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挡车如何知道离合器片该换了?

当你想超车时一脚油门下去,只见发动机转速表很快上升,仔细听的话还能听到发动机"呼"地一声,说明转速很高,但车子却没有加速,但若慢慢加油门车子还能加速。出现这种急加速车子不加速,慢加速车子可以正常跑起来的情况,说明急加速时离合器已打滑,应尽快去更换离合器,否则少则2-3天多则一星期必定在半途抛锚。

离合器由离合器片与压盘等组成,压盘上有弹性部件,正常情况下压盘把离合器片压紧在发动机飞轮上,从而把动力通过离合器片传递到变速箱。使用日久离合器片因磨损厚度减小,压盘对离合器片的压力降低,磨擦力越来越小,小到一定阵度,就会造成离合器片打滑,先是急加速时打滑,到慢加速时也打滑,车子就不能跑了。

离合片一旦开始打滑,就会因高速磨擦温度异常升高,另一方面加剧磨损,离合器片厚度急剧减小,进入恶性循环,离合器片很快因高温烧毁,车子抛锚了。

因此一旦发现急加速时离合器片打滑,就要注意避免急加速,行驶中尽量少换档减少离合器分离次数,尽快择日去更换离合器。

手动挡车如何知道离合器片该换了?

手动挡车型,因为售价往往比自动挡便宜,而且技术更为成熟稳定且故障率低,具有一定的操控乐趣,后期维护成本也更低,受到很多消费者偏爱,离合器有三部分组成(离合器片、轴承、压盘)这属于易耗品,并不是故障率低成熟稳定就不用维护更换,根据每个人用车情况而定,好的驾驶习惯往往离合器寿命更长,而长期错误的驾驶习惯可能几万公里就需要更换,那么,如何判断离合器片到底该什么时候需要更换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离合器片到底是什么,离合器片是我们手动变速箱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发动机动力传递到变速箱内的“引子”,就类似我们汽车上的刹车片和刹车盘的关系,当你在行驶过程中,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便于发动机的力矩传输飞轮分离开,而松开离合器踏板后,离合器就与发动机飞轮相结合,从而与行驶速度相匹配。

一般来说,离合器片基本上没有所谓的使用寿命一说,最主要的还是看自己平时的操作习惯,路况以及载重等,也就是说磨损越快寿命就越短,磨损越小寿命就越长,有的车主几万公里就需要换,而有的车主十几万公里也还在用,我们刹车片也是同样道理,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换不换呢?

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离合器片就应该更换了!

1、急加速的时候离合器打滑,对于这种情况一般表现为,当你深踩油门时,看到发动机转速迅速上升,而车速基本没有太多变化,也就是说“光吼不走”,这就是离合器片在打滑了,导致发动机空转而动力没有全部传输到变速箱内,判断离合器打滑现象最简单的方法是,启动车辆,正常挂起步挡一档,在不松开手刹的情况下慢抬离合器,当你抬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发动机熄火了,这说明离合器没有这种打滑的现象,但如果仍然没有熄火,则说明离合器有打滑现象,但要注意离合器已经几乎抬完还未熄火,那么一定要慢慢的把离合器在压下去,不然可能会造成离合出现更多问题。

2、离合器结合距离变长,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表现为,以前在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只需要轻轻将离合器放松1厘米左右就可以结合上起步,但现在需要将离合器台高至3厘米才能勉强结合上,或者是仍然结合不上等情况,这也就是离合器片磨损薄了的现象,这种情况往往很多车主会感觉不出来,可能特别是新手更不在意这些问题,因为每天都开车,离合器结合行程也是逐渐变高的,这也就好比“温水煮青蛙”,随着离合器升高,自己也就逐渐适应了。

3、爬坡无力转速高或者有异味,出现这种现象也是最明显的,无力是驾驶者还是乘客都能明显感觉到,例如我们经常回家爬车库上的坡道,平常一脚油轻轻松松就上去了,原本以为开空调分散动力,现在地板油也爬不上去,发动机转速到是呼呼的上升,或者在正常行驶时可能原本2000转就轻轻松松跑到100km/h,现在2500转也不行了,再者就是每次抬起离合器时都能听到金属的摩擦声音,或者是总是闻到一股浓烈的烧焦的橡胶味道,在或者是油耗升高,半联动的时候车辆抖动厉害等,这些都是比较明显的离合器需要更换的前兆。

影响离合器寿命的原因有哪些呢?

