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安禄山为何认小自己16岁的杨玉环为干妈,他为何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之所以要认比他小16岁的杨贵妃做干妈,最重要的原因,其实不过是为了攀附权势,借杨贵妃这条线得到唐玄宗的欢心,然后可以拥有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权力。
认一个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女子做干妈,这种事情,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看起来都有些离谱。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安禄山的早年经历,我们就不难发现,这其实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
公元703年,安禄山生于西域康国,大概就是今天的哈萨克斯坦那一带。此时正是武则天在位后期,唐朝正处于最为强大的时代之一,势力范围也延伸到了中亚这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说安禄山出生时便是唐朝人,其实也不算错。
安禄山的父亲,在安禄山还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所以安禄山从小时候开始,就是由母亲抚养长大的。安禄山的母亲,身份倒是有点特殊,她是突厥的一个巫师。在突厥部落当中,巫师是个很特殊的存在,地位很高。
后来,安禄山的母亲,改嫁给一个叫安延偃的人为妻。安禄山也就成了安延偃的继子,后来改姓为安。
再之后,安禄山母亲所在的那个突厥部落,在战争当中战败。安禄山的继父便带着安家人逃了出来,投奔同姓亲族的安贞节,一路从西域跑到了山西地区。这一路上的奔波劳苦,可想而知。
到了山西之后,安禄山开始逐渐摆脱西域的生活方式,融入当地汉人的生活圈。不过,胡人的身份,始终是他的短板。唐朝那会儿,胡人在唐朝虽然不受歧视,但是也有些二等公民的意思。不过好在安禄山比较聪明,虽说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但却精通多国语言。
随着安禄山逐渐长大,安禄山也开始需要工作生活。因为精通多国语言的关系,安禄山做了边境互市的一个牙郎。什么是牙郎呢?这里要简单解释一下,唐朝那会儿,不像现在通讯这么发达,想做跨国生意更是千难万难。当时唐朝在边境开设了互市,唐朝人和其他民族的人,都可以来这个市场里做生意。但是,双方不是一个民族,语言往往不通,这时候就需要翻译帮忙。所谓牙郎,指的就是这个买卖过程中,通过承担翻译工作赚钱的这种人。
在做牙郎的这段时间里,安禄山见过了很多很多的生意人,逐渐开始变得无比精明。
后来,安禄山在工作的时候,手脚不干净想要偷羊。然而在偷羊的时候,却被当地的守将张守珪发现。张守珪也没拿安禄山这个胡人当回事,直接下令让人把安禄山乱棍打死。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安禄山大喊了一声:您难道不想建功立业,灭掉两个藩族吗?如果想的话,为什么要杀我呢?
临死之前喊一句豪言壮语,这种做法到底能不能保命,实在是不好说。不过,历史上确实有成功的先例,比如汉朝时候的韩信,唐朝初年的李靖,都曾干过类似的事情。估计张守珪是听说过这两人的故事,所以在听到安禄山的喊叫后,竟然还真的放了他,然后还将他收入军中,让他负责抓俘虏。
就这样,安禄山开始进入唐朝军队做事。
进入军队后,安禄山凭着自己圆滑而且善战的特点,开始逐渐混得如鱼得水。因为勇敢善战,所以安禄山每次出去打仗,总能斩获颇丰。而在唐军内部,安禄山靠着早年做牙郎时锻炼出来的圆滑性子,在军中四处攀附权贵,肯花钱贿赂上级。对于这样的下属,很多军中官员自然对其颇为喜欢,就连张守珪这位主官,都对其另眼相看,后来将其收为了义子。
有了张守珪这位义父,安禄山等于是傍上了一条大腿,接下来的升官之旅,自然更加顺利。此后的八年时间里,安禄山在军中扶摇直上,最后在张守珪的保举下,当上了平卢兵马使。到了这个时候,安禄山已经算得上是边军高级将领,权柄极大。此后,安禄山又使出了自己的贿赂绝招,只要是能够在京城说上一些话的官员,安禄山都大肆行贿,这就使得安禄山在京城那边的风评极好,就连唐玄宗都对他印象不错。
于是,两年之后,当唐玄宗设置平卢节度的时候,就让安禄山做了平卢节度使,代理御史中丞。
