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都是“逢进必考”吗?有哪些不考试直接入编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逢进必考”,有哪些不经考试直接入编的事业单位?

答案是:不仅有,而且是任何事业单位都可以。

一、2005年11月,国家人事部发布、2006年1月执行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都要实行公开招聘,实行“逢进必考”政策。

实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逢进必考”,包括事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等工作人员,必须实行“逢进必考”。

二、公开招聘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凡符合条件的各类人员均可报名应聘。

同时制订公开招聘程序:

(一) 制定招聘计划;

(二) 发布招聘信息;

(三) 受理应聘人员的申请,对资格条件进行审查;

(四) 考试、考核;

(五) 身体检查;

(六) 根据考试、考核结果,确定拟聘人员;

(七) 公示招聘结果

(八) 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三、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可以不实行“逢进必考”的:

(一)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人员,可以不实行“逢进必考”。

(二)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短缺专业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

(三)事业单位需要招聘外国国籍人员的,须报省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招聘。

任何事业单位,只要符合上列相关规定,都是可以不经考试招聘工作人员的。仅供参考。

事业单位都是“逢进必考”吗?有哪些不考试直接入编的事业单位?

凡进必考,已经成为体制内人员使用的一个固定性方式和门槛。公务员凡进必考,基层公务员要想到县市省等更高级别的地区任职,除过晋升,也是通过考试、遴选;在职在编事业人员要想进入公务员序列,除过晋升,也要通过考试;事业单位纳新,也要通过省考或者委托市级考试。发展到现在,甚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人员招聘,也要通过考试,比如合同工、人事代理等。

逢进必考,好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公平,通过正规的客观考试和必要的程序,笔试、面试等,可以公平公正地招纳人才,避免许多主观因素的介入,造成人为干扰和腐败行为的产生;二是针对性强,可以根据岗位需要,通过有侧重点的专业考试,招录急需人才,缩短了人才培养的时间,也为行业发展和岗位工作开展招纳到专业人才。

凡进必考是原则,但相对于公务员考试的严谨和坚定性,事业人员纳新方式更为宽泛。承担基础科研、教育、公共卫生等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更贴近民生,工作更为具体,服务范围更为广泛,人才需求更为紧迫,单靠招考,很难满足岗位工作人员需求。尤其对于基层来讲,事业单位人才匮乏,是一直以来困扰基层发展的难题。为了解决具体需要,各地都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包括急需高档人才的引进,一般研究生以上的免试,并配套住房、户口、补贴、编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适应各地竞相开展的“抢人”大战,并抢得先机。

事业单位可能不考试直接入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才引进战略:对当地紧缺的人才,研究生、博士学历等人才直接采用特殊的引进政策,一些岗位特需人才可拓展到本科,直接免试安置到事业单位任职,并按学历给予相应的职级、职称待遇,缩短或者免去实习期直接入编,按正式职工对待。多地还在给予购房或者租房补贴,给予安家费,解决户口等。

2、公费师范生、免费医科生、特岗教师等:教育、卫生行业人才在各地都属于紧缺人才,尤其是县乡基层单位更是如此。为了解决人才需求,国家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出台多项人才培养计划,其中就包括公费师范生、免费医科生、特岗教师等,全方位进行人才培养战略,为基层补充新鲜血液。这些项目招录的专业技术人才,都可以通过免试或者简易程序,进入事业单位就业,服务期满优先解决编制需求。

3、项目人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零就业等政策性安置人员或项目人员,服务期满后,多省都制订了优先政策,有的不仅可以在事业单位入编任职,而且部分省份每年还专门拿出20%的公务员招考名额,从这些服务人员中招收,解决他们的个人待遇问题,扩大基层工作人员的发展前途,增强基层工作岗位的吸引力。

