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放心脏支架有哪些坏处?
从哲学的角度讲,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心脏支架也不例外。心脏支架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有些不如意的地方。下面我来具体讲讲。
支架后多服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植入支架后要服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我们通常叫做双抗。而没有装支架前,只需要服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就行了,叫做单抗。
1、为什么植入支架后要双抗至少12个月?
- 现在装的支架属于第二代支架,也叫做药物洗脱支架,就是在支架上存在药物,装进血管之后,可以缓慢地释放药物,这些药物可以组织血管内皮的生长,可以减慢血管内皮覆盖支架的时间。
- 这样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内皮的增生,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 第一代支架叫做裸金属支架,没有药物的存在,植入支架后很快内皮覆盖支架,而且由于支架属于异物,和血管接触容易导致炎症,血管内皮增生,再狭窄率很高。
- 为了解决再狭窄问题,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被发明出来。但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出现了。由于血管内皮覆盖支架时间延长,支架长时间暴露在血液中,这样容易导致支架内血栓的产生。因此,需要多吃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防止支架内血栓。
- 第二代支架血管内皮话差不多要一年时间,所以双抗至少12个月。
2、双抗增加出血风险
- 目前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三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
- 抗血小板药物在预防血小板聚集的同时,它的副作用就是增加了出血的风险。比较常见和严重的就是胃肠道的出血,特别是有些本身胃不好的人,比如之前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还有些年纪比较大的人,这些人服用双抗都容易出现胃肠道出血。
- 一旦胃肠道出血,就是比较尴尬的事情。不停药的话,胃肠道出血可能会加重。停药的话,支架可能长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3、一年的双抗,可能让有些急于手术的人失去手术机会
- 临床上经常碰到这样的病人。患者发现恶性肿瘤,但是可以手术治疗。但是在术前检查的时候,发现有冠心病。
- 这种情况下,麻醉医生就不敢麻醉了,怕麻醉过程中出问题。让你先把冠心病的问题解决了。
- 但是,装支架后要双抗12个月,其中前6个月最好不要停药。因为要手术的话,肯定要把抗血小板药物停掉,阿司匹林至少停7天。不然的话,手术中,血肯定不好止住。
- 如果等1年后手术,肯定会耽误肿瘤的病情。不做支架的话,麻醉医生又不敢麻醉。这又是很尴尬的事情。
- 现在主流的支架是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是金属支架,装进血管后,就拿不出来了,也没办法被人体吸收。
- 装了支架的那段血管,也失去了原来血管收缩舒张的特性。
- 目前的支架虽然不完美,但是好处也是很多的。首先就是心绞痛的患者,装了支架,可以不痛,这样改善了生活质量。
- 另外,对于心梗的病人来说,大多数都是要装支架的,对于他们来说,支架相当于救命的技术。
- 随着医学的发展,支架不完美的地方会逐渐的被改进。比如可吸收支架,就是一种可以被人体吸收的支架,目前已经研究出来,临床上也已经在使用。在未来应该会成为主流的支架。
安放心脏支架有哪些坏处?
老吴,59岁,晚上和几个朋友喝酒,喝的特别高兴,也喝了不少。
饭还没吃完,老吴就吐了,大家一位他就是喝多了,可是老吴说自己平时酒量一斤,现在才喝了半斤,自己肯定没醉,只是难受,接着老吴出冷汗,眼前发黑,于是家人把他送到医院说看看到咋回事。
做完心电图发现急性心肌梗死,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启动,建议患者造影看看,而且有可能需要支架。
需要家属签字,像患者家属详交代了目前是急性心肌梗死,有生命危险,必须马上开通血管,才能救命,开通血管第一建议造影支架,第二理论上也可以溶栓,但最好选择支架。
老吴老伴说我们先看看不造影,我问她:看什么啊?
