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和“脑血栓”、“脑梗”、“脑出血”说的是不是一种病症?

脑中风、脑血栓、脑梗、脑出血这些医学名词,可能经常能听到。但是非医学人士,可能搞不清楚这些疾病之间的关系。这些是不是说的同一个疾病呢?其实不是的,这些疾病是有区别的,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下面陈大夫就详细讲一讲这些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且补充一些相关的疾病概念。

中风
  • 中风是中医的说法,普通老百姓中说得比较多,也比较口语化。比如邻居XX昨天中风了。对于西医来说,中风也就是脑血管意外,或者更准确一点的说法,叫做脑卒中。
脑卒中
  •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也叫做脑梗死或者脑梗塞,出血性卒中也就是脑出血
  • 在我国,脑梗死的病人更多,占脑卒中的70%-80%;而脑出血占20%-30%。但是脑出血比脑梗死更危险,死亡率更高。
脑梗

脑梗也就是脑梗死或者脑梗塞。至于脑血栓也相当于脑梗死,是普通人之间的一种说法。

1、什么是脑梗死呢?

  • 梗死,在医学上指的是因为缺血缺氧出现的坏死。脑梗死指的是脑细胞因为缺血缺氧出现的坏死。
  • 脑梗死,不是整个大脑梗死,而是大脑的一部分区域梗死。大脑的各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功能,那个区域出现脑梗死,这个区域的控制的功能就会出现障碍。比如控制讲话的地方出现梗死,患者可能就不会说话了。
  • 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死率、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有60%-70%的脑梗死患者会留下或轻残疾的后遗症。

2、脑梗死的原因

脑梗死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以分为3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以及血流动力学影响造成的脑梗死。

1)脑血栓形成

  • 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危险因素的作用下,脑动脉出现斑块,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脑动脉被堵塞,这条血管供血的区域就会出现缺血缺氧而坏死。
  •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重新把堵塞的地方开通。但是因为脑细胞比较娇贵,缺血后很快就会死亡。因此,开通堵塞的血管要快。开通的时间慢了,就没机会开通了,另一方面,梗死的范围也就变大了。
  • 重新开通血管的办法,可以采用药物溶栓,也叫做静脉溶栓,最好在发病4.5个小时内,溶栓成功率才比较高,超过6小时就不能溶栓了。还有办法叫做脑血管介入,采用微创的办法,进入堵塞的血管把血栓取出来,或者堵塞的地方使用药物溶栓。脑血管介入的时间窗会宽一些,前循环在6个小时内;后循环可以放宽到24小时。

2)脑栓塞

  • 脑栓塞指的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脱落后跑到脑动脉,把脑动脉堵塞掉。脑栓塞有50%的栓子来自于心脏,因此也叫做心源性脑梗死。
  • 心源性脑梗死里面,大部分来自于房颤。房颤最主要的并发症就是脑梗死。另外,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都可能并发脑栓塞。

3)血流动力学导致的脑梗死

  • 这种脑梗死比较少见,占所有脑梗死的10%左右,前面两种加起来占90%左右。
  • 血流动力学导致的脑梗死指的是大脑大血管本身存在严重狭窄,再加上血压下降,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脑梗死。
脑出血
  • 脑出血,指的是非创伤原因导致的脑出血。比如车祸、外伤导致的脑出血,叫做创伤性脑出血。
  • 脑出血和脑梗死刚好相反,脑出血指的是脑血管破裂后,血从血管里面流出来,压迫脑组织,引起的各种症状。
  • 导致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高血压。长期的高血压导致大脑的小动脉发生硬化,在某一次血压没控制好,突然升高的时候,血管就破掉了。
  • 还有些年轻人的脑出血,可能是因为血管本身就存在先天性的畸形,导致血管容易破裂。
总结:
  • 以上是对脑血管疾病的一些专业术语的解释。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最主要的原因。预防“三高”、戒烟、戒酒,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关键。

“脑中风”和“脑血栓”、“脑梗”、“脑出血”说的是不是一种病症?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首先,在脑中风、脑血栓、脑梗、脑出血,这4种病症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字:“”,也就是说,至少它们都属于大脑的病症。

其次,这4种病症中,都与大脑中的一个器官有关,即“血管”,例如中风就是脑血管受损导致的脑组织损害;脑血栓就不用说了。

脑梗中的“梗”字儿,是指脑血管中的血液循环出现了障碍,最终导致脑组织坏死或软化;脑出血,更不用说了,血管破裂,血液都流出来了。

综上所述,脑中风、脑血栓、脑梗、脑出血,这4种病症都属于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症

那么,脑中风、脑血栓、脑梗、脑出血,说的是不是一种病症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呢?

