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人说人三穷三富?

我奶奶和我妈经常爱念叨的一句话,三穷三富不到老,一根田坎三节烂。以前不理解,现在理解了。

九几年就来上海打工.后来欠了一屁股债开了家饭店,房东还要欺负我,生意刚好一点儿他就要涨房租,别人都是每年5%递增,他挺牛的,涨100%。

前期投入的钱还没有赚回来,就灰溜溜地被赶出来了,好在第二家饭店的房东人超级好,很善良,一点儿都没有因为她是上海土著就处处彰显她的优越感。

她热情好客,对我自己处理不好的问题有求必应,天天关心我生意好不好,如果中午不好,她就很着急,鼓励我不要泄气,说晚上一定会好的。

在她的帮助和鞭策下,我的生意满满好转,开始由坐不满到翻台了,房东大姐就系着我们店的标致围裙,站门口帮我招呼客人,忙不过来了她也帮我收碗擦桌子,给顾客点菜,端菜。

老实说那几年是我最快乐的日子,感觉自己就是一棵小草,大姐就是一棵大树,默默地为我遮风挡雨,不求回报,她们家是拆迁房,她租给我的房租价格纯粹就是白菜价,很多人做不到她那样的境界。

就这样平稳地渡过了几年,那几年也应该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吧,后面一个同乡看我饭店生意很好,别人都睡觉了,我们家的宵夜还在翻台。

就放话出来说他要在我的左右两边开店,这样源深路五牛城那边的白领和陆家嘴东方明珠周围的白领,就不会舍近求远来我家消费。

他们那样说,事实上也那样做了,找厨师切配来我们店偷学技术,找服务员来我们店拉客人,但是不管他怎么做,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的本分。

哪怕他们就是开在我们店隔壁,我也无权干涉,别人合理合法,人家有这个资本,也有那种运气找到合适的店铺。

有些东西他永远学不会,那就是沉稳,知足。

经常都有顾客看到我们员工围在一起拔猪毛,我们的猪头肉猪耳朵所有卤菜是自己做的,他们是半成品,所以不管他怎么拌,都拌不出我们家的味道。但是他们的利润是我们的2倍。

中午两左右两端的客户流失不少,但是晚上依然如故。

他们一看自己的策略没有成功,就开始打折送啤酒,送菜。

有些客人就问我说,你老乡都打折,你咋不打折呢?

他们每天晚上去鱼市收鱼,死了的鱼和快死的鱼很便宜,我们用的活鱼,客人点了再做。他们是提前腌制好的,更入味一些,我们的反而没有他们的入味。但是我们不能说,不能去诋毁别人,虽然是事实。

我们的烤鱼肉肯定比他们的新鲜细腻。毕竟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懂,还是会选择他们家,因为他们家有折扣。

而我始终坚持我的经营理念,生意有了明显的下降,他们甚至开庆功宴,说终于把我们打倒了。

我们就这样不温不火的又熬了几年,因为修地铁14号线,饭店拆迁了,他们也如愿以偿的独享我们那片的资源。

两家生意如日中天,他们就说我们太保守了,看着生意不错,居然没有挣到多少钱。

而他们在短短的2年除去投资成本各自挣了近100万,就有老乡朋友约他们去投资,那几年投资房地产是大家伙儿都津津乐道的事情。比开小饭店听起来高大上得多。

后面那几年,他们每年赚的钱和之前的积蓄,全部都投进去了,关键是他们又不懂,也没有参与管理。

别人说这处工地要投钱他们就出钱就是,幻想着有一天分钱,赚得盆满钵满。

老家的亲戚朋友看到他们几年时间又是饭店又是房地产,羡慕得紧,就主动找他们入股投资,也是想借力分一杯羹。没想到这几年不景气,亏得眼睛都睁不开。

家里亲戚朋友天天围追堵截,让他们还钱,卖掉房子,卖掉饭店,依然资不抵债,两家饭店老板和老板娘就因为钱天天打架,最后分道扬镳。

他们一起投资的一大群人当中,有一个人比较聪明,始终没有抛弃饭店,他把挣得400多万投进去亏了,但是他爱人一直经营着饭店,如今又靠着东山再起了。

开在我左右两边的两个老板,有机遇可能会东山再起,但是相对比较难,首先启动资金就是个问题,只有相信你人品贵重的人才会借钱给你。

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回忆起我们关门那天,他们晚上邀请同乡好友开庆功宴,举杯仰天长啸的情景。

题主问:为什么老人说三穷三富?

我奶奶经常说:一根田坎三节烂,三穷三富不到老。

不要笑话别人比你差,世界瞬息万变。

谁都不知道明天是欢笑还是泪水,是成功还是失败。

善事奉行,诸恶莫作。

君子立德,小人图利。

长不欺短,富不凌贫。

达不足喜,穷不足忧。

路留一步,味减三分。

为什么老人说人三穷三富?

三穷三富不到老,几波几难未登头。

人似三节草,不知哪节好。

久住令人嫌,贫来亲亦疏。

……

为什么老人说人三穷三富?

三穷三富,说的是一个人的人生没有一帆风顺,总会有起起落落!一个人到最后,能不能成功的守住财富,靠的是自己的不断拼搏!

第一次听到“三穷三富”这句话的时候,尽然以为是说人要穷三次才会富三次!是不是有些幼稚!

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从两个人的经历体会到的。一个是我的叔叔,一个是我老家第一位百万富翁

先说我的叔叔,比我父亲小几岁,听奶奶说,小的时候,他就不怎么老实,长大以后,就更能折腾了。他爱交朋友,也很健谈!这是他折腾的资本!

叔叔的故事要从九十年代的“旭日升”说起。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个品牌!

当时这个品牌刚刚起步,爱折腾的叔叔,最为第一批市场的开拓者,离开家到遥远的南方,因为健谈,爱交往,他们很快就打开了市场,这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那个时候,冰茶风光无限,他们那一批人,也跟着顺风顺水。那个时候叔叔是全村第一个私人装电话,全村第一个带BB机,第一部手机的!那是他的高光时刻。

后来,冰茶开始走下坡路。他们的收入骤降,他又是第一批离开的人。后来又做过酒,饮料,奶制品,等等很多事情。都不如意。

但是他并不服输,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尝试,终于,这两年,叔叔做物资再生方面的生意,一切都比较顺利,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老家的第一位百万富翁,也是一位敢折腾的。八十年代末,拖拉机还是很稀罕的,他借钱买来一台,打算给别人家拉货,干农活挣钱,结果赔了,卖掉大拖拉机,买了一台小型的,又赔了,又做生意,不出意外,又赔了。到了这个时候,全家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一家人挤在马棚里!。

一般人到了这个时候,肯定就老老实实种地了。可是他偏偏不!老家镇上有家砖厂,一直亏损,他借钱承包了下来,结果不到一年,就开始赚钱。然后生意越来越红火。

镇长还在骑摩托车的时候,他就花十八万买来一台桑塔纳轿车。那可是九十年代初。桑塔纳的地位,比现在的奔驰地位还高。后来又养猪,赶上了前两年的大行情,挣了几千万。然后全家人搬到大城市去了。

他们两个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和尝试!起起伏伏,最终成就了现在的事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