1、不少新手在驾校的时候都习惯性的一只脚一直放在离合器上,感觉这样能对车会更好的驾驶控制,避免多种情况下能够及时踩下离合器,殊不知这种情况最伤离合器了,长时间放在离合器上不仅会导致你自身疲累,而且高速行驶中不自觉的下压了离合器,这样离合器就会一直处于轻微的半联动状态,对离合器会加快磨损。

2、起步时离合器一定是处于半联动状态,此时轻微的给油就可以起步,千万不要学习的士师傅,起步大油门,有的人也是害怕上坡起步害怕熄火,于是在正要前进的时候一脚大油门踩到底,本来半联动时摩擦力就比较大,在一脚油门无疑是火上浇油。

如果不及时更换会有那些影响?

如果发现上述问题不及时更换在行驶途中会增加隐藏的危险性,例如我们带着这种情况上高速,半道上需要超越前方车辆或者地板油也不能加速的时候,对于自身后他人都是一种不安全的行车行为,可能就会出现较大的交通事故等,除此之外,如果离合器耗损严重不及时更换,简单的来说也是和我们刹车片一样的,刹车片磨损完了就剩下铁皮帮你制动,在相同材料的磨合下耗损是非常快的,当离合器片磨损到极限时,此时发动机飞轮也会被磨损,当飞轮也被磨损时,那就意味着本来只需要花费800元就可以更换的离合器片,现在你可能需要1200,而且也不仅是安全隐患,在继续使用完全影响正常行驶,离合器根本就无法为你传递动力了。

总结:如果出现此类情况最好尽早更换离合器片。

手动挡车如何知道离合器片该换了?

你好!

我是大牛,一名二手车中介从业者!

坐标四川宜宾。

手动挡车如何知道离合器片该换了?

为了更加便于理解,回答问题之前,先简单说一下手动挡车型的离合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手动挡离合器是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作机构四部分所组成。

飞轮,离合器盖,压盘这三个部件属于主动部分,离合器片则是从动部件,离合器盖,膜片弹簧和压盘等主要部件一起构成压盘总成,同时也属于压紧机构。车辆正常行驶的时候,离合器片被压紧在飞轮和压盘之间,使得变速箱输入轴与飞轮保持同步运转。当需要切段发动机动力的时候,就通过操纵离合器操纵机构,使压盘与离合器片分离!

了解了离合器的大致结构和工作原理,我们再说一下离合器片需要更换的时候,会有哪些表现!

首先,离合器片的磨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现在操作上的现象就是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越来越小。比如说,以前需要把离合器踏板摆到三分之一左右,离合器才开始分离,现在只需要往下踩一点点,离合器就开始分离,这就说明离合器片的磨损比较严重,导致膜片弹簧与分离轴承之间的间隙变小,要及时进行检查修理。

其次,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动力是依靠离合器片来传递的,当离合器片过度磨损,离合器内进入油污或者离合器片上的扭震弹簧出现问题,也可能导致离合器打滑。驾驶汽车时的感受就是加速无力,车速不会随着发动机的转速攀升而上升。

个人建议

离合器片磨损严重,应该及时前往修理厂检查更换,因为离合器片过度磨损之后,会对飞轮造成异常磨损,造成更大的损失。更换离合器片的时候,通常也会更换压盘和分离轴承,俗称三件套,普通车型的费用大概在几百千把块钱!

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关于二手车车况和价格方面的问题,请关注和评论!

手动挡车如何知道离合器片该换了?