今天我就和大家伙儿一起,来聊一聊这个问题,仅供参考。

脑中风与脑卒中说的是一种疾病

脑中风中的中风二字,属于中医病机中的一个病名;而与此相对应的西医临床的病名,叫脑卒中;这里的“卒”,在现代汉语中有突然、意外发生的含义。

中风(脑卒中)的病理改变是脑血管受损,导致脑组织损害,并且西医把引起脑血管受损的各种病因,归纳为2大类。

一类是因缺血导致的中风(脑卒中),这就是脑梗,也叫脑梗死。

另一类是因出血导致的中风(脑卒中),这就是脑出血,也叫脑溢血。

所以,脑中风=脑卒中=脑梗+脑出血

脑血栓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

准确地说,脑血栓不能算是一种疾病,只能算是一种症状和体征

因为所谓的脑血栓,是指在大脑的动脉血管里,形成了血栓,导致了动脉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甚至阻塞,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脑血栓形成的首要病因是脑动脉血管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其次就是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如血小板增多症等)以及血液凝固性增高;最后就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如血压过高或过低等。

所以,脑血栓可以导致缺血性脑中风。

脑梗属于缺血性的脑中风

脑梗,也叫脑梗死,它是脑部的血液循环发生了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了脑组织坏死或软化。

脑梗的病理改变是颅内及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而病因主要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心源性栓塞和小动脉闭塞。

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因是脑血栓形成,其次是动脉栓塞等。

所以,脑梗=缺血性脑卒中,其中,脑血栓是主要的病因。

脑出血属于出血性的脑卒中

脑出血,也叫脑溢血,是指由于大脑中的血管发生了破裂,导致血液从血管破口处流出,从而造成脑实质出血,即它是一种自发性的脑出血,不是外伤造成的。

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尤其是除了高血压,患者还合并有细、小动脉硬化。

所以,脑出血=出血性的脑卒中。

总结:脑中风、脑血栓、脑梗、脑出血不是一种病症;其中脑血栓不是一种病,只是一种症状和体征,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脑中风=脑卒中=脑梗+脑出血脑梗的主要病因→脑血栓

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和看法!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脑中风”和“脑血栓”、“脑梗”、“脑出血”说的是不是一种病症?

#段医生讲科普#我们从医生口中经常能听到很多有关颅脑疾病的专业名称,如“脑中风”、“脑卒中”、“脑梗”、“脑出血”、“脑栓塞”等等,感觉都一样,分不清楚。那么它们到底是不是一个疾病,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听我给大家逐一解释。

以上的所有疾病都属于脑血管疾病,发病后症状相似,因此人们常易混淆。

一、脑血管疾病

指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二、脑中风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中风,即卒中,本病因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命名,指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现代传统医学称为,脑卒中,指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急性起病,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种。

三、脑梗死

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四、脑血栓

全称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指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官腔狭窄、闭塞或有血栓形成,造成的脑组织的坏死。

五、脑栓塞

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引起的脑动脉缺血性坏死,属于脑梗死的一种类型。

六、脑出血

属于出血性脑卒中,指原发性非脑外伤性实质性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属于脑卒中类型。

写了这么多,还是不明白,我就给你一张结构图来让你一目了然。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了人类的三大死因。因此积极的预防非常重要。

(1)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2)戒烟戒酒。

(3)合理膳食:低盐低脂饮食。

(4)适度锻炼,控制体重。

(5)药物治疗颈动脉狭窄。

(6)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更应该进行上述的病因预防,防止复发。

“脑中风”和“脑血栓”、“脑梗”、“脑出血”说的是不是一种病症?

大家好,我是漫话君,很高兴为您解答!

