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1796.52斤的小麦品种“众信麦998”能在大田种植吗?
这个破纪录的新品种是“众信麦998”!
这个高产纪录,是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王屯乡周流村一块高产示范田里,由专家和相关人员实打验收的。
说是亩产898.26公斤,打破了去年全国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比去年全国最高纪录增加41.36公斤。具体详尽参数如水分、杂质等没有细说。
优质国审或省审小麦品种,当然可以大田种植。但也需根据具体情况,参考制种的地域性等适应情况,就是说具体看适宜不适宜当地气候等特点种植,不可盲目跟风。这一点,农民都有体验。
对于这个小麦高产的消息,人们反响有不同,有的持怀疑态度、有的认为就是吹呗!我个人观点,我不怀疑,我认为这完全可能达到。
因为消息说的明白,高产示范田!注意意,是高产示范田。并没有说平均亩产。
这就很好理解了,请相信,在示范田小面积的试验种植上,一般的优良品种产量都不会太差。因为,眼明珠似的,各项管理那是精准到位的。可以说达到了小麦最佳生长的优越值极限,它必然高产。
这和你在地头或垄沟嘴边挑几个较大的麦穗,按它的籽粒数及千粒重、及一亩地种植多少株小麦,理论上计算,那产量是相当惊人的,亩产4000斤都有可能。这也是有些“广告词”的实质。
但是,如果放到大田种植,各方面管理很难做到环环精准到位,有某一环节的不到位,势必影响到产量,它的产量就得不到保障。假如全国18亿亩土地都种植本品种的小麦,亩产能保证1000斤,就阿弥陀佛了,估计也达不到,信不信由你!
再谈谈小麦单产对农民生活命运的影响,小麦单产高点固然利国利民,能保证粮食安全。不会因依赖进口粮食,万一因特殊情况被外国扼制。事实上对农民没有多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农民千百年来就种地,粮食产量也是年年有高有低不同,高点低点又能怎么样呢!还是那个样子。
再说了,农民名下的土地有数,人均土地不足2亩,即是粮食产量增加一倍,又能管多大用呢!仍然适应不了现代高消费的社会生活。
为什么现在多数农民,不再去研究啄磨粮食增产的事情了呢,因为再增产也难以增收,难以改变贫穷的命运。为此,多数选择了弃地(不是抛荒,而是流转)去打工或搞其他任何事情了,为了生存、增加收入,尽可能的接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有一个人曾说过“万般皆上品,唯有农民低”!此人是不是“名人”,我不很清楚。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哪里不对劲,不过细品还真有点道理。就是说农民就是农民,任你怎么折腾永远跳不出“贫穷”这个圈。唯有相关机构能把“农”字“消除”,统称“公民”,在社会福利等各方面一视同仁,那样才能体现出相对公平的幸福生活。
亩产1796.52斤的小麦品种“众信麦998”能在大田种植吗?
小麦亩产1796.52斤的品种是众信麦998,比去年小麦最高单产增加了41.36公斤,是小麦育种的重大突破。虽然高产纪录是在示范田产生的,实际大面积生产很难达到这个产量,但也表明了众信麦998这个新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根据品种特性配套好栽培管理技术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
众信麦998能在大田种植吗?据了解,众信麦998在2021年通过国审,适宜种植地区是黄淮冬麦区北片和南片,即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7省种植,说明该品种的适应性好。该品种具有以下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种,株高矮(株高70厘米左右)且茎秆粗壮,抗倒能力强,生长势强,抗寒性好(抗寒级别1级),抗倒春寒能力强,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穗粒数多(区试穗粒数 39.9- 40.5粒),千粒重 41.0-42.6 克。在抗病方面,中感赤霉病、中感纹枯病,抗病性相对较好。
众信麦998高产的潜力来源于穗粒数的显著提升,平均穗粒数比黄淮冬麦区北片和南片均值高出5.7粒,达到每穗粒数40粒。但该品种的分蘖力及成穗率中等,每亩有效穗数在37.5万穗,平均亩穗数比均值低5.0万穂。根据2019-2020年生产试验看,众信麦998在黄淮冬麦区北片和南片的产量分别为554.2公斤/亩、579.04公斤/亩,比对照品种增产5%左右,增产点率接近100%,增产潜力显著。
综上,众信麦998是一个值得黄淮冬麦区农民选择种植的好品种,其抗性表现好、产量高、适应性好,保证生产中能获得稳产高产。该品种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1日至10月15日,每亩播种量12.5公斤,晚播、秸秆还田的地块酌情增加用种量。要达到高产稳产,应加强水肥管理和穗期病虫害防治。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亩产1796.52斤的小麦品种“众信麦998”能在大田种植吗?