她说:刚得病不着急,我们先缓缓。
我说:这个病越早治,越好,拖一分钟都可能以后心衰,或者死亡。
她说:我不同意支架,你们先造影看看,反正不能支架。
我说:只造影,不支架,这时候就不叫抢救,造影只是检查,没法开通血管。
她说:支架装了,人就完了,还得一辈子吃药,吃药还有副作用,还得花好多钱,我现在也没带好多钱。
我说:不装支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才会有生命危险,装了支架,才能降低死亡风险;装不装支架都得吃药,因为冠心病就得吃药,三高也得吃药,跟支架关系不大,区别在于多吃一年替格瑞洛;支架本身没有什么大的副作用,而且任何药物和手段都可能有风险,但比起您这个急性心肌梗死这个病来说,支架是来降低风险的,不是增加风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用先交钱,签字就行,先救命再交钱。
她还是不放心:那做完支架是不是就肯定没事了?
我说:降低风险,简单说,做了支架100个人能多救好多人,不做支架会有更多人死亡。但也不能打包票,说做了支架一定没事,目前医学做不到。
在我再三解释下,她终于同意签字,但她儿子又来了,让我把刚才说的在给她儿子说一遍,我晕!
不是我不愿意解释,只是这太浪费时间,可是没办法,还得说一边。就这样时间被谈话浪费了将近20分钟。
最终签字,造影显示大血管根部完全闭塞,开通血管放完支架,老吴慢慢缓过来。告诉老吴以后要好好控制三高,减重,戒烟戒酒,好好按时吃药。
那么心脏支架真的想有人说的那样,对人体有害处吗?
我们就吹毛求疵,看看心脏支架给人体会带来哪些危害?
第一、心理上不安,一部分人总觉得心脏支架是个异物,在心脏里放个东西不舒服,总觉得心脏里有什么。其实心脏支架装在心脏血管内是不会有什么感觉,而且和血管内壁逐渐就会长在一起,不会掉下来,所以无需担心,但确实有个别人觉得心脏有东西,整天绰绰不安。
第二、心脏支架手术过程,理论上肯定有危险。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何况在心脏上操做,最常见的风险,出血、血肿、过敏、肾病、血管痉挛、血管受伤、支架脱落、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夹层等等风险。但随着各种器械的不断更新,随着技术的不段完善,这些风险发生率都非常低,最关键,急性心肌梗死不放支架,会更危险。这就是一个获益和风险比,这件事确实有危险,但只是为了解除更多更大危险。
第三、术后吃药,唯一跟不放支架的区别是多吃一年的替格瑞洛/氯吡格雷,而并不是很多人说的放了支架就得一辈子吃药。因为不放支架也得一辈子吃药。
如果非要说支架的害处,那就这些。有人说支架治标不治本,说的也有道理。
但您别忘了,这个治标是目前最好的治标,也是最好的救命,如果连命都没有了,那还来的本?
所以在急性心肌梗死救命的时候,如果需要支架,千万别再犹豫,犹豫只能让患者离死神越来越近!
