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KW电机用多少平方的线?距离多远?怎么算的?
无论什么电器选用导线,先要计算出工作电流,然后根据电流来选导线。
三相380V7.5kW电动机计算电流的公式如下:
I=P/√3Ucosφη
I……电流A
P……功率W
U……电压V
cosφ……功率因数
η……效率
在不知具体数据时取cosφ=0.8,η=0.9,那么
I=7500/1.732×380×0.8×0.9=7500÷473.87
=14.8A
还有一种估算法,就是把三相380V电机的功率乘2得出电流值,7.5×2=15A。
知道了电流值可查表来确定用什么规格导线
根据表中数据如果是A1(绝缘导线敷设在隔热墙中的导管内),应采用2.5平方的铜线允许通过电流18A>15A。
对常用的1、1.5、2.5、4、6、10、16平方7种规格导线,可分别乘10、9、8、7、6、5、4的倍率来得出导线允许通过电流,如下表
(表中数据是“常熟电工”首创,如需引用请注明来源)
表中数据是铝线明敷安装,用铜线的话就是穿管使用数据,对照表中是采用2.5平方铜线,2.5×8=20A>15A,可见两种选用方法的结果都是用2.5平方铜线。
选好了导线再来计算可供多少距离?限制供电距离的因素是电压降,对电动机一般要求电压变化在5%以内,
380×5%=19V,380-19=361V,也就是允许电压降低19V,最终电动机端电压不应低于361V。19V是线电压的电压降,应换算到相电压也就是每根导线上的电压降△U,
△U=19÷√3=11V(相电压与线电压相差√3)
实际每根导线上的电压降可用公式△U=IR来计算,I是通过导线的电流,R是导线电阻。R又可用以下公式计算,R=ρL/S
R……导线电阻Ω
ρ……电阻率
铜在20ºC时为0.017,60ºC时为0.02,
L……导线长度(米)
S……导线截面积m㎡
把R=ρL/S代入△U=IR得△U=IρL/S,变换得导线长度计算公式
L=S△U/Iρ
已知:S=2.5m㎡,△U=11V,I=15A,ρ=0.02
L=S△U/Iρ=2.5×11/15×0.02=27.5÷0.3=91.6米
也就是当用2.5平方铜线时,可供距离为90米,实际还应考虑到接触电阻及感抗的电压降,因此把△U=11V修改为10V,应该可保证供电距离80米,电动机端的电压不会低于361V。铜电阻率用了60ºC时的数据,是考虑到导线通电后会发热,如果用20ºC时的数据计算,结果是107米。
结论:7.5kW电机应采用2.5平方铜线,供电距离80米内。
7.5KW电机用多少平方的线?距离多远?怎么算的?
在计算这个题目时主要考虑两个要点:
根据功率计算电线截面积;
线路压降计算。
电线截面积选择是根据电流大小来选,所以首先需要计算出该电机的额定电流。
一般而言,1KW三相380V电机大概2A电流,那么7.5KW的三相电机额定电流就是15A。实际电流和额定电流是有一定的偏差,但是相差不大,可以忽略。
然后就是根据电流大小来选择电线截面积了。选择电线截面积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查表,这种简单快捷。另外一种就是根据经验或者口诀估算,这种相对新手朋友而已比较复杂。
1. 查表选截面积
上图是一个根据电线安全载流量表格。从该表格可以看出1.0平方的铜线、明线安装最大载流量为17A,那么15A的电流需要1.0平方的铜线就足够了。
在实际应用中电线敷设都需要穿管。根据表格可知,一根管里穿3条线,15A的电流需要2.5平方的铜线。这比明线安装所需要的电线大得多,这是因为电线穿管以后散热会变差。
2. 根据口诀估算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条件限制,没法通过查表或者查表麻烦,那也可以通过口诀估算。经常关注我的朋友可能已经了解过。口诀如下:
口诀具体意思这里就不讲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看我10月22日的那篇问答“如何根据功率配电线?”根据口诀“二点五以下乘以九”可知,2.5*9=22.5A,1.5*9=13.5A,这个是铝线明线安装的安全载流量。
再根据口诀“高温九折铜升级”可知,2.5平方的铝线载流量和1.5平方的铜线载流量相等。由于电机电流为15A,而1.5的铝线估算是13.5A,会有轻微过载。所以根据口诀估算需要2.5平方的铝线,即1.5平方的铜线。
如果是穿管敷设呢?
