国的文官制度;而普遍认为世界上最早以考试方式取录公职人员的是中国。隋唐年间的中国即设吏、兵两部选拔文官及武官,及后又有科举制度。
公务员制度的创立:19世纪的后30年里,在两次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议会至上”的时代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行政专横”。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迅速增强,迫切需要改革公职任用制度,提高行政效率。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主要的几个国家先后创立了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职人员 国家公职人员,是指各级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是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主体。级别划分为,国家级正职和 中共中央总书记。 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适用。
国家公职人员和国家公务员有何区别?
做事的时候、问责的时候是公职人员,说待遇的时候就分公务员、事业编、工勤编等等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