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员工上下班受伤如何赔偿?

一、用人单位未参加社会保险工伤险,员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认定为工伤,也同样享受工伤应有的福利待遇。

用人单位未参加社会保险工伤险,社保机构当然不会负责工伤相关费用,发生的工伤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负责。

但是,可能要麻烦一些!

二、工伤事故发生后,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30日内报送劳动保障部门;劳动保障部门60日内做出认定与否结论;并于医疗终结提出申请60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符合条件确定工伤保险待遇。

总之,发生工伤事故后,一切处理事故程序都是用人单位办理,如用人单位不予办理,可向单位工会、直至上级工会求助,维护合法权益。

三、《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的认定,有以下一项规定:

员工上下班途中,遭遇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导致伤亡。

必须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工伤认定须由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不予办理,超过时限,责任在用人单位。

四、用人单位未参加社会保险工伤险,发生工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可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力争由用人单位内部解决。

(二)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可以向属地劳动人事爭议仲裁委员会,或劳动人事爭议仲裁院申请工伤认定仲裁。

(三)也可以向属地政府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诉,由劳动保障部门协调解决。

(四)上述途径不能解决,最后可以走法律程序,也就是打官司,向法院提起诉讼。

因为单位一般都有专聘律师,而且法律法规太专业,所以也必须聘请专业律师。

如果经济条件所限,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免费提供律师服务。

(五)同时,可以求助工会,乃至地方工会,地方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还是有一定力度的。

相信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会主持公平正义,依法依规处理的。

仅供参考。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员工上下班受伤如何赔偿?

首先是要确认员工受伤是否能够认定为工伤了,否则用人单位不一定要承担赔偿责任的。

一般情况下,上班期间,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受的伤是可以被认定为工伤的,还有就是上下班期间发生了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也是可以认定为工伤的。当然,哪怕员工的受伤是符合这些情况的,也是要经过当地的人社局认定之后才能确定是工伤。关于工伤的认定,单位与个人都是可以申请的。一般情况下,单位如果给员工缴纳了工伤保险,那么还是会帮助员工进行工伤认定的申请的;但如果没有缴纳工伤保险的话,很有可能会让员工自行申请,同时也可能存在一个劳动关系的确认问题。因为工伤的前提就是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否则无法认定为工伤。

工伤认定后,待员工伤情稳定,可以申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鉴定结论出来后根据级别再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因为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那么这个工伤保险待遇也是需要单位承担的。在员工进行工伤认定后,养伤的这段时间,也是有工资的。这段休息期被称为停工留薪期,这段时间的工资,是按照受伤之日起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计算的,一般最长不超过12个月。还有就是医疗费了,用人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那么医疗费用需要单位承担。

情况大致如此,仅供参考。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法律相关回答与文章,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我是无极,您身边的法律顾问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员工上下班受伤如何赔偿?

你好!感谢邀请。

一、关于能否认定为工伤问题。
  • 《工伤保险条》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非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因此,上下班受伤并不一定能够认定为工伤,仅在非主要责任交通事故时,才能认定为工伤。
  • 非主要责任交通事故包括次要责任、同等责任、无责任,也包括交通事故责任无法查明的情形。
  • 上下班途中包括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上,从事日常生活若需要的活动的合理绕行
二、工伤保险待遇由谁支付?
  • 《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未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发生工伤事故,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 由于用人单位未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 若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工伤保险费的,职工可以申请工伤保险待遇预先支付。有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再向人用单位追偿。该制度规定较为超前,实践中比较困难。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员工上下班受伤如何赔偿?

先做劳动能力鉴定,之后依据等级要求企业赔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