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打油诗有什么区别?

本质区别何在?

诗与打油诗的区别?

既然冠以打油诗,就是承认打油诗也是诗。

诗与打油诗之区别,也就是,诗与打油诗在诗歌家族的地位,正统与非正统之说。

诗,文学体裁之一,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问世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诗,一般的要求有固定的格律,讲究音韵平仄,合辙押韵,对仗工整。

诗,属于正统的文学体裁,文学体裁里久居大雅之堂,属于“阳春白雪”!

打油诗,不讲格律,不按平仄,对仗也不工整。

打油诗,类似于“顺口溜”,且有幽默诙谐之意掺杂其中,令人“忍俊不禁”,实为文学创作中的一朵奇葩。

打油诗,文学体裁名不列经传,难登大雅之堂,久住乡间俚语的“下里巴人”!

打油诗,缘于唐朝名为张打油其人开创的非正统诗作,后人以其名命名相似的诗作,流传下来。

史载,张打油,诗作不讲格律,不按平仄,如诗以《咏雪》为题,“江山一笼统,地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你看,名为《咏雪》,通篇无一个雪字,却把大雪纷扬的雪景,跃然纸上,意境诙谐幽默,很是受世人喜爱;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对仗虽然不甚工整,但是,多么生动形象的两只雪中嬉戏的狗态,跃然纸上!

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对仗工整,合辙押韵,意境鲜明,是正统诗的佳作名篇!

张打油的《咏雪》,与柳宗元的《江雪》相对比,虽然同为咏雪诗作,绝然不同,大相径庭。

柳宗元《江雪》正统诗的庄重严肃,用词对仗严谨;

张打油《咏雪》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截然不同!

又如,地方长官闻其名接见,命以当前南阳被叛军围攻形势为题赋诗。

其答曰:“天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喊娘的喊娘”!

多么形象生动,令人“忍禁不俊”,怎么可能不捧腹哈哈大笑!

你看看,打油诗,多有生活气息呀,虽然不被文学大家看好,仍然流传至今!

所以,诗,为正统的文学体裁,生生不息,千古流传;

但是,打油诗,也是文学园地的一朵令人喜爱靓丽奇葩!

仅供参考。

诗和打油诗有什么区别?

先说几个大家对打油诗和正经诗区别的错误认知:

是格律上的区别吗?不是。

在旧体诗这个范畴中,讲格律的只有近体诗,诸如古诗、乐府、歌行都只需押韵就可以了--------如果不讲格律就是打油诗,那么岂不是《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歌行》、《孔雀》东南飞都算是打油诗了?那么如今符合格律油腔滑调的各种老干体就不是打油诗了?

是用词俚俗的区别吗?也不是。

杜甫的古诗用词也俚俗,《羌村三首·其三》第一句就是“群鸡正乱叫”,这与我们大家公认的打游诗“江上一笼统”有何差异?诸如宋代打油诗中“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算俚俗吗?并不算----这种类似通俗的诗句在诸名家文集中不在少数:比如欧阳修的:“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南歌子·凤髻金泥带》;李清照(伪)的“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如果俚俗是打油诗的特色,如上的小词、古风也算是打油诗了吗?

由此及彼,那么很多答主某度之后的“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的诗为“打油诗””很显然只是隔靴搔痒的注释罢了。

实际上,打油诗和诗的区别就是【立意】的问题罢了。

《宋玉对楚王问》中有这样的记载: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这段对《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解释,大约就可以用来解释打油诗和诗区别了。

(宋玉)

诗的本质是【诗言志】,因此在诗的创作中,是有明确的思想、感悟甚至是理想抱负主题的,并且通过诸如五七言、近体、绝句等体裁来将这个立意表现出来的,因此,好的旧体诗可以称之为“妙手偶得”、“古拙质朴”、“天然雅趣”等等等

而打油诗不同,打油诗的立意(或是有意,或是无意)就是“嘲谑”、“戏弄”、“逗笑”,所以才显得格调不高。

如果用个比喻来形容,就是这个人生得猥琐,不管是西装革履还是蓬头垢面都是猥琐,而如果生得堂皇,就算是粗缯大布裹生涯,也是会显得“腹有诗书气自华”。

以上,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诗和打油诗有什么区别?

诗与打油诗有什么区别?本质区别何在?题主的提问方式可以说不够严谨。这种提问本身可以说把打油诗排除在了诗之外。那么打油诗是否是诗的一种?是否属于诗的范畴?笔者认为打油诗也是诗!诗是形式逻辑中的属概念,打油诗,古风,近体诗,诗的变体词,现代白话诗,散文诗等等,都属于诗的种概念。因此,打油诗与其他种类的诗都属于诗,只是与其他种类的诗有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打油诗诙谐幽默,形象生动。如打油诗鼻祖张打油的

《咏雪》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2,打油诗遣词造句多口语化,不刻意修辞,更不用典故。民俗俚语,浅显易懂。贴近生活和现实。如唐人曹邺《官仓鼠》: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3,打油诗的主题更加直白鲜明而不隐晦含蓄。如鲁迅《南京民谣》打油诗:

大家去谒陵,

强盗装正经;

静默十分钟,

各自想拳经。

直接揭露国民党的内部倾轧,对他们伪装正经的行为进行辛辣的讽刺。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写了一首是咏大学者钱玄同的打油诗。

作法不自毙,

悠然过四十,

何妨以肥头,

抵挡辩证法。

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过不少激进文章。其中有一篇主张人超过40岁就应统统去死,从而使社会年轻化。钱玄同还曾扬言,北京大学要开设辩证法课,除非砍掉他的脑袋。

4,也有的打油诗就是随意的涂鸦和顺口溜,是自娱自乐,或附庸风雅的搞笑之作。如山东军阀韓复渠的《天上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链,

好像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

为何又是一火链。

5,打油诗不按照《近体诗》的要求,按标准的韵律押韵。但,打油诗是每行字数一致,通篇押韵。当然打油诗也不合乎格律诗的要求。

打油诗作为诗的一种,自唐代开始就存在,自然就具合理性。也就是宋玉答楚王问说的:下里巴人。中国的诗的发展可以说就是由下里巴人的民歌发展而来的《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就是诗的根。到汉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格律诗的雏形,齐梁时沈约、王融等人的永明体就是早期的格律诗,隋朝陆法言搞出了《切韵》,随后诗人作诗押韵有了标准。唐朝人使用官方认可的韵书,在科举中《进士科》开始考格律诗。格律诗在唐朝成熟,并达到了巅峰。

但是,古风犹存。唐朝很多著名诗人如李白,白居易,杜甫等也同时创作了许多古体诗。《长歌行》,《短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打油诗与古风,与近体诗的区别可以说不言而喻,无需赘述。

以上归纳了打油诗的5个特点,简要概述了诗由《诗经》民歌–––古风–––近体诗的发展脉络。打油诗与其他诗的区别就基本一目了然了。做为诗的一个门类,我们对打油诗,古风,近体诗,白话诗,散文诗等都应该尊重,而不要厚此薄彼,百花齐放才是春!

诗和打油诗有什么区别?

打油诗与律诗的区别是:

律诗讲平仄、对仗、押平韵,一韵到底,中途不换韵。一般同一个字在同一首诗中不能重复出现。但也有特例。

打油诗不受平仄、对仗限制,押韵较自由,可换韵,同一字在同一首诗中可多次出现。

打油诗与自由诗的区别是:

打油诗每句字数相等,押韵,直白、诙谐、有趣。篇幅较短。

自由诗不讲究每句字数相等,可长可短,篇幅较长,押韵自由。

诗和打油诗有什么区别?

打油诗比诗都难!

因为打油诗必须要写出意趣,写出幽默,写出可以联想的情景来,写完之后要么让人感到想笑,要么让人感到辛辣(讽刺),才有资格叫打油诗。

所以那些读了之后一脸麻木,毫无感觉的诗,不配是打油诗,只是押韵的句子罢了。

诗写愁怨容易,写笑话不知道要多难!

比如那首常见的“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芦花都不见”,前三句是打油,尾句起死回生,虽不协平仄,但这是诗。

比如那首朱元璋的“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一样不协格律,可这是妥妥的气势雄浑之诗,非开国帝王不能作出。他还有一首诗叫《骂文士》“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粪叫呱呱。今日暂别寻开心,明早个个烂嘴丫。”这就是打油诗了!

前些年读《一代军师》里面有一个情节是一个粗鲁将军写诗,全诗如下“佛爷睡得好,一睡百事了。我欲效他睡,狼烟无人扫。”前三句也是打油,尾句气势横生,力挽狂澜,这是诗!

苏东坡有一首绝句“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这其实是一种打油诗,只是写得太漂亮了,变成了诗。

因此,诗实际上分三种

第一种,押韵的句子

第二种,打油诗

第三种,诗

与平仄韵律毫无关系。

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这是一个另类的比方,貌似和上面的完全相反,实际骨子里和上面的一样。

押韵的句子是这样子的

清明风月见黄牛,溪水黄莺恰更幽。

短笛牧童横俚曲,一声不似一声愁。

打油诗是这样子的

山清月浅饮青牛,溪涧林莺啭啭幽。

牧笛引来云底月,一弦春色一弦愁。

诗是这样子的

高高山上一头牛,两个犄角一个头,

四个蹄子分八瓣,踏碎人间万里愁。

相信我,我没弄错,第一首是押韵的句子,第二首是油诗,第三首才算是半个诗。

诗和打油诗有什么区别?

笑骂人生,也笑骂由人。叫回敬相方、相对意思,漫骂与漫画的一种人生对白,。比如,两诗之间区别。

(给你一首诗)

区于人间,

黑白之爱,

慕容之色,

情字如金,

也惜昔相连。

(给你一个对白)

溜谐之音,

你是思春、为谁狂,

我也思春、为情爱,

你也狂澜、为谁痴,

我也狂飙、为张床,

再越狂野、就是钱,

你再狂雷、是你爱,

你我嘻嘻不分明,笑它那年是春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