这里要多解释两句,此时的安禄山,单以官职而论的话,其实并不算特别大。虽然唐朝中后期的时候,节度使就是一方诸侯,权力大的没边,甚至堪称裂土封王。然而唐玄宗时期,因为军镇制度刚刚推行,节度使手里的权力还很有限。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时的节度使,其实并不是一个常设官职,而是一个类似于‘钦差大臣’一样的官职。所以,在唐朝的官员体系当中,我们根本找不到任何记载,说‘节度使’这个官职是几品官。
不过,既然是一个官职,自然也要有一个大致的品秩,这样才好区分上下级。所以,当时的节度使,一般身兼一个荣誉职位。而这个荣誉职位,就是这个节度使的实际品级。比如安禄山,在升任节度使的同时,代理御史中丞。御史中丞的品秩为正四品下,类比今天的话,大概相当于一个非省会城市的市长级别。
当然,如果考虑到手里的兵权,那安禄山的地位,确实要提高很多。
但是,随着安禄山当上了节度使,接下来再想升官,那就难了。因为按照唐朝的军制,比节度使再高以及,就是十二卫的大将军,或者进入京城中枢做官。对于身为胡人的安禄山来说,升任节度使之后,单纯靠送礼已经无法再解决问题。想要再往上升,只有一个人能够做主。
这个人,就是身为皇帝的唐玄宗本人。
想再往上升,只有让唐玄宗本人对他特别有好感才行。
不过,想要让唐玄宗对自己好感爆棚,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唐玄宗是皇帝,靠贿赂这一招是没用的。安禄山能做的,也就是贿赂唐玄宗身边的人。其次,到了这个时候,有些人是不会再帮安禄山说话了,因为如果安禄山再升官,一旦升到京城任职,会妨碍到他们自己。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安禄山能巴结的人,也就只剩下了寥寥几人而已。
身为宰相的李林甫,身为唐玄宗身边第一近侍的高力士,以及作为唐玄宗宠妃的杨玉环。
只有这三个人愿意帮他说话,他才能有机会再进一步。
这一点,安禄山虽然很清楚,而且也确实早就开始行动了。对于李林甫和高力士这两人,只要对他们表现出足够的忠诚,并且舍得送钱,他们还是可以帮安禄山说话的。但是杨玉环就不一样了,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宠妃,根本就不缺钱。如何讨得杨玉环的欢心,得到杨玉环的支持,这就成了摆在安禄山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安禄山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认杨玉环为义母。
虽说杨玉环在后宫最受宠爱,地位堪比皇后,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杨玉环并无子嗣。这件事,一直是杨玉环的一个遗憾。认杨玉环为义母,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好歹能够让杨玉环高兴一下。至于杨玉环比安禄山本人还小十六岁这件事,安禄山则并不在意。身为胡人,胡人的伦理观念本就不强。而安禄山本人又是一个为了权势可以彻底放下面子的人,自然不会因为放不开面子而拒绝这个可能。
于是,安禄山向唐玄宗上书,请求认杨玉环为义母。
在收到安禄山的上书后,唐玄宗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还真的答应了。
就这样,安禄山认杨玉环做了自己的义母。而且,此后每次安禄山回京述职,进宫的时候总会先去见杨玉环,后去见唐玄宗。因为按照胡人的礼仪,母亲是要排在父亲前面的。而唐玄宗听到安禄山的解释后,非但没有生气,反倒十分高兴。
靠着认义母这一招,安禄山不但得到了杨玉环的支持,而且还得到了李隆基的赏识。自此之后,更加平步青云。不但坐稳了平卢节度使的位置,还兼任了河东、范阳两大军镇的节度使。到了天宝年间,唐朝最精锐的边军,超过四成都掌握在安禄山手上,埋下了安史之乱的祸根。
再之后,随着安禄山手上的军权,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安禄山再想往上升,就只有两条路。一是入朝为相,担任宰相之职。不过,这条路后期基本走不通,因为同时身为宰相的杨国忠,对安禄山十分敌视,根本不允许安禄山有机会入朝为相。至于第二条路,便是发动叛乱,一路打进长安,自己当家做主人。
于是,野心极大又手握重兵的安禄山,终于开始生出了反叛之心。天宝十四年,安禄山打着诛杀杨国忠的旗号,从范阳起兵。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由此爆发。
总之,安禄山不管是认杨玉环为义母,还是后期发动叛乱,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已。安禄山这种人,并没有什么高尚的情操,只讲一个利字。让这样的人手握重兵,做一名封疆大吏,也只能说是唐玄宗本人识人不明,唐朝该有这一劫。
唐朝的安禄山为何认小自己16岁的杨玉环为干妈,他为何发动安史之乱?