昨天,隔壁王叔打电话给我说,自己家里有一个亲戚,发生了“中风”,只能瘫在床上,动也不能动,医生告诉 像他这种脑卒中,属于严重的,搞不好可能会一辈子都躺在床上,听到王叔的表述,大概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的这位亲戚可能就是我们医学上常说的脑卒中,但在生活中,大家习惯的叫法是“中风”,那么“脑中风”和其他的几个“脑血栓”、“脑梗”、“脑出血”是一样的疾病吗?今天,漫话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

不可否认的是,这几个都不是同一种疾病,其致病原因有所不同,但是发生部位、临床症状很多时候可能会是相似的。而且还有就是大部分都是发生在脑部,影响的是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会引起各个运动系统、语言系统“失灵”,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这几个名词。

1. 脑中风

对于脑中风来说,多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也是传统中医学中的一个词,脑中风可能有的时候是一种比较宽泛的范围,因为在之前没有现代医疗诊治技术到时候,只要出现了脑部损伤,都可以诊断为中风,比如接下要接受的脑梗死、脑出血等等。脑中风在西医上面称之为脑卒中,主要指的就是脑部血管受到堵塞或者换是破裂,导致局部缺血或者充血而引起一系列的脑部相关疾病,更加重要的是,脑卒中引起的大脑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只有轻重之分。所以,对于脑卒中的发生,紧急抢救才是第一位的。

2.脑梗死

大家经常能够听到脑梗死,梗死很好理解,就是堵塞的意思。为什么会被堵塞呢?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血管中的血液是流动的,一般来说,当血液流动的过程,在心脏的压力下,是可以顺利完成循环的,但是如果一旦血液中有斑块了,这些不稳定的斑块也会随着血液流动,慢慢地就会流动到一些狭窄的地方,如果这些狭窄的地方就在脑部的话,就会堵塞血管,造成局部区域缺血,称之为缺血性脑梗死。

当然,缺血性脑梗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梗死,主要原因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另外有一种脑梗死,又叫做脑栓塞或者脑血栓,这个和缺血性脑梗死很像,但是致病机理不太一样,前者是指由于血液中有动脉粥样斑块,堵塞血管造成的;而后者,则是血管的发生了病变,导致血管不通,形成栓塞,这是两者之间的区别。

3.脑出血

脑出血,很容易理解,生活中水管爆了的例子大家估计都见过,脑出血跟着差不多,有的是因为脑部血管脆弱,再加上血压比较高,血管破裂,脑部被血液急性占位,因此有的时候,脑出血也被称为脑溢血。脑出血往往会颅内压升高,如果不及时减压的话,很容易造成死亡。

所以,脑中风、脑梗死、脑出血等其实是总分关系;不过这三者在临床上引起的相关症状其实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由于是损害了脑部血管,可能会造成肢体偏瘫、嘴角歪斜、语言障碍等等;这些都是脑卒中之后的常见症状,并且不可逆,还有可能会复发。

因此,针对这些,我们平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如果不想脑卒中,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要注意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说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自己的体重,不要吸烟喝酒等等,因为这些都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主要的危险因素;

另外,如果是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一定要对这些基础疾病进行控制,只有这些基础性疾病控制得好了,才有可能减轻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还有一点,就是当脑血管疾病一般会发生在55岁之后,对于55岁之后的人,需要做到的就是每年定期去体检,规避一些危险因素,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漫话点评

通过漫话的介绍,你是不是对脑中风、脑卒中、脑梗死以及脑出血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呢?平时生活中注意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锻炼,戒烟戒酒、控制“三高”,进而能够更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我是漫话君,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点赞、留言和关注!如果有任何问题,也欢迎留言交流!

“脑中风”和“脑血栓”、“脑梗”、“脑出血”说的是不是一种病症?

在生活中,可能大家对于脑部疾病的了解甚少,因而常常无法进行区别。究竟中风、脑栓塞、脑梗死以及脑出血疾病都是什么?这些都是同一种疾病吗?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在中医上则称为中风。其指的是机体局部的脑组织由于存在有血液循环的障碍,缺血而发生的软化坏死,根据患者发病机制的不同,可以将其在临床上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

脑栓塞指的是血液中的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机体的侧枝循环不能进行代偿时,就会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情况,最终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其中,脑栓塞疾病约占到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15%-20%。

脑出血指的是机体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其大约占到了全部脑卒中疾病的20%~30%,对于处于急性期的疾病,患者此时的病死率大约在30%~40%。值得注意的是,脑出血的患者往往会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因而该疾病在早期时候的死亡率是很高的。此外,多数患者还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由此看来,该疾病能够对机体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小觑的。

指导专家:陈宇飞,主治医师,同煤集团公司总医院神经外科。

从事神经外科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颅脑外伤,以及高血压脑出血等疾病。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脑中风”和“脑血栓”、“脑梗”、“脑出血”说的是不是一种病症?

