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凯迪拉克后悔多还是买奥迪后悔的多?
同样一笔预算买车,买奥迪的必定后悔,买凯迪拉克则不然,会有一种买对了车的庆幸感。所以,买奥迪后悔的人,要比凯迪拉克的人多一些。
面子加成买凯迪拉克或者买奥迪的消费者,除了看中这二个品牌的造车实力外,也会考虑二个品牌带来的面子加成。按照现在的认知,奥迪的品牌力是强于凯迪拉克的,毕竟BBA的排名深入人心,奥迪虽然吊车尾,也能跟奔驰,宝马一起玩耍,是公认的一线豪车。
凯迪拉克虽然也是豪华品牌,却比奥迪低了一个档次,跟雷克萨斯,沃尔沃等品牌一起,被归为二线豪华品牌,卖的也没有BBA这种一线豪华品牌火热,给车主带来的面子加成也略逊一筹。
理论来说,花着同样的钱,买奥迪车开,不明真相的路人会认为车里坐着的人非富即贵,奥迪公车的身份深入人心。若是买凯迪拉克,那就是洗浴小王子,就不是正经人,口碑就落了下乘。而之所以花同样的钱买奥迪会比买凯迪拉克后悔,主要在于凯迪拉克其实也是一个能打的百年品牌。车主但凡愿意了解凯迪拉克的历史会发现,凯迪拉克的底蕴居然比奥迪还强,真要论起来也是不虚奥迪的,再结合凯迪拉克超高的性价比,自然会有一种捡便宜的暗爽感觉,自然不会后悔。
凯迪拉克,别看现在的口碑不如奥迪,却也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百年车企,于1902年在美国底特创立,创始人是亨利.利兰,品牌名来自于法国著名探险家安东尼.门斯.凯迪拉克。凯迪拉克标志性的盾形车标,就来自于安东尼家族的家族徽章。
作为对比,奥迪始于1909年,这时候还不叫奥迪,叫做汽车联盟,由奥迪,DKW,霍希,漫步者私家公司联合组成,奥迪的四环车标,就是寓意四家公司联合。同时,美国作为二战胜利国,身为美国品牌的凯迪拉克一直发展的很顺利,反观奥迪,身为德系车企,身处二战战败国德国,在1945年10月被苏联红军没收公司资产,经历的数次倒闭,破产,被收购,发展存在断代,并不如凯迪拉克发展的那么顺利。
凯迪拉克公司成立后,于1902年10月17日,完成了首款车型Model A的制造,这款车作为一台四轮敞篷车,使用了1.6L 单缸发动机,最大10马力,匹配二挡手动变速箱,可以前进,也可以倒退,售价750美元。
作为对比,奥迪在1965年,才下线了第一台可以代表奥迪的汽车,即奥迪72原型车。之后以奥迪72原型车为基础,做出了奥迪100,就是奥迪A6的前身。之后以奥迪100为原型车,做出了奥迪80,也就是奥迪A4的原型车。
所以,论发展历史,凯迪拉克也强于奥迪,凯迪拉克论历史底蕴,并不弱于奥迪。之所以现在被奥迪压了一头,主要还是通用集团的战略失误,导致了凯迪拉克的品牌力不如奥迪。比如凯迪拉克没有知名的高端车型拉升品牌形象,比如凯迪拉克因为掉价太狠,导致品牌力受挫等等,而奥迪借着官车的风头,成功跻身一线豪华品牌,与奔驰,宝马平起平坐。凯迪拉克,虽然在美国也是美国总统座驾,放在中国品牌力却不如奥迪。
虽然凯迪拉克品牌力不如奥迪,但是现在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买奥迪入门级别的A3,或者主流的A4L,会被认为是没钱买奥迪,却非要买奥迪,只为奥迪车标的奇怪现象,简单来说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哪怕自己买不起,也不妨碍看不起买奥迪A3,奥迪A4L的人。若是拿着30~40万的预算买凯迪拉克,却没人说这是打肿脸充胖子。