唐朝安史之乱前的形势,与及杨玉环、安禄山其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唐朝历经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国力空前强盛,政通人和,四海升平。
在这国富民强的情况下,唐玄宗开始变得骄侈暴佚,沉浸于杨玉环的羞花之貌。杨玉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白居易为她写过“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为她写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她的羞花美貌与能歌善舞使得唐玄宗神魂颠倒,声色犬马,疏于朝纲,朝野大小事全权交给佞臣李林甫处理,当中的时间竟然长达十九年。大树下好乘凉,杨玉环得宠,其族兄杨国忠受到重用平步青云,他与李林甫沆瀣一气,权倾一时。李林甫年老退出宰相之位,杨国忠接替,李氏的大唐,俨然变成了杨氏的大唐。
安禄山,突厥人,本是潘镇军队中的无名小卒,但他武功不错,而且有两个绝招:贿赂、谄媚。但凡有上面有人来检查,他就必定贿赂、谄媚,这两招竟然让他一路得到重用,成为了有兵权的节度使,还能有机会接触到佞臣李林甫、杨国忠。
安禄山认小自己16岁的杨玉环为干妈,堪称历史之荒诞。安禄山通过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得幸拜见唐玄宗、杨玉环,凭其舌灿莲花,捧得二人飘飘然,甚至认杨玉环为义母。根据宋代欧阳修的《新唐书》记载:
时杨贵妃有宠,禄山请为妃养儿,帝许之。其拜,必先妃后帝,帝怪之,答曰:“蕃人先母后父。”帝大悦,命与杨铦及三夫人约为兄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安禄山请求认杨玉环为义母,唐玄宗答应了。但是,在朝拜行礼的时候,安禄山先拜杨玉环再拜唐玄宗,唐玄宗很不高兴责怪他,安禄山则又巧妙地拍了唐玄宗的马屁,说按照潘人的风俗,先拜母亲再拜父亲。唐玄宗是宠爱杨玉环的,所以龙颜大悦,让他再与杨铦(杨玉环堂兄)等人结拜。
于是,这荒诞之事便这样发生了,公元703年出生的安禄山,认公元719年出生的杨玉环为干妈,为了荣华富贵,为了搏得美人欢颜,置世间伦理于不顾。
安禄山、史思明起兵谋反,制造了臭名昭著的长达七年两个月的“安史之乱”,最后唐玄宗被迫退位,杨玉环自缢,而安禄山、史思明均被自己的儿子所杀。安禄山得唐玄宗的宠幸之后,更好骄横,手握重兵,目中无人,视杨国忠如无存。杨国忠的地位受到威胁,利用杨氏家族的权势对安禄山进行打压,二人彻底分裂。
安碌山早就心怀异志,趁自己羽翼丰满,手握重兵,借“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名,于公元755年,他与自己的同乡史思明在范阳(河北涿州)起兵,安史之乱正式爆发。
当时安禄山的实际兵力是十五万,为了达到威慑,号称二十万。由于唐朝太平盛世,多年不曾有战事,安禄山在范阳起兵,竟然有许多人不相信,包括唐玄宗。安禄山在河北区域内,所向披靡,很快控制了河北。
河北沦陷,唐玄宗这才如梦初醒,相信了安禄山、史思明谋反之事,急忙诏来杨国忠共商应对之策。奈何唐玄宗晚年不似壮年之时的英明,加上杨国忠并无统兵作战之才,屡屡兵败,接而河南沦陷。
安禄山迷恋权利,攻克河南洛阳之后,迫不及待地称帝,在公元755年12月,他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但安禄山暴虐无道,脾性乖戾,动辄肆虐下属。公元757年,他儿子安庆绪与李猪儿、严庄,忍无可忍,将其杀害,一代佞臣安禄山死于自己的儿子手上。
安庆绪杀死父亲安禄山,依然也想过皇帝的瘾,自立为帝,年号载初。可是,因果循环总是这么精准,安庆绪立帝两年后被他父亲的死党史思明所杀,史思明逃不过皇帝名号的诱惑,更国号为大燕,建元顺天。然而,史思明又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所杀,史朝义也想过一过做皇帝的瘾,继承称帝,年号显圣。
