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哪些单位?

事业单位是政府举办的社会公益性机构,但不是政府机构,政府财政多予以支持。

一、事业单位现状及改革走向。

事业编制分四种类型,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差额(定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

(一)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多为公益性、非盈利性事业单位,包括具有行政职能、行政执法或委托执法职能的以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等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

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财政全额供养,执行标准的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及社会养老保险规定,几与公务员无差别。

编制管理相当严格。

这种类型的事业单位中,具有行政职能、行政执法或委托执法职能的单位,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或转为行政机关,或将职能划转行政机关。

(二)财政差额拨款(定额)事业单位,多为有生产经营性收入,但不足以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开支的公益性单位。

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财政予以差额(定额)补助,同样执行标准的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及社会养老保险规定;但视生产经营、经费状况不同,工资、福利待遇有的单位可能高于国家规定,但有的单位时有不达标准、不足额发放、拖欠情况发生。

编制管理相对严格。

这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改革中,以生产经营为主业的部分单位将转制为企业。

(三)自收自支及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多为生产经营性的事业单位。

自负盈亏,经费及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没有财政支持,特别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意既与企业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执行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或实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及工资福利制度,拥有较为宽泛的工资福利自主权,但必须按规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因生产经营状况不同,少数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和退休金可能优于前二种类型;但大多数的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和退休金不如前二种优越。

编制管理相对宽松。

这二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可能全部退出事业单位管理序列,成建制的转为企业。

二、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分为二类。

(一)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卫生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这一类事业单位,非盈利性,财政全额拨款,几与公务员无差别,稳定性好。

(二)承担高等教育、非盈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这一类事业单位,工资和福利来源自身营收和财政补助二部分构成,分化明显。

仅供参考。

什么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哪些单位?

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是并不属于政府机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主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分类:

教育类:大中专院校、中小学

卫生类:各类公办医院、卫生院

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如发改委下属发展研究中心

具体包括: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单位。

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为中心、会、所、站、大队等字词结尾,例如会计核算中心、卫生监督所、司法所、银监会、保监会、质监站、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等,二级局也为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分为参公事业单位以及普通事业单位。普通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参公改革之后的事业单位在省公务员招考中招考,普通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招考中招考。

事业单位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有些单位没有收入来源,完全由政府拨款,这类事业单位称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这类单位的员工一般为全额事业编。全额事业单位以政府机关居多,比如各地执法大队、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环保站等一般为此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完全由政府财政拨款,与公务员基本无异,工资待遇与公务员也相差不大。

还有部分事业单位有收入,但收入不多,不能自负盈亏,所以需要政府适当给予补助,这类事业单位称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比如医院一般属于这类事业单位。除了上面两类事业单位外,还有一类是具有收入,完全不需要政府拨款的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与企业类似,自负盈亏,单位效益好,待遇自然会好,比如各地的测绘所、规划院等一般属于此类单位。

上述分类是根据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进行的分类,在事业单位招考中,我们还常把事业单位分为教师类、医疗类、其他类事业单位,因为三类单位的工作性质不同,所以考题也会有所差异。其中教师类事业编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师编,医疗类事业单位就是医生,而其他类事业单位就是指机关事业单位了。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精英菌点个赞哦~

点击右上角关注无忧精英头条号,了解更多职场支招!

什么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哪些单位?

一、事业单位的含义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二、事业单位的分类

(一)按照社会功能划分

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是指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的事业单位。例如:社会科学联合会、是指社会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计划生育协会等。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是指可以由市场配置资源不承担职责的事业单位。例如: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科研院、广播电视台、出版社、城市公用方面的市政管理、房产管理、园林设计等。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是指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和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例如:养老院、大专院校、中小学、重要的医疗卫生单位、疗养院、考试管理中心等。

(二)按照经费来源划分

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

1.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指全部支出由国家财政拨款,收入全部上缴国家财政的事业单位。例如:学校。

2.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指首先用自身的收入抵补支出,不足部分由财政拨款其列入国家预算的仅仅是自身收支之间的差额数的事业单位。例如:医院。

3.自收自支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指支出由自己解决,收入由自己支配,收入不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也可以称为企业化管理单位。例如:出版社。

三、事业单位的范围

事业单位涉及许多行业,活动领域十分广泛。按照机构编制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包括以下25种类别:教育事业单位;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勘察设计事业单位;勘探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广播影视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体育事业单位;农林牧水事业单位;交通事业单位;气象事业单位;地震事业单位;海洋事业单位环境保护事业单位;测绘事业单位;信息咨询事业单位;标准计量、技术监督、质量检测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事业单位;物资仓储、供销事业单位;房地产服务;城市公共事业单位;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经济监督事业单位;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事业单位。其中教育事业单位;农林牧水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在数量上名列前茅;教育事业单位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主体,其工作人员大约占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规模的一半以上。

什么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哪些单位?

