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为什么不在狭长的半岛之间挖一条运河,从而取代马六甲海峡?
世界地缘局势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泰国在还是暹罗的时候就想过开挖克拉运河,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拖了几百年,一直没开工,将来也开工不了了,克拉运河注定只是计划。
近些年克拉运河在国内的名声已经臭了,它和尼加拉瓜运河一样,被很多不法分子当作幌子用来非法集资、坑蒙拐骗。
克拉运河就是计划在克拉地峡上开挖的一条运河,早在17世纪时泰国(当时中国还称其为暹罗)便有此构想。1868年即位的拉玛五世正式提出开凿克拉运河的计划,上世纪90年代时任总理差瓦利·永猜裕、2003年时任总理他信都力主开挖运河,但都是干打雷不下雨。
关于克拉运河无法开通的原因,相关文章网上一搜就能搜到,说来说去也就那么几点。
1、开挖难度大,资金投入大,成本回收年限长。
克拉地峡是马来半岛与泰国南部连接的狭长地带,将安达曼海和暹罗湾分隔。克拉地峡最窄处有56公里,最宽处有190公里,海拔最高为75米。
泰国之前组织专家对运河方案进行论证,最后在泰南狭长地带拟定4个地点,位于普吉岛以北的克拉地峡只是4个地点之一,而且并非最优地点。因为克拉地峡虽然最窄处只有50多公里,但是山地多,施工难度太大。当时给出的最优方案是在普吉岛以南的萨庭帕县开凿一条100公里长、400米宽、25米深的运河,双向通航。工期大约7-10年,耗资300亿-400亿美元,这条计划中的运河被称为“泰国运河”。这条运河相比马六甲海峡能缩短1200公里左右的航程,节约1-3天的航运时间,大型油轮可节省30万美元的费用。运河的“过路费”必须要远低于航程节省的费用才能有吸引力,但与天价的建设成本相比,依靠“过路费”回收成本太慢了。
而且新加坡拥有现成的世界一流港口,设施和管理水平也是世界一流。泰国工业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比新加坡差一大截,就算运河建成了,又有多少船舶愿意去?所以只看成本和收益就没有多少人同意开通克拉运河。
泰国的财政一直捉襟见肘,恐怕拿不出这么多钱,连经常出轨的老旧铁路都无钱修缮,怎么可能修建沟通两洋、耗资几百亿美元的运河。让我国去当冤大头那是不可能的,我们正在规划中巴经济走廊,不会把精力浪费在这条没有希望的运河上。
2、内部矛盾。
泰国国内局势一直不稳,根本无法合力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而且泰南地区一直是泰国的火药桶,尤其是泰南三府——北大年府、也拉府和那拉提瓦府(陶公府),这三府的居民以马来人MSL为主,一直寻求脱离泰国,恐怖袭击不断。宗教和民族问题一向是无解的难题,而克拉运河如果开通更会加大泰南与泰北之间的隔阂,会加重泰南三府的分离倾向。
3、外部阻力。
克拉运河开通有可能会取代马六甲海峡,成为新的“海上生命线”,对世界局势产生巨大影响。而泰国是个小国,他若是要开通克拉运河,势必会受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的阻挠,马六甲海峡每年6万艘船通过,这么大块肥肉他们怎么可能让出去。而且还有美国在背后给他们撑腰,马六甲海峡是美国称霸世界必须控制的16个咽喉要道之一,美国不会让克拉运河取代马六甲海峡的地位。
阻碍这么多,克拉运河怕是永无开工之日了。
泰国为什么不在狭长的半岛之间挖一条运河,从而取代马六甲海峡?
