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与低压之间的差值多少才算正常,差值越大血管就越“硬”吗?

高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也被有些人称为高血压,舒张压被称为低压。高血压和低压之间的差值在医学上叫做脉压差,脉压差正常值在40mmHg左右,大于60mmHg,叫做脉压差升高,低于20mmHg叫做脉压差降低。

收缩压和舒张压?

正常人的血液大概占体重的7%-8%左右,如果一个成年人60公斤,那么血液大概在4200-4800ml左右。所有的血液都在心脏、动脉、静脉组成的循环系统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压力叫做血压。

  • 心脏收缩时,会向外周射血,血液首先来到主动脉,随着心脏射血的进行,主动脉的压力不断升高,当压力升高到最大的一点,被称为收缩压
  • 心脏收缩之后会进入舒张期,在心脏的舒张期,主动脉由于是有弹性的,在反弹力的作用下,血液继续流向其他地方,这样一来,血液对主动脉的压力是越来越小的,压力最小的那一点,被称作舒张压
为什么说脉压差越大,血管硬化就越严重呢?

脉压差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差值越大,说明主动脉硬化严重。如何理解呢?还是需要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定义来理解。

举个例子来说明:

  • 我们把主动脉分别想象成皮球气球,按照常理,气球的弹性比皮球要好。
  • 如果相同的血液进入主动脉,那么弹性差的皮球扩张幅度就比较小,收缩压就比较高;相反气球弹性好,扩张幅度大,收缩压就比较小。
  • 因此,血管弹性差,收缩压自然就高,脉压差也就大;相反血管弹性好,收缩压小,脉压差也小。

这与现实中的情况也是相符的,老年人通常血管弹性不好,容易出现收缩压高,舒张压较低脉压差高的情况;而年轻人,血管弹性好,收缩压就低,再加上年轻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管阻力比较大,这就导致舒张压比较高,脉压差降低的情况。

不管是收缩压高还是舒张压高,对人体都是有危害的。总的来说,收缩压高危害更大一些。年轻高血压患者,通常舒张压会比较高,这种情况在55岁以后会逐渐得到缓解。

脉压差大,不仅仅就是血管硬化?
  • 血管硬化会出现脉压差增大,但是脉压差增大,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血、风湿性心脏病等等。
  • 主动脉瓣是心脏和主动脉之间的一个门户,可以想象成一扇门。当心脏射血完成后,这扇门会关闭,不让血液回流到心脏。但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话,心脏射完血,一部分血液会会回流到心脏,这样一来,舒张压就会降低,那么脉压差也就升高了。
总结:
  • 脉压差正常值在40mmHg左右,脉压差过高,提示血管硬化比较严重,通常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脉压差过高是有危害的,比如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很高,那么使用降压药的时候就比较矛盾了。
  • 如果降压药用的猛了,收缩压是降到正常了,但是舒张压就坑降得太低,这样不利于心脏自身的血液灌注;同理,如果为了保持一定的舒张压,那么收缩压就可能无法降到满意的程度。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大夫,对我回答满意的请给我点赞和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高压与低压之间的差值多少才算正常,差值越大血管就越“硬”吗?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十分关注自己的血压。无可厚非,高血压没有症状或警告信号,却对我们的健康危害巨大,以至于它赢得了“沉默的杀手”的绰号。当高血压伴随着高胆固醇和高血糖水平时,对动脉、肾脏和心脏的损害将成倍增加。

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关注自己的血压,更应该关注自己的脉压。其实,与高血压相比,脉压更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有力指标。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我们既要关注血压的高低,更应该关注脉压。

高压与低压之间的差值多少才算正常?

众所周知,我们在测量血压的时候,会有两个数值,即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心脏跳动时施加的最大压力;舒张压是心跳之间动脉压力的量度。而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差值就是脉压。例如,如果我们的收缩压测量为110mmHg,舒张压测量为80mmHg,那么我们的脉压将为30mmHg。

脉压的正常范围是40-60mmHg。50岁以后,脉压会趋于增加。这是由于我们的年龄增加,我们的动脉和血管的僵硬也会增加。当我们的脉压小于40mmHg时,则认为脉压较低。 一般会在心力衰竭的患者身上经常出现。