对于质疑急性心肌梗死要放支架的人,请告诉大家急性心肌梗死怎么办?这一句就够怼!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安放心脏支架有哪些坏处?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凡事都有二重性:利和弊。
先讲讲好处:
1.植入支架后必须长期甚至终身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稳定、逆转支架以外的冠状动脉、脑动脉、大动脉的粥样斑块,还未形成斑块的动脉血管也可能有阻止斑块形成的作用,因此可以大大减少心、脑、大动脉的血管事件产生的梗死。
万一偶有不稳定软斑块破裂时阿斯匹林或氯吡格雷具有抗血小板流经粗造破裂面被激活后凝集成血栓的作用。
2.冠脉植入支架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或冠脉内粥样斑块过多造成血管腔极度狭窄产生心绞痛,患者有此经历后常常从医盲学会了不少医学常识:高危因素、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和高LDL、糖尿病、抽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从此开始重视对危险因素的防治了。这不仅对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防治开始重视了,绝大多数人也自觉戒烟了,这对他们今后减少血管事件的发生绝对有好处。
3.通过他们的实例会影响到周围不少熟悉而且有类似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人,起到警示作用。
再讲讲坏处:
1.部分冠脉支架植入纯属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只要“胸痛”拉去就做CT冠脉造影或经血管冠脉造影,只要有任何一支某段狹窄大于50%就给你植入支架,一线大城市三甲医院控制得相对严些,有些二、三线城市一般不会放过你的。如果造影结果狭窄在75%以上几乎都会给你植入至少一枚支架,而且只会多不会少。这样那些根本不是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绞痛,那些本可以通过认真控制三高,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模式和服药治疗的患者被支架了,而且终身要服用他汀、阿斯匹林之外还需服用按照现行指南提出的许多种药物如倍他受体阻滞剂、鈣离子结抗剂、ACEI、ARB等太多了。
即使劳累性心绞痛发作与狭窄程度有一定关系,更主要是侧支循环形成的结果,所以有些造影时发现几乎闭塞的冠状动脉患者却无明显心绞痛。而不稳定心绞痛大多与不稳定软斑块破裂有关,造影可能不一定有明显狭窄当然无法植入支架,只是血栓形成时体内纤溶系统同时自动激活了,而且阻止了破裂口形成完全堵塞性血栓而不发生心梗,只要仍有不稳定易损的软斑块存在即使无明显冠状动脉狭窄还是可能成为下次心梗的定时炸弹,所以现在心血管医生都明白:心肌梗死与斑块的负荷(大小、多少)及管腔狭窄的程度不成正比,主要取决于斑块的性质。所以控制好三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至关重要。更不说患者主诉的轻重程度不一的胸痛绝大部份本来就不是心绞痛。
如果一个医生全盘按照检查和指南来看病,业务水平会变得更狭獈,矛盾的是不按指南办无法在医院生存,长期下去将来的医生还会看病吗?而且指南每次更新只加不减,变简单为繁锁。学术上的造假是个国标问题只是中国医生人数太多。你相信最近美英两国营养学会等汇集许多研究说胆固醇越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癌症发病率越高、痴呆发病率会越高吗?你相信英国研究结果是多吃动植物脂肪有益于糖尿病吗?多补充维生素B诱发骨质疏松和吸烟者的肺癌?是否不管心房大小超过12-24小时的特发性房颤都要做射频消融尽管价格不菲,成功率低复发率甚高至今国际上也难解决的难题。而且要终生服用可以贵得出奇所谓新一代抗凝药达比加群、拜瑞妥去抢占便宜得多,出血风险“相似”的传统抗凝药华法令,新“一代”抗凝药既无法测试出血的风险反称不需监察,一旦出血无药可治。其实“二代药”最终都是通过抑制凝血因子II来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华法令就是需要常测INR,即使出血还能用维生素K对抗。有几个制定指南的老专家工作在临床一线?我不排斥指南,正确的要执行并宣传,提出自已的见解和责疑是医德和仁心,至少你更想为病人负责。但做医生总应有个底线,不动脑子跟着别人指挥棒行动那决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
2.遇到多思多疑多虑、特别敏感、暗示心重、胆小的患者植入支架后从医盲成了半个赤脚医生,盗听途说,忧心忡忡,整天忱心支架会脱落吗?支架内会再堵塞吗?支架会断裂吗等等,有人开始老觉得心脏各种各样的不适感,从焦虑无法爭脱逐步走向抑郁,于是失眠早醒、头晕头痛、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疼痛内脏植物神经紊乱症状都来了,还伴有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整天疲乏、无法抗拒的焦虑、记忆力明显下降、甚至消极等精神上的抑郁表现,其实心中都知道就是控制不了。到了这种程度可能单纯靠心血管医生详细解释也不一定有用了,我遇到不少这些患者最终还是靠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回吸收抑制剂加上我的专业知识治好的。
3.支架植入后至少要重视他汀类药物可能产生的肌损、肝损,尤其仅是心血管疾病用的药物较多更容易引起药物相互作用引起血药浓度过高产生的副作用。阿斯匹林引起的胃出血、哮喘、过敏、出血现象等。因此非用不可的药一定要用,指南上的輔助药物仅量少用不用。缬沙坦上市不久抗心衰的大型临床提示320mg才有一定作用,240mg都无明显抗心衰你用,你那一片ARB能够有多少作用?所以可吃可不吃的药尽量少吃、不吃,心肌营养类药物不排除安慰剂效应,文献写再好作为医生只有自己用过、想过才知道效果。
2018.12.14
安放心脏支架有哪些坏处?
