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系统接地,两个规范要求是否一致?
以上两个规范讲的不是一件事,前者讲的是TT系统,如图
TT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点接地与设备外壳接地各自独立。
后者讲的是TN-C系统,如图。
这个系统的特点是中性点接地,并把中性线(零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合并在一起,组合成保护接地中性线PEN,PEN线一定要重复接地。
88年时我国还没有上述这些说法,只有三相四线、相线(火线)、中性线(零线)说法,并把这种系统称为保护接零系统。
TT系统接地,两个规范要求是否一致?
TT系统接地,两个规范要求是否一致?
答:电力系统中的TT系统接地的两个规范要求是一样的。而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老国标GB5002-95是2009年十一月十一日废止的,同时执行的新国标GB50052-2009,仅仅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根据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增加了一下内容。
所以说TT系统的本来面目仍然还是原来的大部分标准。
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接至与电力系统接地点无关的接地极。且都是利用大地始终为零电位,无论多大的电流,大地都可以吸收它。
⚡TT系统的接地方式如下图所示。
电力变压器的低压绕组的输出侧都是星形接法Y,在它们的中性点引出一根零线叫工作接地,用字母N表示。
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采用各自的PE线接地。该系统多用于低压公共电网及农村集体小负荷电网等,由于各自的保护接地线的PE互不相关,因此电磁适应性较好。
在这种系统中,故障电流取决于电力系统的接地电阻和PE线的电阻,由于分流作用,使得通过人体的电流仅为故障电流的一部分,从而可以减轻电击的危险程度。如果接地电阻很小,使得流过人体的电流降至安全电流以下,对人体就是安全的。但是,故障电流往往很小,不足以使具有一定容量的电气设备的保护开关动作,因此故障电流将一直存在下去,无疑将危及人身安全。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必须采用剩余电流开关作为线路和用电设备的保护装置,否则它只适合于小负荷的系统。
TT系统的工作零线N接地,简单理解为它减轻了电网中的一相接地的危险性。由于接地电流不大,线路上的保护装置也是不动作,电气设备仍然能运行,故障可能长时间存在。如果有人触电,电流将通过人体经设备回到零线,人体承受的电压几乎为相电压,是非常危险。发生上述故障时,在电网中所有接零的电气设备都处于危险状态。同时在没有碰地的两相,对地电压也随之升高,大大增加了触电的危险性。
如果在变压器中性点增设了工作接地,上述的危险则可以减轻或者说基本消失。此时它的接地电流主要是通过碰触地处接地电阻Rb和工作接地电阻的R₀形成回路,若有人触及接零设备,其人体承受的电压R₀的电压降。
以上为个人观点,大部分都是按照GB标准规定来说的,要细谈电力系统的各种供电方式得大篇幅的写,没有必要纠结或者大费周折,工程师们和有经验积累老电工师傅们都清楚知道它。
知足常乐2022.9.14日晚于上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