当我们的脉压超过60mmHg时,就被认为是很高的。虽说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脉压范围扩大是很普遍的。但是,脉压差的增大更有可能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上堆积的脂肪堆积所致。另外,缺铁性贫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脉压升高。而且,高脉压差一般会增加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尤其是在男性朋友之中。

也就是说,脉压比单独的收缩压或舒张压更好地预测某个人的心脏健康。但是,如果单纯使用脉压来诊断心脏问题显然是不靠谱的。因为它是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测量数据进行确定的,所以它实际上并不提供唯一的信息。换句话说,某人“脉压升高”并不等同于某人患有心脏病,我们只能说某人的高脉压,与其他正常脉压的高血压患者相比,更能引起动脉血管的损伤。

脉压越大血管就越“硬”吗?

一般而言,高脉压是主动脉瓣返流的征兆,低脉压是主动脉瓣狭窄的征兆。然而,当我们没有心脏瓣膜疾病的情况下,高脉压更有可能是动脉血管僵硬的迹象,并且是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确实在临床之中,与其他血压参数相比,脉压几乎是更好的预测性指标。

在正常且健康的年轻人中,动脉血管壁并不僵硬,而且是具有弹性的,正因为这样我们的血管才能够“缓冲”左心室的射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某些疾病的发展,大动脉会变得越来越僵硬,便会无法“缓冲”左心室射血,就会导致收缩压升高和舒张压下降。在这一升一降的过程中,脉压也会增加。

其实,脉压增加导致的舒张压下降,这会导致我们的冠状动脉灌流受到影响,心肌也会因此受损。一个在三项高血压老年人的试验中发现:

高脉压可预测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10mmHg的脉压会增加心血管事件、中风或总死亡率的风险。

确实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将脉压确定为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素,尤其是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或许从长远来看,随着我们血压的升高,动脉血管会变得越来越硬,这会导致衰弱和致命的并发症,比如中风和心脏病发作,这对年轻人群来说,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脉压差增大,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无论年龄大小、无论是否存在标准的降压药治疗,脉压增加均反映出收缩压升高和舒张压降低,尤其是老年人之中。我们都知道,一旦收缩压升高和脉压升高,直接会导致进一步动脉血管损伤和僵硬。因此,降低收缩压,同时保持舒张压水平,很可能是降低脉压的一个明确目标。如何降低收缩压,这一定要遵循主治医生的指导建议。

此外,除了直接降低收缩压,还有硝酸盐类药物、螺内酯药物能够引起动脉血管的刚度变化,也就是它们可以直接作用于大动脉,对血压进行选择性降低,比如选择性降低收缩压。当然,我们在没有得到的指导建议之下,千万不要私自用药。

我们就是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比如每天限制盐分的摄入,戒烟戒酒,避免一些不良习惯等等。在平时的生活之中,我们应该多吃低脂蛋白、粗粮以及大量的水果和蔬菜。而多运动一直都是我们所提倡的健康习惯,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锻炼30分钟,这对维持和控制血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被诊断出脉压增大,我们的医生会为我们考虑总体治疗方案,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过分担心。而我们只要做的就是按照医生的指导建议,一步一个脚印去认真执行就可以了。

结束语: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控制血压虽然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常关注自己的脉压。这对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脉压增大,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采取措施,切勿以自己私自用药。

高压与低压之间的差值多少才算正常,差值越大血管就越“硬”吗?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徐医生,传播正确的科普知识,为您的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高压与低压之间的差值(脉压)多少才算正常?差值越大血管就越“硬”吗?这个问题很具有普遍性,徐医生来为您解答一下。

年轻的高血压患者脉压偏小(可能只相差15mmHg左右),因为多数表现为低压升高。老年人通常脉压很大(相差可以达到100+ mmHg),因为绝大多数表现为高压高。

那么,正常脉压是多少呢?

脉压是高压与低压的差值,正常是30-50mmHg,20-30mmHg和50-60mmHg都是临界值。>60mmHg就是脉压增大了。

脉压越大表示血管越硬吗?