安史之乱曾一度让大唐的长安失陷,唐玄宗无奈之下,率群臣、众将士逃离长安。唐玄宗逃至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众将士饥渴难耐,怒火攻心,将矛头指向杨国忠,认为杨国忠的为乱朝纲才导致安禄山的造反,一致请求要杀死杨国忠。杨国忠闻言想出逃,被众将士乱刀砍死。
接而高力士、陈玄礼等重臣,上谏唐玄宗,直指杨玉环红颜祸国,请求唐玄宗将其处死。唐玄宗出逃在外,无可奈何,只得忍痛命令高力士监刑,让杨玉环在佛堂自缢,一代美女香消玉殒,魂丧于这安史之乱,而且还是自己的“义子”所发起的战乱。
唐玄宗逃至灵武(今宁夏灵武市),被迫退位,李亨登基,称唐肃宗。唐肃宗相对比较有军事才华,重用能臣,收复了大半失地。公元762年,唐肃宗因病去世,李豫即位,称唐代宗。唐代宗在唐肃宗收复大量失地的基础上,以秋风卷残叶之势,击败史朝义,史朝义兵败之后在林中自缢。七年两个月的安史之乱才正式结束。
安史之乱使唐朝元气大伤,生灵涂炭,它与当局者的昏庸有关,也与唐朝的兵权过大的下放到地方政权有关。安史之乱后,唐朝相当长时间处于潘镇割据的场面,也为唐朝的灭亡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唐朝的安禄山为何认小自己16岁的杨玉环为干妈,他为何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703~757年)是个胡人,一说他是突厥人。营州(今辽宁朝阳)人。安禄山出身并不高贵,母亲是个巫婆,父亲早死。不过安禄山从小很聪明。
开元十三年(725年),22岁的安禄山在边境做贸易生意,期间学会了六国语言,最后当了个为买卖人协议物价的牙郎(相当于经纪人加翻译官)。
安禄山是个急功近利之人,总嫌挣死工资来钱慢。怎么弄钱快呢?在工作之余他盯上了牧人的羊群,“偷羊卖羊来钱最快”,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
▲安禄山
开元二十年(732年),29岁的安禄山在一次偷羊时,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边防军生擒活捉。张守珪亲自审问,为了杀一儆百,决定把安禄山乱棍打死。
就在行刑时,安禄山高声喊道:“将军难道不想在边防建功立业了?为什么要杀一位替你冲锋陷阵的好汉?”张守珪一看安禄山长得高大威猛,于是就放了他,但是,安禄山必须从军服兵役。
安禄山心想,“只要能活下来,当兵就当兵吧。”在随后的日子里,安禄山以骁勇善战出名,被张守珪收为义子。
随着战功的累积,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安禄山升为平卢兵马使。天宝三载(744年),唐玄宗李隆基封安禄山为范阳节度使。
安禄山平步青云之机,进宫谢恩遇到了人生的贵人——杨玉环▲杨贵妃
天宝四年(745年)春天,长安城喜气洋洋,一片披红挂彩。原来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大婚。
60岁的李隆基梅开二度,娶了26岁的杨玉环(719~756)为贵妃,杨玉环就是历史上的杨贵妃。
也就在李隆基和杨玉环刚度完蜜月后,安禄山为了谢恩(升为范阳节度使要向皇上谢恩)来到了京城长安。安禄山不是第一次从边防来长安,他深深迷恋上了大唐的繁荣昌盛。
当他第一次见到杨贵妃时,安禄山哭了,恨自己白活了40年(第一次见杨贵妃,安禄山40岁),世上还有这么美的女人?我特么在边防看到的女人比我还强壮。安禄山心头万千“草泥马”奔腾而过。
安禄山感叹造物主的神奇,什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都不能诠释杨贵妃的美。
▲唐玄宗和杨玉环
安禄山想起了一句诗:“天生丽质难自弃,增一寸太肥,减一分太瘦。”还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安禄山看似粗俗,实则有内秀,别忘了他曾是学霸,会六种外国语。
就在安禄山文思泉涌,浮想联翩时,杨贵妃看出了他的心思,杨贵妃阅人无数,心想:“臭男人都这个德性!”色眯眯的。
杨贵妃伸出芊芊中指,点了安禄山额头一下。安禄山随之明白了,这是“郎有情、妾有意”的意思。饮食男女都能读懂这些信息。
安禄山看上了杨贵妃,杨贵妃何曾没看上安禄山呢?杨贵妃心中有苦难言,自从蜜月过后杨贵妃才知道“男人什么叫力不从心”。假如李隆基不是皇帝,估计杨玉环能把他踹下床去。60岁的老男人怎能满足26岁的杨贵妃的欲求?