结果就导致了开着20多万的凯迪拉克CT5出门,比开着为20多万的奥迪A3有面子。开着35万的凯迪拉克CT6出门,比开着价格类似的奥迪A4L有面子。这一令人迷惑的现象,就导致了在面子这块,凯迪拉克不说强于奥迪,至少是持平的。不信大家伙扪心自问,看到A4L,A3这种奥迪入门车,是如何想?看到凯迪拉克CT5,CT6这种车又是如何想?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凯迪拉克不虚奥迪。
只有到了50万以上,买凯迪拉克就不如奥迪了。但是问题又来了,主流凯迪拉克的车,最贵就是XT6顶配,指导价55.27万,打折下来48万左右,跟奥迪q5l差不多。但是XT6可是一台中大型SUV,Q5L则是一台中型SUV,Q7才是中大型SUV,但是价格就贵太多了。
这就导致奥迪跟凯迪拉克价格不重合,拿不出同级别的车型来对比。凯迪拉克凭借着定位方面的优势,导致同价位对比,以大欺小,哪怕品牌力不如奥迪,但是同价位够大,气场就来了,与奥迪在面子这块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买哪个品牌都差不多。
内外饰对比凯迪拉克跟奥迪都是豪华品牌,二者都有自己家族式的设计风格。
凯迪拉克的设计语言,叫做“钻石切割”,简约的块面和锐利的边缘线条,与凯迪拉克的车标相互呼应。内饰同样与车标相互呼应,无论是空调出风口的造型,还是空调面板,乃至车机大屏的造型,就是与车标相呼应的盾形元素。这样的设计风格,从1967年的凯迪拉克Eldorado这款车就开始了,是标准的家族式设计风格。
奥迪同样也是有自己家族式的设计语言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边形进气格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奥迪早期的车,比如奥迪72,奥迪100,奥迪80等车,外形方方正正,格栅也比较方正。只有到了2005年的奥迪A6 C6车型,奥迪才用上了标志性的多边形镀铬大嘴前脸,并且同步下放到A4等车型上面,成为了奥迪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内饰方面,奥迪将科技感跟高级感融合的非常好,用料扎实,品质上乘。二款车,在内外饰这块辨识度都非常高,不分伯仲。
三大件对比之所以说买奥迪后悔的多,买凯迪拉克后悔的少,主要在于凯迪拉克的三大件,虽然毛病也不少,但是比起奥迪来说就强多了,比奥迪省心,比奥迪强。
同价位对比,比如拿着30万的预算买车,凯迪拉克可以买到CT5顶配,奥迪只能买到A4L次低配。
CT5的三大件,是2.0T 237马力匹配10速AT变速箱,底盘为前后双独立悬挂,带悬挂软硬调节,电磁感应悬挂,可变转向比,后驱架构。
A4L可以拿到2.0T 190马力匹配七速湿式双离合的动力总成,底盘为前后双独立悬挂,没有quaattro四驱,就是一个简单的前驱架构。
论动力表现,CT5的2.0T 237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加速强劲,比A4L的2.0T 190马力发动机略强。同时,奥迪的发动机大多存在烧机油的情况,新车不明显,只要开久了,发动机活塞油环老化导致油封能力下降,烧机油基本无法避免,需要在后备箱常备机油。虽然奥迪车是一万公里一保养,但是老的奥迪车,不到五千公里机油就烧的差不多了,开始报警,需要加机油。
论驾驶感受,操控这块CT5有后驱的先天优势,指向精准,比较好开,跟奥迪处于同一个级别。变速箱得益于10AT的密集齿比,无论是低速换挡的冲击,还是高速时的油耗表现,都比A4L搭配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强。奥迪的七速湿式双离合,低速低档位会有轻微的换挡顿挫,虽然不影响使用,但是对于高级感来说,还是有些影响的。同时AT变速箱号称最完美的自动变速箱,无论是使用寿命,还是行驶质感,都比奥迪的双离合变速箱强。在宝马,奔驰都在用AT变速箱的当下,AT好,还是DCT双离合好,其实不用说就知道了。
