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员工,一个做事认真但效率低,一个迟到早退但效率高,只能留一个我该留哪个?
二个都不要
两个员工,一个做事认真但效率低,一个迟到早退但效率高,只能留一个我该留哪个?
“两个员工,一个做事认真但效率低,一个迟到早退但效率高,只能留一个我该留哪个?”这么做管理,两种优秀人才你都不错过!
阿里巴巴早期有一种非常形象的团队评估模型,就是根据能力和价值观两个维度,将所有下属分成“野狗”“瘦狗”“小白兔”“大黄牛”和“明星”五种类型。其中三种就跟这个话题有关。
1.“明星”
就是是能力又好、价值观又正的员工。
“明星”肯定要捧,这是管理者要树立的标杆,是所有员工的楷模,给他经济上、地位上、荣誉上充分的激励,他是你的后备干部,你要培养接班人的话,就是他了。
不过如果只是捧的话,很容易激发起人性中的贪婪和懈怠,大量历史案例可以看到,高手变坏人从来都是最可怕的事情。
比如非常知名的华为“李一男事件”。21岁进入华为,2年任总工程师,6年当上华为副总裁,在如日中天之时离开,创业与华为正面竞争,惨烈搏杀以后,短暂回归华为,最后还是离开了。
没有管理者会愿意看到自己的明星员工走上这样一条路,因此明星员工一定要采取选拔和竞争策略,而不是培养策略。也就是不要把“你是明星员工”当作一个确定下来的结论,强调下,“明星”不是个培养计划,而是个选拔结果。
今天你打赢了关键战役,你是“明星”,明天他冲上来了,他是“明星”。你要创造一个猛将辈出的团队文化和大仗轮转节奏,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出来,进行持续的、长久的选拔。
这样有节奏的内部竞争有利于“明星”的健康成长,也防止明星员工因早早地把自己摆在“明星”的位置上,仿佛太子一样,一旦后续作战失利,别人当了“明星”,就会因巨大的心理落差而把心伤了。
2.“小白兔”
价值观正但是能力不好的员工。
就像题主说的“做事认真但效率低”。
团队的新人一般就是“小白兔”,充满朝气、对大展拳脚充满期待、对组织的要求非常支持。对于这类员工,给予充分的训练和迭代,让他快速成长起来,有朝一日成为企业里的“明星”。
但真实的职场我们看到的是大量的“小白兔”长成“大白兔”了。
“大白兔”就是价值观特别好,但是不出业绩的老人。
这是很让人难受的,你说他不好,但一直是老好人,服从命令、乐于助人,充分发扬“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价值,只是业绩和能力不好而已,该不该忍?
对于这类老同志,你要坚决地把他从战斗岗位上撤下来,如果有岗位空缺就让他做支持性或者协调工作,没有的话建议裁掉。
3.“野狗”
就是能力突出但是价值观极差的员工。
题主所说的“迟到早退但效率高”就是典型代表。
如何对待“野狗”是最恼人的:你开掉他,又舍不得他的能力和业绩;留下他,又会很伤害你的管理权威和团队氛围。该怎么办呢?
我有一位朋友叫浩哥,在一家国内前十的互联网公司做高管,他给我分享过一个他跟“野狗”打交道的故事:
当时浩哥被新调到一个地区做大区经理,下面只有一个主管,可这个主管一个人占了区域60%的业绩,而且是个标准的不服管的明星员工。咱们称她为包租婆吧,非常霸气而且“武功高强”的一位女销售。
这个包租婆什么表现呢?开员工会她可以当众跳起来,公开否定老板意见并且拒不执行。而且作为老板还很难下手收拾她,一个人占60%的业绩,说不定她一生气要回去休假,这个大区就没戏了。而且她有一个特点,发火毫无征兆,一瞬间就能暴跳如雷,很难搞。
第一个月,都把浩哥愁死了。怎么管理一个这样不服管的人呢?
