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被动收入40万左右,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可以辞掉工作吗?
直接躺平就行了,千万不要动。我本人就在银行工作,站在理财的角度来看,每年的被动收入40万左右,完全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像你这样的人在全国也找不到100万,你就是那一百万分之一。
1.我来为你简单计算一下,每年40万的被动收入意味着什么
一年有40万的被动收入,意味着你一个月什么也不用干就有33333元的收入到账了,这完全够一家人生活用了,完全超过北上广一线城市的高级白领的年收入了。
如果按照4%的存款利率计算,一年的利息收入40万,意味着你有1000万的现金存款。
如果按照3.5%左右的存款利率计算,一年能有40万的存款利息被动收入,意味着你有1143万左右的现金存款。
假如你是通过理财渠道做到每年的投资收入将近40万,我们就按年化8%的投资收益率计算,意味着你有500万的本金。
如果你是通过租赁收入每年有40万的被动收入,那么你的房产粗略估算价值大概在1500万左右,真的已经很牛了。
2.每个人对财务自由的理解可能不一样,但是每年有40万的被动收入,是完全可以辞掉工作
我们每个人对财务自由的理解不同,可能会有人认为每年40万的被动收入还无法完全实现财务自由。但是我想说的是每年能有40万的被动收入,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已经完全实现了财务自由,是可以辞掉工作不用上班的,也完全不用担心没钱花的问题,40万的被动收入完全可以支撑日常的生活支出和医疗支出。
只要是个理性的人,不是每天山珍海味,只要不无度挥霍,40万的被动收入是完全可以实现财务自由的,完全够一家人生活用了。
3.即使能做到每年的被动收入40万,基本上没有人躺平不工作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们即使再有钱也必须要工作,不然容易与社会脱节,而且还很有可能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很多影视明星确实很有钱,实现财务自由后,因为太闲了没事干,开始从事XD,PC等违法犯罪活动,教训很深刻。
我在银行网点工作的时候,也遇到存款一千多万的客户,也遇到过存款大几百万的客户,但是这些人没有一个不工作的,反而工作比一般要拼命,因为这些人挣钱已经很容易了,知道利用钱生钱,反而是一味的挖空心思的挣钱,一刻都不想休息。
我的一个客户是城中村的迁拆户,政府赔偿了900多万,还有3套房子,但是我上次遇到他的时候,他依然在小区门口摆摊卖水果,也没有不干活,更没有躺平。不管再怎么有钱,坐吃山空都是不是最明智的做法。
每年被动收入40万左右,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可以辞掉工作吗?
我2011年实现财务自由不工作,当时所持现金按保守理财4%年收益的话年收入大概100万。另外广州有4套毛坯房子空置没出租。支出主要是房贷27000一个月,给老婆作为家用零用孩子开销每月20000,其他个人开销每月不超过一万。另外本人是金融专业人士,擅长理财,辞职前是基金经理。这几年我也不是没有工作,我和姐姐有一家小私募公司,怕累不发新基金,就维持着以前发行的老基金老客户,长年累月公司关门上锁,自己在家工作,只投资自己熟悉的消费蓝筹,2011到今年,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15%。
每年被动收入40万左右,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可以辞掉工作吗?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我一好友讲给我听的。
他的姐姐每年被动收入就有几十万,她姐姐非常的能干,之前投资了几家美容店,后来便将这些美容店请了专人打理,在前几年的时候房价还没上涨,她买了五个铺面外加几套房子,现在铺面自己租出几间,每年依靠房租就有几十万,不止如此,她还在一家大型的企业当销售总监,收入自然不低,不过比起开美容店与房租的收入差得太多。
那么,她这么高的收入,有没有辞职?当然没有。可能在很多朋友看来,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要是自己收入这么高早就辞职了,过点逍遥快活的日子多好。
我也问过朋友他姐姐这么高的收入,为何还选择上班。朋友回答,他姐姐是一个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主的人,就喜欢折腾,闲不下来。
至于可不可以辞掉工作?当然可以,毕竟被动收入那么高,完全可以过得非常好。
辞不辞掉工作之前,需要你衡量以下问题:
一、自我价值的体现在哪里
每个人追求不同,自然自我价值的体现也不同。被动收入那么高,到底该不该辞掉工作,其实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个人的追求。
你要是爱折腾,可以不用辞掉工作,要是追求舒适安逸,当然也可以辞掉工作。
二、被动收入的可持续性
被动收入如果能够持续,那么是可以选择辞职的。如果不能持续,有一定的风险,那么可以考虑不用辞职。
一边工作,一边自我精进其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即便有一天你的被动收入变少,也不用愁,你的工作依旧会给你一份收入,不至于到时候找工作不适应。即便辞职,也要找一份可以增收的自由职业,比方说投资,微商,精进自己等,只有让自己有本事,最终你才会真正的无忧。
每年被动收入40万左右,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可以辞掉工作吗?
