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的命运可以好到什么程度?
我奶奶娘家亲戚,我们叫大表哥,今年49岁了,哎呦喂,那小日子过得没法说,被丈母娘家嫌弃得呀!感觉还不如叫花子的地位高。
大表哥原本是个退伍军人,长得高大帅气,女朋友是他的高中同学,在入伍之前两人私定终身了!
女朋友执着地等了她4年,不管她父母介绍谁她都不同意,执意要等她的兵哥哥退伍成亲。
表哥终于回来了,她的女朋友也如愿成了他的新娘,但是表哥家庭条件不好,丈母娘家横竖看他都不顺眼。
过年过节,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表哥就是个苦力,丈母娘说部队锻炼回来的人,有力气能干,跳水劈柴喂猪这些活儿都是他的。
其余的兄弟姐妹垒长城钓鱼,刚开始表哥从来都没有怨言,人家娘家家世好,自己确实是高攀了,出不起出力也是好的。
这也是他表达爱老婆的一种方式,他希望老婆明白为了她可以接受这种不公平待遇。
可是他越是这样闷声不响地干活,丈母娘越看不上他,甚至觉得他除了力气啥也不是。
丈母娘很多次都在背地里劝她女儿别在一棵树上吊死,让她背着表哥与一个有钱的离异男来往,说要是对方看上她了就把表哥甩了。
刚开始这女的还对她母亲说不可能,她爱的是大表哥。
雨过天晴,表哥夫妻俩去县城,一辆小轿车疾驰而过,水坑里的水溅了表嫂一身,表嫂当场就气哭了。
表哥为了哄她高兴,拉着她去商场买衣服,可是商场里的衣服好贵,表嫂看中了一套紫色的连衣裙,一看价格1800多,导购小姐说如果有诚意,可以借别人的会员卡打8.8折。
1800块打完折还是要1000多块,表哥捏了捏自己的钱包,就是零碎全部加起来也没有1000块。
表嫂在镜子面前端详着自己,怎么看都很飘逸很美,她是真的喜欢,所以迟疑着不肯脱下来。
气氛顿时很尴尬,导购不停游说,表哥涨红了脸,劝表嫂下次再来买。
表嫂气得给她妹妹打电话,让她送钱去商场,说她一定要买到那条裙子。表哥脸上挂不住,在那里坐如针扎。就借口去农技站买谷种,让她老婆在商场等着。
等他逛了一圈买好东西回到商场,他老婆已经走了,导购小姐用鄙夷不屑的眼神看着他说和一男一女走了。
从那以后,表哥和他老婆之间就有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罪魁祸首就是钱。他没有能力满足老婆要车要房要衣服要包包的欲望。
但是有人能给。
后来丈母娘家就经常打电话给他老婆,找各种借口把她叫走,还不让表哥跟着。
有段时间他老婆怀孕了,表哥以为有孩子了老婆的心可能就安定了,谁知道那只是他的一厢情愿,他老婆并不想留那个孩子。
在丈母娘的帮助下,他老婆不顾他的反对去流掉了!
这事儿对表哥打击挺大的,他知道老婆的心已经不在了,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可能也挽回不了。
但是他还是买了2瓶茅台2条华子去丈母娘家想接他老婆回家,他还是想好好照顾她的,希望能换回她的心。
丈母娘把东西给他扔出来,门儿都不要他进,他连老婆的面都没有见着。就灰溜溜地提着东西回家了。
表哥一气之下去了深圳打工,从此也没有和他老婆再联系过。
没多久他妈妈就告诉他说,他老婆起诉了,要离婚,表哥没有出庭,只是在协议上签了字,从此以后山水不相逢。
那几年表哥过年都没有回家,只是偶尔往家里寄些钱回去。
表哥有退伍证,那几年他在一家军工招待所做后勤,天天努力工作麻痹自己。还给后勤的厨师长学习做菜雕刻。
就这样过了几年,院儿里一个家属的女儿也是因为被老公甩了,厨师长经常和那女士的父亲喝酒下棋。比较了解他们家的情况,就把表哥介绍给了那家人。
在厨师长和女孩爸爸的撮合下,两人成亲了,生了儿子后才抱着孩子回老家探亲的。
自从娶了现在的表嫂,表哥的事业就一路顺风顺水,先是被调到另外一个单位去做厨师长,后面又遇到承包责任制。
表哥因此做起了私营企业的老板,那些年挣得盆满钵满的。回老家在市里给他的父母买了套房子养老。
如今他的儿子也是军校毕业了!
