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农商行怎么样?

我本人就在农商银行工作。我认为现在农商行各方面依然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不足也有优点,理由如下:

农商行的来历

可能之前很多人没听说过农商行,只听说过信用社,对农商行很陌生,有的人还认为农商行是虚假银行,是不靠谱的,安全性不高,其实这都是错误的。农商行是在以前农信社的基础上改制而来的,信用社是农商行的前身。为了适应现代化银行的发展趋势,很多信用社积极改制,其中有些资金实力雄厚,经营管理较好的信用社在各省联社的支持下成功改制为农商行,更好的适应的现代银行的发展。所以现在很多省份既有农商行又有信用社。比如有广州农商行、长沙农商行、上海农商行、重庆农商行等而且资金实力非常雄厚,总体而言农商行与农信社相比在管理经营和经营理念等方面都比较先进。

农商行的优劣

与中、农、工、建、交、邮储6大国有银行相比,农商行在资金规模、管理理念和风险防控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差距很大,毕竟农商行是由信用社改制而来,传统的管理理念比较粗放,贷款管理能力不足,在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转变方面需要很长时间,还要很多课要补。

但是农商行的工资待遇可不比国有6大银行差,甚至有的地方的农商行工资待遇要远超国有银行的工资水平。以我所在农商行为例,前几年我们年终发的绩效,就要比工商银行员工一年的工资还多,2014年左右的我们农商行一个副行长的工资加绩效一年60万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农商行是独立的法人机构,薪酬管理比较灵活,可以自主分配。最重要的是农商行还要股金分红,基本上每个员工都有股金,经营好的年份既分红又配股,每年股金分红就20多万了,还不包括工资。这是别的类型的银行所不具有的优势。

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农商行的工资可能没有这些银行高,但农商行的工作压力要小,远比招行、中信和浦发等银行考核压力小,员工的任务没有那么重,工作相对轻松点。但是农商行内部的关系错综复杂,员工内部繁殖太严重,我们银行有很多一家三代人都在信用社工作的,爷爷奶奶、姑姑、舅舅、爸妈还有他自己都在农商行上班,如果没有关系提拔晋升很困难,绝不是你工作干的好就可以提拔晋升。

农商行的绝对优势

农商行和信用社的绝对优势就是营业网点多,直接服务于最广大农村群众,而且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全国基本上每个乡镇都有信用社或者农商行的乡镇支行,服务触角直接延伸至乡镇基层,很多老百姓对信用社比较信赖,包括农村养老金、种地补贴和扶贫贷款的发放基本上都是由信用社发放的。这是农商行和信用社的最大优势,国有6大行也无法可比。

因此我认为农商行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未来会更好。

现在的农商行怎么样?

全国一共有4000多家银行,其中农商行就有1600多家,可以说农商行的发展是非常的迅速。但是农商行在发展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去农商行存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几个方面,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现在农商行可以说是从大城市到乡镇都有他的身影,而且存款的时候农商行给出的年化利率一般也要比其他行高一些。但随着某些村镇银行取款难的问题出现,越来越多人担心存款银行的安全问题,那么把钱存在农商行里面怎么样,安不安全?

农商行所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其实农商行大多是由农村信用社转化而来的,除了将之前一些农民所持有的农村信用社股份慢慢的清退,也可以说农商行接管了所有农村信用社的东西,包括相关的工作人员。

可以说农商银行的人员大多来自于改制之前的农村信用社。而之前农村信用社人员大多都是子承父业,依靠各种关系进入,甚至有一些人只有小学文化,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员工的素质也相对较低。

但随着现在的发展,农商行在这一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只不过农商行的临柜人员依然存在缺乏基本的行业道德,还是会出现一些将存款变保险,存款变理财的事情。

农商行的定位本就是服务三农,而且农商行的成立之初,它的经营活动范围都是有一定的限制区域。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限制,农商行的揽存也有一定的难度,也正是因为这个从而引发了一定的风险。因为对于农商行来讲,面对国有大行以及各大型商业银行的竞争,扎根于农村地区的农商行,面对的群体本就是农村居民以及乡镇企业,他们的存款资金比较有限。

从客观上来讲,农商行揽存是相对来讲比较困难的,它只能通过提高存款的年化利率和开展相应的揽存活动来吸引储户存款。但是这样就会增加银行揽存的成本,压缩银行的利润,银行要想获得收益,就必须选择风险更高的投资,那这样对于银行来讲所要承担的风险就在增加。

