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认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根据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开除员工,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因为:
一、中国是法制化的国家,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唯法律是从。
法院审理根据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开除员工案件,要依法审理,以法律为准绳判决,不是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来判决的!
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用来规范用人单位全体员工的标准和规定,它是用人单位内部责任制的具体化。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对用人单位具有普遍性及强制性,用人单位的任何人、任何部门都必须共同遵守。
但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三、法院审理员工与用人单位根据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开除员工的劳务纠纷,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为审理案件、判决案件的依据。
用人单位根据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开除员工的决定,法院不予支持,肯定是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有与法律规定相违背的情形,法院当然不予支持,并且,必须依法予以纠正。
综上,用人单位根据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开除员工,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仅供参考。
该如何认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劳动者严重违犯用人单位制度的认定,目前权威认定标准就是: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就是认定标准。
主要是单位订的制度要符合法律、法规及政策。否则,其它认定无效。一旦有职工违犯了合法的制度,处理程序与决定也必须合法!
该如何认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作为一名老HR,经常进行劳动仲裁的经验分享一下,如果你的目的是想开除员工,如何判定一个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1.在进行劳动仲裁时,仲裁偏向弱势群体即员工的,但具体仲裁时看三个方面,作为企业方,要有三点很关键的,就是你依据的是什么,你的程序是否符合,你是否有证据。
2.依据:判定员工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时,依据的就是规章制度和员工的违规证明。你的规章制度首先必须有这一条的说明,并且必须是生效的规章制度,并且你的规章制度要合法,如果你本事的规章制度违反劳动法,就算有证据也不行。
3.程序:光有规章制度不行,必须规章制度让员工知晓,就是签字,在实操时就是<规章制度告知确认单>让员工签字。
4.证据:员工违规了,你要有证据,他什么时间,违反规章制度,最后让员工写个书面的。实操的时候一般让员工写个反省,员工一般都会写(告诉他是让他改正写的)。
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该如何认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对于这个问题,确实是在劳动纠纷当中比较有争议的一个话题。因为大多数用人单位在开除员工的时候特别爱用这一条就是,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但这样的解除合同的理由往往并不好使,弄不好单位就会涉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为什么呢?主要存在两点原因:
一个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制定的并不合法,这里面既包括内容的不合法,也包括程序的不合法。
内容不合法是指规章制度里面的某些条款,并不是单位一方说了算的,或者并不是单位随意就可以制定的。举个例子比如说,有的单位制定员工迟到一次就罚款多少钱。按照法律规定罚款权应当是属于行政机关的职权,对于普通的民营公司是没有罚款权的。所以即便规章制度这样写了,但是由于用人单位本身就没有这样的权利,所以即便有这样的条款也有可能是无效的。所以如果某一个员工真的迟到了,而被扣除了一定的工资,那么单位会涉嫌随意扣除工资的情况,劳动者是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程序的不合法。即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内容并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但是由于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没有向员工进行提前告知,也没有对员工进行公示,员工对此并不知晓或者并不了解。那么这样的规章制度依然是不能适用的。所以此时即便员工真的违反了某一制度,但是由于员工对此制度并不知晓也没有对该制度进行签字确认,因此,这样的制度依然不能作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
而至于是否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应当是属于规章制度的内容问题,对于是否严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场合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用人单位规定员工不许在工作场合进行抽烟。但是如果只是普通单位员工抽烟,最多就是污染空气,所以抽烟并不应当属于严重违反制度。但是如果是一个生产易燃易爆产品的企业,抽一支烟有可能造成爆炸或者着火,那么这样的抽烟后果就很严重了。
所以对于严重这个词本身就不太好进行量化,只能根据具体的情况,以及员工具体的过错,结合单位的性质来进行综合判定。
所以作为用人单位而言,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既要符合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合情合理,我们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是希望约束员工,激励员工往好的方面发展,而不是给企业找麻烦,制造风险。所以聪明的老板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都会委托专业的律师进行把关和处理,这样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如果您有这方面的法律问题,可以关注本头条号,私信律师咨询!
该如何认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但什么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有效,必须符合下面三个条件:
一是合法,合理。
首先不能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否则将不会产生法律效力。那么什么是合理呢?因为单位情况千差万别,什么是“严重”,不同单位有不同的情况,必须同单位实际相符合。例如:在炼钢厂工作区抽烟和在鞭炮厂工作区抽烟。从表面来看,这个行为并没有区别,但联系到单位的工作的实际情况,显然,在鞭炮厂工作区抽烟就可以界定为“严重”,而前者界定为严重违反单位纪律显然不合适。即使钢厂规定不能在工作区抽烟,也只能算是普通的违规行为。
二是规章制度出台程序要符合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该条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进行了规范,防止用人单位滥用其自主管理权,利用规章制度侵犯劳动者权益。
三是要履行告知义务。
经过合法程序制订的合法制度,如果要生效,还必须告知劳动者。通常有以下几种告知方法:
收入员工手册,由员工签字确认已经收到:
通过公告或者公示栏告知,并由员工签字确认已经看到;
进行制度培训,写明培训内容,并由员工签到;
尽可能不要通过网络或者口头通知的形式来告知员工,会给单位造成举证困难。
通常认为的“严重违反”,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员工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单位工作、生产或生活秩序;
2、员工的行为给单位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单位可以根据情况来界定损失数额达到多少为重大)
3、员工的行为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经批评教育拒绝改正的;
4、员工的行为严重影响单位的形象或者声誉的;
当然,单位也可以参照《企业劳动者奖惩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实际来进一步细化。
该如何认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谢谢邀请,首先单位的规章制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员工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应符合以下几点。一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给设备和工具造成损坏,给单位造成损失。二是工作态度不好,不服从单位工作安排,影响单位工作。三是违反单位劳动纪律,影响单位工作秩序,影响工作进度。四是铺张浪费,造成原材料损耗,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五是打架斗殴、损公肥私等,给单位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