手动挡车型,因为其较低的故障率和成熟稳定的表现,而受到很多老司机的青睐,但是手动挡车型也不是终身免维护的,手动挡车型的离合三件套(离合片,分离轴承,压盘),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磨损以及需要更换的情况。特别是离合器片,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车需要更换离合器片了呢?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离合器片,离合器片是变速箱内的重要结构,离合器就是借助两块表面平整的离合器摩擦片, 经过轴向压紧和松开来进行传动。离合器片早期是使用石棉基摩擦材料,现在多使用半金属型、复合纤维、陶瓷纤维材料。

一般来说,普通汽车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可达10万公里以上,足够家用车行驶数年,但是这个标准并不是金科玉律,离合器片也会根据每个车主的使用情况,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比如说半离合状态下大脚油门,长期在堵车路段行驶,都会显著增加离合器片的磨损。那么怎么判断离合器片的磨损情况?

1、当车辆出现离合结合点变高的情况。比如说,原来我们抬起三分之一的离合,离合器就结合上了,但是现在你把离合抬得很高,离合器还是死活结合不上,换挡变得更困难了,那么很有可能就是离合器片出现问题了,也就是离合器被磨损的太薄了,但是这种情况是逐渐发生的,很多车主可能已经适应了离合结合点的变化。

2、离合器出现打滑情况。一般表现为发动机干吼不走,深踩油门发动机转速不断攀升,但是车辆加速却很慢,这主要是因为离合器打滑后,发动机的动力没有全部传递给变速箱。怎么判断离合器出现打滑呢?有一个简单的小办法,把手刹拉紧,二档起步,缓慢抬起离合器,如果发动机不熄火,那就说明离合器打滑了。这个办法,是最简易的帮助我们判断是否需要更换离合器片的办法。

3、汽车爬坡无力或者转速更高。此外,我们在驾驶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一些端倪,比如说,我们之前经常能够轻松爬上的坡道,如今怎么踩油门都爬不上去了,发动机转速很高但是感觉没什么力气,或者在同样的速度下,我们发动机的转速明显更高了,再或者我们在踩离合器的时候,听到金属摩擦或者经常能闻到橡胶燃烧的味道,这都是离合器需要更换的征兆。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不及时更换离合器片,会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就是会增加行驶的危险性,比如我们在急需动力超越大车的时候,或者需要紧急避险的时候,离合器片磨损导致动力如果传递不上,就会非常危险。此外离合器片如果磨损严重不更换,也会造成飞轮被直接磨损,导致飞轮损坏,这样维修的费用就比较昂贵了。一般来说,更换离合器的费用并不高,几百块钱就能搞定,如果出现以上这些情况,还是应该及早更换离合器片

手动挡车如何知道离合器片该换了?

(感谢大家关注打开车窗说靓话)

买车容易,养车难,现在汽车价格已经普片降低,只是汽车保养费用还是居高不下,其实这只是一句大家随口而出的话语吧了,汽车到了保养时间,该保养的还是得保养,该更换的零部件还是得更换。

就拿离合器来说吧,手动挡汽车离合器片是最容易损坏的,因为离合器片只有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才能传递动力,你想啊,这样摩擦来摩擦去,是不是损坏会快一点。离合器片一般情况下是10万公里一换,但是并不一定是10万公里一换,有些车主对离合器暴力操作,可能1万公里就更换离合器片的都有。还有可能车主严格要要求使用离合器,加上平时路况好,可能更换周期要大大大于10万公里。

个人建议,就算驾驶习惯再好,汽车开了10万公里后还是得把离合器片给换了,不换心里没底,可能那天坏了就得不偿失了。

如果驾驶习惯不太标准,造成离合器片磨损了,那么我们又是如何发现的呢!

我们先来了解离合器片。

离合器片是传递发动机动力给变速箱的一个部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踩下离合器踏板,离合片与发动机便于发动机飞轮分离,切断发动机动力。当我们抬起离合片踏板时,离合片与发动机飞轮连接,实现动力传递。这就是所谓的离合片。

离合片是如何知道磨损了,需要更换呢?