理论可行,但实际上阻碍重重,克拉运河的计划早在17世纪初就已提出,但至今仍旧停留在纸上未经实施。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克拉运河:在泰国领地的马来半岛部分最窄处,有一处“克拉地峡”,宽度非常窄,东部是泰国湾,西边是安达曼海,由于这里是陆地无法航行,所以东西两边的船只要想抵达对岸,从来都只能从南边的马六甲海峡绕道。所以长久以来,包括泰国本身在内多方都想在此开凿运河贯通,称作克拉运河。
据说最早的克拉运河计划在17世纪出现,泰国曼谷王朝拉玛五世时代,朱拉隆功到访欧洲,当时国际航运业发展迅速,朱拉隆功也想着开通克拉运河,为泰国赢得先机。
然而,当时的泰国实力有限,并不足以完成这么巨大的工程,而且之后两次世界大战不断袭来,还有后来的美苏相争与印支战争,都让这项计划搁浅。近年来随着局势的相对比较安定,克拉运河计划再次被提出。
很显然开通运河有不少好处,首先就是不用绕道马六甲,航程至少会缩短1100公里,不仅节省大量时间,而且可以缩减很多的运费。再者马六甲海峡本身的安全性越来越差,航道淤积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存在着不少的隐患,这对于很多以来马六甲的国家非常担忧。克拉运河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撇开马六甲海峡,减少成本并且提高安全性。
当然,凡事有利也有弊,如若都只是好处的话,克拉运河计划也不会搁置到今天。
首先,运河开凿的难度非常大,而且需要耗费的资金相对来说很高昂。泰国仍旧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其年人均GDP还不如中国,而且以泰国本身的实力想要开通克拉运河也困难。一旦工程开始却又无法顺利完工,很可能就无限期拖延,成为泰国的一个巨大的鸡肋。
再者,运河终究是运河,其通航能力到底如何实在不可预估,开通后最多也就是分薄马六甲航线的运输而已,很难完成全面的代替。如此一来,运河开通的经济收益成本就很值得考虑了,很可能有不划算的风险。
最后,克拉运河一旦开通,动的不仅仅是单纯的马六甲航线的蛋糕,受损失的也不可能只是新加坡而已,牵扯的利益方是非常广泛的。泰国身处东盟之中,很难不去顾虑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印尼的处境感受,还有在马六甲地区有重大利益存在的美国,即便泰国开通克拉运河,也很难绕开美国的影响,甚至可能上演当初巴拿马运河那般的悲剧。
而且,泰国的马来半岛部分长期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游离主体的情况,与泰国主体信奉伊斯兰教,大多都是泰族人不同,克拉地峡附近是马来人的聚集地,信奉伊斯兰为主,从近代开始就有脱离泰国的倾向。如果泰国开凿运河,无异于是自己在隔断与克拉运河南部之间的联系,这对于泰国本身的完整与安全,也是不利的。
泰国为什么不在狭长的半岛之间挖一条运河,从而取代马六甲海峡?
泰国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有这个心思了,在泰国国王拉玛五世(现任国王是拉玛十世)的时候也提出了相应的计划,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就是没能够成功。
先来看看克拉运河的地理位置,克拉运河地处泰国马来半岛的最窄的地方,预计这条运河的长度为112公里,投资高达300亿美元,工期为十年,而一旦开凿成功的话,将会缩短一千两百多公里的航线还有三至五天的时间。
可以说,这条运河如果开凿的话,将会大大的有利东亚国家的航运的。
虽然这条运河带来的经济效益很明显,但是目前来说,确实不具有可操作性的。
在过去的百年时间里,泰国没有开凿一方面是因为资金的原因,但是到如今,资金这都已经是小问题的,技术也都不是问题。唯一问题就是他如何能够说服印度尼西亚那好几亿的人口。
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他们的经济发展基本上就是靠着这样一条马六甲运河的,而一旦马六甲没用了,这对于他们的经济打击将会是空前的。所谓:“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他们当然不会答应了,再加上泰国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小国,又没什么话语权。
由此可见,泰国的这条发财梦估计还是要停留在梦里边了。
泰国为什么不在狭长的半岛之间挖一条运河,从而取代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最重要的海上通道。途经马六甲海峡的游轮数量是苏伊士运河士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而目的地主要为东亚三国(中日韩)。
所以对于中日韩三国来说,马六甲海峡就是海上生命线,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说更是如此。美国也是深知马六甲海峡对东亚国家的重要性,因而在海峡沿岸的新加坡建立了军事基地,以期扼制咽喉要道,对我国能源安全形成了巨大的隐患。对我们来说,这就是所谓的马六甲困境。
实际上来说,从马六甲海峡穿越,是比较绕的。有人一直在设想直接从泰国中南部开通一条人工运河连通印度洋和太平洋,这样可以直接减少1200公里的航程,极大的减少运输成本。
这个设想,也就是泰国的克拉地峡运河计划。(详情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
这个计划提出很多年来,但一直未能付诸行动,想来制约因素太多了。
当然,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肯定是没有的,克拉地峡运河102公里,比起巴拿马运河的82公里也就多了22公里,100多年前巴拿马运河都能开通,克拉运河也应该没啥问题。
问题在于其他方面。
对于泰国来说,克拉地峡运河一旦开通,确实是能获利不少。但是这就意味着同时得罪了马六甲海峡沿岸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三国。泰国抢了他们的饭碗,免不了要遭到报复,泰国有没有这个能力抵挡三国的报复还难说。
除了这三个国家,泰国还要担心的就是美国。
前面也说过了,美国驻军新加坡,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控制东亚国家的能源运输通道。如果改道了,那美军显然是不会放弃干预的,到时候泰国要做好被美国驻军的心理准备。
被美国驻军还是好的,搞不好泰国还会面临分裂的危险。泰国南部三府和泰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就一直不好,在民族、宗教问题上冲突不断,有明显的独立倾向,2004年南部三府的穆斯林还掀起了动乱 。如果克拉地峡运河一旦建成,美国势必横插一脚,那泰国南部三府极有可能在山姆大叔的支持下形成事实上的独立,就如同塞尔维亚的科索沃地区一样。
在这样的考虑下,泰国至少在短时间内不会修建克拉地峡运河的。
泰国为什么不在狭长的半岛之间挖一条运河,从而取代马六甲海峡?