论底盘表现,美系豪华车的底盘沉稳扎实,软硬适中,拿来家用是不错的。既有日系车的舒适,又不缺德系车的稳健扎实。奥迪作为德系车,底盘功力不需要多说,也是非常稳健的。我开过A4L,这车座椅舒服,悬挂较软,驾驶中的舒适感不错,过减速带没有明显的颠簸感,过弯侧倾控制不错,给人的信心很强。凯迪拉克跟奥迪在底盘这块,不分伯仲。如果参考价格以及配置,凯迪拉克反而略强一些。
从三大件这块来说,同价位对比,凯迪拉克更加稳健,比奥迪略强。
配置对比拿同价位车来说,30万预算可以买到CT5顶配,这是一台中型轿车。奥迪则可以买到奥迪A4L,是次低配,也是中型轿车,跟CT5算得上竞品关系。但是,二者的配置却是不一样的,实际用车带来的用车感受也是有明显差别的。
从外形上看,CT5比奥迪A4L更长一些,气场略强。使用R19轮毂,配防爆胎,不便宜,也不怕高速爆胎了吗,更加安全,比起A4L的R18轮毂也更加大气。内部的配置也更多。
比如安全气囊,CT5全车配八个气囊,A4L只有六个,一旦出事,气囊越多越安全。
比如现在火热的辅助驾驶系统,CT5可以拿到全套的辅助驾驶系统,有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等等。而A4L同价位只有一个定速巡航,若是想要CT5同样的辅助驾驶配置,可以选配,需要三万块钱左右。其中ACC自适应巡航1.62万,并线辅助8000,车道保持4600.车道偏离预警3000.齐全的辅助驾驶系统,对于高速行驶,快速路行驶作用明显,可以明显提高舒适度,减缓疲劳,自带一种高级感。
再比如可以明显提升豪华感的隔音,CT5带夹胶隔音玻璃,主动降噪技术,隔音效果比同价位的奥迪A4L强多了。坐在车里,有BOSE品牌的15喇叭立体音响听听歌,A4L则是普通音响,换装品牌影响需要加7200块钱。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提升高级过的配置也比较多,比如CT5有抬头显示,A4L需要花费1.79万选装。比如无线充电,行车记录仪,真皮座椅,座椅通风加热按摩等等,都是CT5有,而奥迪A4L没有的配置。
这些配置,对于后期用车的舒适度提升非常明显。拿着同样的价钱买凯迪拉克,可以拿到比奥迪更多的配置,舒适性比奥迪强不少。
为什么说买奥迪后悔的多,买凯迪拉克后悔的少?之所以说买奥迪后悔的多,买凯迪拉克后悔的少,总结一句话就是:拿着同样的钱买奥迪,是冲着车标去的,华而不实。若是拿着同样的钱买凯迪拉克,则是冲着实用去的。
买凯迪拉克,可以买到美国总统的指定座驾,百年车企,底蕴深厚,品牌力不如奥迪,差的也不是太多。但是,就是这点品牌力的差异,却可以换来更低的购车成本,更加稳定实用的三大件,更强的配置,更好的驾乘表现,车主得了实惠,怎么会后悔呢?
买奥迪的车主,若是拿自己的车跟凯迪拉克一对比,就会知道自己为了那一点品牌带来的面子加成,需要牺牲许多用车的舒适性,难免会后悔。因为买车这事,买之前会觉得面子重要,容易冲动消费。但是一旦真的把车买回来了,炫耀过后,才会发现面子这东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那么实用,生活还是那么过,里子才是最重要的。而更多的配置,更稳定的三大件,才是真正提升用车舒适性的重要指标。
同价位买车,要面子的会选择奥迪,为了面子买车,难免后悔。要里子选择凯迪拉克,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为了买车而买车,自然不会后悔。
买凯迪拉克后悔多还是买奥迪后悔的多?