脉压增大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于老年人的高血压,与老年人动脉硬化和血管弹性下降有关。

当心脏收缩时,冲击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就是高压,血管壁为了缓冲血液对于管壁的冲击,会有一定程度的舒张,以至于血压不会太高,但老年人因为血管壁硬化或弹性下降,不能相应的舒张,以至于高压明显升高,可能达到200+mmHg。

当心脏舒张时,为了维持血管内的压力(低压),血管壁会有一定的收缩,以至于低压不太低。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或弹性下降,血管壁不能相应的收缩,以至于低压很低,甚至40mmHg左右。

当然,如果是这个原因引起的脉压增大,那么血管硬化越明显,弹性越差,脉压也会越大。怎么改善血管弹性呢?以下方法可以尝试: 1.增加维生素C、E和胡萝卜素的摄入量可有效预防动脉硬化,生活中应多吃柑橘、枣、花椰菜、红辣椒等。2.番茄红素的抗氧化作用特别强,是维E的100倍,β胡萝卜素的3倍,可有效防止血液中脂蛋白的氧化,从而减缓血管老化的速度。含番茄红素较多的食物:番茄、葡萄、苹果、洋葱等。3.多吃鱼肉,鱼肉中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牛黄氨酸等,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及促进钠盐排泄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其它引起脉压增大的原因

瓣膜疾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脉压增大也比较多见;甲亢;严重贫血;风湿性心脏病、梅毒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与高血压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以上就是徐医生为您解释的正常脉压是多少?以及脉压增大的原因。

了解更多健康科普,就在“今日头条”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高压与低压之间的差值多少才算正常,差值越大血管就越“硬”吗?

谢邀!高压和低压之间的差值一般情况下来讲在40~60毫米汞柱之间,但是也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判,确实有一种说法叫做差值越小血管就会越硬。而不是差值大。

要想明白这个差值的产生,这样的时候就要明白血压是如何产生的?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测量收缩压也就是俗称的高压,那么这个时候是血管处于一个相对紧绷的状态,这个时候测量的是高压为主,所以有很多时候都可能会测量到120或者是140毫米汞柱左右,甚至有些高压可能会达到200毫米汞柱左右。

那么测量的舒张压也就是俗称的低压,就是在血管处于一个相对舒缓的状态下而测量的,一般都是40毫米汞柱左右,60毫米汞柱左右,当然偶尔也可能会达到120毫米汞柱左右。

所以一个紧一个松。

其实我们可以把血管想象成一个非常有弹性的橡胶制品。那么当我们是婴儿期或者是青春期的时候,血管弹性非常的好,这个时候它之间的差值是相对而言比较大的,因为他要想紧缩就可以紧缩,要想舒张就可以舒张,也并不会产生硬化等一些表现。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弹性就会逐渐的变差,想收缩的时候也不能收缩,想舒张也不能舒张,有的时候或许能够舒张,或许能够收缩,但是也非常难的去控制,总之而言就是弹性非常差,那么这个时候它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就会非常小,说白一点就是弹性非常的小,变动非常的小。所以一定要明确这个概念,就是数值差的非常小的时候,才是血管逐渐变硬的一个趋势。

因此也可以间接地去反映血管硬化的一个状态,所以虽然血压是一个我们经常看到的数值变化,日常生活当中也很少有人去关注,但是他确实很重要,一定要及时的明确字里边的具体情况变化。

祝福大家都能够身体健康!

高压与低压之间的差值多少才算正常,差值越大血管就越“硬”吗?

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测量血压时往往只关心高压值和低压值,平时看学医控制得好不好也是看者两个数值。但是临床医生除了关注高血压患者的高压值与低压值,他们还关心高压与低压之间的差值,也就是脉压差。那么,什么是脉压差,这个值多少才算正常呢?它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差值越大是不是说明血管就越“硬”呢?下面,我就跟大家聊一聊脉压差的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脉压差,它的正常值是多少?

顾名思义,脉压差就是我们测量血液时高压与低压的差值,也就是收缩压减去舒张压得出来的结果差值。而我们成年人的收缩压正常范围是90~139mmHg,和舒张压正常范围是60~89mmHg,当收缩压高于14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或者舒张压超过90mmHg也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脉压差为 20〜60mmHg,这个也就是正常的脉压差,如果脉压差小于 20毫米汞柱的话,那么就叫脉压差过小;如果脉压差大于60毫米汞柱的话,那么就叫脉压差过大,这两种情况都是属于不正常的。

二、脉压差越大是不是就是说明血管越“硬”呢?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要知道这个脉压差为什么会增大,而且这个脉压差增大会对我们身体有哪些危害。

