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为何被称为“慢性杀手”?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刚开始发病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随着肾功能进一步的变差,开始出现症状,到最后发展成为尿毒症,出现并发症死亡。因为这是一个慢性过程,而不是像心肌梗死不治疗马上会死,因此不叫慢性杀手,难道叫急性杀手。
肾脏功能强大,对维持健康和生命十分重要:1)可以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2)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3)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红细胞生成4)维持血压稳定5)肾脏形成活性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增强骨骼。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持续大于3个月。引起慢性肾脏病的原因很多,有些是遗传的,有些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肾炎、肾结石、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等。
慢性肾脏病在饮食方面要求:低蛋白饮食,因为蛋白质代谢产物尿素氮、肌酐这些无法完全排除体外,留在体内对人体有害。另一方面,人体本身需要蛋白质维持生命所需,因此,慢性肾脏病病人可以吃优质的蛋白。
优质蛋白包括瘦肉、鸡肉、鸭肉、禽蛋、奶制品、豆制品。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慢性肾脏病饮食方面的知识,可以关注我,我在8月10日回答的一个问题有详细阐述。)肾病为何被称为“慢性杀手”?
1、肾病起病隐匿,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发现时病情已经严重。 肾病开始时通常没有症状,当肾脏功能的破坏大于75%时,患者才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高血压及其它症状。这时人们才会去医院看病,但往往又不知道该去看哪科,胃口不好的看消化科,贫血的去血液科,很少有人想到是肾脏出了毛病。 因此,很多肾衰病人都走过误诊、漏诊的弯路,等到肾内科就诊时,最终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2、误以为肾病就是肾虚,耽误治疗。 通常提起肾病大家都简单的以为是肾虚,这反映了我们对肾虚和肾病这两个概念长时间的误读。得了肾病却简单的归类于肾虚,耽误了治疗。 肾虚是中医的说法,虽然也代表肾功能衰退,但没有具体的病变。肾病是西医的说法,是有具体病变的,并且可以检查出来。如果大家不确定自己是肾虚还是肾病,去医院做个简单的尿常规检查便可。 3、忽视体检,或者体检不到位。 大部分人没有体检意识,再加上我国的医疗资源有限,大部分农村居民没有条件定期体检。 即使体检,有的单位也仅仅做肾脏超声检查,导致慢性肾病被漏诊,这也是造成肾病不容易被早期发现的原因。 如何预防慢性肾病? 1、定期体检 肾脏病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出现的问题,积极治疗。 2、改变生活方式 保持心情愉悦,每天睡足8小时;坚持低盐饮食,适当饮水,不憋尿;坚持锻炼,控制体重;不抽烟、不喝酒、不滥用药物。 感冒、喉部、扁桃腺等有炎症时,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彻底治疗,防止其它感染诱发肾脏疾病。 确诊为慢性肾病后怎么办? 1、积极治疗 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为慢性肾病后,配合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积极治疗,缓解肾功能恶化情况。 2、自我管理 得了慢性肾病,首先要掌握相应的知识,避免高血压、高蛋白饮食、感染、乱用药等危险因素。同时要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改善熬夜、抽烟喝酒等不好习惯。 3、摆正心态 知道自己得了肾病,不要慌张,虽然身体发生了变化,但仍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下去,并拥有很好的生活质量。即使发展到了尿毒症阶段,通过透析等治疗,患者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病情稳定时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要重视疾病,但不要被疾病所吓倒。
肾病为何被称为“慢性杀手”?
肾病被称为“沉默的慢性杀手”。我国约有1.2亿慢性肾病患者,其中,50~70岁为高发年龄,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很多患者早期几乎没有症状,极易被漏诊、误诊。但身体会出现一些警示信号:有些患者有尿中泡沫增多,也会出现水肿,眼睑或脚踝部水肿,夜尿次数增多等。
经常感冒的人,经常过敏的人,家族中有肿瘤史的人,乙肝、红斑狼疮患者属于继发性膜性肾病的高危人群,要引起警惕。
另外,家具及装修中的有机溶剂,植入的人工金属牙中的铬,质量低劣的美白化妆品中的铅、汞,染发剂等往往也是导致肾病的另外的原因。尽量少用这些产品。
肾病为何被称为“慢性杀手”?
建议中药调理一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