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银行的信贷员必须是正式员工,而柜员可以是临时工和合同工?

这个问题问的很专业,只有在银行工作过的人,才会问这样的问题。直入正题,原因如下:

1.银保监会、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出台过明确文件,要求银行的关键岗位和关键业务,严禁外包,其中信贷员(客户经理)就是银行的关键岗位,所以必须是本行正式员工,银行必须要遵守监管规定,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范风险,包括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主要是为了防止操作风险。

2.银行的柜员可以是临时工或者劳务外包人员,因为银行的柜员大部分工作是在监控摄像头下面,从事的一些纯操作性的工作,按照要求每个银行的现金区都有很多监控。柜员的工作主要是为客户办理存取款业务、对账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相对较小。

3.信贷员和柜员的工作到底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呢?我个人认为银行的信贷员需要经常与客户打交道,一个客户能不能贷款,是不是具备贷款条件,这些问题需要信贷员主观判断,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所以这类员工必须是正式员工,这样可以加强管理,严防道德风险,毕竟自己的员工好管理。

柜员的工作主要是办理各类现金业务,工作简单机械,不需要大量主观判断,风险相对较小,可以使用劳务外包人员。银行的柜员主要防范的是操作风险而信贷员主要防范的是道德风险,内外勾结故意骗取银行贷款。

综上所述,银行的信贷员按照监管规定必须是正式员工,柜员可以是劳务外包或者临时工。

为什么银行的信贷员必须是正式员工,而柜员可以是临时工和合同工?

可以说,大多数银行的信贷员都是正式员工,但并不是说所有银行的信贷员一定都是正式员工,也有不少银行的信贷员是派遣制的。

至于为什么很多银行的信贷员必须是正式员工,这跟信贷员的工作性质有很大的关系,信贷员简单来说就是客户经理,他们主要是连接银行跟客户的桥梁,负责银行的信贷工作。

而且有些银行的信贷员权限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在审批客户贷款的时候,很多信贷员就有比较大的权限,可以参与到调查、审核、风险控制、贷后管理等各种流程当中,并出具独立的调查报告。也正因为如此,银行对信贷员的素质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一般情况下信贷员必须具备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业务拓展能力、财务分析能力、风险控制能力。

此外信贷员还必须熟悉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监管动向、行业动向、贷款的基本原则、发放条件、贷款流程等等,对贷款“三查”内容及要求,风险管理与控制等知识点也都必能熟练掌握。 从客户受理到贷前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贷款审查、签定合同、输入客户信息、贷款发放、贷后检查、到期收回等环节,做到环环相扣、操作自如。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合格的信贷员要求还是相对比较高的,一般人很难胜任这份工作,也正因为信贷员的工作要求比较高,而且对于银行来说比较重要,因此大多数银行的信贷员都是正式员工。

当然也并非所有银行的信贷员都一定是正式员工,有部分银行出于节省成本的目的,也会把一些信贷员的工作分配给一些派遣制员工。

银行的派遣工相当于临时工,他们并不是银行的正式员工,不跟银行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而是由派遣公司派遣到银行工作,银行把工资奖金划给派遣公司,再由派遣公司发给派遣员工。派遣制员工通俗点讲,就是你在银行里上班,但不是银行的职工,只是派遣公司派遣到银行做辅助性的工作,且基本没有进入到管理层的机会,其工资、福利也比银行正式员工低一些。

说白了派遣制员工就不是银行体系内员工,所以所从事的工作一般都是比较基层的工作,比如柜员大堂经理等等。

不过在实际当中,有一些表现比较优秀的派遣制员工,也有可能被银行委以重任,比如晋升到信贷经理,这样就可以参与到银行的信贷工作当中。不过这些派遣制的信贷经理权限跟银行的正式员工也有比较大的差距。一般情况下,这些派遣制的信贷员只能协助客户经理做一些业务,做的业务算着自己名下,但是在涉及一些关键决策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直接的权限,比如没有签字权,而是需要让其他正式员工来决定。

当然有一些派遣制的信贷员自身比较优秀的,在从事信贷业务的过程当中表现比较优秀,给银行创造了可观的利润,而且综合素质比较高,那他们也是有机会直接转正的,转正之后他们就会成为银行的正式员工,跟银行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这样不论是待遇、晋升都会有很大的改善。

为什么银行的信贷员必须是正式员工,而柜员可以是临时工和合同工?