▲安禄山
安禄山的出现让她看到了希望,“威武彪悍,男人味十足”,这是杨贵妃对安禄山的第一印象。为了便于以后走动,也为了遮人耳目,40岁的安禄山认了26岁的杨玉环为干妈,这个套路并不稀奇,看看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干儿探望干妈天经地义,这和干爹探望干女儿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玉环按照胡人风俗,为安禄山举办了“百日洗儿礼”。杨贵妃在浴盆把安禄山洗白后,用绸缎裹了起来。杨贵妃看到笑了,唐玄宗也笑了。原来安禄山包裹得像一个肉粽子,嘴里一个劲的叫“妈妈……”。好一副恶心的画面。
从此后,安禄山经常出入杨贵妃的寝宫,直到半夜才离去。宫女和众妃议论纷纷,而唐玄宗却置若罔闻。
以上就是安禄山为什么认小16岁的杨贵妃为干妈的原因。▲华清池洗凝脂
安禄山除了“偷人”以外还要“偷”大唐的江山。在和杨贵妃私通期间,安禄山发现大唐虽然繁荣富足,但国家武备废弛。京城长安好像是不设防城市,门户洞开。这使“盗贼”安禄山产生了窥视大唐江山的野心。
讲真安禄山垂涎大唐江山并非一日形成的,这都拜唐玄宗和杨玉环所赐,李隆基既然不爱江山爱美人,那么,“我安禄山两者兼得岂不美哉!”安禄山是这样想的。
说实话,安禄山之所以迟迟没有付诸行动,实则是他惧怕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宰相李林甫。
有道是:“恶人自有恶人磨,破锅还需破锅盖”。李林甫是十足的小人,历史上的一些小人并不是庸人,而是有特殊的歪才。李林甫就是一个权谋专家。在安禄山眼中,李林甫就是一个神仙一样的人存在。他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李林甫的眼睛。所以安禄山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李林甫
如果没有杨国忠的上位,也许安禄山一直不敢造反。唐玄宗为了遏制李林甫的权势,提拔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为右相。杨国忠为了取代李林甫的地位,联手安禄山排挤李林甫。
天宝十一年十一月(753年已1月),李林甫心力交瘁因病去世,唐玄宗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不久,杨国忠拜相。
同年三月,杨国忠与安禄山合谋,诬告死去的李林甫曾与叛将阿布思约为父子,同谋造反,唐玄宗勃然大怒。此时李林甫尚未下葬,随即被削去官爵,抄没家产,诸子被除名流放。
属于杨国忠的时代来了,杨国忠也是一个小人。但他没有李林甫的歪才,安禄山并不惧怕他。奸人铁三角——安禄山、李林甫和杨国忠去了一个,还剩下安禄山和杨国忠。
▲杨国忠
此时杨国忠要排挤安禄山,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诈称奉唐玄宗的旨意,率领部队讨伐逆臣杨国忠为名,悍然发动了“安史之乱”。
这一年安禄山52岁,杨贵妃36岁,李隆基70岁,也就是杨贵妃结婚后10年的事了。
文/秉烛读春秋
唐朝的安禄山为何认小自己16岁的杨玉环为干妈,他为何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蓄谋已久,认杨贵妃为干妈是他迷惑唐玄宗的手段,大唐的外强中干、皇帝的昏庸腐化、朝廷的奸臣当道,让他下定决心造反,但他最终为冒险付出了代价。
开元盛世与天宝危机众所周知,唐玄宗开元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盛世,经过唐高宗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四代帝王的苦心经营,大唐帝国的繁盛达到顶峰,诗圣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就是最真实生动的写照,这一时期的盛世也被称为“开元盛世”。
然而盛极必衰,当国力达到顶峰时必然会转向衰落,当唐玄宗沉溺于开元盛世中不可自拔,醉卧在杨贵妃的美人怀抱中不愿醒来,危机的祸根已经深深埋下,正如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在“柯立芝繁荣”之后紧接而来的就是史无前例的经济大萧条。