表哥夫妻俩人偶尔出去旅游,和亲家母一起帮孩子们带带孩子。
想回老家就回来转一圈儿,那个曾经抛弃他的人,到现在还是孤身一人,她投奔的那个二婚男生意失败了,除了债务什么都没有给她留下,人都跑没影儿了,她一个人带个女儿苟延残喘的活着。
所以朋友们啊!莫欺少年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一根田坎三节烂,先苦后甜才是最好的福报。
一个男人的命运可以好到什么程度?
不说别人,就说说我弟。高中没毕业,赶上我父亲退休,当时国家还有子女顶替政策,全家人都动员他去接父亲的班。
当年我弟在高中成绩拔尖,正铆足了劲想考重点大学,不想去顶班。父亲说:“考大学最终不还是要就业?现在有这样的机会,有份好工作,户口转北京,就是将来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比这强。”
我弟作了几天的思想斗争,最后决定去北京接班,成了一家央企员工。刚进厂就在车间倒班,一起进厂接班的共9人,只有我弟读过高中。
我弟进厂后还一心想上大学,就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了成人自考班,每周去参加面授听课,风雨无阻。记得有一次冬天赶上大雪,下课后班车停运,他步行往回赶,凌晨三点才踏进宿舍大门。
就凭借这股不怕吃苦的韧劲,我弟两年时间顺利拿到了自学考试财会专业大专文凭,每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被自考辅导机构评为优秀学员。又过两年通过了财会专业的本科考试。
期间他们单位机关招聘科员,条件是大专以上学历,那时我弟刚拿到大专文凭就派上了用场,顺利成为劳动组织科的一名科员。
九十年代中期,办公电脑还没普及,刚好单位进了两台电脑,分给了劳动组织科一台,科里都是老同志,正发愁怎么摆弄这个新武器。
这是单位进的第一批办公电脑,以前大家都没接触过。我弟利用两晚上的时间,就摸索着实现了打字办公,老同志们都夸:“这小伙真行,一看就懂,一摸就会。”
后来我弟自学了数据库编程,把单位的员工信息都整理进库,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更让同事们刮目相看。
我弟逐渐成了单位办公电脑使用方面的能手,有问题机关的同事们都找他帮忙,这也引起了单位领导的注意,把他调到了综合办协助领导做日常事务性工作。
我弟干事认真,责任心强,替领导考虑问题周到细致,深得领导赏识。领导就把亲戚家的女儿介绍给我弟,一个知书达理的北京女孩,是当地一所中学的老师,现在就是我弟媳。
我弟24岁就当了单位人事劳动科科长,成为了单位当时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当时他们单位职工超过4000人,算是工作上混得风生水起。
我弟结婚后最初没有房,就住在单位家属区的两间小平房里,冬天冷,夏天热,还要每天去外面担水吃,居住条件比较艰苦。
后来单位的效益越来越差,工资只能发生活费,濒临倒闭。我弟就跳槽,进入了一家科研单位做人力资源管理,工资一下翻了两番。
之所以能顺利跳槽,还是得益于我弟拥有了本科文凭,满足这家单位岗位招聘的硬件条件。
由于刚需,2004年我弟两口子咬牙贷款买了第一套住房,面积近100平米,总房价45万。当然,现在这套房的价格已涨得不忍直视了。
2006年我弟老丈人家所在的城乡结合部大规模拆迁,共补偿了5套住房,老丈人给我弟一家三口分了3套。
更让人意外的是,我弟原单位已破产,但平房家属区还住着很多人。那片区域也被纳入了拆迁范围,当时的政策是平房谁住补偿就给谁。
我弟虽然买了自己的房子,也搬了家,但两间平房还堆着家里的杂物。没房子的一个哥们找到我弟,希望我弟把房子腾出来让给他住。
我弟正在犹豫什么时候腾房,拆迁政策就下来了,由于他是两间平房的实际占有人,给他家补偿了一套80多平米的住房。现在这套房价格已经翻了N倍。
我弟在北京的这几套房,每月租金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再加上两口子的工资,妥妥算是北京人当中的富裕阶层。
我弟凭借自考取得的本科文凭,又读了在职研究生,通过了高级会计师的评审,还考取了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证书,在单位一直是骨干,占据着重要的工作岗位。
如今,我弟家儿子大学在读,一家三口生活得幸福快乐,令人羡慕。
我弟的好运当然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弟好学上进,自考取得了学历,满足了岗位招聘的硬件条件,这才是他改变命运的关键。
当然,如果当年没有顶班的前提,他后面的一切也不可能发生,更谈不上华丽转身。
我觉得我弟就是一个最幸运的男人。
一个男人的命运可以好到什么程度?