我刚进入银行时被定位柜员岗。三个月以后转岗为客户经理,也就是信贷员岗位。银行的转正时间一般至少在一年以上。那个时候,无论是作为柜员还是作为信贷员,我都不是正式员工,而且这也不影响我办理任何业务。对于银行基层工作来说,没有什么岗位的工作是非正式员工干不了的。所以根本不存在哪些岗位必须是正式员工的说法。

从银行招聘新人的定位方面来分,可以分为派遣制员工和准正式员工。

派遣制员工的来源一般有两个,一个是社会招聘而来,一个是校园招聘中表现并不是那么优秀的人。准正式员工的来源一般都是校园招聘。

在十年前,银行利润非常高,很少会考虑招一些派遣制员工。近几年银行业绩下滑,人力成本不断攀升。派遣制员工福利待遇,工资水平都比正式员工要少。通过“转正”这一手段来激励这类员工不断努力工作成为了各家银行都在使用的方式。

当时有一个同事,因为学历原因,从招进行内开始就被定位派遣制员工。银行承诺他两年以后,根据业绩情况考虑为其转正。业绩要求是贷款发放量超2000万,日均存款超过2000万。

准正式员工就是只要没有犯不可饶恕的错误,基本都会在一年以后如期转正。

在银行,这两类员工都不是正式员工,但是他们在银行的定位却完全不同。

银行招进来的派遣制员工一般都会安排在哪些岗位上呢?一般会放在能够创造利润的岗位上去,也就是客户经理岗。而柜员岗则一般留给校园招聘来的准正式员工。

派遣制员工一般都有社会经验,进入银行上手会比较快。带有销售职能、客户关系维护职能的客户经理岗比较适合他们。刚从校园出来的大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是银行的重点培养对象,也是银行所谓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关键环节。柜员岗能够让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快速了解银行业务,全面掌握银行最基础的知识。

总结:

银行基层单位的工作相对总分行的职责来说还是相对单一的,只要下功夫学习,就一定能很快上手。要说所谓的业务风险性,完全没必要担心。银行的流水线作业流程早就可以规避因为某个人而造成的操作风险。信贷业务从客户申请到最后放款还款,可能要经历好十几个人。柜台工作则至少要经历三个人以上的监督与检查。所以是不是正式员工,并没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银行的信贷员必须是正式员工,而柜员可以是临时工和合同工?

提这个问题,证明你对于银行真的是一无所知,银行的信贷员(即客户经理)并非说都是正式的员工(只不过签订合同时一般是正式员工签,有的银行编制外的员工是没有签字权)。

银行的员工分类

银行目前的员工可以分为两类,编制内的员工以及编制外的员工,编制内的员工即正式员工,在银行的编制范围之内,与银行直接签到合同,因此也称之为合同工;编制外的员工,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劳务派遣员工,这些员工并不在银行的编制范围内,他们也不是跟银行签订合同的,而是与劳务公司签订合同,银行把钱划拨给劳务工资,劳务公司在发放给这些人,类似于劳务公司派来银行帮忙的,银行随时可以要求他们走人,因此也成为临时工。

其实编制内与编制外的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基本都是一样的,但是银行之所以要这么做,都是为了节约成本,现实中编制外的员工薪酬待遇都会低于编内的一截,特别是过节福利以及年终奖很多更是直接打折甚至没有,这就是所谓的同工不同酬。

编制内外的转变

一般编制外的员工都是因为学历(比如很多银行现在都要求招收本一的,而你只是个大专学历),如果想要到银行工作,短期肯定是无法作为正式员工,因为不符合政策,故而只能以编制外员工的身份工作。不过,银行还是有一丁点的人情味的,对于在银行服务工作达到一年年限的员工(比如五年),那么柜员是可以通过行内的考试转为编制内的;至于说信贷经理,对时间的要求到不高,关键在于业绩,比如我们行,编制外的零售客户经理,只要你名下的日均存款达到3000万元即可转为编制内的零售客户经理,所以编制内外是可以转化的,不是一层不变的。

总结

由于信贷员是靠业绩吃饭的,如果没有业绩基础工资是极其低的(没错,比柜员还低),因此长时间无法达标的,很多编制外的员工都会辞职(因为看不到希望,没有业绩,熬再久都转不了编内的);而对于编制外柜员,虽然薪酬低于编制内的一点,但只要熬到一定年限,通过考试是可以转为编内的,有盼头,所以耐得住寂寞。这就是为什么信贷员中编制外的员工少,而柜员中编制外的员工多的原因。

为什么银行的信贷员必须是正式员工,而柜员可以是临时工和合同工?

