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里哪个故事最吓人?

现在看好多鬼故事都不够恐怖,还是小时候看的聊斋最吓人。

那我悄悄的告诉你吧,是《画皮》。哎呀好瘆人啊,纯属个人看法,因为小时候看的时候确实特码很吓人,吓哭小孩那是真的!

聊斋异志的故事曾经被多次翻拍成了许多版本的恐怖电影,平均几年就出一部,实在是越拍越不吓人了,周迅那版算是最近的了吧,什么啊,和看喜剧一样。

都说《画皮》的1966完整版吓si人,简单跟大家聊聊这部恐怖到极致的电影。1966版的画皮确实非常吓人,许多朋友都看过,并且都表示太恐怖了,晚上连夜路都不敢走。这部电影用场景和音效营造的氛围都非常恐怖,令人不寒而栗,特别是女鬼挖心那一段,据说是……哎呀,不想说出来,太恶心了,我感觉不可能。

后来删减20多分钟再重新上映的,就这点就非常影响收入,原版的不让完整放啊,所以只能就这看,可见这部电影是用心制作的,导演组采用了非常巧妙的拍摄手法,他们四处寻找道具,深入研究演员们的妆容,最让人心惊胆战的应该就是王生和女鬼卧榻的场景了,女鬼抓住机会,迅速将王生的心脏挖出来,整个嘶吼和痛苦的声音交杂在一起,分外恐怖!删减后真是枉费了制作组的努力啊!

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去看看原版吧!别吓着了哦!

谢谢!!!

《聊斋志异》里哪个故事最吓人?

东北有个关于猫脸老太的故事,很多人将其越传越邪乎,也就成了东北家喻户晓的恐怖传说。其实,猫脸老太讲的就是“尸变”,而《聊斋志异》中恰巧也有个《尸变》的故事,绝对可以名列蒲松龄笔下恐怖故事的前三甲。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尸变》讲了什么样的故事吧。

一、

话说,在阳信县有一对父子,他们开了一个路边小店,供来往行人住宿。这天,刚刚日落西山便来了四位要投宿的壮汉。

可是老汉家中的客房已满,现在虽有一间空房,只怕客人心中不满,便让这四个人另寻住处。想必这四人也是没地方可去且旅行疲惫不想再动,便让老汉允许他们住下。

老汉没办法,只得告诉他们,他的儿媳妇刚刚去世,停尸在一间小屋,他的儿子去购买棺材了还未回来。如果客人不介意,也能将就一宿。

这四位客人一听,想着四个大老爷们还能怕一个女尸吗?当即便让老汉引着住进了这个临时的“停尸房”。

四人进了房间,只见桌上放着一根昏暗的蜡烛,桌后有顶帐子,纸被子盖着一具尸体。而里间恰好有个大通铺,这四人一路奔波甚是疲惫,躺下不久便鼾声四起。

突然,有一客商听到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他睡眼朦胧间看到外间的帐子被掀开了,这人顿时睡意全无,惊起一身寒意,原来那个女尸自己掀开被子坐了起来!只见这女尸“面淡金色,生绢抹额”,她开始向大通铺走来!

这女尸走到铺前,俯身依次对着睡着的人吹了三口气。这唯一没睡的人担心女尸也会来吹自己,便将自己蒙在被子里大气也不敢喘,静静地等待。果不其然,女尸也隔着被子对着他吹了三口气。

这人等半天听到没动静了,掀开被子偷眼一看,那女尸果然又躺回去了,他立刻用脚踢了踢旁边三个人,他们三个一动不动。可是,这女尸像是听到了动静又坐了起来,这个客人吓得立刻屏住呼吸,女尸果然又躺下了。

这人想着还是马上跑出去吧,谁知道他刚起跑,女尸也追着他跑了出去。于是,这一人一鬼一路跑到了郊外,而远处却响起了敲木鱼的声音。原来,庙中有个道士虽然感觉到有鬼怪出没,又觉得自身能力不够,不肯出手相救。

而这边呢,这人和鬼围着一颗大白杨来回奔跑,突然,女尸伸开双臂隔着大树就要捉那活人,这人当即就被吓昏了。女尸没能捉住人,抱着树僵立在那里。

道士听外面安静了下来,便走出庙来一探究竟,只见那位客商躺在地上只留了一口气。道士将其抬回了庙中,待他清醒过来问清原由不由大惊失色。

天亮后,道士见果然有个女尸僵在树后,马上报告给了县官。县官亲自来验尸,但见这女尸的手指像钢钩一样深深地插进了大树中,好几个人一起才将其拔出。

县官命衙役去老汉家打听,这老汉才发现女尸丢了,而通铺上的三个客人也已经死掉了。老汉到庙里将女尸抬回,而那位死里逃生的客人则痛哭起来,他对县官说:“我们四个人一起出来的,现在我一人回去,怎么能让乡亲们相信我呢?”

