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丞相会削弱皇权,对皇帝构成威胁,为什么中国的丞相制度在产生几千年后直到明朝才被废除?
中国古代的丞相制度,不是明朝才废除,而是唐朝以始既废除,宋元明清,仅明初存在不长时间。
一、丞相是官职,古代的皇帝,综理国家大事,军民工农财文法,繁琐杂务,根本忙不过来,于是自春秋战国始设置丞相一职,协助帝王处理政务。
秦、汉相沿设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为百官之首,相当于现在的政府首脑,也就是总理、首相职务。
如秦朝助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封建帝国的丞相李斯,汉朝助汉高祖刘邦成就帝业的“汉初三杰”之一的丞相萧何 ,汉末“挾天子以令诸侯”的丞相曹操,历史上“大名垂宇宙”的贤相、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等。
二、唐朝、宋朝,汲取前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权力太大,威胁皇权,因而不设丞相一职。
但对行使丞相职权的官职,习称宰相。
不设丞相,皇帝综理军国大事又忙不过来,唐太宗时,设“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职,后改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丞相职权,习称宰相,为避免集权,设置多人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唐太宗亲信重臣李绩,成为历史上“同中书门下”第一人。
宋朝时,为避免丞相集权,又设置多人担任“参知政事”,行使丞相职权,亦既宰相。
三、明朝建国初期曾设置丞相,因丞相胡惟庸结党营私,权倾朝野,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深感皇权受到威胁,以谋反案诛杀胡惟庸后,裁撤丞相一职。
但纷繁的政务,皇帝难以应付,于是,以内阁大学士备皇帝咨询处理政务,形成内阁大学士多人分散权力行使丞相职权,也就是事实上的宰相;后又设内阁首辅大学士,就是实际上的首席宰相。
四、清朝始仿明制,设置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皆为最高品级一品官员,以殿阁大学士行使丞相职权,满、汉各一人,则可多达12人,避免集权,当然,有时可能未必配齐,但也在10人左右。
但自雍正皇帝设立军机房,后改军机处,初为办理军务,后逐渐军国大事皆经办理,为清朝最高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军机大臣也是设置多人,防止独权坐大。
殿阁大学士由行使丞相职权的实职,变成尊崇位高的虚职,成为皇帝授予文武勋臣的荣誉性加衔职务。
晚清重臣左宗棠任军机大臣,荣誉加銜东阁大学士。
仅供参考。
既然丞相会削弱皇权,对皇帝构成威胁,为什么中国的丞相制度在产生几千年后直到明朝才被废除?
关于君权相权的问题,题主说的没错,相权是威胁了君权几千年。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汉武帝刘彻,频繁炒丞相的鱿鱼;隋唐有三省六部制,实际上分走了相权;宋朝搞了个非常复杂的官制,简单点说,设立了参知政事一类的官,进一步分散了相权;元朝……有很多宰相同志们,几乎没人权;(我记得,有个元朝皇帝让宰相在外等候,等得宰相睡着了,咋弄醒他呢?让宫女踹醒他。这……宫女还害怕呢,皇帝告诉她:这就是我们家家奴,没事儿!)
到了明朝,最初是有宰相的,后来,朱元璋借胡惟庸谋反案的由头,废除了丞相制度。
注意,要说:朱元璋废除的是宰相,我是不认同的,朱元璋废除的是宰相制度或者丞相制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朱元璋死后没多久,建文帝屁股没坐热,被四叔朱棣轰了下来。
朱棣同志其实也算是个工作狂,但他觉得,似乎忙不过来。他爹朱元璋在奏折里碰到过,很冗长无用的废话,下笔万言,有用者数百字。看着费劲,不看又怕错过重点。于是,朱棣想到了个办法,找一批人,帮他写点意见,连同奏章一起送上来。这批人,就是内阁成员,这批人写的意见叫“票拟”。明朝历史上,这些人中,有一个给“六必居”写招牌的瘦高个子和他的瞎了一只眼胖儿子,还被称为“大丞相”、“小丞相”。@严嵩 @严世蕃😜
虽然说,这批内阁成员,官阶不高(后来官阶又上去了),但权力很大,是事实上的宰相们。只不过,内阁成员没了决断政事的权力,只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权力了。
再往后发展呢,明朝皇帝搞出了太监领衔的“内朝”,什么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批红”一堆东西。
明朝皇帝信用宦官,是想培养一支对抗文官士大夫的队伍。这样一来,文官靠科举,队伍源源不断。宦官靠做小手术,队伍也源源不断……😏
这个制度,好还是坏,我不做评价。但至少,又有一批源源不断输送的队伍,去制衡事实上的宰相:内阁成员了。
到了清朝,中国政治史上的宰相制度,我认为才是彻底玩儿完了。
西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历史上对这件事的评价中有一条:后金的建立,完成了满族社会又一次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转变。
这就决定了,后金后来入关、进北京城,“点了决议”成立清朝,实际上保留了很多奴隶制的残余。尽管后来,满人大臣对皇帝自称“奴才”,汉人大臣对皇上自称“臣”,但说到底,满汉臣工在皇帝面前,就是奴才……
雍正皇帝,为了应对西北战事(还是老对手准噶尔),召集亲信重臣,设立了一个临时机构“军机处”。没想到,后来这机构皇帝用的挺应手的,就保留了下来。甚至,地位重要过了从明朝那里承接过来的内阁制。
军机大臣们干啥呢?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得,就是个由张口闭口“奴才遵旨”、“喳”的,负责秉持皇帝的意思办事的机要秘书班子。
既然,这就是个秘书班子,做决定的就只能是老板:皇帝。中央集权制度,才发展到了顶峰,可,一旦皇帝对朝廷的控制能力不足,或者判断失当、失误,整个国家就可能面临着灾难。🤔🤔🤔
既然丞相会削弱皇权,对皇帝构成威胁,为什么中国的丞相制度在产生几千年后直到明朝才被废除?
明朝的皇帝权利更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