我开了凯迪拉克CT6,又开了奥迪A6L,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五味杂陈,终于知道凯迪拉克为什么挤不进一线阵营的原因了,奉劝大家买豪华品牌要反复斟酌,只有分清它们的优缺点,才能买车不后悔!
纵观国内豪华品牌汽车市场可以说是暗流涌动,凯迪拉克作为二线品牌的领头羊,无论是风靡一时的构造,还是综合素质与龙头奥迪都旗鼓相当,如何在一二线豪车阵营里选一台不后悔的车型,都是考虑这个层次的消费者值得深思的地方。
对于这个级别的豪车而言,后不后悔取决于你对车的期望,外观内饰、动力操控、空间配置、品牌价值等,它们之间都有着不同表现,凯迪拉克CT6和奥迪A6L我都开过2年,下面我将结合用车感受进行具体分析,告诉大家选择凯迪拉克后悔多,还是买奥迪后悔莫及!
凯迪拉克PK奥迪——外观内饰
凯迪拉克CT6的外观精致大气,盾牌样式的中网,配合两侧泪眼大灯组,巧妙的将美系车磅礴贵气的底蕴进行到底,扁平化处理后更兼顾优雅与动感,让人过目不忘。
侧面上饱满的线条舒展流畅,笔直的双腰线从车头贯穿车尾,比例协调不臃肿,略微溜背的造型+19英寸的轮圈,突出更强的立体感,干练饱满的尾部与车头相呼应,四出排气布局将运动属性进一步提升。
凯迪拉克CT6的内饰沉稳豪华,用料扎实做工细致,档次感萦绕鼻尖,采用大量皮革包裹,炭纤维饰板以及镀铬点缀是它主要基调,既兼顾运动又不输质感,无论是视觉还是触觉都是一种享受。
奥迪A6L延续了经典元素,只不过为了追求年轻动感,标志性六边形进气格栅尺寸更犀利,与两侧矩阵式大灯组相辅相成,机盖处的折角配合两侧进气口,个性张扬的运动气息迎面而来,相比老款车型少了一些“官味”。
侧面上纵横交错的线条丰富,虽看上去不是那么粗犷,但也并不显得优雅,仿佛刻意营造出运动感,溜背的造型配合镀铬饰条的勾勒,将隐约的商务都市韵味尽力呈现。
奥迪A6L的内饰层次丰富,运用直来直去的线条衬托,着重强调科技与质感,大面积软性材料覆盖,辅以金属饰条与烤漆饰板点缀,在做工以及细节处理上都保持较高水平。
与凯迪拉克CT6相比,我认为CT6的外形更有吸引力,色彩底蕴都更浓厚,奥迪A6L虽然整车充满凌厉的肌肉感,但始终传递出较强商务气息,有些太过板正不活泼,而内饰上CT6又缺乏奥迪的高级感,相对普通没有新意,细节处理上差人意。
凯迪拉克PK奥迪——空间配置
如果说空间是衡量一台车实用性的唯一标准,那么凯迪拉克CT6肯定是满分,CT6的车身尺寸为5223x1879x1492mm,轴距达到了3109mm,几乎触到了中大型轿车顶端。在空间的表现上,身高180cm的人坐进前排,座椅调至合适的位置,头部空间余量4指,空间很大不会有压抑感。
后排空间同样丰富,相同身高的人坐进后排,在前排座椅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后排头部空间还有4指,腿部空间2拳4指左右,座椅的承托表现非常不错,但中央地台隆起较高,影响乘坐舒适性,不过没有中央头枕的配备,很显然中间不适合乘坐。
凯迪拉克CT6的储物空间非常丰富,尤其是可以左右打开的扶手箱,以及开关归置在中控触屏边的手套箱,设计新颖空间还大,但便捷性有所降低,后备箱较深的纵向空间载物性大,只是内部设定有些阻隔,对于女生来说似乎有些为难。
凯迪拉克CT6的中控采用了10.2英寸的液晶显示屏,我认为在这个级别中并不占优势,尺寸偏小有些掉价,好在色彩显示还比较细腻柔和,整合了大部分车机智能互联功能,不仅应用丰富而且反映速度快,只不过这套语音交互功能并不好用。
车内还配备了BOSE音响,拥有10个琴弦般的沉浸式扬声器,关上车门犹如置身于音乐会,每一个音频传递的讯息都非常的悦耳,并且隔音效果非常不错。