★汽车起步时,太离合踏板,感觉不平,有生涩感,汽车有种说不出来的窜动感。

★离合器感觉越来越高,本来以前起步半联动只要太一小点,现在比以前抬高得多,这就是离合片磨损的状态。

★汽车爬坡费力,这个要开离合器具体使用情况,比如,我有一次在出地下车库时,倒出车库都来来回回倒了无数次,不是本人技术不好,而且被人挡了我出库的方向,来来回回踩离合挂倒挡,来来回回半联动,造成离合片过热,离合片暂时失去摩擦力。当我倒出车库,在出库爬坡的时候,使用一挡加速无力,汽车既然向后溜,吓得我赶紧踩刹车,停车熄火大约五分钟才出了车库。都好当时不是上班高峰期,要不又要着骂。

像这种暂时情况是不必更换离合片的,等离合片冷却了就行了,如果我们在正常行驶爬坡的时候动力不足,爬坡无力,那就需要考虑更换离合片了。

★汽车有胶臭味,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上坡起步挂手刹,加油提高转速所致。这种坡道起步完全是可以的,但是你加油时要轻轻踩油门,看转速达到1000 -1500时就不要再加油了,这时可以轻松放下手刹,汽车原地不动或者汽车向前走后即可完全慢慢放开离合器踏板。如果汽车长时间闻到这种胶臭味,那么可能离合片需要更换了。

★当踩下或抬起离合器踏板时,听到有金属摩擦的声音,这可能就是离合片磨损的状况,应及时更换。

以上就是判断离合片磨损情况,何时该换,大家还有那些方法判断离合片磨损情况,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那么我们驾驶员如何避免人为的损害离合片呢?

左脚不踩离合换挡时,起步时,倒车时,低速缓行时,左脚不要放在离合器踏板上,不要觉得离合器踏板可以有效控制车速,就一直当刹车使用,大家可能在科目二练车时就有一个不好的误解,以为离合器可以控制速度,当时教练肯定没有指出,放任大家这样操作,导致现在养成了这样一个驾驶坏习惯,必须及时改过来。

综上所述:

离合器就是手动挡汽车的灵魂,而离合器片又是离合器的心脏,特别的重要,以最容易磨损。大家在平时驾驶汽车时,养成好的驾驶习惯,才能保证汽车各部件运行周期更长,减少维修成本。

手动挡车如何知道离合器片该换了?

看到没什么人回答,我来凑凑数。

学车的时候教练在我们稍有起色的时候跟我们炫技,说开车最高技巧就是在坡上临时停车的时候,不用踩刹车,也不用踩油门,左脚离合轻轻踩着,让车稳稳停在原地。

当时我们当然做不到了,听了之后觉得很神奇,好厉害啊教练,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练到这水平!

开了几年手动挡的车,慢慢明白了一些机械原理,了解了上面这种开法实在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傻瓜开法,为什么呢?

它实际上是在用离合器片的磨损换得车不前进不退后,也不熄火,功能不如空挡刹车稳定,技巧要求很高,对离合器片磨损很厉害,这种开法有什么意义呢?

毫无意义。当然之后我也遇到很多不同的驾驶者,比如传说中的一周就能磨坏一套离合器片的神人,为求车稳定,不熄火,几乎一直保持离合器半离合状态,虽然我没遇到这么夸张的,但是确实有些人几万公里就要换离合器片,像我现在12万公里了,我感觉离合器片丝毫没有打滑的迹象,应该磨损不超过一半。

所以,题目这类答案如果有准确数字的话,就不太可靠。因为各人开法不同,脚法不同,结果差异很大。

比如油耗,同一辆车,不同的人开可能由6个到12个都很常见。

再比如刹车片,一样的车,我同事在6万公里的时候换了,虽然稍有点早,但是也只剩3-4毫米了。而我现在不到12万公里,也只剩3-4毫米。

刚开车的时候就准备着到10万公里换离合器片,随随便便过了10万之后我现在知道还早着呢。

离合器片要更换的前兆是起步不太容易熄火了,不管你怎么抬离合,快慢都很难熄火,那就是应该更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