有多少钱才能财务自由,这基本上是一城一价、千人千面。所以具体要看你的生活水平要求。
什么状态算是财务自由呢?衡量标准财务自由的标准就是:你不用工作,账户里固定到账的收入,能让你和你的家庭保持现在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就是财务自由了。
不用工作,还能固定到账的收入,有哪些呢?尽量分得细一点,包括以下几种:
房产租金(包括住宅、商铺、办公楼、厂房等等);
企业分红(投资一家企业,按照股份比例能拿到当年企业盈利的一部分);
股票分红、基金分红(严格来讲,也算是企业分红了,不过这两种分红只有上市公司才有。也是盈利了会分一部分给股东,多买多分,少买少分,但前提是你要持有,不能短炒);
固定收益类理财(比如债券、存款、银行理财产品、P2P产品等等);
其他的还有版税、专利使用费等等知识产权收入;
除了版税、专利使用费这种收入,其他的,都可以按自己家庭当下的生活开支,结合各种资产的平均收益率,去倒推你需要的可投资本金。我来举个二线城市的例子来分析以下,你可以做个参照:如果家庭形态已经比较稳定了,比如一个三口之家或者一个四口之家,夫妻二人每人每年的工资收入12万,家庭总收入24万。
那么,把房租、股票基金的盈利或分红、固定收益类的理财、版税之类的收入、直接投资企业的收入,加起来,所有被动收入,能稳定在24万及以上的水平,那就算是财务自由了。
需要有这么多被动收入的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可投资资产。
可投资资产,就是不是你自己用的,而是纯粹用来投资的。比如你自己住的房子,就算值1000万,也不能叫可投资资产,只有闲置的能用来出租的房子,才是可投资资产。
按照中国城市的普遍标准,房屋租金回报率在2%到5%,A股近10年分红最稳定的公司,平均股息率是2-3%,股票买卖获得的收益就取乐观的数字,平均一年15%吧,固定收益理财,取现在P2P和银行固收的平均年化收益率7.5%。
粗略推算一下,结论是:
各项资产投资额都平均分布,想要达到两个人都不工作的财务自由,至少要有330万的可投资资产;如果只有一个人不工作,至少要有165万。而且,前提是,没有负债。
如果有负债,比如100万的房贷,那么还要把这100万也加进去。
嗯,二线城市,先赚出两三百万的可投资资产,财务自由才有可能。
我说的是财务自由才有可能,而不是已经实现。为什么呢?
首先,这些收益大部分要用来生活开销,比如全家一年开销16万,就只有8万可以用来继续投资,会让你的资产增值慢,复合增长率低,未必能跑得赢印钞机,资产要贬值的。
其次,因为算的是静态水平,没有考虑变动。当你遇到租房收益率下降,未来P2P的收益率也是下降趋势,股市下跌,孩子大了,要花得钱更多了……这个资产门槛还要往上抬。
怎么办?要有更多的资产,或者有既高又稳定的投资收益。
当然了,三四线以下城市,如果家庭工资收入比一二线减半,那么资产门槛也相应降一半。
上面这几个,并不是精确的数字,只是大概算出来有个概念。
总之,你可以结合你现在家庭消费水平等情况,粗算一下,就知道能不能实现财务自由了。
一般达到这个财务自由标准的人,其实很少完全闲着不工作的。
但他们工作的心态就会比较从容,能摆脱生活的压力、摆脱拼命加班升职的旋涡,用大部分时间去思考和观察,反而更容易发现高效率的赚钱方式,赚更多的钱。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有其它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每年被动收入40万左右,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可以辞掉工作吗?
坐标武汉,好多年前村里拆迁,私房加土地赔偿六套还建房和1100多。别人家都是我家几多倍。自己家买了套商品房花了200多,买车50。还剩800多都买了银行理财,理财每年30多加上五个房子房租。一共一年有40多吧。我真心不敢财务自由,看到村里不上班滴人各种糟蹋钱,攀比,炫富,赌博等等。最后结果就是败家了。我也有大半年时间冒上班,屋里呆的除了花钱找乐子就没事做。因为不想步别人家后尘,还是上班吧,虽然自己现在做司机,这两年慢慢跟老板学会了低调,特意去买个国产车去公司。每个月4000块也够我自己花了,一直告诉自己毕竟自己赚钱能力只能这点。我觉得财务自由不是不用上班吧,上班至少有个人价值,不会整天想着享乐乱花钱吧。个人觉得,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控制自己欲望,提升自己能力,这样才有幸福感吧。
每年被动收入40万左右,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可以辞掉工作吗?
上次看到新闻拥有7栋房,月入60万却因为太空虚而选择开出租车,这位房东姓杨,是一位拆二代
他家里有7栋房子收租,是继承父母的房产。随着深圳的房价水涨船高。他靠着收租也成为一个月入60万的有钱人,即使是在深圳这样的城市,月入60万也是非常大的一笔数目。更何况他还不需要为买房发愁可以说是许多人非常羡慕的生活但他却说我拥有7套房,收入60万但却感觉人生毫无意义,开出租之后,他感觉自己的生活很充实。每天都有事情做,虽然不缺钱,但是精神上有了依托。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了5个档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当自己已经财务自由了之后,短期内肯定是非常满足的,但是时间一久没有工作了就会非常无聊了,就得去追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像我们公司也有个富2代,在深圳有房有车有存款,有房子收租,他父母的财产不算,他自己在多地都拥有房产,收收租也有二三十万,闲暇炒炒股、做做投资、买买理财也能赚个不少钱。为什么来做“金融民工”也是因为无聊。如果说他不工作的话,生活上也完全没有问题。来工作也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打发时间。
还有一句话说是“我不出来工作,炫富给谁看呢?”.自己有但是不出来显摆那不就好像“锦衣夜行”。一旦衣食无忧之后,人的追求就变了,得升级追求新的实现。
所以还是建议不要辞职,有个工作,有个事做,至少不会空虚,不会无聊。人一旦闲下来,失去了精神寄托,很容易“垮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