银行的信贷员是正式工,而柜员是派遣制,这是银行常见的做法,尤其是在股份制银行。

员工派遣制的做法,说到底是为了节约人力成本。通常银行总行对于正式员工人数是有限制的,准入门槛也比较高。所以分行都会以招聘派遣制员工来满足岗位需要。说句题外话,银行人均收入之所以高,就是因为工资总额是把派遣制员工算在内的,但公布员工总数时则是剔除派遣制人员的。

信贷部门是银行的核心部门,所以只有用正式员工才能有利于银行。首先,有利于培养。培养一个信贷员需要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只有正式员工才会有这个忠诚度。其次,有利于稳定。正式工收入高福利多,相对来说无论银行怎么严厉考核,正式工贪恋这份收入也不会考虑换工作。再次,有利于风控。银行对正式工可以进行处分,例如记过、开除等,对员工的约束能力较强,而派遣制则因为不算本行员工,不能进行处分只能辞退。

柜员岗位有其特性,所以多用派遣制。第一,岗位流动性大。柜员压力大收入低,所以流动性大,招收派遣制比正式工手续简便,基层有决定权。第二,技能单一,很容易培养。说实在的,高中以上学历的经过培训就能胜任柜员工作,所以银行对这个岗位是不太重视。第三,风控简单。柜员上岗工作全都在监控下进行,相比信贷员容易管理。第四,这个岗位虽说派遣制,想进来的人却挤破头,银行不愁招人。既然如此,何必去挤占一个正式工名额!

我是空谷财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为什么银行的信贷员必须是正式员工,而柜员可以是临时工和合同工?

这个问题不标准,应该来说银行的信贷员不会是外部派遣员工,而是本行职工(包括可以是试用期的本行职工),而且必须是正式一轮一轮招聘进来的正式员工。越是银行内部管理正规,对信贷员的要求就越高。

信贷员作为银行核心部门的员工,都是需要直接同银行签订劳动合同的,否则按照监管的要求叫做风险管理不到位。至于信贷员是否已经成功转正,不做特别要求。信贷员作为贷款的第1道接待客户人员,需要将其行为严格的管控在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内,如果他们都是派遣员工,那将来出了事,银行还如何处理啊?

德先生在银行工作期间,那时候信贷员还是银行内最让人羡慕的工种,工作时间又自由,又同外部客户打交道,还能学到东西有时候还有一些实惠可以落,又是给银行创造利润的部门。所以信贷员的工资在银行内基本上是最高的,待遇也很好。那时候也没有太多的存款任务指标。

但是现在信贷员职责压力是比较大的,在日常工作中流程管理也非常严格。如果一旦出了呆坏账,很多银行尤其是小银行,都会要求信贷员就地转成催收岗位,只发放基本工资,专职去催收贷款,同时也不容许辞职离岗。想想真的是很悲催啊,同时我们想想,如果是派遣员工,怎么可能要求人家这么做呢?只有是同银行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员工,银行才能提出这么不合理的要求。

过去银行很多柜员都是派遣员工,银行又不需要承担过多的人力开支,在管理方面也比较好管理,但是后来监管部门发现,这种模式弊病太多,引发的风险也不小,所以后来要求银行逐步减少派遣员工数量,都更换为自己的合同员工,所以现在很多银行内的派遣员工数量越来越少。然后又随着银行都在不断减少线下网点,那么对于柜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少,这种二元制用工现象也逐步得以改善。

其实银行内部哪个岗位的压力线都不太小。但是如果从事业发展角度,压力越大的部门,未来事业前途可能越大。现在舒服,可不一定是一世舒服哦。就拿信贷员来说,虽然工作压力大,但如果业绩做得好,工资绩效奖金那也是非常优厚的,而且在行里面岗位升迁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让我教你怎么看透金融逻辑和理财中的所有门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