后来浩哥想明白了,她不是总在会议上唱反调和很有思路吗?那就给她充分的尊重和发挥空间:所有会议之前就拉她过来,跟她说我准备这么干你觉得怎么样,会议前跟她商量出一个共识方案。
然后会议现场变成包租婆去宣布方案,讲完以后浩哥再表态,这样就成了区域当中最有力量的两个人在会议上都说这个东西靠谱,下面就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话管理一把手和业务大咖都可以帮你搞定。
浩哥跟我讲完他的故事,我终于明白了:
其实把野狗管好才是管理者最大的优秀,因为野狗大部分都是明星员工但没管理好才变成的。
野狗是没有被管好的人才,而人才需要被尊重,人才喜欢往前冲。
总结一下:
“两个员工,一个做事认真但效率低,一个迟到早退但效率高,只能留一个我该留哪个?”我的回答是:无论留哪个,都要掌握对不同类似的人才的合作方法。这年头,只想要“好管”的员工,只会把团队越带越差。我是职场少侠张三疯,欢迎点赞、收藏,留言与我分享你的意见和看法~
两个员工,一个做事认真但效率低,一个迟到早退但效率高,只能留一个我该留哪个?
你说这2个员工,一个是态度好但是效率存在问题,另外一个是工作态度不好但实际上确是有能力的人。我的想法是留住做事认真但效率低的人。原因有以下3点。
1.对于工作的态度很难通过教导来改变
像迟到早退的人,在他们眼中没有把准时上班,遵守公司的制度当做一个正事。觉得没遵守也没啥,只要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虽然说效率高,但是可以保证做成的事情都没有差错吗?出了差错会不会推脱给他人。这类型的员工,其实很难教。因为在工作态度方面,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2.效率高低主要是工作方法和工作时间分配的问题
一个员工做事认真,这种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效率低下导致他人的否定。这种员工只要把握住问题的关键,工作的方法,那么效率的提高真的不是问题。有时候也可能是工作经验的缺乏,导致做事生疏。但是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教导来改变的。
你可以教给这个员工你的一些工作的方法,给他学习的机会,给定时间的限制,看看是否有所改变。
公司有个员工,也是工作态度可以,但是做事很慢,原因就是他经常快到项目要交工的时候才抓紧去做,之前总觉得有时间,之后跟他说了之后,也改进了很多。
3.迟到早退的员工在职场上是很难受到提拔的
在公司一般只有一种类型的员工,工作时间比较自由。那就是销售,销售的主要目标就是签单,可以不按公司的时间来打卡。用业绩来说话。你说的迟到早退效率低那么也不是这一类型的员工。
一旦迟到早退给人事的印象就特别不好,就算公司裁员,也一定会在裁员的名单当中。所以,这种练基本的都不遵守其实很难在其他方面出业绩。
总之,做事认真但效率低的员工还是有可塑的价值的。
我是小媛,欢迎关注小媛笔记,与你一起成长。两个员工,一个做事认真但效率低,一个迟到早退但效率高,只能留一个我该留哪个?
我部门的一个老哥已经在公司呆13年了,今年49岁的他做事诚诚恳恳,一丝不苟。平时领导吩咐的工作,他都会认真对待。
上周,领导让他统计出以往的客户交易的数据。我看到他接到任务后,便坐下来开始工作:戴上厚厚的老花眼镜,翻开沉重的记录册,逐条逐条地去查找,得到数据后,就用钢笔写下来,偶尔还会抽根水烟来缓缓神。
认真倒是认真,但效率十分低下。他不会使用Excel去排序筛选,又不太懂Word的编辑。所以,往往领导交代紧急的事,他都无法及时完成。但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领导也不好多说什么。
相反,部门也有一个90后的小伙子,有点个性,不太按常规出牌,也不太好管理。但唯一的好处就是,他头脑机灵,处事快速,有效率。领导经常拿他没办法,谁让他工作效率高呢,只是有些不服管理罢了。
如果你是领导,面对以上两位员工,你会如何选择?结果很明显了吧,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后者,即一个迟到早退效率高的人。
现在发表一下我的愚见。
1、从本质上看,公司的目的是盈利,而盈利和效率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员工投入时间成本与产出收益不成正比,那不是浪费资源吗?为什么公司一直要求员工工作效率要高,要好,就是为了能在有限的资源内,用最少的时间,产生最大的效益,这就是公司所追求的工作模式。
2、从客观上看,要想提高员工的效率,很难。这关乎个人的悟性、知识、经验等主观因素 ,而作为领导,你不可能控制得了。但如果想规范员工的纪律,很容易,这只需要外部制约即可逐渐改善。
3、因此,作为领导,权衡两者的利弊后,我相信,效率高的员工更抢手,纪律可以后天改善,效率则是无法轻易提高的。
关注我@羊仔的职场之路,职场无小事,处处大道理,每天分享一点点,每次进步一点点。两个员工,一个做事认真但效率低,一个迟到早退但效率高,只能留一个我该留哪个?
