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哪个品控好?
一汽大众跟上汽大众,要是论品控,理论上来说二者半斤八两,区别不大,因为都是德国大众在华的合资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品控就约等于质量,哪个品牌的车质量好,就默认哪个车的品控做的不错。但是从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实际表现来说,还是一汽大众的品控略好一些。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都是德国大众在国内的合资品牌。其中一汽大众91年成立,一汽占股60,德国大众康采恩(德资)集团占股40%。目前有一汽大众,一汽奥迪,一汽捷达这几个品牌。
上汽大众成立于1985年,上汽集团占股50%,德国大众占股40%,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占股10%。目前有上汽大众,上汽斯柯达这二个品牌。
因为都是德国在华的合资品牌,一汽大众跟上汽大众,无论是在造车平台还是三大件以及零部件方面,都是差不多的。因为师出同门,二个品牌旗下的车,出了毛病都是差不多的。这一点,从车质网对大众车的投诉就可以看出来,基本上一汽大众有的故障,上汽大众也有。比如变速箱异响,发动机异响等等,这些核心三大件,一汽大众跟上汽大众都是同一台机子同一个平台生产出来的,故障点都一模一样。
比如一汽大众的宝来跟上汽大众的朗逸,二者都是大众MQB平台下的产物。用的发动机都是1.5L,1.2T,1.4T发动机,变速箱则是爱信6AT,DQ250七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底盘统一为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板车悬挂。
比如一汽大众的迈腾,上汽大众的帕萨特,同样是大众MQB平台下的产物,二台车除了样子有些差别,发动机,变速箱,底盘都是差不多的。
对于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这种同平台生产出来的产品,按理来说,质量是相差不大的。因为无论是大众的造车平台,还是日系,国产系的造车平台,本质上都是对车身电子配置,动力总成,底盘,车身外观件等部件进行统一,以便减低研发新车的难度,直接套娃就行。还可以提高零部件的复用率,使零部件平台通用,降低采购成本,还能减少总零件数量,降低供应链的管理难度以及风险。
所以,在看得到的地方,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除了外观不一样,核心三大件,乃至内部的主被动安全配置,科技配置,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因为可以节约成本,只会在细微处进行微调。
这种平台化,规模化的,有工业机器人加持的流水线汽车产品,单从品控质量来说,一汽大众跟上汽大众的品控差不多。之所以一汽大众略好,主要是因为上汽大众“太懂中国人”,净搞些减配,中国特供车之类的小动作,连带着品控,质量,口碑,销量跟着下滑。
在合资品牌中,上汽大众是第一家实现本土化开发的企业。上汽大众跟北美大众整合产品资源,会适当性的开发一些大众集团本部没有的车型,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特供车。而大众专门研究中国人的段子,就是因为上汽大众而起来的。而一汽大众比较老实,基本大众本部有什么,国内大众就产什么,基本不想着法子研究中国人,搞些中国特供车。
比如卖的很火的上汽大众朗逸,这款车就是一款典型的,由上汽大众操刀的中国特供车。一开始用的是大众的PQ34平台,打着1.5L发动机+爱信6AT/5MT黄金动力,还有大空间,高级大众车标,价格便宜的卖点,专门瞄着中国人喜欢大空间,还爱面子的心理,搞出来的中国特供车。此外,上汽大众根据PQ34平台搞过大众朗行,大众朗境等车,完全是借着大众集团的资源和口碑已经影响力,做自己本土化的产品。
所以,上汽大众很多车型,说它是大众合资车,倒不如说它是国产车,毕竟本土设计本土生产的。那么上汽大众这种半合资半国产的所谓合资车,跟一汽大众那种原滋原味的大众合资车比起来,在品控方面,略差一筹也正常。
上汽大众除了搞中国特供车导致品控质量跟一汽大众有些差距外,还在零部件的选用方面,上汽大众也搞简配。简配的东西,品控能好?毕竟底子都不行。
比如上汽大众的帕萨特,跟一汽大众的迈腾,三大件一样,大部分零部件一样,但是帕萨特直接把A柱撞断了,而同平台的迈腾,安全性则妥妥的。
还有上汽大众的途观L,从拆车视频来看,途观L前防撞钢梁的覆盖率为63.8,对比海外版Tiguan的白车身,国产途观L明显覆盖率更低,这算是减配的部位之一。而从中保研碰撞测试的成绩来说,大众途观L的A柱近乎撕裂、B柱严重变形,25%偏置碰撞测试中,大众途观L仅得了P(差)的成绩。最终成绩在参加测试的那批车型中几乎垫底。
所以,从这几个例子明显可以看出,即使是同一家合资品牌,同样的造车平台,同样的核心三大件,但是上汽大众明显对于某些零部件进行了调整,导致品控质量出现严重下降,直接影响口碑,销量也跟着暴跌。
而一汽大众,相对老实一些,对于零部件的选用也比较规矩,不乱来。所以,相对于明显存在简配行为的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的品控质量确实会略好一些。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哪个品控好?
过去的一汽更好!
高六时代,一汽大众的品控和生产技艺达到巅峰。举个能看出细节的整车装配和焊接工艺:
与骐达的同级对比:
高尔夫最大缝隙3.8,最小3.4,仅仅是0.4的微笑变化!
骐达最大缝隙4.8,最小3.4,1.4的巨大缝隙差,整车工艺可见一斑。
再看焊接工艺:高尔夫的车身覆盖件以及车门等处,采用的是激光焊接,拆开内饰板后,不仅焊缝视觉效果很好,更为重要的是,车身整体的连接强度会好一些。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更为结实。
秒杀骐达当然不在话下,但是作为同一个时期的产物,当年上汽大众途观L的制造工艺又是怎样的呢?
途观的车顶、车门、车侧等部位,采用激光焊接工艺,但是,拆下门框密封条之后,在四个车门的门口处,看到多处带有瑕疵的焊接点,其中有些已被烧穿。令人不解的是,有些地方在激光焊接处,还施以电焊,如此画蛇添足,不知是工艺的要求,还是发现激光焊接瑕疵之后的补救措施。途观L的左B柱,间隙为5.4和3.5,间隙差0.9.虽然也优于当时其他车型,但是是低于高6的!
可以说,从过去来看,一汽大众的品控是略微高于上汽大众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未来!一汽积重难返,内部在改革风气,希望未来能重焕共和国长子之光辉吧!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哪个品控好?
这个问题要解释清楚给你,我是行业内供应商,同时给两家供货,首先你要确定你要比的是品控还是最后的整车质量,如果是整车质量来说一汽大众会好,因为一汽大众比较听话 所以德国原供供应商或原供国内建厂的零部件比例较多,所以最终的质量会好一些,有的人还在纠结零点几毫米的缝隙,那个根本不是品控重点而是公差,质量并不单一体现在公差.如果你说品控的话上汽大众会体系多一些,要求也更严格,也就是品控体系更严格,但执行起来并不是那么回事,上汽用很多上汽集团的体系供应商,集团内质量不好也拿人家没啥办法,所以最终产品上跟品控体系体现是不一样的.而德国汽车质量不是靠品控体系,而是供应商体系,一环套一环的而不是靠品控的,实际德国产品的品控并没有我们多,而是整个体系的质量提升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哪个品控好?
与一汽大众相比,上汽大众品控稍好。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哪个品控好?
一汽德国件多,上汽国产件多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哪个品控好?
请选一汽,我手上有一汽高尔夫6,上汽凌渡2017款,凌渡比高尔夫差得不止一点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