村里面一同学,小时候父亲是国营厂干部,母亲在家伺候着他上学,他母亲不能生育,他是从父亲单位一工人家抱养的孩子,知道人很少,因为他家人缘很好从来没有人说这事,小时候都不知道还以为是亲生的,因为他们家就他一个孩子,而且又是抱养的,小时候可以说要啥给啥,玩具一大箱,八十年代的北方还多东西还是票证供给的,普遍都是穷的很,但是他吃穿不愁,口袋里面经常有南方的水果糕点吃。他学习也一般般,就这样混到高中毕业,好的考上学走了,没有考上大学不好的都还在为就业发愁,那时找个工作真的难,但是他没有多久就被他父亲安置就业了,国营厂的正式工。那时候能挣公家钱也是很风光的。
上班有他父亲照顾着混得不错,就这样到了九几年开始谈恋爱了,他父亲同事朋友给介绍了不少女孩子,有的还是大学生,但人家处一段就不处了,后来不知道那儿认识了一个卖衣服的女孩。那恋爱谈的轰轰烈烈的,连班都不上经常旷工去帮女孩卖衣服,他父亲反对也不行。再劝还是犟牛拉到底,没办法就这样结婚了,而且他还分了一套大房子,没几年他父亲退休后,没人把他当回事了,再加上企业改制下岗潮风行,他被裁员下岗了,赔了一部分钱,虽然和妻子折腾了几年卖衣服,最后也是赔了,这几年中间又生了两个孩子。两口子城里面无业的生活也艰难,最后竟然回村和父亲在一起生活,那时好多人都以为这孩子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了。一把好牌打的稀烂。
没过半年,一天他家里面来了几辆车,下来了几个人,在他家停了两三天,后来他夫妻俩随那些人走了,他父母亲天天泪水洗面,邻居问他父母才知道原因,原来他是南方无锡人,找他的人是他的亲生哥哥姐姐,他生父在北方国营厂上班,是当年南方支援北方的那一部分工人,因他生父在北方工作,母亲在南方带着六七个孩子生活,孩子多那日子过得真苦,他是最小的怕养不活,他生父托中间人要把他送了一个好人家,就是这样送给了他养父家,中间人告知他过得很好,这样就没有连系了,后来他生父退休回南方,一家人一直念叨丢在北方的这个孩子。这次找他的原因是母亲病重,天天念叨这个孩子,他父亲没办法了才向当年中间人说了这个情况,说让他回家见一面,这个孩子我们也让他给养父母养老送终,最后才找到村里面给他养父母好话说尽,养父母也同意他回家见生母最后一面,也就是这样两口子随车回无锡的一事。
回无锡见了生母,他也听不懂无锡话,反正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哭的稀里哗啦的,没几天母亲去世了,他们小夫妻披麻戴孝给送别,最后他老父亲召开了家庭会议,还是让他回养父这边给养父母养老送终,考虑到他生活艰难,让他把孩子们留在南方上学,要不就是带孩子在身边哥姐帮扶他,他们选择了带孩子在身边。他家族帮助他,他哥姐和家族的亲戚当时给的见面礼钱给了近三十万,他一个哥在一家摩托车公司当老总,后来给他弄了一个北方的总经销部,很快就风生水起了,加上那时候摩托车卖得好,没几年也是百万富翁了,这小子也孝顺,经常带养父母旅游买营养品,也经常回无锡看生父,生父后来把无锡的老宅给他了,说是他母亲临终的交待,两边经常互动轮换着住。零几年养父母都没了,后来带着老婆上无锡了,听说他无锡老宅子被开发,开发商给赔偿了不少钱和几套房子,他哥姐帮助他开了家公司,他老婆本是经商出身,俩口子把公司打理的很好。孩子也都考上了好的大学,这也是我身边普通人的好命运!这人哪,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真的莫强求!
一个男人的命运可以好到什么程度?
