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先贤读完书后就可以治国平天下?
仅以两个先贤回答问题。
姜太公,渭水边,直钩钓鱼,得周文王赏识,出将入相,指挥千军万马,挥洒自如,浩浩荡荡,助周文王伐无道殷纣王,直捣殷都,创立八百年大周王朝。
姜太公,肯定是书没有少读的,可以说学富五车。
但是,如果没有遇见周文王,学富五车,既使汗牛充栋,也只能在渭河之滨,钓点小鱼,佐酒而已!
诸葛亮,中国历史第一贤相,羽扇纶巾,潇洒倜傥,“千古大名垂宇宙”;民间奉为能掐会算、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未卜先知、史上无能出其右,神人也!甚至在死亡多年后,硬是把刘皇叔的皇陵演变成武候祠。
诸葛亮,出山前,好为“梁父吟”,书大约已经读尽了罢!刘备三顾茅庐,应以“隆中对”,并身体力行,在豪强军阀割据的㚒缝中,抢得一杯大羮,使刘皇叔三分天下实行之,留下三国历史这一篇章。
假设,诸葛亮,没有刘备发现的机遇,也只能是在南阳做一个有知识的小地主乡绅罢了!卧龙只能委屈卧地而不能腾飞九宵,“隆中对”对与何人?“梁父吟”吟给谁听!
古先贤,读完书就可以治国平天下吗?
天时、地利、人和,使然!
管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