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入职,领导让下乡教学,说是锻炼年轻教师,不想去怎么办?

反抗领导,带来不好的印象,不反抗,学生太难管,新老师控制不住课堂。

刚入职的新教师,可以理解为刚入编吧。领导让下乡教学,我觉得应该去,理由如下:

1.首先作为一名新入编的老师,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我觉得应该服从组织安排,既然安排下乡教学,有这样的政策,就要遵守这样的政策,以便于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这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非常重要,不要刚来就让领导觉得你不服从工作安排,其实现在不仅是教师,很多别的公务员刚入编,也有下乡扶贫,在扶贫一线锻炼的政策,而且必须要去,所以你还是要摆正心态。

2.其次下乡教学真的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从教学、沟通协调等各个方面都可以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要觉得学生难管,要尝试着沟通,尝试着管理,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一项工作没有开始前,不要畏惧,要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尝试解决困难,只有这样才能调整好心态。

3.教师这个职业很神圣,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有时候也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既然选择教师,还是要对得起这份工作和职业。

新教师入职,领导让下乡教学,说是锻炼年轻教师,不想去怎么办?

作为刚入职的教师,领导让你下乡教学说是锻炼年轻教师。一点不错,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你年纪轻轻的,不去艰苦的乡下去努力磨炼,去和那些在农村教学点上的老前辈学习和研讨教学方法;与年富力强的年轻教师切嗟课件,多听他们的示范课,证明自己的教学和教研能力,真正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教师。因此,我觉得这位领导让你下乡教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我认为:

1,不仅仅是教师必须到最艰苦的乡下磨炼,任何职场上的新人都应该到最底层去锻炼或打拼的,从底层做起磨炼意志获得工作经验。作为教师新人来说,首先进入城镇学校,环境虽然很不错,但城镇教师一般不象乡村学校教师常住宿学校,既使没有课也不回家,而城镇不同,下班了都在各家。作为新人怎样去进入角色上好自已的课,很难得到互补和赐教。而农村学校整天在一起,对于新人来说拜师学教的机会就多了,这样成就自已的事业就快多了。

2,多年新人大都分到乡下学校任教。名为“支教生”,去乡下任教二三年就可以申请调动。支教生的待遇比城镇还要好些。有许多城区到乡村支教名额还相当俏,近几年来没有关係还下不去,因为被调到乡村教学的在编教师,每年工资收入多两万多,距城区也只几十里路,交通也方便,每个星期天都可回家。作为年轻的教师到乡村去教学有何不好呢?

3,新教师入职,领导让下乡教学。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吃苦,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尽管很多师范毕业生也是出身农村。但是长期在镇里上学,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工作节奏。要想让他们在农村长期扎拫可能性不大。政府应该注重农村学校的环境的改善,逐步实现相对集中学生入学,太远太偏的教学点不利于发展。

去农村执教的教师的待遇应象往常一样给予补助并相应提高,让执教在农村的教师有希望,有奔头。能安安心心扎根于乡村教育事业。

新教师入职,领导让下乡教学,说是锻炼年轻教师,不想去怎么办?

新入职教师,领导让下乡教学,说是锻炼年轻人。没毛病。

“不想去怎么办”?

为什么不想去?

一,为待遇?

在一个教育管理系统的城乡教师,工资待遇和职称晋级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而且乡下教师还有一定的“乡村教师补贴”。所以待遇上不能成为“不想去”的主要理由。

二,为条件、环境?

下乡教学,学校的条件和环境差点有可能是事实。主要表现在离城市文化和生活享受远了些;乡村学校相对闭塞些;学生的教育程度参差不齐些,还有不少留守少年儿童;学生家庭有大面积的纯朴也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乡村学校的条件和环境,从教育需要讲,可以说是真正的前方、第一线。现在既然需要有人去,你不想去他不想去那谁去?新入职的年轻教师不想去,那安排拖家带口的中年老师、奋斗了二、三、四十年的老年教师去,合情合理吗?

毛泽东主席对年轻人曾有过一个著名论段:“世界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说得多么语重心长!年纪大些的人都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知识青年”到一线去的上山下乡运动曾掀起过高潮。后来虽然有赞、怨不一评价,但从年轻人的思想教育角度看问题,无疑是起到了很大很大作用。

现在新入职教师,领导让下乡,要你锻炼锻炼,你就怕艰苦、怕条件环境不好不想去,你怎么说得出口、说得过去?你不去,“领导印象不好”仅是其一是当然,更主要的是:你在思想认识过于放大了自我,失去了“年轻人”应有的责任和意义!

三,还有可能为“个人问题”?

假若你现在还单身,年轻人找伴侣的婚嫁个人问题是不可缺的。

现在你的教师身份已定,城乡还有距离和差距是存在,但:

1,交通发达,通信立体,使城乡近在“咫尺”,环境、距离已不再成为大问题;

2,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你说乡下学校“学生太难管,新老师控制不住课堂”。控制不住课堂的老师不分新、老,算不上是履责老师好老师。“控制不住课堂”问题,主要不在城市还是乡村,而在教育方法和能力!在城里也有控制不住的可能;正因为在乡下要做好可能更难些,领导才让年轻老师“上”!等你管好了,你在整个系统受表彰,在城乡学校做先进工作交流和汇报,那你的个人问题还会受城乡地域限制吗?

3,做出大成绩当了优秀教师是如此。若“贵在坚持”并完成教学教育任务有几年,万一不济你的个人问题还没解决,领导会不考虑?安排你下乡时不是说“锻炼”嘛,历经了时日,到那时“不想去”的太个人想法,就会名正言顺、作为正当理由向组织申请提出,让领导充分考虑并做出妥善安排。

这样做了,做为一个年轻的新老师,你的想法、你的事业是不是积极主动、有意义得多?!

新教师入职,领导让下乡教学,说是锻炼年轻教师,不想去怎么办?

如今年轻人就业丶就职,采取的都是双向选择的办法。若是你情我愿,就一拍即合;若是不如所愿,就一拍两散。

教育也一样,你只要不服从分配或调度,要么主动辞职、要么自动离职,谁也拦不住你。否则,你就乖乖的到你不愿去的地方去,安下心来,认真工作。做出成绩,凭实力再往环境好的高层学校进发。

新教师入职,领导让下乡教学,说是锻炼年轻教师,不想去怎么办?

为什么不想去?战士冲锋,明知枪林弹雨,也要勇往直前。服从命令听指挥,都不想去,教学工作如何开展。现在的孩子,就是怕吃苦!

新教师入职,领导让下乡教学,说是锻炼年轻教师,不想去怎么办?

我们县的情况是,所有新分的教师全部是分在乡下!县城一个也不录用新分教师!县城教师都是在有五年以上教龄的年轻教师中通过考试,再择优录取。按照我们的习惯,你可以不去乡下,那你就向后转,齐步走!你相当于没有考上教师编。

乡下的学生比城里的难管一些吗?过去半过世纪,我们称城里的年轻人调皮捣蛋为年轻男女为“水老倌”“水老婆”,他们一旦上山下乡成了知青,往往才知道乡下青年的厉害!1977年恢复高考后,乡下教学质量优于城里,城里接班去了!后来,城里大量挖去乡下名师,乡下教学质量越来越差!随着城镇化和私立学校的兴起,农村教育举步维艰了!质量也差得不成样子了!但这并不代表农村学生不好管理。

新教师管理学生,这的确是一个难点!但也只能慢慢来。要相信,别人能管好,自己想尽办法也可以管好。

各地情况是不一样的!笔者觉得年轻教师多经历点困难并不是坏事。当然,你的事情,你作主。回答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