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可以运动吗?

冠心病患者不仅可以运动,而且需要运动,冠心病二级预防里面有一条就是要运动。

什么是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有一级预防吗?

冠心病的一级是指针对危险因素的预防,在还没有得冠心病的时候预防,古代有句老话叫上医治未病,跟一级预防一个意思。

二级预防是指得冠心病之后的预防,防止疾病进一步进展。二级预防可以概括为ABCDE五个方面。

A:抗血小板和服用ACEI类药物(名字叫XX普利)

B: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控制血压

C:控制血脂(血脂控制目标,低密度脂蛋白<1.8)和戒烟

D:控制饮食和治疗糖尿病

E:健康教育和运动

从上面可以看出,运动对于冠心病的重要性,有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的死亡率和再入院率。

当然运动虽然很重要,但是也不是说不顾身体情况,拼命的运动。古人讲过犹不及,我们运动也是一样的,要量力而行,冠心病分很多种类,从轻到重差别还是挺大的。

比较适合冠心病患者的运动时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慢跑、快走、太极、游泳、散步等等。每次运动至少30分,每周运动2-4次。在这个范围内,根据自己身体情况进行调整,总的原则是运动后不会感到胸闷、胸痛,身体不舒服。

中等强度运动量化指标是使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220-年龄。

冠心病患者可以运动吗?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提出的名言,它深刻地揭示了运动对于身体健康所起的重要作用。

据统计,1968年美国有24%的成年人开始自觉地参加运动,在此后的15年里,美国心肌梗塞的死亡率下降了37%,高血压的死亡率下降了60%,人们的平均寿命从70岁增加至75岁。由此可见,运动是身体健康的有效"添加剂"。

一、运动康复对冠心病的益处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现代无法根治的一种慢性疾病,但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控制它的“蔓延”,而康复运动常常被医生们比喻为冠心病的“解毒剂”。

长期规律的有氧运动通过提高体能降低亚极量运动时的心律、收缩压和心率血压乘积,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冠心病患者诱发心肌缺血的运动阈值。通过改善冠状动脉弹性、改善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增加病变血管的管腔面积,增加毛细血管密度,促进侧枝循环生成,达到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的目地。

二、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可以运动吗?

不论是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恢复期、搭桥还是放支架的冠心病患者,如果没有严重残疾,没有严重合并症,没有严重心律失常及休克,没有合并严重的高血压,均可以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等给予个体化运动处方。

三、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运动形式

1、慢跑/快步走

慢跑/快步走是最实用、最方便、最经济的运动方式,它的康复效果不亚于任何运动方式。且能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脂,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少高血压病合并心、脑、肾病变的发病率。

慢跑可根据病情的轻重、血压的高低、体格的好坏、耐力的大小而采用快慢不同的速度,也可采取慢跑与步行交替的方法。

2、骑行

骑车时大量吸氧,借腿部的运动压缩血液流通,还能把从血管末梢的血压抽到心脏,强化了血管、微血管组织,有效防止了血管老化。

3、游泳

游泳时肢体血液易于回流心脏,使心率加快。长期游泳会有明显的心脏运动性增大,使心脏收缩有力。但游泳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时间过久,引起肌肉痉挛和心绞痛发作。

4、跳舞

世界卫生组织曾将跳舞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有数据统计:每跳一段舞,可推动人体50%的血流动起来,活血化瘀;可挤压人体50%的血管,是简单的“血管体操”;至少可运动50%的肌肉,有助于保持肌肉总量。

四、特别提醒:

体育锻炼对冠心病患者有益,但进行不当,给冠心病患者带来的危害也屡见不鲜。因此冠心病病人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均可使血中儿茶酚胺增加,降低心室颤动阈。

(2)运动前不宜饱餐。因为进食后人体内血液体供应需重新分配,流至胃肠帮助消化的血量增加,而心脏供血相对减少,易引起冠状动脉相对供血不足,从而发生心绞痛。

(3)运动时应避免穿得太厚,影响散热,增加心率。心率增快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过冷天气可以选择室内活动。

(4)运动后避免马上洗热水澡。因为全身浸在热水中,必然造成广泛的血管扩张,使心脏供血相对减少。所以要间隔一会再洗澡。

(5)运动后避免吸烟。有些人常把吸烟作为运动后的一种休息,这是十分有害的。因为运动后心脏有一个运动后易损期,吸烟易使血中游离脂肪酸上升和释放儿茶酚胺,加上尼古丁的作用而易诱发心脏意外。而且冠心病患者要拒绝吸烟。

五、冠心病如何运动呢?需要有运动处方!