在唐玄宗执政后期,唐玄宗个人的昏庸腐化逐渐感染到整个帝国,李林甫、杨国忠等权臣奸佞先后把持国政,使得政治昏暗,军队堕落,特别是中央军队战斗力一落千丈,而各地方节度使垄断地方财权、军权、人事权等,一个个坐拥重兵,兵强马壮,是为天宝危机。
安禄山刻意讨好唐玄宗安禄山是个大胖子,却十分灵活,跳起舞来很溜,他表面上胖乎乎傻兮兮,人畜无害,实际上城府极深,特别擅长在唐玄宗面前伪装自己,借此迷惑对方。
唐玄宗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政策是安抚怀柔与武力威慑并用,安禄山本身就是胡人,长大后参军入伍,逐渐成长为一名极具野心权谋的悍将。唐玄宗对这种人物奉行一贯的笼络政策,而安禄山也很会向唐玄宗卖萌表忠心,唐玄宗被安禄山所迷惑,对他不吝提拔。
安禄山早听说唐玄宗宠幸杨贵妃,所以刻意讨好杨贵妃,然后借助杨贵妃的枕边风博取唐玄宗对他的好感,安禄山声称自己早年丧母,缺乏母爱,见了杨贵妃便觉得亲切,甚至主动要求认杨贵妃为母亲。
如此奇葩荒唐的要求,杨贵妃居然答应了,认了比自己小16岁的安禄山当儿子,而唐玄宗对此不以为耻,反而以安禄山的干爹自居,两人在私下都称呼安禄山为“禄儿”,唐玄宗甚至让杨贵妃的堂兄妹们跟安禄山结拜为兄弟姐妹,直接乱了辈分。
安禄山权势最盛时,一人身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整个北方边境基本都在他的控制之下,而唐玄宗对他几乎是有求必应,这种昏聩的态度更助长了安禄山的野心。
安禄山和杨玉环的绯闻关于安禄山和杨玉环的绯闻,可不是野史记载,就连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都白纸黑字,还描述地绘声绘色,绝非空穴来风。
安禄山每次入宫都是先拜见杨贵妃,然后才去拜见唐玄宗,唐玄宗很奇怪,以为安禄山不懂礼数,安禄山却回答说:“臣是胡人,胡人把母亲放在前头而把父亲放在后头。”
唐玄宗不知道的是,安禄山已经和杨贵妃打成一片,传出了不堪的绯闻。
杨贵妃对这个大自己16岁的养子十分溺爱,她甚至在宫中给安禄山办“洗三礼”(当时给新生儿洗澡的一种风俗),亲自动手给安禄山洗澡,然后把安禄山当做幼儿包起来,让宫女抬着安禄山在花园里玩,她在一边娇呼“禄儿,禄儿……”那场面实在太辣眼。
据说在一次激情之际,安禄山不小心抓破了杨贵妃的酥胸,这便是成语“禄山之爪”的来源,而杨贵妃为了掩饰发明了一种叫“诃子”的内衣,还对唐玄宗谎称是被猫抓伤的,唐玄宗完全被蒙在鼓里,不明觉厉。
唐玄宗的沉溺酒色、耽于享乐、荒唐昏庸,让安禄山的野心和欲望进一步膨胀,权臣李林甫在世时,安禄山最怕李林甫,不敢有任何异动,但李林甫一死,安禄山再无忌惮,终于撕下面具的伪装,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安史之乱。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等。
我是专注历史文虎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唐朝的安禄山为何认小自己16岁的杨玉环为干妈,他为何发动安史之乱?
一个闭月羞花般的美少妇,收养一个大自己16岁的壮汉做“干儿子”,还把300多斤重的胖儿当作刚出生3日的婴儿来“洗礼”,那年安禄山45岁,杨贵妃仅29岁。“贵妃洗儿”场面太辣眼, 完全是一场惊世骇俗、史无前例的荒诞闹剧。
那么,安禄山又为何要认小自己16岁的杨贵妃作干妈呢?又为何要发生安史之乱呢?
01:安禄山从小孤苦伶仃,但为人聪明、工于心计,懂六番语言,为他的野心奠定了基础安禄山,营州(今辽宁沈阳)胡人,父亲去世得早,从小孤苦伶仃。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扎荦山,遂于703年生子,这个孩子就是安禄山,原名叫扎荦山。
传说扎荦山是一个战神,其母向战神祈祷,就是希望能赐给自己一个勇敢的儿子。新唐书上写道,安禄山出生时“及光,光照穹庐,野兽尽鸣,望气者言其祥”,这有些神话的意味。
安禄山之父去世后,其母改嫁给虏将安延偃,安禄山从此即冒姓安氏。随着年龄增长,安禄山变得越来越世故,加之生性聪明,工于心计,据说懂六番语言,很快就做了互市郎。
什么是互市郎呢?