脑中风或叫的脑卒中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无伦什么性质的中风都会有轻度、中度和重度的脑损伤而产生轻重不一的临床表现:轻者可能有短暂头晕、晕厥、面瘫(额纹不变)、口齿不清、流涎、上下肢不同程度无力或瘫痪等,即使出现症状恢复轻快。中等程度因各种原因中风患者也会出现上述症状,但持续时间长、恢复慢、还可能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重度脑卒中昏迷者常见、(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或严重的脑溢血患者)很快会出现脑疝,会影响到延脑的呼吸、循环中枢抢救不及时、抢救不力或病情继续恶化进展脑损害范围扩大死亡率甚高。尤其是那些中风后即刻或很快昏迷、打呼、呕吐、四肢软瘫者死亡率更高。

一.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内小动脉或微小动脉出血(脑溢血)和长期高血压导致细小动脉瘤或者先天性脑动脉畸破裂出血产生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溢血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分枝的小动脉或微动脉因长期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抽烟喝酒引起动脉硬化,在情绪激动、劳累尤其是拚力搬重物、醉酒后、天气暴冷血管收缩或血压突然升高时动脉破裂,出血量多少、能否自行终止出血及手术等治疗是否及时造成不同后果。约占脑卒中的20-30%左右。

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脑卒中的10%左右。动脉瘤破裂是最常见的原因,大部分在脑底动脉环动脉分支处。大多数是长期高血压引起的约占50-85%可以是脑实质、脑室、脑底动脉、硬膜外、硬膜下血管瘤破裂出血穿过脑组织到蛛网膜下腔。

先天性脑动脉瘤破裂约占2%,大多数年轻时突然发病。其他的如大动脉炎、动脉夾层相对少见。

二.缺血性中风:

1.脑血栓形成:长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抽烟等因素作用下,又未及时发现、认其治疗、控制达标于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各级粗细不一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粥样斑块破裂、尤其是不稳定软斑块破裂在情绪激动动脉痉挛、血压突然升高、斑块炎症反应强烈等因素下个发生。血小斑流经破裂口被激活聚集成血栓闭塞血管腔使脑细胞死亡。闭塞血管部位、粗细决定了梗塞面积和产生不同部位、不同功能的不同程度的各种临床表现。梗塞后是否扩大、是否涉及到继发性出血等产生的预后都不一样。脑血栓形成约占脑卒中患者的50%-60%左右,是是常见的一种。

2.脑栓塞:75%脱落的栓子来自于心脏。尤其是各种病因引起的房颤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办狭窄、心肌病、冠心病或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左心房扩大的患者左心房内附壁血栓脱落、也可是于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脱落隨血流进入脑动脉后拴子堵塞在粗细不同的脑动脉引起梗塞。其他也有见于主动脉或颈外动脉斑块破裂后隨血流堵塞脑动脉产生脑梗。所以脑血栓(形成)和脑梗(斑块破裂)都属于缺血性脑卒中(中风),但房颤发生脑栓塞在总的缺血性脑梗中占的比例仅百分之几,尽管发生率甚低但对左心房明显扩大、房颤病史较长还是应考虑华法林及新一代抗凝药,但不管什么抗凝药必须重视其出血风险,尤其是新一代抗凝药目前还未研究出好的安全性监察方法,使用时尤要注意。至于房颤患者是否要做射频消融术,要综合考虑到安全性、成功率、复发率等因素。

至于腔隙性脑梗塞(几毫米大小)产生原因至今尚未明确,与三高关系不密切但与年龄十分有关,究竟是上游动脉破裂的微小破块脱落还是细小动脉痉挛引起,至今也讲不请,腔梗有无临床症状取决于它发生在功能区域还是无功能的区域,发生在功能区的腔梗和过去说的一过性脑缺血TIA是否一回事?年龄大于七十岁的发生率约50-70%,多数临床上无症状只是做CT时偶然发现的,少数发生在功能区的会产生不同症状:一过性头晕、流涎、口齿不清、手麻或无力等但恢复很快。八十岁以上大多数会在CT杆查时发现有多发性腔梗,有些自已自已从无感觉。微小动脉长不了斑块(没有内皮下层)所以阿斯匹林不一定有用。但对多发性腔梗而且有定位症状且伴有三高还在抽烟的人还是应该服用的。一般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斯匹林的必要性还有待探索。

因此有三高家属史包括嗜烟的人从年轻时就要重视体杆,从预防疾病开始,不要不管不闻自觉年轻身体好又没有什么不舒服,等到没有症状心、脑、肾、大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症状和器官损害后再治疗,你的生命不知打了个几折?

2018.2.4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