事业单位的定义我就不说了,因为比较虚。

我直接用事实说话,告诉你哪些单位是事业单位。

中国的国家机构分为五级,分别是:中央--省--地市--县区--乡镇。

在这五级中,每一级都有各自的事业单位,下面我来一一举例。

一、国家直属事业单位

根据中国政府网公示,国务院下属事业单位如下图所示

上述事业单位属于国家直属事业单位,一般为正部级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基本上与住建部、财政部等等正部级行政单位是平级单位。

还有一种是各部委下属事业单位。比如财政部下属事业单位:

这些部门基本上属于副部级事业单位,一把手属于副部级高官。

二、省直事业单位

也是分为两类,以安徽省政府举例。

一类是安徽省政府下属事业单位,如下图所示

这些事业单位属于正厅级事业单位,与住建厅、财政厅等单位平级。

第二类是厅级单位下属事业单位,以安徽省财政厅为例:

这些事业单位是财政厅下属事业单位, 级别为副厅级事业单位。

三、市直事业单位

同样分为两类,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

一类是合肥市政府下属事业单位。

这些单位 为正处级事业单位。

第二类是市直单位下属事业单位,以合肥市建委为例。

这些单位属于副处级事业单位。

四、县区事业单位

也是分为两类,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为例。

一类为县政府下属事业单位

此类单位一般为正科级事业单位,部分高配为副处级事业单位。

第二类是县直机关下属事业单位,以肥西县建设局为例。

此类事业单位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部分为股级事业单位。

五、乡镇事业单位

这些基本上都是一些县直单位在乡镇的基层站所,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为例。

这些所基本为股级,部分有高配副科级。

上述回答,基本上包括了现有中国体制下的事业单位分类。

总之很复杂,因为目前事业单位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很多事业单位都在进行改制。估计五年之后再来看,上面很多事业单位可能就撤销了。

回答完毕,欢迎大家关注我。

什么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哪些单位?

事业单位太多了。它有几种类型:

一是参公事业单位,这类单位主要是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各职能部门的二层执法机构,如文化稽查大队、环保稽查支队、工商经检支队等,部分从事行政职能的独立事业机构,如地震局、档案局、发展研究中心、供销社、粮食局、农机局等,群团组织,如工会、残联、工商联、社科联等,都是参公事业单位。

二是公益类事业单位,其中又分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几种,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集中在科、教、文、卫等领域,比如学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专业院所、报社、电视台,以及各部委办局除参公外的二层机构,如科技局的情报所、人社局的人才中心、交通局的运管处、水利局的水利站、林业局的林业站、旅游局的旅游质量管理所、质监局的计量所、体育局的体彩中心等,每个职能部门都有三四个甚至十几个的二层机构,其中70%以上是公益类事业单位。

三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如招待所、公证处、部分律师事务所、园林绿化处、部分公园等,主要职责是经营或收费的,基本上都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这类单位要求在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改企。

总的来说,事业单位在体制内是非常庞大的一个群体,全国公务员不过600多万,事业单位超过3000万,各种类型的单位数不胜数,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有不懂的,可以私信咨询。

我是小公,专注体制问题解答,感兴趣或有疑问的可以关注我,私信交流

什么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哪些单位?

事业单位,是指承担公益服务的单位,使用事业编制。是区别于承担行政职能、使用行政编制的行政部门,和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

1、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按编制类型来分,可以分为全额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中全额是指人员经费、工资福利等由财政全额供养的单位,差额单位和自收自支单位都具备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生产经营职能,可以部分或者全部自给。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进行转型,将承担的公益服务职能,整合到其他事业单位,将承担的生产经营、收费、中介等职能,推向社会,参与市场自由竞争。《机构编制法》颁布之后,除法律规定的编制类型外,不允许使用自收自支、自定、自筹类编制。

2、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规定的分类,事业单位可以分为行政类事业单位、公益类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行政类事业单位,是指完全、主要或者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目前省市县三级此类事业单位正在改革,要求将其承担的行政职能,全部划归行政机关行使,承担的公益服务职能保留,按其职能性质进行整合。

公益类事业单位,又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将其承担的生产经营、中介、收费等职能剥离,改制为企业运营,将其承担的公益服务职能进行整合。今后,事业单位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只承担公益服务职能。

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是指其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可以由市场代替。这类事业单位全面改企,机构撤销,使用的事业单位收回统筹使用,自收自支和自定自筹类编制撤销。正式职工和退役军人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任职,人事代理、合同工、劳务派遣工等合同制管理人员自主择业。

3、按管理权限划分,事业单位又可以分为党委直属事业单位、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行政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以及行政部门的内设机构、事业单位的下属事业单位等。

4、按级别不同,又可以分为省直、市直、县直事业单位,乡镇的七站八所等。

5、按财政状况,还可以分为财政独立的事业单位,财政未独立的事业单位。

6、按是否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又可以分为法人事业单位,非法人事业单位。

7、事业单位受机构个数和职能限制,各地成立的事业单位中,省、市级别的基本相似,县区比较复杂,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单独成立,有的职能整合成立综合中心,并不要求一一对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