而一旦一个银行的风险达到了一定的值,那么很可能最后就会爆发一系列的经营问题,最终走向破产的地步。

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农商行也正尝试通过互联网突破地域的限制,吸收一些其他地方的储户存款。

这本来是有利于农商银行的发展,但是农商行本来自身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他也不能有效的控制互联网带来的规模化膨胀风险。

本来只是小范围内的高息揽存,突然通过互联网一下子变成了大范围的高息揽存,直接将银行的利润压缩到极低,而银行要想获取高收益就必须从事大量的高风险投资,这银行很可能最终绷不住而破产。

农商行存在的这些问题对储户来讲有什么影响?

农商行存在的这些问题与储户存款息息相关,无论哪一个问题,都关系到每一个储户的直接利益。

农商行银行工作人员素质差,没有职业操守,那么对于去农商行存款的储户来讲,很容易被忽悠购买各种各样的理财或保险产品,要知道这些保险或理财产品是自负盈亏的。

对于储户来讲,很多时候自己只想去银行买一个存款产品,踏踏实实地把钱放在银行拿利息。

然而在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忽悠下,推荐一些新型的存款产品,甚至还告诉储户这样的存款产品同样是保本保息的。

一些上了年龄的老人,在这么一番忽悠下,稀里糊涂地就买了保险或理财产品可是等到到期后想要把这笔钱取出来,就会发现收益与当初所宣传的完全不符合。

这是因为这些保险和理财产品的宣传收益都是在理想状态下的估算结果。而实际收益是要凭个人的运气,运气好,可能有收益,运气不好,不仅没有收益,本金还要亏损。

而如果客户在中途想要拿回本金,对于购买的保险,产品退保时间越早,那么所要支付的违约金也就越多,不仅拿不到收益反而要亏损本金很多人没有办法只能将钱放在里面。

而对于购买的那些理财产品,如果要提前退回本金,是要支付高昂的手续费的。

但是这对于银行的销售人员来讲,他们拿到的提成和奖金是实打实的,无论你是否亏损或者是提前退保,他们的收益都是已经拿到了。

据一些在农商行工作的朋友介绍,农商行每卖出1万元保险就可以拿到100元的提成,每卖出1万元的理财也可以拿到200的提成。

有些朋友说,个别银行的提成奖金可能比这个还要高,这也就是为什么农商行的一些工作人员能月入几十万,年入百万的原因。

而如果农商行倒闭了,对储户来说,可能存款的本金和收益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影响,但是在这期间心理上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一旦银行发生倒闭,那么在倒闭之前,银行就无法给予储户正常取款。相信把钱存在河南那些村镇银行的储户深有体会,此时的心情或许只有他们才能明白。

虽然所有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有存款保险,储户的存款只要不超过50万元,哪怕银行倒闭了,这些钱都能得到保险公司的全额赔付。

对于存款金额超过50万元的也不用担心,按照存款保险条例的说明,是需要等银行破产清算后再依次受偿。其实根据倒闭的4家银行对居民存款的赔偿情况来看,居民存款都能得到100%的赔偿,只不过机构存款获得的赔偿可能要少一些,大概在90%左右。

但是赔偿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而在这段等待的时间内,会不会计算存款的利息收益,这就不得而知了。如果不计算这段时间的利息收益,那么对储户来讲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因为,有些银行的赔偿可能需要三五个月或者需要一两年。

把钱存在农商行,安不安全?

其实把钱存在农商行安不安全?这真的有点玄学,有些人把钱存在国有银行都会出现问题,突然存款不见了,突然钱取不出来了,突然取款限额了,这样的事情新闻上常有报道。

但是把钱存在农商行,其实是要比存在一些村镇银行更加靠谱,因为对于这些农商行来说,他们背后都有当地政府的支持,相对来说当地政府为农商行的信誉背书。

再加上有存款保险的保障,只要控制存款的金额,把钱存在农商行里面,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可能这段时间河南的一些村镇银行无法取款,让一些存款的储户担心,也会出现取不出来钱的问题。

其实储户去银行存款只需要做好这几点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了,第一,最好是去银行的柜台上存款,并且要柜台给予相应的纸质凭证,例如存折存单,或相应的存款凭证。

除此之外,去农商行存款还需要注意自己办理的是不是存款产品,避免存款变保险,变理财。

其实对于储户来说,把钱存在农商行里面,获取的利息要比国有6大行更高一些,甚至绝大多数大型商业银行给的存款利率也达不到农商行这么高。

但是对于一些存款金额较大的人来讲,还是担心农商行的存款问题,那么不妨把这些钱存在国有6大行当中,有国家信用为其背书,那么也就不用担心存款的安全性问题。

现在的农商行怎么样?