根据口诀“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可知,穿管3根需要按满载流量的七折计算。那么电线需要的满载流量等于15÷0.7=21.4A。根据口诀“二点五以下乘以九”,2.5*9=22.5A,这个是铝线的安全载流量。再根据口诀“高温九折铜升级”可知,2.5平方的铝线载流量和1.5平方的铜线载流量相等。那么根据估算1.5平方铜线能过22.5A,实际需要21.4A,勉强大一点,刚好能用。
小结从上面两种方法可以看出,它们计算有一定的差异,不过结果相差不大。另外实际情况远比理论复杂的多,比如电机带很重负载的时候那么实际电流就比额定电流要大。由于1平方最大能带17A,比15大一点点,所以如果该电机重载就应该选1.5平方的线比较稳妥。
又比如,该电机长期频繁启动。由于电机的启动电流远比额定电流大,所以在选电线截面积时还需要考虑启动电流。如果电机不是频繁启动,可以不用考虑启动电流,因为电线是允许短时间过载的。
压降计算根据相关标准,三相电机允许电压偏差不超过额定电压的±5%,即电机接线端最低电压为380*(1-5%)=361V。
假设电线始端电压为380V,电机启动电流为6倍额定电流。那么线路允许电压损耗为:380-361=19V,启动电流为6*15=90A,线路允许最大阻抗为:19V÷90A=0.21Ω。
如果采用2.5平方的铜线作电机电源线,那么电线允许最大长度为:
那如果采用4平方的铜线呢?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如果还有其他观点,欢迎留言学习交流!
我是电工学院,专门负责电工培训、考证;想要学习更多内容,可以关注我!如果觉得不错,记得点赞、评论、转发!
7.5KW电机用多少平方的线?距离多远?怎么算的?
谢邀,7.5千瓦电机极数不同额定电流也不同。两极的7.5千瓦电机Y132S2-2,额定电流为15安,8极的7.5千瓦电机Y160L-8额定电流为17.7安。
按普通7.5千瓦电机最大电流17.7安的计算,短距离由于线缆阻值特小,不用考虑电缆压降,考虑到线缆强度,可以使用2.5平米,如果长距离,且导线电阻达到电机阻值的1/10,建议考虑电缆压降,将电缆加大规格,电机距离电源越长线缆的截面积应相应增大。下表给出一般铜电缆的阻值和载流量。自己可以根据电机安装的具体工况并参考此表计算看看,选出适合现场的电缆。
7.5KW电机用多少平方的线?距离多远?怎么算的?
7.5千瓦电机用多少平方的线吗?距离多远?怎么算的?
♣现在的YS系列有机座号有132s、132M、160M的7.5KW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它们的极数不同,有2800转(2极)、1400转(4极)、940转(6极),其额定电流为2极14.7A、4极15.5A、6极16.7A;经验公式平均以一个千瓦2A电流来计算为15A。
1、按照工业最常用的铜芯安全载流量及功率计算需要选择4mm²铜芯导线来敷设为佳。见下图表所示
从图表中可知它的安全载流量为25A,其在线电压为380V时,可以最大承载功率为9.5KW。但考虑到工作的环境温度和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距离,或者是采用穿管敷设,它不可能满打满算,最好建议承载8000W。
2、敷设距离的计算
三相交流电路电流计算公式为I=P/√3×U×cosΦ,其中P功率用KW单位,U为电压单位为伏特(V),cosΦ为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取值为0.88~0.85。这里已经知道电动机额定功率为7.5千瓦,它的电流值为15A。
考虑导线电压降,这里假设4mm²铜芯导线距离为100米,就是控制交流异步电动机的配电箱到电机的距离造成的电压损失;这里有一个计算公式为△U=I×R,其中△U是导线的电压降,单位为伏特(V),电压降等于负载电阻值,电流计算单位为安培(A)。
有上述7.5KW电动机的估算电流值为15A,这里计算导线电阻值R,单位为欧姆(Ω);用下面一个计算公式即可,它为R=ρ×L/S,ρ是导体的导电系数,铜芯导线为0.0175,铝芯导线为0.0283;L是导线的长度,单位为米(m);S是导线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²);计算时只要将数据带入计算公式△R=I×R。
用15A电流×0.0175×100米÷4mm²=15×0.4375=6.5625V,它是每一相电压降,这个电压降用在三相交流电源上必须再乘以一个根号3,那么计算出来就是6.5625×1.732=11.36V。
供电公司的低压配电正常范围一般允许正负±5%,也就是说它的最低电压380×0.05=19V,用380-19=7.5千瓦电机用多少平方的线吗?距离多 远?怎么算的?。从上面的计算出来结果380-11.36=368.63来看,已经是电动机容许正常范围之内的电压了,可以正常使用的。
7.5KW电机用多少平方的线?距离多远?怎么算的?