在泰国湾和缅甸海之间挖一条运河,实际上就是指克拉运河,这条运河的设想早在40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了。根据规划,克拉运河长约102公里,河宽400米,平均水深25米,预计最大可通航40万吨级轮船。建成后从欧洲进入东方,航程将比通过马六甲海峡要缩短一千二百多公里。
而且,有人认为,克拉运河一旦开通,将减少东方国家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甚至在特殊时期,多一条航运通道,就不会被掐断命脉,但其实这样的想法更多只存在于民间,只是民间对未来虚无主义的设想,在现实社会中,克拉运河的建设意义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克拉运河缺资金、缺技术吗?之所以泰国迟迟不修建克拉运河,很多人说是泰国没资金、没技术,这样的想法很可笑,就算泰国自身真的没有钱,那是不是可以采用PPP方式修建,建成后企业收取几年“过路费”,收回投资成本,然后再移交泰国官方,再退一万步讲,就算泰国国内真的没有大型企业可承担运河建设,那是不是可以进行国际招标,泰国北方不就是“基建狂魔”吗。
比如,当年巴拿马运河就不是由巴拿马共和国修建的,采用的正是国际招标、承租方式。最开始修建巴拿马运河的是一家法国公司,那时巴拿马还未独立,属于哥伦比亚的一个省。后来隔壁美国对运河修建百般阻挠,阴谋诡计策划了巴拿马独立,并用不平等条约拿到了运河建设权,建成后从1914年--1999年,一直处在美国控制下,1999年后才完全移交巴拿马。
泰国不是当年的巴拿马,当前国际情况也早就不同于往日,克拉运河修建完全可以采用正常国际招标,所以没资金、没技术根本不是克拉运河不修建的原因。
克拉运河会破坏领土完整吗?还有人说,克拉运河不修建的原因与领土完整有关,因为泰国版图比较奇葩,不属于中规中矩的铁板一块,而像一个“大象头”,拥有一个长鼻子,修建运河的克拉地峡不仅位于象鼻子末端,还位于泰国南部与马来半岛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上。如果开凿陆上运河,将完全切断运河南部与北部的陆上交通,时间久了可能引起南部群众的心理变化,被有心人利用,产生领土分裂,所以泰国不敢冒这个风险。这样的说法确实存在可能,但也不是泰国不修建运河的主要原因,巴拿马运河都已经发展成“国中国”了,也没见巴拿马被分裂。
克拉运河不建设最大原因是无利可图运河的意思是人工开凿的通航河道,可用来沟通地区或水域之间的航运通行,那问题来了,只要人工建设的航道都是要收费的,除非这条航道只供本国使用。克拉运河的建设愿景是要与马六甲海峡竞争,打造成国际运河,否则无利可图,这显然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概念是一样的。
但很多人在讨论克拉运河时,忽略了一个事实,运河与海峡有很大不同,海峡属于国际通用航道,往来商船只要不靠岸是免费通行的。像马六甲海峡分属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管理,虽然三个国家都想征收过路费,但受国际航道法限制,任何国家都无法收费。
很多人看到位于马六甲海峡北岸的新加坡很发达,难免认为新加坡是靠收取马六甲海峡过路费而发达的,这么理解完全错误。新加坡港口发达不假,各国船只多在新加坡靠岸也不假,但新加坡收取的并不是过路费,而是提供商船补给、维护,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港口已经是国际集装箱的中转中心,各国货物在这里完成转场,这才给新加坡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综上,克拉运河建设后,不收费无利可图,收费则国际船只还选择马六甲,除非克拉运河也能提供新加坡一样的货物中转功能,但这显然强人所难,毕竟运河与海峡天然地形差别是无法弥补的。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泰国为什么不在狭长的半岛之间挖一条运河,从而取代马六甲海峡?
大前年一个朋友就参与过此事,长驻泰国半年之久。
这事除了中国有动力做,也有实力做之外,泰国自己是没能力做这事的。但中国人去动这心思的多了,都没啥进展,因为泰国形势不稳,做了后产权、收益都没法说清,所以没有人愿意投这个钱。
不过朋友借此认识了不少泰国政要,在那搞成了一个海上潮汐监控的项目,资方也是中国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