冠心病患者经过医生诊断治疗,有的要服药,有的要做手术这是大家所熟悉的。此外还应结合病情配上“运动”治疗,由康复科医生指导病人进行适量、有益的运动,以促进冠心病的尽早康复。

怎样才能做到有益、适量的运动呢?这就需要另一张处方——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制定是以病人的病情、年龄、有无运动史及个人爱好为原则的。

科学的运动康复是冠心病的“解毒剂”,而运动康复因人而异,不可机械复制,大象心健康APP将根据个人制定有效、安全、独特的院外康复计划,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便捷的康复服务。

该“怎么科学做运动”?

  大量流行病学以及临床研究证实,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脑卒中等都是可防可控的疾病。现在大家知道,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糖脂代谢紊乱、肥胖、高血压,无论糖尿病和高血压都不是单一的危险因素,常常是多重危险因素在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存在,这就是代谢综合征问题。我想强调的是,最重要的健康指标是控制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应用各种新的降脂药物都不如去运动,把腰围、体重控制好,就可以收到明显的降糖、降压、降脂、降酶(肝脏转氨酶)的效果。有氧运动能力的提高,可以降低多种慢性疾病的总死亡率。

  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肥胖、烟草依赖、血脂异常等,是目前中国面临的慢性病危害,患病人群都是以亿来计算。事实上,现在的医生有了很多的生物技术与药物,却不再相信、也不再学习有氧运动来促进健康。我们要给一些做过心脏支架、搭桥的人信心,给他们光明,要具体指导他们提高有氧运动能力,这样他们依然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享受健康长寿。

你可以把运动讲的非常复杂,但是也可以非常简单,就是把体重、腰围作为管理的目标,做到“管住嘴,迈开腿,日行万步路,吃动两平衡”。

有氧运动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附加的慢性病预防和治疗效果:

  1.改善心脏功能

  2.增加肺功能

  3.增强骨骼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4.控制体重

  5.缓解压力,改善心理状态

  6.促进血管侧枝循环形成,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想要了解更多的关于疾病康复知识就请关注大象心健康微信公众号并留言,我们将及时回答您的问题。

冠心病患者可以运动吗?

冠心病是包括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猝死型在内的一大类疾病的统称,能不能运动关键还是由患者本身病情所决定的。对于病情稳定,控制满意的人群我们建议进行适当科学的运动,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频繁发作的心绞痛和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病人不适宜运动,应先积极治疗疾病,待病情稳定后再决定。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写,是冠状动脉狭窄、阻塞或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坏死的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与冠脉狭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当冠脉狭窄小于50%时常常无明显症状,而大于50%的人群常常在劳累、运动等情况下出现胸闷、胸痛、气紧等缺血表现,而大于75%则是安置支架的指征,如果狭窄大于90%或发生堵塞常会导致心肌梗死的出现,处理不及时可出现心衰、休克乃至猝死。冠心病患者的运动需因人而异,根据各自病情决定是否能够运动,对于没有明显症状和冠脉狭窄程度轻的冠心病患者建议选择轻中度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散步、慢跑、太极拳、跳舞、骑自行车、登山等,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能强求。我们建议冠心病每周运动在3~7天,能每天运动最好,每次在半小时以上,运动前要先热身,注意补充水分,运动中以微微出汗、感觉有点累为宜,在休息后能很快缓解,第二天起床没有不适为宜。运动时要注意保暖,寒冷和阴雨天气不适宜外出运动。如果运动中有任何不适,应积极停下来休息,必要时就医治疗。

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冠心病患者可以运动吗?

全科健康守门员为您分享,❤点赞、关注、评论了解更多医学相关知识,这里每天更新

适当运动的冠心病患者复发率更低、预期收益更好!

冠心病即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很多心内科的医生对于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以及支架植入术的操作是非常的熟练、专业,但是在面对患者的健康指导做的十分欠缺。其实世界范围的冠心病治疗指南中很早就提出除了冠心病的运动处方,但是由于国内患者太多,医生在对患者的健康指导、运动处方、病情随访上做的还不够成熟。

有很多患者,因为害怕,所以不运动,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研究表明,运动的患者复发率,预期寿命都会更长。规律有氧运动的有什么收益?