目前我国心脏相关疾病的发生率非常高,甚至在街头巷尾,老百姓都知道,得了冠心病很可能要放支架。尤其是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置入治疗是挽救生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确实,支架确实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朋友反过来,又会问:“支架置入应该不都是好处吧?是不是存在什么不好的地方?或者有没有什么危害?”其实这样问的朋友是动了脑子的,是有智慧的。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看,没有百分之百的全是好处。那么支架置入术后可能的副作用或者给患者带来的可能的害处有哪些呢?
第一,对于患者来说,支架置入后并不是就万事大吉了,他们可能需要服用很长时间的药物,患者会因此而感到麻烦或者焦虑。
第二,支架置入属于有创治疗,可能会在出现其他手术一样的出血和血肿的风险,甚至血栓的形成和脱落引起的栓塞。
第三,支架置入术后,可能会出现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它是指支架置入术后靶血管急性闭塞 或血流减慢,这往往是由于冠状动脉夹层、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有关。
第四,慢血流或无复流。它是指虽然狭窄的冠状动脉得到了有效的解除,但远端的血流却明显减慢或丧失,而没有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性病变等。
第五,、冠状动脉穿孔。支架置入过程中使用导引钢丝或亲水涂层导引钢丝、钙化病变支架术时高压扩张、支架直径与血管大小不匹配等,可能增加冠状动脉穿孔的危险性。
第六,支架血栓形成和支架脱落。这都属于非常少见的并发症。
因此,支架置入确实能够在动脉狭窄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然而,并发症的发生毕竟是非常少的,对于绝大部分患者还是具有绝对的益处的。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09)[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1):4-25.)
安放心脏支架有哪些坏处?
作为一个从事心脏介入十几年的医生,本来想宣传一下心脏介入的好处,但所有的事情真的都不是最完美的,包括被很多人诟病的支架,就更不是全部都是好处了。有人提到这样的问题,还真的应该科普一下,讨论一下心脏支架有哪些坏处?有哪些风险?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术中风险
心中支架的安装,并不是所有人都一帆风顺,有很多介入并发症,都是在安装支架的过程中产生的,比如穿刺并发症、血管夹层、破裂出血、支架脱载、导丝导管的断裂等等,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比如冠脉破裂、大动脉夹层等还会危及生命。再比如心律失常、心衰等并发症,也会导致患者手术中出现生命危险。
二、术后风险
冠脉介入并不是根治冠心病的方法,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所以术后患者仍然有各种风险,比如心衰、心律失常、造影剂肾病、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等风险,仍是威胁我们生命安全的主要急性事件。当然还包括其他一些未知的相关风险,比如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导致的其他部位出血,其他部位组织脏器的其他并发症等。
三、经济负担
冠脉介入却是是一个比较昂贵的手术,但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会造成不小的经济负担。但随着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商业保险的参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可能都会逐渐好转。
四、心理负担
恐怕心理负担是所有装过支架的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因为支架植入,很多人甚至不能融入到原来的社交圈子,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的不在少数。心理负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对于疾病的担忧、病耻感、恐惧等都是常见的原因。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副作用,在装支架之前,都已经是没有比支架更好的方法治疗时才选择支架植入的办法,所以支架植入是一个已经比较优化的选择。毕竟,谁让我们生病了,而且还是冠心病。但希望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好的方法来治疗冠心病,或许我们就不需要担心冠心病支架植入的事情了。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安放心脏支架有哪些坏处?