“高产”是农民贫穷的根源!所以说无论是什么品种,都不应去种。
农民不能每天埋头苦干,总认:“产量越高,卖的钱越多”这个死理。农民要认清,卖任何东西,都要遵守市场规律:“物以稀为贵”。每亩生产粮食越多,投入人力丶物力越大,也确实增产了,达到:1796.52斤,可到市场上卖,价格会大幅降低,最终结果:增量不增收。到头来是:虽费尽千辛万苦,赢得人生是病身。
农民不是政治家,忧国忧民!也不是神,长生不老!农民就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普通人,丧嫁病娶都需要钱。农民几乎没有什么社会保障,就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慷慨激昂的说些冠勉堂皇、忧国忧民的论调,应“怎么把生产的粮食卖高价挣大钱”作为自己的目标。
降低产量,农民才能挣钱并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农民产粮只够自己吃,也就是没有剩余,有再多的钱市场上买不到粮食,粮价一定会高于房价,农民必然成为人人羡慕的偶像。
农民七、八十岁,仍在田间耕作,没有人同情、也没有人可怜,每月没有几千元退休金,所以农民要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想办法不劳而获,大法不犯、小错不断,打法律的擦边球,搞灰色收入!总之,不能总靠二亩耕田生活。
亩产1796.52斤的小麦品种“众信麦998”能在大田种植吗?
一句破记录,足以证明众多农友对小麦高产的可能性表示怀疑!
其实,大可不必!小麦的产量在几年前就已经超过了亩产2000斤。一般认为,亩产一千左右都很正常。不错,传统种植方法的产量,基本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但是,虽着人们对小麦生长习惯及其管理方法的研究,发现小麦还有大幅增产的潜力。如培育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改变传统管理方法等,都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小麦的单产能力。
今年春天,我曾发布过一篇《小麦亩产超1600斤管理技术》的文章,得到了许多内行的认可。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外行的置疑。前几天我发布了一篇《小麦丰收的深度思考》,被平台限流了。说是含有商品推荐的广告。我希望想让小麦高产的网友,最好看看这两篇文章。最起码可以给农友们提供一个思路。
一个粉丝,一位农民的实话。足可验证我并不是在夸大其词。
高产须要特别管理吗?
当然!最低是某些方面与常规管理有着不相同的地方。高产需要加大投资吗?
需要!但是不大。比常规管理略大,农友们完全可以接受,况且,增产效果明显。至于高产小麦需要什么样的麦种。说句实在话,现在国内培育的麦种,其增产幅度差距都不大,都具备高产潜力,只是管理方法不同而已。
要说在国内,现在什么小麦品种最优秀。据我所知就属航育品种了。截个图让农友们看看吧。
这是航育品种,常规管理即可高产。
于师傅就是于师傅!亩产1796.52斤的小麦品种“众信麦998”能在大田种植吗?
眼见为实,只道听途说过,也许吧?在我们这里,,有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没见过,没看到收到过如此的小麦(?)产量,那以后还会有进口粮食的吗?等我哪个时候种了收了再相信吧
亩产1796.52斤的小麦品种“众信麦998”能在大田种植吗?
凡实验室良种,必须在其相对优越的水肥条件下,才能丰收。相对恶劣的水肥条件,良种比一般品种抗逆性差,因而大幅减产。因此,引入良种,应在试验田里试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