并且在安全性以及功能性的配备上都很丰富,几乎全系标配膝部气囊、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安全、360全景影像、倒车车侧预警、前后驻车雷达、L2级自动驾驶等,目前市面上有的配置几乎都堆砌到了CT6上。
在豪华品牌中,可能只有凯迪拉克的配置能做到如此全面,并且还保持较低的价格,换做其它品牌这些都是加价的标配,这也是目前凯迪拉克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原因,良心。
奥迪A6L作为标准的行政车,空间是它一直是它引以为傲的资本,A6L的车身尺寸是5050x1886x1475mm,轴距达到3024mm,相同身高180mm的人坐进前排,座椅均调节最低,头部空间还剩3指,后排头部空间略微紧凑不到4指,腿部空间2拳3指,空间表现还是非常值得吹嘘的。
奥迪A6L作为最早进入国内的豪华品牌,在空间布局上早已吃透国人喜好,虽然整车尺寸均小于凯迪拉克CT6,轴距更是相差85mm,对于车来说每增加1毫米都是优势,但实际空间比CT6更有优越性,后备箱1130mm的进深,空间规整灵活性高,相较于CT6都有着过之而不及的优势,但值得吐槽的是前排没有放手机的地方。
奥迪A6L的配置也从不虚夸,三块液晶显示屏的标配,为一心打造科技氛围奠定基础,10.1英寸的中控显示屏,界面设定简洁明了,触控灵敏顺滑,还带有振动反馈和自然按键声音,机械素质高,而且在人机交互功能上也非常的精准。
尽管美系认为它是全球最好的产物,但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上都要落后,一味的堆砌不注重产品优化,CT6的表现就相对一般了,在这个级别中不期许做到十分完美,但在体验方面应不留遗憾;奥迪A6L在科技与智能优化上更能直击眼球,容易给人留下畅快的用车感受,但过多需要加装的配置是与CT6拉开差距的重要原因,同样的价格CT6能买到奥迪A6L顶配的配置。
凯迪拉克PK奥迪——动力与操控
凯迪拉克CT6在动力上的表现是它最值得吹嘘的地方,全系搭载2.0T涡轮发动机,能爆发237匹马力,扭矩达到350牛米,配备通用旗下的10挡手自一体变速箱,百公里加速7.47秒,实际加速表现更优。
虽然有意打造一辆商务车,却无意给它最强性能,曾一段凯迪拉克ATS追高铁的故事让我沉浸美好,一直认为追高铁仅是为宣传,但当我开上CT6的那一刻我全明白了,贴地飞行那种感觉简直是为运动而生,并且还不会让你感到涡轮迟滞感,“轻踩不动,重踩又猛蹿”的感觉。
这套动力系统调校偏向沉稳,虽然CT5、CT4用的是同一款发动机,但驾驶起来并没有那么酣畅淋漓,当然这更符合CT6的商务定位,初段起步轻快绵密,稍踩油就能很快做出反应,传递性很高,而10AT变速箱确实称得上黄金搭档,整体表现不输奔驰9AT,但由于档位太多,在一些工况下频繁切档,还是会出现一些顿挫感,当然日常驾驶并不明显,在120码的道路标定下,我认为10AT无疑是有些浪费。
在高速道路上也好,拥堵市区也罢,整个行驶过程表现的更像一台自吸,无论是它动力输出的细腻程度还是推背感,都不太容易让你抓住把柄,当你切换至运动模式下,这套动力总成又变得极为高亢,变速箱换挡逻辑,油门灵敏度都发生改变,伴随着若有若无的声浪,足以刺激你的肾上腺素;在标准模式下,开起来又很顺手,方向盘转向精准,毫不拖拉,别看它加长的车身,操控起来同样灵活,女生驾驶也游刃有余。
并且它搭载的智能可变缸技术确实能甩掉美系车油耗高的顾念,当不需要动力太强时或高速巡航时,它中间是有两个气缸是关闭的,并且动力丝毫不受影响,同时也感受不到它做出的这个动作,百公里综合油耗在13个左右。