最后,这位县官给这位客商写了证明信,又给了他几两银子将其送走,这个离奇恐怖的《尸变》故事也就到此结束了。

二、

《聊斋志异》不止是讲述奇异鬼怪的故事,更多的是给世人以深思和警醒,对世道以讽刺和谩骂。然而有人却说,《尸变》是最没内涵只有惊悚的一篇,那么是这样吗?我想,《尸变》至少阐明了以下几个主旨。

  • 1.暗示封建时代的女子命如草芥

一个女子生前可能一直为这个家操劳,她的死亡于这个家而言带不去任何波澜。家里有白事,生意照做且很红火,多么麻木的悲凉。

与陌生男子同居一室是封建时代绝不允许的,那么死后就可以遭此羞辱吗?她停尸的房间被“鸠占鹊巢”,她的尸变是不是一种“反抗”?

一抹帐子,一卷席子,就交代了一个女人的一生。她尸骨未寒,就有人住进了她的房间,日后也定然还会有个新媳妇躺在她的床上。这是这个无名女尸的悲哀,也是蒲松龄对那个时代女性的怜惜。

  • 2.暗讽大难面前的求生意志高于朋友情义

每每读到女尸吸阳气,我就会想到《大话西游》中那个要吸食至尊宝和唐僧的黑山老妖。这样想来,《尸变》的画面也没那么恐怖了。而且,细想一下,那个九死一生的富商与唐僧师徒是不是很像?

为了不让黑山老妖吸食自己的阳气,至尊宝和唐僧还将彼此的脸扳正,以供妖怪吸食。而这个客商呢?他发现女尸诈尸后,非但没有提醒同行的朋友,反而自己先行逃命,这是怎样的凉薄啊!

最后在发现朋友们已经离世后,他痛哭流涕不是为好友的无辜殒命,却是为自己回乡无法交代,这又是多么无情?

  • 3.讽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心态

木鱼的声音于危难中的人本该是救苦救难之音,而故事中的道士明知外面有异样,却不肯出手相救,若非客商命大,恐怕就要命丧女尸之手了。

然后,木鱼之音同样是救赎之音。当道士发现晕厥的客商后,还是救了他一命。

人性就是这样的复杂,一念成佛,一念也能成魔,蒲松龄所期待的恰是一个不要各扫门前雪,而是充满温情的社会。

三、

其实,蒲松龄在《尸变》这个故事中什么都没说,但你若明白了他的苦心,便不得不感叹他的笔力之深。

蒲松龄的笔下偏爱写和尚道士,这一点也让曹雪芹借鉴了去。在《画皮》中,救王生一命的泼皮高人和《红楼梦》中的癞头和尚又有异曲同工之妙。

《红楼梦》中说“和尚不是和尚,道士不是道士”,而我们也会发现,在《尸变》中呈现了一个佛家寺庙中的道士形象,是不是挺有趣?

蒲松龄作为古典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存在。通读《聊斋志异》你会发现,论世界玄幻文学的鼻祖,必须是蒲松龄。

我是雪忆柔,文字是灵魂的歌者,指尖在书海中起舞。如果您也喜欢聊斋故事,就请关注我吧!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聊斋志异》里哪个故事最吓人?

《聊斋志异》里的每个故事大约都是人鬼情未了。其实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抨击当时的社会现实,可怕的并不是鬼,而是像鬼一样的人!

《聊斋志异》里哪个故事最吓人?

我认为《聊斋志异》里“画皮"最为吓人,因为美丽如花的贤惠妻子,或然变成恶魔,吃人噬血,实在惨不忍睹,太可怕了!为人在世,处处小心,如屡簿冰,时刻警惕暗藏在身边小人,如有下慎,轻则破财,重则一丧命。尤其是那些美女蛇,需更加防患未然!

《聊斋志异》里哪个故事最吓人?

我觉得聊斋志异里的故事都挺吓人的,以前老的电视播放的都吓人,现在有好多新拍的不吓人,容入了好多关于爱情故事,总的来说还是有教育意义的,看了叫人有感想,有的鬼比人还好呢,人心叵测。

《聊斋志异》里哪个故事最吓人?

原创,个人认为:

阴间:七十二集的聊斋故事:都是阴间的鬼狐故事,鬼有好鬼恶鬼,狐有善狐恶狐。最后都善有善报 恶有恶终,让人看着心情舒畅!

阳间:七十二张嘴脸:都是阳间的人脸,鬼脸,阴阳脸。其实阳间的七十二张嘴脸,要比阴间七十二集聊斋志异里的鬼狐仙更可怕,更难对付。最后都应了古人说的哪句话:好人不长寿 ,祸害一千年!

其实:

人间也好,地府也吧。

为人也好,做鬼也罢。

是鬼也好,是人也罢。

人有好人,恶有恶鬼。

人有恶人,鬼有好鬼。

人比鬼坏,鬼比人好。

人比鬼恶,鬼比人善。

鬼不搞人,人好搞鬼。

鬼不捣人,人好捣鬼。

鬼比人好,人比鬼坏。

鬼比人善,人比鬼恶。

鬼说鬼话,人说鬼话。

鬼干鬼事,人干鬼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