首先分析下问题,其实这就是一个效率和纪律的二选一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在效率高和守纪律两个中选择一个留下来。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不能一竿子打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公司的发展阶段如果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公司,效益一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因为企业这个时候要解决的是生存下去的问题。一个能够给公司带来大量可观效益,并且让公司继续存活下去的人才是比较关键的,因此对于不涉及到原则问题,可以不用过于追究,这个时候就应该留下效率高的那个人。
如果是处于发展迅速和稳定的阶段,这个时候公司就要把重心调整到经营上,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倘若没有做好对员工的管理,就可能会形成“蝴蝶效应”,最终导致公司的效益降低、管理混乱等。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提出违规的人,留下那个遵守纪律的员工。
二、公司性质,所属行业公司的性质不同,所属行业不同,自然做出的选择也就不一样:
比如我们熟悉的谷歌,根本不限制上班时间,也不给你迟到的机会。因为员工可以在家里办公,可以随便选择工作时间,只要你最终能完成业绩。类似于互联网这种需要大量创意的新型行业,不墨守成规反而能实现效率提升。
还有比如流水线上的工作,就坚决不能迟到,因为机器一旦开起来,就意味着运转。传统行业可能意味着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迟到早退就是对职位基本的责任要求。
三、公司部门具体到部门,可以这样来分析:
如果是销售部门,那么可以只看业绩,不看考勤;
如果是技术部门,只看成果,不看考勤,尤其是现在很多高科技的岗位,比如程序员,主要就是看他们写得软件靠不靠谱就行。
如果是生产部门,迟到早退必然会影响生产,而且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那么就要抓一抓考勤的纪律,舍弃掉后者。
四、管理风险管理界有一个著名的“破窗理论”,说的是如果一个窗户破了,却没有被修理,自然就会有人认为,这里没人管理,从而也去打破更多的窗,接着就有人乱丢垃圾、偷东西、抢劫,然后,爱好良好秩序的人开始撤离,留下的都是对生活绝望的人,犯罪率不断上升,整个街区越来越糟糕。
虽然大部分的迟到都不会对企业造成明显的损失,但是存在管理上的风险的,因为迟到却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这就和“破窗”一样,会激发员工去效仿,甚至违反更严重的企业制度,最终给企业造成损失。
所以,从管理风险层面来看,留下前者会更好。
以上。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两个员工,一个做事认真但效率低,一个迟到早退但效率高,只能留一个我该留哪个?
感谢邀请。
圈中问答从各方面展开的都有,个人认为从职业本质去区分比较妥当,从本质挖掘其他的情景假设也就迎刃而解了,就如同名厨师做什么菜用什么调料、做多少分量的菜用多少调料一样。
两个员工,一个做事认真但效率低,一个迟到早退但效率高。 从对员工的职业本质来分析,其实就是说两个问题:一是职业技能和能力,二是职业素养。问题翻译过来就是:两个员工一个岗位技能差但职业素养还可以,一个能力突出但缺乏职业素养。
那么,问题就简单了。职业技能可以培训,职业素养可以培养。看你需要什么,就像你炒菜是要用盐还是辣椒或者是椒盐,跟适合口味关系最直接,本质上和主菜原料、做多大量是间接关系。留下的选择是这样做的:
1、你看中职业素养,就留下第一个人,去提升他的技能;
2、你看中职业技能,就留下第二个人,培养他的职业素养;
3、你已经分析和了解透了你的需求本质,把低效努力的和吊儿郎当的都开了,找一个学习能力强,办事果断又遵守规矩的;
大家好,我是不为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的布道亭长,喜欢我,请点击关注。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