截止2018年底,我国农商行共有1427家,全年新增165家。在商业银行序列中,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资产总规模上,除了国有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外,可以稳稳坐在第三把交椅,而城商行全国仅有134家。

众所周知,农商行的前身就是农村信用社。从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颁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后,农村信用社开始了大刀阔斧改革和改制。当时的改革分三步走,对于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资产规模大,质量优的农村信用社允许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条件稍微差的,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对于暂时条件不成熟的,则继续维持农村信用社体制经营。由此可见,农商行都是资产规模大,结构更优的农村信用社转变而来。

据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商行总资产占国内商业银行总资产占比为10%,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三农贷款和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20%以上,为地方三农和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做出了重大贡献。

农商银行发展的脚步并未停止,上市节奏明显加快。从农商行成立以来,陆续有江苏农商行,江阴农商行,吴江农商行,常熟,无锡和张家港农商行在A 股上市,近年来随着业务发展和业绩提升,先后有江苏海安,大丰,安徽马鞍山,青岛,重庆和厦门农商行排队IPO ,6月19日证监会宣布江苏紫金农商行首发通过,今年2月1日证监会再次宣布青岛农商行IPO 通过。这些现象都能说明一个问题,农商行正在敢于同业竞争,锐意进取。

在服务和产品方面,农商行也很亲民。

首先是表现在存款福利方面。大家知道,在同一地区中,农商行的存款利率几乎都是上浮幅度最大,就一般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幅度超过40%,有达到50%的。而大额存单3年期,一般一浮到顶,直接比央行上浮55%,达到4.2625%,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一般最高上浮50%,达到4.125%。

其次,理财产品质量不断优化。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相比,虽然农商行理财产品规模小,投研能力弱,但理财产品的质量真是不赖,即对于投资者的回报率总是榜上有名。在去年11月理财产品收益榜中,也出现了常熟,滨海,成都和广州农商行的身影。

在金融改革创新中,农商行也在奋起直追。在互联网金融中,农商行并非因农字当头而落后,先后有江苏紫金,广州,青岛,常熟和北京农商行先后成立了直销银行,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上点滴,不仅证明农商行是服务地方经济的金融主力军,而且为普惠金融增加了一道靓丽风景。

现在的农商行怎么样?

农商行(农信社)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的,截止2017年末,根据银监会的统计年鉴,全国的农商行(农信社)高达2000家以上,目前99%的农商行(农信社)未上市,都仍然在本土化的经营。

那农商行怎么样呢?农商行是由原来的农信社改组而来的,当农信社达到银监会要求的各项指标后(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等),可以申请改组为农商行,所以一般而言,农商行的经营业绩都还可以,最少比农信社来的好,且因为本土化作战,农商行一般都是当地网点最多的银行的。那农商行的待遇怎么样呢?

以本地为例:我一个初中同学大学毕业后进入了我们当地的农商行;而我则进入了一家全国性银行在我行当地的分行。虽然我们的平台比农商行高,业务规模也比他们大,但是待遇却跟他们有着较大的区别。上市银行,对于薪酬有着较严厉的控制,且员工的福利待遇及年终奖也有限制,不得随意发放各种奖励;但是农商行未上市,报表无需对外公布,各类薪酬奖励限制较小。不说其薪酬水平,就以各类福利(各种过节费,过节慰问礼品)及年终奖,其平均水平都是我们的1.5倍左右,要不是我们本地农商行目前只招收一线柜员及客户经理,未对外招聘后勤管理岗位,我都想跳槽去农商了。

总结

其实各家银行不论大小,由于银行天然的属性,基本都是盈利的,相对于大银行,特别是上市银行,各项规章制度繁杂,要求众多来说;反则小银行的限制更少,往往待遇更优。因此如果追求平台及工作经验经历,选择大银行;反之,如果是追求待遇,则选择小银行,因为小银行的福利待遇更好。

现在的农商行怎么样?