有一朋友2015年还身无分文至今七年身边已有三亿,他没中彩票也没有高学历更没有家庭背景,不知道这是运气还是努力又或许是命运和朋友的指引?我想都有。他2006年参军在部队各方面表现优异,营连领导都让其留队,他说不喜欢长期这种环境生活,其实他知道自己学历有限又没背景不能当将军,话说不想当将军的战士不是好战士,他内心也确实不喜欢那种生活尤其是一辈子,但祖国有召唤他仍会毫不犹豫的冲在第一线。退伍后他在老家进入一家私企混了四年,没余下一分钱更重要的时间过去了事业一事无成,他很替自己焦虑着急,所以拿着刚发的一个月工资毅然决然的辞职了,没联系战友朋友没找着工作就去了深圳,网上找了几个不合适,一个月工资剩下不到五百时在龙华汽车站旁边的旅馆住下了一晚50,因为当时很企业在那招人,心想总不能饿死吧,第三天的时候汽车站路边有不少人围观一招工牌包吃住也参与了其中,被一大巴车拉了过去终点站龙华富士康,说一会有人来面试不用进车间但只要三人心想尽量争取,几十人挨个介绍有幸被录取,H栋四楼物料部南北的北面包装区,穿梭在一楼备料四楼发料成品运输至二楼仓库,做了四个月存下接近七千元,主要龙华汽车站那几天明白了兜里没钱吃饭的苦,同时也是为找下个工作的准备,到了大概第五个月吧,也就是2014年初的时候,有个在深圳朋友联系说在做金融,问我去不去仍是毅然决然的当天办理离职,深圳罗湖深南大夏,三个月的周期第一轮业务以全公司百十人第一的成绩晋升副经理,同事十一点下班他一点,回到宿舍躺在床上学习相关知识最少一小时,因为他知道找到了自己的路。副经理时开始参加培训和参与股市授课环节,他在老家工作的时候就尝试过去了解股市,但没有机会和引路人,而这段期间他私下一直在学习股市技术面深入的接触了股市,这也是他进入金融行业的初衷,刻苦钻研加上这方面的敏感和天赋,第一次授课就爆走了,客户回应强烈他没想到公司也没想到,没有意外还是团队第一的成绩到经理,授课三个月成为公司的主讲老师,一节课是一小时,课前有提纲发到工作群和客户群,所以一节课下来不但要有足够的实盘风险和机会的判断,更需要丰富的技术面撑场,尤其是收盘时间更需要。经理再到营业部经理再到自己出来做公司,两年时间完成,2016年的时候他身边接近有900万,回到老家给了俩姐各六十万,买了一套房一辆车,剩余五百万不到,当时是金融行业的顶峰期,但他进入金融行业的初衷没变,这个市场才是最大的财富,只有这个市场永远在,他热爱的是这个市场股市而不是金融行业,也可以说急流勇退吧。2017年四百万入市,三百万跟着国家在2015年快牛过后的慢牛政策推出和后面的科创板与注册制改革布局,慢牛政策代表横盘震荡,而科创板与创业板涨代表普涨行情,普涨行情拉指数显然背离慢牛政策,白酒汽车整车有色煤炭电力这些没有科创股创业股大方向他都把握了,但那一百万短线操作十个月亏的一分不剩,真的一分不剩,因为中途有仓位加入,也正是这一百万的亏损悟道,因为之前在担任主讲时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技术面,在金融圈里工作也比一般的股民更了解股市,加上这方面的天赋所以他有自己的独特理解,这一百万基本倒在了追涨上面,倒在了越亏越换平凡操作上追涨换强上,他一直坚信这种操作没错,只是技术不够看不透龙头,需要一个这样试错的过程,舍小利换大利的过程,事实也没错,因为当时他的技术面已经很强,对板块转换尤其个股的判断基本一周内都会出涨停,并且操作和技术判断上已经一段时间没有丝毫的进步,所以必须突破这个阶段,他说龙头成交额要保持在六亿以上的,大成交方便主力资金出入,开盘低开不拉秒走,龙头一定是高开并且回调幅度不会很大,让人很舒服的持有感并且都是早盘涨停,个股有明显的线条节奏操盘痕迹,有时市场甚至一段时间没有龙头,一字板或横盘突然板的都不是龙头,没有就不做只做线条节奏操盘痕迹上来的人气龙头,也留意板块的持续力,就这样2018年短线仓逆势五倍收益,至今超三亿深圳上海长沙杭州都有购房,这个人就是我自己,运气努力朋友引导命运的道路都有吧
一个男人的命运可以好到什么程度?