就是掌管蕃部商品交易的官员。互市是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周边各族之间,以及中国与外国之间的贸易往来。由此安禄山练就了忮忍多智,情商和智商双高,尤其擅长揣摩世态与人心。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一个人童年及成长经历,对他的一生影响很大,安禄山也不例外,安禄山后来成为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从客观来说,安禄山也是一个传奇式的非凡人物。
02:安禄山拜杨贵妃为干妈,“贵妃洗儿”场面太荒诞,玄宗等人被麻痹,放松了警惕安禄山有着一手巴结奉承、贿赂送礼的手段,并靠着这些手段步步高升。他深知讨得杨贵妃的宠爱是捷径的第一步,因为杨贵妃深得唐玄宗的宠爱。
杨贵妃喜欢泡温泉,他就给温泉大加装修,从范阳运来石龙、石鱼、石莲花等精雕细琢、巧夺天工之物。贵妃每次沐浴看到这些东西,就想起安禄山,逐渐对她产生好感。
为讨好贵妃,安禄山还带领长长的骆驼队千里迢迢从范阳带来珠宝玉石、战马奴婢、媚玉萧管等,贵妃每次奏时总会想起安禄山的忠心。
但这些还不够,安禄山为讨好杨贵妃,还请求做她的干儿子。试想,一个如玉似玉的美女如何收养得了大自己16岁的壮汉为儿子,一个29岁,一个45岁啊,怎么看都很辣眼睛。
但玄宗还是同意了,而且喜不自胜,但在行叩拜礼时,安禄山却先拜杨贵妃,这让玄宗很诧异。安禄山说:
“我们蕃人的规矩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玄宗听了,非常高兴。
为保护干儿子,玄宗还采取重大的安全措施,特赐安禄山一块金牌,遇上有人劝酒,可以拒饮,以防中毒,这也太贴心了吧。
而安禄山仗着玄宗宠信,野心更大了,命手下将领长驻京师,窥伺朝廷一举一动,以便伺机动手。这家伙绝对是扮猪吃老虎的最典型。
最辣眼睛的莫过于“贵妃洗儿”的场面。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三”那天,宫里举行隆重盛会,贵妃把45岁的胖儿当成刚出生3日的婴儿,用各种绸缎当成襁褓把安禄山裹成一个大粽子一般,但是这个300多斤的大婴儿,谁抱得动呢?
于是命几十个宫女用彩轿抬着,在宫里游行,狂呼浪叫之声不绝于耳,真是骇人听闻、惊世骇俗、史无前例,用再多的成语也无法形容这一桩丑事与闹剧。
但玄宗对此并无不妥,甚至还兴致盎然,他对自己的干儿子已经完全信任了,一万个放心,可能他觉得这种嬉闹并无逾矩,也影响不了他的江山,或者神经麻木了。
李商隐在《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中一针见血地写道:“皇儿弃不乳,椒房抱羌浑”。
“椒房”指杨贵妃,“羌浑”指安禄山,一个“抱”字丑态毕现。玄宗杀了自己的3个亲生儿子,杨贵妃却对一个45岁的干儿子举行隆重洗礼,着实荒诞不堪。
03:安禄山表面憨傻,实则奸得可怕,他讨好唐玄宗、杨贵妃等人,只为等待谋反时机安禄山讨好杨贵妃是他野心的第一步,他还要维护在唐宫里的人脉圈,比如讨好宦官高力士、宰相李林甫等人,他同样利用擅长揣摩人心这点,极力巴结,经营好人脉圈。
高力士是宫中的关键人物,安禄山用金银钱财将他喂得肥肥的,让他通行无阻;他又察颜观色,深知李林甫想争宠邀功,让李林甫劝说玄宗重用蕃将,让玄宗宠信他。
而他此刻还装出一幅憨傻样子对玄宗说:
“我得到陛下的宠爱太多了,我没有什么特殊才能来为陛下效力,只有一条性命,愿随时为陛下献出”。
玄宗对此非常受用。
还有,安禄山虽然身体肥胖、行动困难,但跳起胡舞来,却似身轻如燕、飞转如风、相当灵活,令玄宗眼睛都看直了,目不转睛。安禄山还和贵妃对舞,情景更为精彩。
试想,这样的场面也是很劲爆和辣眼。而这样的安禄山也更令玄宗喜爱,每次一有重要活动,都特设金鸡帐,让安禄山陪伴在侧,别人都不敢面谏,只能背后说说而已。
后来,安禄山身体越来越胖,尤其肚子特别大,几乎要垂到双膝了,他自称有350斤,玄宗望着他的肚子觉得十分有趣,就问:
“你的肚子里装的什么东西,为何这么大?”