凯迪拉克CT6整备质量还不到1.7吨,百公里加速7.47秒的能力,对这台庞然大物的刹车性能也是一大考验,它全系搭载了Brembo高性能刹车卡钳,整车都是顶级装备,为整车提供了安全保障,100-0km/h刹车距离仅35.65米,运动基因极高的宝马5系制动距离也才37.14米。
凯迪拉克的底盘整体调校偏向舒适性,对于一些细微颠簸及震动都过滤的还不错,由于底盘更低,即使高速过弯也信心百倍,侧倾感从未有过,美系车的厚重感很强烈,但过低的底盘对国内一些道路确实不太理想,过一些较大的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很容易托底。
奥迪A6L搭载的是一台2.0T发动机,有高低功率之分,低功率190匹的售价能上CT6的237匹,高功率最大可输出224匹,最大扭矩350牛米,匹配的是一台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但在加速能力上7.5秒与CT6相差不大,这得益于双离合的特性,传递效率更高。
而奥迪A6L的3.0T则是这个级别中的性能怪兽,脚踢奔驰拳打宝马,从本质上不把凯迪拉克一众二线品牌放眼里,但过高的售价不得不妥协于凯迪拉克更实质。从数据上看奥迪A6L的2.0T账面数据不及CT6更有性价比。
在动力表现这套2.0T黄金组合并不会给你太多期望,但也不至于让你抱有失望,满足日常的前提下动力还有富余,起步轻柔线性,变速箱升降档积极,但低速双离合的顿挫感依然有,只不过这台A6L上并不那么夸张,涡轮介入十分平和,几乎感觉不到涡轮的迟滞感,1800转左右提速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在标准模式下表现的比较舒缓,柔和的转向配合惺忪的油门调校,不紧不慢的驾驶节奏非常的惬意,突出了商务属性的稳重踏实感;切换S挡后,又会让你深刻感受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是如何形容的,随着油门的深浅,推背感随叫随到,车头动作幅度明显,方向盘愈发紧致,操控起来沉稳跟手。
在实际测试中,奥迪A6L全力制动输出能力很稳定,刹车脚感比较适中,100-0km/h的刹车成绩保持在39.45秒,但与CT6相比就略处下风,但考虑到1.8吨的整备质量,在同级别中算得上优秀水平。
奥迪A6L的底盘调校在运动与商务间找到了很高的平衡点,驾驶起来要比CT6更加沉稳,扎实紧绷的底盘质感,对于路面的颠簸和振动都过滤的还不错,开起来十分的舒适,过弯稳定车尾跟随下不错,在Quattro四驱的加持下,极端路况下行驶都信心倍增,虽然适时四驱不如全时四驱实在,但不得不在油耗和排放上做出妥协,据官方叙述还能节油0.3L左右,四驱运作模式还一样。
奥迪A6L与凯迪拉克CT6相比,在动力爆发性能上不如CT6强,并且在变速箱的调校方面,奥迪运用一生的双离合也不尽人意,虽然传动效率高,但还是没有通用的10AT好用,在一些工况下还有顿挫感,整体调校与较高定位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在投诉榜单上,双离合问题频频出现,突然无力、上坡抖动无力。
凯迪拉克PK奥迪——品牌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我开头要说终于知道了凯迪拉克一直挤不进一线的原因,奉劝买豪车的人要谨慎考虑。既然有心选择豪华品牌,那么肯定品牌号召力是考量之一,国内豪车市场常年被德系三大列强囊括,论知名度与产品力都绝对顶峰,奥迪A6L作为“官车”形象入华,在大多数人眼中地位都是崇高的。
近年来由于经济能力的提升,豪车领域的两级化很明显,凯迪拉克作为二线品牌中的佼佼者,不可否认综合实力很强,但自进入国内以来一直不温不火,近年为争夺市场,不得不妥协大幅降价,尽管配置以及动力堆砌的很丰富,但降价就意味着产品力下降,看不见的地方在简配,始终不能攀升一线。
