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忆中的中秋节是什么样的?

老家浙江台州三门县,我们那里的风俗是过农历8月16,中秋节是8月15,也就是中秋后面一天。

所以我们那边又是农村,没有赏月的习惯,加上小时候家里穷,也不会去买月饼。

不过我们过8月16,还是挺隆重的,家里一般会自制一些平常不怎么做的小吃。比如,麦焦,麦焦又叫食饼筒。做法其实很简单,将面粉摊成圆形的饼,再将很多事先炒好的菜放在面饼上,卷成桶状。

记得上初中那会儿,经常和同学们争论,到底是叫麦焦还是食饼筒。我们浙江方言很多,风俗差异也很大,我们村过节日子都不一样,有的提前一天,有的晚一天。

说来很怀念小时候,很期待节日的到来,现在长大了,已经没有原来的那一份兴奋的感觉了。

你记忆中的中秋节是什么样的?

感谢邀请!

过中秋节在胶东老家叫过八月十五。八十年代初期的八月十五比现在隆重,节日气氛浓厚很多。那时候妈妈用大枣,花生仁,白糖,自己做月饼,由于没有烤箱,放在锅里烤,虽然烤出的月饼颜色不是很均匀,但是感觉非常的好吃。

八月十五在老家的农村就是庆贺丰收的节日,家里的方桌上摆上供品,葡萄,梨,苹果,各种水果来供奉故去的亲人,祈求他们保佑后人平安幸福,年年有余。

吃完月饼,待到一轮圆月升起的时候,全家老少,到街上和邻居们一起赏月,观看那月亮里的大柞树下,有一个老奶奶在推碾子,这是老一辈人留下的传说。

时至今日,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再也不用为馋一块月饼而盼着过中秋,尽管生活富足了,但是儿时的中秋节仍是我怀念的最美节日之一。

董青岛供稿。

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

你记忆中的中秋节是什么样的?

中秋佳节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瑰宝之一,无论是身处远方的游子,亦或是就家工作的忙人,每当这个日子,家家户户都会分外喜庆,因为这是一个象征着团圆和幸福节日。

每逢中秋佳节,耳畔总会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爷爷教我的这首民谣。

“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月饼圆圆甜又香,献给爷爷一片心呀,爷爷是个老红军呀,爷爷对我亲又亲呀,我为爷爷唱歌谣呀,献给爷爷一片心呀。”

这首传承已久的歌谣,是小时候我们向往生活的美好,是家人围坐在饭桌上其乐融融的欢笑。

每当想起总会让人觉得心中充满无限甜蜜和幸福。

天上的圆月,如同家人那温和的笑容,也是恋人等候在山头扭捏衣角时的期盼。

还记得小时候,一家人吃过晚饭后,村里的小伙伴们都会跑到我家来,然后几个小家伙一起出去“闯”月亮,因为今晚的月亮很圆。

在我们这里有一个习俗,“八月十五偷老瓜”既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家里种得有瓜的人家都会被“小偷”光顾,悄悄的偷走其地里的一个老瓜,即使主人看见也会装作没有看到,因为寓意偷瓜的人与被偷瓜的人家都会一生会平安。

所以每当晚饭后,很多大人在谈天说地时,家里的小孩都会约上几个好友一起胡闹,一起开开心心的度过愉快的一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首记忆中的中秋佳节,是那么温馨,只可惜如今长大后的我们再也回不去小时候的时光。

只愿余生有幸,能把身边的每一份美好珍藏,当我们老时还可以翻出来回忆。

你记忆中的中秋节是什么样的?

记忆中的中秋,是最美的画面,遥望碧空一轮皎洁,清辉融融,冷露点点,桂花飘香,家人围坐,祖父讲起他已经模糊不清的童年赏月故事,妈妈忙前忙后为一家人准备赏月的月饼、水果,孩子们听老人讲故事,幻想邀请嫦娥出月宫,更想寻找广寒宫里那只娇俏的玉兔。最美的节日是中秋,最暖的画面是团圆,最幸福的时刻是有所期待。

你记忆中的中秋节是什么样的?

我记忆中的儿时中秋节,听大人们说中秋节,是一年一度的家人盼望团聚的日子,岀门在远方的亲人,由于路途遥远,不能归还家乡,但思乡之情涌上心头,只能买上一瓶小洒,当月亮岀来时,喝上一点对月长叹!家里的父母,买上几个月饼,按所有家庭成员人数,切块放在盘中,端坐槕子周围,祈祷远方亲人健康吉祥!我们小孩子不懂事,父母还没祈祷完,我们就偷偷的拿起月饼躲在一边开始吃,当父母发现我们先偷吃了,非常生气,让我们跪下对家天上说:我错了,不该先偷吃,应该先敬出门在远方的亲人,你们在远方要多多保重家里盼着亲人团圆。

你记忆中的中秋节是什么样的?

记忆中的中秋节,刚好是收玉米的时间。

十几亩的玉米🌽。

爸妈每年都会忙的一塌糊涂。

我们兄妹三人经常在马路上看着🌽吃着🥮。

月亮🌙很远也很圆○

亲情很近也很暖。

月饼很甜也很硬。

离开家乡,第一次吃到白莲蓉月饼。

感叹❗原来还有这么好吃的月饼。

现在,每年都吃广州酒家的月饼。

但是,好吃的感觉不再有了。

相反,只觉得三高食品红色食品,不能多吃。

好想回到从前,那么慢那么好的时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