江苏中公金融人(js.jinrongren.net/)为你解答:

以江苏农商行为例:

江苏农村商业银行编制

编制的分类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各级组织人事 部门根据编制调配人员,财政部门据此拨款。编制通常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及企业编制,公务员都是行政编制、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为企业编制。

农村商业银行编制

农村商业银行员工在编制问题上一般存在两种编制:即银行正式员工(也叫银行编内员工)和劳务派遣协议工,有部分银行对前台柜员、信用卡营销员、电子银行营销员等中低端熟练工种或短期雇佣关系的岗位招聘形式采用劳务派遣,对相对重要岗位的员工则采用银行编内员工编制

大学毕业生如果想成为江苏省各家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正式员工(也成为正式合同工)只有通过只有通过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 合社统一招聘考试才能成为正式员工。即使已经是农商行的派遣制员工也需要参加省联社的统一招聘考试才能转正。 但是,不是通过省联社统一考试进去的一定就是编制内员工,例如:2013年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招聘就要求非“211”“985”院校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 录用后,作为派遣人员派遣至紫金农村商业银行工作,在本行工作满一年,考核合格后可转为正式员工。

其他银行招聘编制考试与江苏农村商业银行相似

无论是国有大型银行还是小型商业银行都是有正式编制员工及派遣制员工之分。使用派遣制员工的目的是:用人单位可以降低用工成本,解决了人才闲置的问题,同时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相关银行招聘信息可以到江苏农村信用社招聘网上查询。

江苏农村商业银行正式工待遇

答:年收入总体接近甚至高于当地公务员的薪资水平(苏北地区的待遇标准约为年薪5-10万不等,苏中地区为6-12万不等,苏南地区为8万至15万不等,柜面 职员平均比营销业务人员低2-3万/年);这个薪酬标准也不是绝对的,即使同一单位不同支行的员工待遇差别也很大,特别是苏北经济相对较好的乡镇支行与经 济要弱的乡镇支行相比待遇差别就很大。薪酬组成:基本工资+奖金+福利+年终奖

现在的农商行怎么样?

你好,我是90后金融民工,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末,全国有农商行1436家,而且随着各省农信改革的推进,银保监会会不断审批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的,这个数据仍在不断变化的,要对一千多家银行做一个概述的话,我想大概是:全国的农商行资产规模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优质的农商行无论是资产规模、内控管理水平、盈利能力等都非常强,经营的差的农商行则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甚至不良高企、举步维艰,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

具体来说,5000亿规模以上的农商行全国目前有5家,这5家的经营管理水平是比较高的,其中资产规模最大的重庆农商行2018年在“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的排名150位,实力是非常强大的,目前A股也已经有不少的农商行上市,能够上市的农商行一般来说都是比较优秀的。至于一些欠发达地方的农商行则实力不强,经常新闻中也会报道说不良飙升等情形,这种农商行的处境则是比较困难的。

农商行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是“支农支小”主力军,主要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信用环境、竞争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经营状况有优有劣,无法一概而论。如果要了解一家农商行的经验状况,建议通过官网查阅它们的年报,根据监管要求,银行经审计的年度报告每年4月份前都会向社会公布的。

鉴于目前部分农商行偏离市场定位,热衷于资金脱实向虚等情况,监管当局也制定了许多的监管规定,其中2019年1月14日,银保监会发布的5号文书《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强化治理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对农商行的影响最大,该文主要的精神就是要引导推动农商行专注服务本地,别整天想着跨区域经营赚快钱,好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才是监管想看到的,制定了4大类15项指标,对农商行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涉农和小微不良容忍度等方面都给出了具体考核指标数值,内容主要涉及(经营定位、金融供给、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服务机制)四类。这表明,未来对农商行的监管将会日益严格,好处就是防止农商行盲目扩张、督促机构坚守市场定位服务当地,贴身监管有助于降低单体机构风险,坏处就是可能会导致风险在空间上非常集中,就笔者认识的一些农商行高管,都对上述这份规定感到压力山大,坦言未来的路不知该往哪里走,对那些野心勃勃的农商行戴上了紧箍咒。

监管高瞻远瞩当然不会看不到全国农商行之间的差异,所以在这份通知最后说明了“本意见适用于县域及城区农村商业银行”,也就是一些大中城市的农商行不受该监管规定的限制,也算是考虑到了实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