或许有的人认为奥迪赶不上凯迪拉克,但抛开本质看表象,奥迪无疑是代表豪华品牌向前发展的方向,妥协凯迪拉克无疑是为了更低的售价,丰富的配置以及性价比,虽然不管是一线品牌还是二线品牌彼此都在借鉴,但奥迪形象在国人的心中早已深处,纵使奥迪令人唏嘘,但拥护它的人不在少数。
就面对市场而言,无疑是买凯迪拉克的车主后悔更多,在保值率上就是一道硬伤,不只是CT6凯迪拉克全系如此,即使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法改变,七折虎八折豹应用在凯迪拉克上也不为过,比如CT6前五年的保值率,第一年保值率68.7%,第五年保值率30.7%,甚至还不如国产哈弗H6实在,期间还要综合评估多种指标,例如维护难度、零配件价格等,而奥迪A6L的保值率,第一年还能70.4%,第五年仍能保持在43.5%左右,在同级别中保值率都排名前5。
拿2020款凯迪拉克CT6豪华型为例,新车落地37万左右,行驶里程2万公里,二手车行报价28万,一年不到亏了一台长安逸动。
写在最后
人都会患得患失,汽车本就是消耗品,不偏不倚的来说其实还真没什么好遗憾或后悔的,人无完人车无完车,你侧重了动力可能又会放下去舒适,侧重了价格可能在某些方面也会不如意。从实质出发,凯迪拉克的综合性价比确实不错,尤其是在动力以及配置上舍得下功夫,实力与奥迪A6L不分伯仲。
我认为选凯迪拉克后悔的原因无非就是保值率低,选择凯迪拉克的车主不一定是看上性能,可能更多的是妥协了价格以及带有豪华的属性,而选择了价格不得不考虑后期保值率,而选择奥迪后悔的无非就是不甘于2.0T的动力,或者后悔没上更高配置。
买凯迪拉克后悔多还是买奥迪后悔的多?
正好,我妹是凯迪拉克SRX,弟娃是奥迪Q5,算是我家的车,都开过。说说感受。
外形和空间上,凯迪拉克SRX肯定碾压奥迪Q5,但是两者实操的话,如果说奥迪Q5轻盈如燕,那凯迪拉克SRX就壮如蛮牛;一个给点油加速瞬间推背,一个半天不来油一来油立马爆棚;一个方向一根指拇可以薅动,一个需要相当臂力才能转向自如——有真实例子佐证:
前年,奥迪Q5金秋时节自驾阿坝州四姑娘山回程途中,紧跟一大货进巴朗山隧道,刚进入几秒钟,好好的正常60码速度突然方向一偏,因为紧张本能轻踩了下刹车,结果车在隧道里原地妥妥滴180度掉头,并平顺地冲出隧道口,幸好对面车道没有来车!把车停靠一边擦了一下额头的冷汗,再掉头回来小心翼翼一看:原来隧道口竟有暗冰,这才9月份,没下雪啊,事后常年跑阿坝州兄弟们说,巴朗山海拔高,来往此间的很多大货车的冷却水像得了前列腺炎一样一路漏汤滴水,这些水被隧道口的巨风一吹,很快就形成冰凌,所以我们进出隧道都减速到40码以下,确保万一。
此次,算是凭借奥迪Q5的轻盈捡回一条命。如果此次驾驶的是凯迪拉克SRX,撞前车或者撞隧道,后果很难说。
几年前,驾驶凯迪拉克SRX穿越西藏大藏北无人区,因为路上没车没人也没动物,车速较快。结果一上坡后马上下坡,坡下是一溪流,因为车速快,根本来不及反应车已经开到溪流旁,此时紧急刹车肯定翻进沟里,不踩刹车,只听“碰碰”两声响车就直接“飞”过溪流。心惊肉跳把车停在路边回头查看刚才一幕的路况,怎么也想不通:按行驶原理,这车应该是过不来的!话说,当时如果紧急刹车翻沟里了,在大藏北荒无人烟的地方,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说实话,这车咋通过的,我至今也没想通。当然,这次意外通过险境也付出了代价——前车保险杠已经弯曲变形,好在有保险赔付。此次如果驾驶的是奥迪Q5,据我对这车的把控和肉测,栽进沟里是大概率。
就这两个亲身经历的惊心动魄例子,我的感受是:买凯迪拉克不后悔,买奥迪也不会后悔。因为在关键的时候,它们都曾救过命!