事业单位的“免试”名额和方式,主要针对的是各地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教育、医疗卫生行业的人才需求,和急需、特殊人才引进。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缺口较大的基层县区,甚至在毕业季直接到师范或者医学院当场签合同,保证入编,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条件,就是为了解决基层人才需要。我国的人才培养,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重本科轻专科,职专、职高形同虚设,人才断层、过于追求高学历等问题突出,专业人才培养不够专业,这些现象都需要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加以改变,不断适应国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事业单位都是“逢进必考”吗?有哪些不考试直接入编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当然都是“逢进必考”的,现在已经没有不考试直接入编的情况了,除非是引进博士以上的人才等特殊情况。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于201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规定,“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安置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任何事业单位新录用人员必须经过公开招聘,并且,公开招聘最重要的程序就是考试。所以,现在不通过考试是不可能进入事业单位的。

2017年的时候,全国开展了违规进人清理工作,凡是2014年7月1日以后未经过考试进入事业单位的,都属于违规进人,都需要被清理。当时很多人,就由有编制人员转为了编外人员,但是工资待遇都没有变化,估计将来还需要进一步消化吧,这种情况尤其在县以下事业单位比较多。

随着“逢进必考”制度的实施,除了军转安置、人才引进等特殊情况外,任何人想进入机关事业单位,都必须经过考试,否则,都属于违规进人。所以,你说的可以不考试直接入编事业单位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当然除了上文提到的特殊情况。

事业单位都是“逢进必考”吗?有哪些不考试直接入编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逢进必考,正常情况下都需要经过笔试、面试两个环节才能入职入编,但也有一些不需要考试就可以入编。

1、转业军人。按惯例,部队军官一般转业到机关单位,至少是参公事业单位。但士官大多转业到事业单位和国企,地方组织人社部门按政策必须无条件安置,不需要考试即可成为事业人员,不过多数是工勤岗位。

2、引进人才。部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了引进专业急需人才,每年都会拿出一定事业名额用于招聘。像医院、学校、专业院厂矿,只要符合条件,不但可以解决编制,还会给不少安家费,并在住房、专项经费给予倾斜和支持。

3、特招人员。像新疆西藏一些地区为了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支持当地建设,对于985、211高校毕业生(本科硕士)也会给予免试入职入编。

此外,各地每年都有一些事业单位通过直接面试考核的方式招录工作人员。这种招录方式不用笔试,报考人员只要通过面试考核即可入职入编,比事业单位统考简单。

事业单位都是“逢进必考”吗?有哪些不考试直接入编的事业单位?

也不一定,看你是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进入事业单位。

1、参加考试

每年举行的事业单位面向全国公开招考,所有考生“逢进必考”,需参加笔试和面试,择优录用,办理入编手续。

2、人才引进

可以关注自己省份、或所在地市公告,看看是否有人才引进。通过人才引进的人员,一般学历最低在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不用参加笔试,只面试,或军转安置等特殊情况,都有编制。

3、公费、定向免费师范生

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中小学校工作,有编制;另外,定向免费医学生也一样,毕业后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工作,同样有编制(注:事业单位改革,部分可能无编)。

4、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参加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考试,被录用后在当地服务一定年限;服务期满后,自愿继续留在当地工作的,经考核合格,办理正式上编手续。

如果有人说靠关系就能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一般这类是合同工,也就是临时工,无事业编制。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更多公考资讯,欢迎关注四川中公。

事业单位都是“逢进必考”吗?有哪些不考试直接入编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逢进必考”吗?有哪些单位不用考试直接入编的事业单位?根据目前的有关规定,事业单位绝对是“逢进必考”,首先是笔试,你笔试过关后就是面试,两项综合第一名有机会录用哦。

以前我们单位进人,有省选调生考进来的,有“三支一扶”考进来的,没有说不通过开始能进来的。但也有士官转业分来的,2018年单位分来一位士官转业过来上班的,以前有一位随军家属安排到我们单位的,这两个是不需要考试的。

提问者问的有没有不通过考试直接入编的事业单位?不知道提问者是从其他单位转到事业单位的?还是带着编制过来的?如果都不是,那么所有的事业单位进人必须通过公考试进来的。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有特殊的关系,直接安排进来,以前有这种情况,目前没有遇到过。带着编制来的人几乎没有,甚至少之又少。希望我回答能帮助到你,也欢迎你和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了解更多基层信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