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岭北行省的北界真的直抵北冰洋吗,有哪些科学依据呢?
元朝岭北行省的北界直抵北冰洋,可以这样理解。因为,中华历史上的疆域问题,木有现在的领土划界概念,历朝各代,除外直接有效的统治管理领土外,尚有周边藩属国、臣服国,并木有划定领土疆域边界,大一统吗!边界概念,十分含糊,控制力、包括影响力所达既为领土!
边界划定,是有清一朝,面对列强侵略、瓜分中国,才出现的事情,列强侵略占领中国的藩属国、臣服国,肢解历史形成的中华大帝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的划界条约,才形成了国界的概念,并以签订的划界条约,把领土边界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前木有的,当然包括清朝以前的明朝、以至元朝。那么,元朝,大家知道,作为继承辉煌极至、建立横跨亚欧大陆的蒙元帝国,名义上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尔汗国四大汗国元首,管辖的领土最为宽广,在钦察汗国统治俄罗斯诸地时,元朝统治西伯利亚广大地域,是无可厚非的,并木有什么疑意!
仅供参考。
元朝岭北行省的北界真的直抵北冰洋吗,有哪些科学依据呢?
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东西,你给我谈科学依据?今天的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千种万种,历史的面貌也在一点点变得更加清晰。
在认知历史的过程中,地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通过地图的历史变化,我们可以得知疆域的时空变化,为我们认知历史提供更加直观的印象。
但是,正因为历史知识的来源很多,所以各说各话,导致我们对一些历史事实的认知反而不如先前确定了,比如:
元朝的岭北行省真的到达北冰洋了吗?
今天的网络上,有几个版本的历史地图比较受欢迎,谭其骧先生的地图集应该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历史地图集了。
在谭其骧版本的元朝地图中,岭北行省直达北冰洋,西界一度到达了鄂毕河。
谭其骧先生的作品集是非常严谨的,但在这里显然是不准确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先前的文章中,静夜史曾经对元朝疆域的北界进行过向西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我国历朝历代游牧民族的北界在北纬58度附近,北纬58度线以北,是广袤和无法生活的冻土区!
建国后经过郭沫若先生和诸多历史学家的考证,确认了这一事实!
今天的我们翻开历朝历代的地图,都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无论是匈奴、鲜卑还是柔然突厥,他们的北界都非常平直,且都大致位于贝加尔湖附近。
为什么呢?因为再往北,就是连牧草都无法生长的冻土区,游牧民族都不会去选择放牧去!
那么问题来了,气候是在元朝突然变暖了吗?还是蒙古牧民掌握了在寒带放牧的技术?为什么历朝历代游牧民族北界都是在北纬58度附近的贝加尔湖,而元朝的岭北行省北界就要直达北冰洋?
有人说因为此时的西伯利亚是无人生存的白地,因为距离我国最近,所以理所应当应该划入我国领土。那如果这样,南极洲距离智利和阿根廷也很近,是不是就可以默认为南极洲是两国的领土了呢?
还有人认为“西伯利亚”就是“鲜卑利亚”的音译词,因为此地之前属于鲜卑,所以也应该是我国的领土!
鲜卑人:“我不是,我没有,别乱说啊!”
另外,元朝时期的一个重大事件或许可以解释岭北行省的范围:
在1279年,郭守敬向忽必烈上书请求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测量,名曰“四海测量”,史书记载:“设监侯官一十四员,分道而出,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
在此次测量中,郭守敬将最北观测点设在北海,即西伯利亚中部通古斯卡河一带,纬度为北纬64.2度,这已经是当时中原王朝向北推进的极限,而实际的统治力,则远远达不到这里!
要知道,古代统治一个地图需要设置管理,建立机构,在如此冰天雪地的环境中,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北冰洋沿岸的纬度则至少是北纬70度,所以元朝的势力范围难以到达这里!
因此,岭北行省不可能抵达北冰洋!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