买凯迪拉克后悔多还是买奥迪后悔的多?
我有辆a4,朋友有辆xt5,由于工作性质两辆车我们经常能够换着开,在市区不跑太远就a4,去工地跑长途就xt5,两车都开了差不多4万公里。说说a4,就两个字,中庸,没特点也没大的缺点,座椅偏硬,舒适度较xt5差点。接着说xt5.个性十足,外观棱角分明,识别度高,配置也比奥迪良心,操控跟a4个人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反正我没发现明显区别,起步比a4好,速度上了120以后a4的爆发力要比xt5高点。两车的油耗有点悬殊,a4大概5毛左右,xt5至少8毛起步,我们都是17年买的,我当时弄好了35万,他弄好了40,平常闲聊的时候讨论各自的车,他最糟心的就是油耗,还有就是晚上开车,a4比xt5舒心的多,而我就觉得xt5霸气,外形确实漂亮,适合男人开。后来我自己总结,车就跟老婆差不多,自己家的你太熟悉了,优点自动过滤,看见的都是缺点,而别人家的老婆都是好的,缺点也就别人家的老公晓得!一般的买了这些个级别的车,只要没有那些揪心的毛病,后悔都应该谈不上吧。
买凯迪拉克后悔多还是买奥迪后悔的多?
正值老款xts换代时现车优惠十万,裸车才二十二三万的样子,当时真的心动了,看外观霸气,车也够大,本来计划入手的,后来朋友一直唱反调,说油耗高,不保值等等,所以托了一阵一直在观望,后来资金到位计划换车的
时候新款xts刚刚上市,优惠两三万的样子,外观增加了几分年轻运动的元素,显着没这么大气了,而且已凯迪拉克的习惯,这个车两三万的优惠也是不值得入手的,所以最后一着急提了一辆宝马三系,但是我对xts却一直念念不忘,开了大概一年吧,朋友提了一辆凯迪拉克ats,我迫不及待的借来开了一天,说实话,动力是没的说,但是论操控,论性能,真心比我的宝马3系差了一大截,尤其油耗比我的车高出不少。当时我就明白了,一分钱一分货,凯迪拉克之所以这些年一直没有挤进国内一线豪华品牌确实是有原因的,但是出于对凯迪拉克的情怀所在,我还是对凯迪拉克念念不忘,现在我的宝马开了快两年了,也开够了,想换个大点的suv,正值前段时间凯迪拉克xt6上市,我抽空又迫不及待的去试驾了,说实话我是真心喜欢凯迪拉克的车标和线条,但是试驾结果也是不太满意,现在也一直在观望状态,若买了,我也只是冲着外观和情怀去的,但是好几十万买一台车,不考虑性能和后期也未免太冲动,所以现在我很纠结。
买凯迪拉克后悔多还是买奥迪后悔的多?
你买了辆凯迪拉克肯定还想买辆奥迪。你买了奥迪就看不上凯迪拉克了。这样说简单了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