从这个脉压差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出现脉压差过大的情况,一是收缩压增高,二是舒张压减低,而且收缩压越高,舒张压越低的话,那么这个脉压差就越大。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脉压差增大的情况呢?可以说这是与我们体内的主动脉及其他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的弹性和伸展性有关。当我们的主动脉及其他大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时,就会降低动脉壁的弹性和伸展性,这样就会导致动脉血管在我们心脏收缩期时受到的压力增大,从而引起单纯性收缩期血压增高。另外,当心脏舒展时,因为主动脉没有足够的弹性回缩来维持舒张压,这样就会导致舒张压下降。这样的情况下,收缩压增高,舒张压降低,自然脉压差也增大,而且高压越高,低压越低的话,那么脉压差就会越大。

那么,哪些常见疾病会引起脉压差过大呢?最经常的疾病就是高血压,而且是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另外,像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风湿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贫血等疾病都会造成脉压差增大。

但是要说到脉压差引起的危害性,就说高血压最危险了。这是因为老年人由于主动脉及其他大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那么就会影响到这些血管壁的弹性和伸展性,如果脉压越大的话,就越容易造成这些动脉血管破裂或者容易形成血栓,最终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特别是在某一特定收缩压值,舒张压越低,脉压越大,心血管病危险就越大。比如一个人的血压是180/100毫米汞柱,另一个人的血压值是180/80毫米汞柱,那么后者比前者的危害更大,这是因为后者的脉压比前者大得多,脉压越大的话,对血管的冲击就越大,那么就会使原本缺少弹性以及伸展性的血管容易出现破裂,或者形成血栓,并且脉压差增大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和影响冠脉血供,从而容易并发心脏病。

因此,从这里可以说,脉压差增大的原因是与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存在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动脉血管的硬化程度越高,那么动脉的弹性就越差,那么最终就会影响到收缩压与舒张压哦,造成收缩压增高,舒张压降低,从而引起脉压差增大。

当然了,脉压差增大的原因还有很多种,除了这个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高血压之外,还可能由于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细菌性心内膜炎、甲亢、严重贫血等引起,也不一定说正常脉压差增大的原因就是动脉血管硬化。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

高压与低压之间的差值多少才算正常,差值越大血管就越“硬”吗?

人的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其中收缩压就是所谓的高压,而舒张压为低压。高压和低压之间的差值叫做“脉压差”。一般来说脉压差在20-60mmHg之间是比较正常的,比如说一个正常人高压130,低压90,脉压差为40,这属于正常。随着年龄的增大,收缩压会逐渐增高,而舒张压逐渐降低,这就导致脉压差越来越大。这种差值在老年人中表现尤为明显,老年人的高压值的增加最为常见。

差值越大血管就越“硬”吗?

脉压差越大,血管就会越“硬”,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血管内膜厚度也会增加,这就会导致血管的弹性降低,顺应性降低,不能对心脏收缩时射出的血压进行缓冲,进而使得血液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增加而导致血压增高。

差值越大血管就越“硬”的表述不是很准确,应该说是血管越硬,脉压差就越大,也就是说血管硬是导致脉压差大的原因。而脉压差越大,就表明血管越硬,血管是“因”,脉压差大是“果”。

脉压差大的危害

如果脉压差过大的话,高压会导致心室收缩末期的压力增加,心室负荷加重,长久会导致心室肥厚和心室重构。而低压降低时,会减少冠状动脉的灌注压,易导致心肌缺血而发生心肌梗死等。脉压差增大还会增加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也会导致肾功能不全。所以脉压差的危害是必须重视的。

脉压差增大反映了大动脉弹性减弱,僵硬度增加,心脏泵 入大动脉的血液不能有弹性地调节,增加心脏负担,是心脏发 生血管病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脉压差增大应当积极防治,采 取措施控制好血压。

如何治疗脉压差

脉压差大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中,老年人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要兼顾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降低,可以缓解脉压差大的问题,同时也可有效降低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老年人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内,控制主要点在于收缩压。不同的人控制目标不一样。

如果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如果有冠心病,糖尿病,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高龄患者的降压目标可适当放宽。

总结: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还伴随有高血脂、高血糖等其他危险因素,生活方式的管理是降压治疗的基础,具体如减少钠盐的摄入、改善膳食 结构、将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戒烟 限酒、适量运动等。其次,合理地选择降 压药物既能预防靶器官的损害,也能有效 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和病死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