我认识的一位男性朋友,刚开始是靠颜值吃饭,赚到了第一桶金之后,现在已经成功转型,靠自己的能力买了洋房,开上了豪车,还拥有了自己喜欢的事业。
他是一位山东小伙,二十八年前从部队退伍后,经老乡介绍,来到深圳某大型电子厂做了一名保安。就是在这个电子厂,成了他梦想开始的地方,估计他也没有料到,二十年后的自己在广东混得如此风生水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长得阳光帅气,身高一米七五,不算高大,但因为当过兵,走路昂首挺胸,身姿挺拔,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他。而且说话风趣幽默、为人豪爽、聪明机灵,和三教九流的人物打交道游刃有余。
他在深圳电子厂工作时,认识了厂里的高层管理人员,一对来自西安的夫妇。那对夫妇俩后来离开公司,自己出来创业,在深圳办电脑培训机构。九十年代的深圳遍地都是商机,他们很快就赚到了第一桶金。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他们把山东小伙子也挖过去了。
不久,女老板带着山东小伙子和一帮同事,来到我们所在城市开了分机构,后来租了一个厂房办起了电子培训学校。小伙子能说会道,善于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女老板给他委以重任,先是担任招生办主任。后来因为工作出色,而且经常开车载女老板出去办事,给她出谋划策,女老板越来越相信和依赖他,很快就提升他做副校长,负责管理学校的后勤工作。
他和女老板相处融洽,在工作中配合默契,加上女老板的老公还在深圳工作,夫妻俩长期两地分居。不知道什么时候,女老板和他就擦出了爱的火花,越过了雷池。等到女老板老公发现了端倪时,女老板已经怀上了山东小伙的孩子。
女老板和她老公很快就办理了离婚手续。我们这个城市的所有业务归女老板,深圳的归她老公。女老板在他的辅佐下,大展拳脚,申请了牌照,由电子学校转型为具有小学、初中,配置有三十多个班级的民办学校,鼎盛时期拥有两千多名学生。几年前,女老板批了一块地,在政府的支持下,建了一间有三栋教学大楼的学校。现在女老板早已身家过亿。
女老板的辉煌成就,小伙子的支持功不可没。小伙子虽然有自己的家庭,但女老板宁愿不要名份,一直没有再婚。二十多年来小伙子都是她背后的坚强后盾。当然女老板也不敢忘记他的功劳,先是在某高档小区买了一套房子给他,后来又投资给小伙子办了一所幼儿园。
当年的小伙子转眼已经年过半百,现在他离开了那间学校,全力以赴管理自己的幼儿园,把幼儿园打造成了我们当地品质和口碑都不错的幼教机构。成功转型上岸,自己当老板了。
他靠自己的能力赚到的钱,先是在某知名小区买了高层大洋房。前不久看见他又换了一辆四个圈圈的新车,听人说价值上百万。我还开玩笑说他:“换车和我们女人换衣服似的,看中哪件买哪件。”他只是淡然一笑,因为这些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
今年他家儿子考上了研究生,已经开学了。和女老板共同的女儿出国留学回来后,帮助她妈妈一起管理学校。
如今的他,功成名就,儿女双全,享受着齐人之福,堪称男人中的战斗机。他的故事和发家史,成了我们城中的传奇故事。
这是我见过的男人中,命运好到如同开了挂,由一个工厂保安到现在出入有豪车,家住洋房,还有自己蒸蒸日上的事业。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后院平静,家庭幸福。也许是命运之神特别眷顾他吧。
我是自在岁月静好,专写身边真实的故事,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我,支持我。
一个男人的命运可以好到什么程度?
我老公的三弟,就在我们县纺纱厂上班,从他认识三弟媳之后,命运就彻底改写了。
三弟媳也在纺纱厂上班,看着也平平无奇,婚后住在单位分的小房里。99年有了孩子,弟媳也不上班了。
纱厂本来就工资低,我们都觉得这样咋过,结果人家不但过得好好的,又连着买了几套房,其中有一套200多平方的带院子的小别墅。
我们也都知道弟媳妇的爸爸,是在山西当煤老板。弟媳妇在家照顾孩子,在后来的几年内又连着生了两个,超生罚款都是弟媳妇娘家拿的钱。
没几年纱厂倒闭,老三也休闲在家,两口子带娃,从来没有为钱发过愁,而且过的特别好,年纪轻轻就成了食利一族。
三弟媳的娘家给老三出资开过一个厂,奈何老三两口子都不是心强好胜的人,加上不会管理,也就不干了。三弟媳家出钱又找人,最后把老三安排进了一个事业机关,成了有编制的公务员。
现在三弟媳去了她父母那里,在太原买房居住,孩子也转了过去上学,大女儿二十出头,也是有房有车。
我家老三农村出来的孩子,初中没毕业,没一技之长,父母啥也给不了,如果不是认识了弟媳妇,估计不会过这么好。
我知道的男人命好的,就是老三了,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对他来说,也是人生巅峰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