如果客观辩证的去看待问题的话,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一些对于疾病的治疗手段也是如此,比如冠心病患者放支架这件事,当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我们也要看到,通过这样的一种治疗手段,对于心脏血供的改善以及心血管的健康获益。
如果本不应该放支架,或者不具备放支架的适应症,而被放了支架,这就属于治疗不当的情况,当然是不好的事,身体未能得到足够的获益,却冒了介入手术的相关风险,费用一般也较高,当然是不值得的!
但相信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医生推荐你进行造影检查,如果需要的情况下进行支架手术时,一定是医生已经初步判断您确实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问题了,比如一些有不稳定性心绞痛问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5%情况的朋友,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这种狭窄进行改善,可能有很大的风险几率会发作心梗,这种情况下,如果狭窄部位适合支架手术,通过支架手术来改善血管狭窄问题,就是相对合理的选择,更不用说一些急性心梗发作的情况,如果能够及时的进行诊察,通过支架介入术打通梗塞血管,更是避免心脏出现衰竭,甚至心梗导致死亡的重要治疗手段,这些情况下,去谈支架手术的“坏处”,更多不如说是风险了。
当然,即使是现在已经技术非常成熟的心脏支架介入术,毕竟也是一个包括造影,穿刺,安放支架的过程,期间也可能会出现血管损伤,肾脏影响,过敏,感染,出血等多个方面的手术风险,这些情况都是客观存在的,但现在放支架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出现上述问题的风险几率并不太大,而且如果情况紧急,如果不打通相关的血管会导致心脏的衰竭甚至死亡,那么面对不治疗就会导致明确的严重后果,和治疗过程中的相对可能发生的手术风险,孰轻孰重,相信明白人一想便知。
很多朋友不想放支架,还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知,那就是支架术后就得吃一辈子药了。其实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之所以到了要放支架的程度,正是因为你没有尽早的积极的去控制导致冠状动脉硬化狭窄的相关因素,才使得血管越来越狭窄,甚至堵塞,最终到了不放支架无法有效改善的程度,因此,放不放支架,很多时候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调理已有的心血管疾病问题,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干预,加上合理的药物控制,不管放不放支架,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两大方面,而即使放了支架,解决了眼前的急性问题,如果生活上不注意,对于医生嘱咐的用药也是想吃就吃,想不起就不吃,那么对于术后的恢复和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也都是非常不利的。
在冠状动脉放入支架,通过支架的支撑,打通原本重度狭窄甚至堵塞的血管,使血供恢复,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手段,有的朋友说“治标不治本”,确实是这样的情况,但如果在需要紧急救治的情况下,不管是治标还是治本,救命避免心衰等严重的并发症,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放支架虽然是没办法的办法,但有时候也是能救命的,改善预后的办法。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果能够合理选择,通过放支架改善血液流通,然后再通过健康的生活方面调理,合理的药物干预,才能真正做好心血管风险的治疗和预防。
心脏支架术有一定的风险,但也是技术成熟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改善冠心病严重狭窄和急性心梗的一种治疗手段,但也并非所有的心脏严重狭窄情况或梗塞情况,都可以通过放来解决,医生会根据心血管狭窄的部位,情况,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来确认是否适合通过放支架来治疗,不适合放支架的情况,可能还需要其他的手术治疗方式来调节和改善心脏血供。
因此,对于心脏放支架的问题,一定要辩证的看待,如果确实有问题,需要放支架的情况,在做好风险评估,确认可以安放支架的前提下,该做的手术还是要做,术后也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的减少进一步的心血管风险;而如果是不需要安放支架的朋友,也要对心血管疾病问题积极的进行调理控制,尽量的减缓动脉硬化狭窄进程,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