安禄山讨好卖乖地对玄宗说:
“只有一颗忠于皇上的赤心而已“。
安禄山的回答,堪称教科书级别,亮瞎人的眼。安禄山傻中藏巧,可谓外表装傻充愣,内里却奸得可怕。
其实,对于安禄山这个人,不难分析。
安禄山足智多谋,工于心计,甘于数年装傻充愣、迷惑他人,暗里却翻江倒海、翻云覆雨,骗过了宫中大多数人,这种人确实可怕。
由于唐朝长时期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唐朝统治阶级自然放松了警惕,玄宗后期逐渐沉迷女色,不理政事,再加之杨国忠、李林甫等人操纵朝堂,祸乱朝纲。
此时的安禄山,看到看到唐朝统治纵情声色、日益腐化,各种社会矛盾加深、内外交困,加之长期窥伺,对玄宗等人了如指掌,认为夺取天下时机已成熟,于是起兵造反。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背叛唐朝而发动“安史之乱”,战乱持续近8年,伤亡士兵30余万,虽然唐朝获胜,却让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唐朝正式由盛而衰。
写在最后安禄山一直是有野心的,尤其是他暗中潜伏、惑乱皇宫,在探知唐朝虚实等后,就更加速和奠定了夺取天下的野心。当然,唐朝的各种矛盾与日益腐败,也给了他可乘之机。
让人哑然失笑的是,据说在安史之乱时期“马嵬兵变”中,杨贵妃马嵬自缢身死,玄宗掩面哭泣,安禄山得知消息后也哭了好几天,这是什么操作?难道也为他的“干娘”悲伤吗?
但即便安禄山如何足智多谋,也没能善终。安禄山由于身体肥胖,长年长疮疖,在起兵叛乱后双目逐渐失明,全身长满毒疮。之后被儿子安庆绪的人联合身边近侍李猪儿给刺杀身亡。
这怎么评价呢?倒有些聪明反被聪明误、恶有恶报的意味,大家怎么认为呢?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唐朝的安禄山为何认小自己16岁的杨玉环为干妈,他为何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是一个没有节操的人,眼睛看到的都是利益,只要是有利的事情,一直来者不拒,即便是吃便便也不会皱一下眉头。所以,安禄山认杨贵妃为干妈也好,还是发动叛乱也罢,原因就是为了攫取更多的好处。
安禄山的母亲是一个在军营中混吃混喝的女巫,经常受到许多人的“礼遇”以致于怀孕,而她自己也分不清孩子的父亲是谁,于是跑到轧荦山装神弄鬼一番,说是得到了与山神的缠绵,不久便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轧荦山。后来女巫嫁给了冒用安姓的突厥人,将儿子改名安禄山。因此,史书记载安禄山是一个杂种胡人。
安禄山小时候就经常干一些偷鸡摸狗的营生,随着年龄增长胆子也肥了起来,投机倒把、杀人越货,无恶不作,无所不为。后来作恶多端的安禄山被范阳节度使王守珪抓获,准备杀头。安禄山为了活命,散尽余资上下打点,总算死里逃生。王守珪觉得安禄山脑子挺灵活,经常交给他一些事情处理,结果每次都让王守珪颇为满意。
后来王守珪觉得越来越离不开安禄山,干脆就收为义子,还给了他与朝廷之间处理事务的权力。这样一来,安禄山就有了接触朝中大员的机会,命运也迎来又一次转机,李林甫就成了他的第二个贵人。
李林甫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他为了制衡打压四镇节度使王忠嗣的权力,有意的扶持胡人势力,因此与安禄山臭味相投,很快的苟且在一起。李林甫在成功的排挤掉王忠嗣之后,安禄山一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并受到了玄宗皇帝的接见。如此一来,就给了安禄山巴结玄宗皇帝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见到玄宗皇帝之后好一番的装孙子和拍马溜须。
玄宗皇帝心里一高兴,对安禄山说:“既然你是王守珪的义子,那也做朕的义子吧!”就这样,安禄山又成皇帝身边的红人儿。
安禄山是一个极善见风使舵的人,更是一个好色之徒,他早就听说了杨贵妃的美貌,为了得到接近美人的机会,当玄宗皇帝向他引见的时候,安禄山倒头便拜,一口一个娘,叫得杨贵妃双脸绯红,更增添了几分娇媚。
杨贵妃本身就是一个体态丰盈的女人,所以对体重三百多斤的安禄山也不排斥,出于一种找乐子的心里也就接受了这个比她大十多岁的干儿子。甚至还给安禄山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洗三”仪式,弄得宫里面欢声笑语一片,母子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介于安禄山与杨贵妃亲密无间的关系,所以后人对于二人有染的风言风语传得铺天盖地,于是有人认为安禄山后来起兵就是为了得到杨贵妃。
其实,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很清白,原因很简单,玄宗皇帝不可能坐视自己头上长草。安禄山起兵的直接原因就是与外戚杨国忠矛盾激化的结果。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当上了宰相,而一面作为玄宗皇帝大舅哥的杨国忠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就是安禄山要谋反。所以有这样一个人在玄宗面前晃悠,安禄山每天过的战战兢兢,因为说不准皇帝某一天就会拿自己开刀。所以,生性狡黠的安禄山自不会坐以待毙,于是经过精心准备一番,发动了打破大唐朝美梦的安史之乱。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