1、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通过有氧运动,可以有效促进血管新生和血管内皮的修复;

2.抗氧化、抗炎:有氧运动训练可降低血C反应蛋 白水平。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

3.延缓动脉硬化:美国研究者将2000只大鼠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的大鼠每天会强制运动30_60分钟,对照组的大鼠没有运动。实验结果表明研究组血管明显优于对照组;

4、降低血栓栓塞风险:长期规律的有氧运动能 够降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破裂后血栓栓塞的风险。

5、改善心肌缺血,降低猝死风险:长期规律的 有氧运动通过提高体能,降低心率、 收缩压、心肌耗氧量,提高冠心病患者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阈值,从而降低猝死风险;

冠心病患者如何运动

1、运动频率 有氧运动每周3~5 d,最好每周7 d。抗阻运动、每周2~3 d,至少间隔1 d;

2、运动强度 低中等强度运动最好。可以买一块生命体征测量手表,保证运动时心率在(170-年龄)为宜;

3、运动形式 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包括 行走、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抗阻运动包括静力 训练和负重等;

4、运动时间 心脏病患者的最佳运动时间为30~60 min/d。 对于刚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从10 min/d开始, 逐渐增加运动时间,最终达到30~60 min/d的运动 时间;

切记:建议以下患者不要运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安静时收缩压>20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有感冒发热症状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且未置人起搏器等

喜欢请点关注

冠心病患者可以运动吗?

是不是得了冠心病以后不敢活动了?

这是在临床常见的问题之一。当然不是不能活动,答案是肯定可以运动,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运动,而且每一个人的运动量也要因人而异。

无论是锻炼心脏,预防冠心病还是冠心病的日常运动,我们都建议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好处,能够锻炼心脏的运动!

何谓有氧运动呢?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比如,走步、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骑自行车、跳舞等。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锻炼心、肺等器官,能改善心血管和肺的功能。

运动时,由于肌肉收缩而需要大量能量和氧气,氧气的需求量增加,心脏的收缩次数、每次压送出的血液量、呼吸次数、肺部的收张程度均增加。所以当运动持续,肌肉长时间收缩,心肺就必须努力地供应氧气分给肌肉,以及运走肌肉中的废物。而这持续性的需求,可提高心肺的耐力。长期坚持有氧运动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衰老,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可以去骑车、游泳、慢跑这些有氧运动,因为冠心病也要具体看到了什么程度,而不是说有氧运动有好处,就都去有氧运动。具体情况:

1、合并心衰:尤其心功能三级四级的朋友,不建议运动,因为稍活动就会喘,心功能四级不活动都会喘,心衰以后的心脏很难通过锻炼来恢复,更主要的是休息,心功能一二级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具体运动方案。

2、急性心肌梗死:三个月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不要进行大的运动,以恢复活动为主,这个阶段不建议运动,运动会导致病情加重或恶化。

3、心绞痛:一走路快就发作心绞痛,自然不建议运动,每次都有心绞痛的风险,我们不能冒着风险去运动。只有得到有效控制后才建议运动。

4、冠脉严重狭窄:没有完全血运重建,也就是狭窄很厉害可是没有支架或搭桥的朋友,不要运动,有很大风险。

5、其余:有效控制的冠心病,没有急性心肌梗死,没有心衰的朋友,根据自己的体力,可以选择慢跑,游泳,骑车等自己喜爱的有氧运动。

总之,冠心病可以运动,但要排除一部分特殊患者,运动选择有氧运动为主。

冠心病患者可以运动吗?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今年80岁,5年前查出是严重冠心病患者,一根血管堵100%,两根血管堵80%,一根血管堵60%,不能放支架,我听医生的话,按时服药,积极锻炼,现在身体很好,生活自理。

我主要是骑自行車锻炼,早晨7点以后起床,骑自行车去赶集,基本是两个小时,回家休息后吃早饭,我不在街上吃饭,因为起床后冲两个鸡旦吃。

10点后,找老头聊头,玩牌,在玩牌期间半个小时要起來活动活动,有利于血液循环,三点后回家休息,5点后骑自行车一个小时。

骑车速度以慢行为主,最后20分钟可加速,以不喘不累,能说一句完整话为标准,到家休息一会吃晚饭。

亲爱的冠心病网友,找个适合自已锻炼的方式很重要,调整好心态,对健康大有益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