7.5KW电机根据电机极数其额定电流在15A~18A范围内。一般根据装置要求常规可选用截面2.5㎜²或4㎜²或6㎜²的塑铜线。
一般7.5KW电机要求单向运转且轻载起动运行的,如明线装置,距离在25米范围内可选用截面2.5㎜²的塑铜线。电流是28A。如果距离在50米范围内应选用截面4㎜²的塑铜线。电流是37A。如果是地埋穿管装置(四线穿管)应选用截面4㎜²塑铜线。电流是24A。
如果选用7.5kW电机要求双向运行或重载起动运行或频繁运行。明线装置距离在25米范围内可选用截面4㎜²塑铜线。电流是28A。电流如果距离在50米范围内应选用截面6㎜²塑铜线。电流是48A。如果是地埋装置(四线穿管)应选用截面6㎜²塑铜线。电流是32A。
为何不可选用截面1.5㎜²塑铜线?因为导线载流量是21A。考虑7.5KW电机的额定电流最大在18A左右,根据导线、负载、空气断路器、熔断器的相互匹配是不能选用1.5㎜²的塑铜线用来装置线路的。
7.5KW电机用多少平方的线?距离多远?怎么算的?
第一问,7.5kW的电机用多少平方的线缆,7.5kW电机的额定电流为15.9A,功率因数取0.72。
计算公式:电机的额定电流=2.1102×7.5=15.9A;2.1102是已知电压为0.38kV,功率因数0.72,及1.732的情况下得出的常数。
断路器的长延时整定值应该大于等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这里取断路器的长延时整定值为25A,断路器的长延时整定值应小于等于电缆的载流量,这样才能让断路器起到保护电缆的作用,因此电缆的载流量必须大于等于断路器的长延时整定值,也就是25A,而4mm2的YJV电缆在环境温度35度时在空气中敷设的载流量为40A,选择4mm2的YJV电缆满足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要求,也满足断路器的长延时整定值的要求。
第二问和第三问,4mm2的YJV电缆距离多远?怎么计算?计算电缆的传输距离,是根据从供电点到用电点的电压降要求进行计算,从而得出这个规格的导线在15.9A电流及功率因数0.72的情况下的有效长度,可不是按照电阻率的公式计算的,那是直流电压情况下的求电阻的公式,根本不适合在交流情况下的计算!
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第5.0.4条正常运行情况下,用电设备端子处电压偏差允许值易符合下列要求:第1款:电动机为±5%额定电压。
这条规定的5%就是计算依据,关于电压降的计算是注册供配电考试的考试内容,几乎年年要考。
这个公式就是:5%≥Ua%×Ie×L;
式中的Ua%根据电缆的规格通过《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上册P875页表9.4.19查得4mm2的YJV电缆电阻和感抗值,及功率因数和功率因数的正弦值计算,查出
Ua%=1.733,把此值和Ie(额定电流15.9A)带入上式计算。
得出L≤5÷(1.733×15.9)=182m;
经过计算的结论就是:4mm2的YJV电缆在给7.5kW,额定电流为15.9A电机供电时,其长度不应大于182米,只要是在180米以内就能让电机正常运行。
总结:电机的额定电流比较好算,选电缆也比较好选,但电机的电缆有效送电距离不好算,影响这个距离的因素主要是电缆的电阻和感抗,功率因数,额定电流等。一般情况下不进行电缆电压降的校验计算,只有在电缆实际情况比较长时才进行校验,比较长就是0.4kV的供电距离一般在200~300米之间,只要发现供电点与用电点的距离在这个范围时,需要进行电压降的校验计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