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土地被集中种植了,你觉得粮食会便宜吗?

等到土地被集中了,你觉得粮食会便宜吗?

我认为土地集中经营也好,农民单干也罢,粮食价格都不会有什么大变化。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论土地怎样经营法,国有土地是有数的,每年的产量基本也差不多,粮食真的歉收严重的话,国家又会调整进口指标数量。从而保证粮食的供需平衡。

土地归集体或大面积承包,有利于机械化现代化作业,理论上应该是能更大的挖掘土地的增产效能,使粮食更加丰收。

有充足的粮食,价格就不会大起大落。除非遭遇特殊灾害情况,物以稀为贵。

一般情况下,粮食价格是稳定的。国家有能力很好的掌握,主要现在国际贸易活动方便快捷,交通运输方便。

我们一贯提倡自力更生,不依赖外援。我们能自己产粮食,心里踏实,能确保粮食安全,人们有饭吃。

实际据有关方面的消息说,进口粮食,除去各种运杂费外比国产的粮食还便宜。那么咱为什么还要种粮呢,干脆进口得了!但是,那是绝对不行的。

俗话说人家有不如自己有,自己种粮是可靠的。国际关系复杂多变,万一发生点特殊情况,进口不来了,那不是抓瞎蹲底了吗?所以,自己的土地绝对是要种的。因为有这些粮食来源,粮食价格是不会有什么大变化的。

等到土地被集中种植了,你觉得粮食会便宜吗?

咱先不说粮食,说个我们身边的例子,过去,农民家家养猪,可肉价很便宜,现在,农民养猪的越来越少了,大型养猪场成了主流,按楼主的逻辑,猪肉该比以前便宜呀,可自从规模养猪取代了农户散养,肉价却是不断创新高。所以,我们不要想当然地去崇拜规模。当规模足够大形成了垄断,消费者是没有与之讨价还价的资格与力量的。

等到土地被集中种植了,你觉得粮食会便宜吗?

回答:我是农民啊亮,我的观点请看如下。

1.如果等到土地被集中种植了。我的认为是如果管理不到位,丰收时出现了减产现象时,可能会上涨一点。商品上涨与下降都是很正常的。

2.等到土地被集中种植了,最怕就是垄断整个粮食的市场的时,到了那个时侯,谁也无预则粮食的价格了。这是我的个人观点,谢谢大家。

等到土地被集中种植了,你觉得粮食会便宜吗?

为什么总是有人愿意把土地集中起来,难道大集体挨饿的滋味忘了吗?国家之所以把土地分到农民手里,那是经过权衡利弊,深思熟虑的,也是经历过困难时期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不是随随便便做出的决定。

这才吃了几年饱饭啊,有些人就开始批判起大包干的政策了。我认为,大包干政策即使有缺陷,但总体来说是正确的,在我国现有的农村情况下,大包干还是有活力的,还是可持续下去的。

如果把土地集中起来,无非就是两种情形,一是回到大集体,二是由种粮大户承包,这两种形式,都不符合当前的农村情况。首先说说大集体,这是50岁以上的农村人都记忆犹新的。那个年代,农村人心涣散,根本就没有集体精神,干活出工不出力,混一天算一天,根本就看不到希望,挨饿是经常发生的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才做出包产到户的英明决策。

再来看看种粮大户是一个什么情况吧。许多种粮大户,把土地租赁以后,根本就不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而是为了国家补贴。有的把几百上千亩土地荒废几年,农民也拿不到租金。因为这种方式种粮,成本比农户自己种要高的多。各地报道的种粮大户跑路现象,就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真的把土地集中起来种植的话,由于成本增加了,特别是人工这一块。而社会资本的进入,都是以短期掠夺为目的,很少有人会在土地上长期投入,粮食产量并不会因此而增加,所以,粮食价格只能越来越高。

等到土地被集中种植了,你觉得粮食会便宜吗?

农民的土地看怎么集中种植法,如果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容易形成垄断,粮食价格上涨是肯定的,要多高有多高。土地和粮食不能全面放开,在国家还可以调控范围内。

等到土地被集中种植了,你觉得粮食会便宜吗?

有句老话“物以稀为贵”,土地是有限的,种植的人少了,土地集中种植了,粮食或者农作物就不会便宜了。为什么这么说?请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个我们身边的事,猪肉、生猪养殖。记得90年代我们当地农村家家户户养猪,那时的生猪价格在4~5元/斤,猪肉价格在6~8元/斤。在90年代末,当地农村出台了不允许私自屠宰生猪,需要检疫合格才销售猪肉。90年代以前,每个农村都有几个屠夫,农户养殖的生猪请屠夫屠宰,农户自己销售猪肉。后来需要检疫合格才能销售猪肉,也就是限制农民销售猪肉,农民没有渠道销售猪肉,只得把生猪卖给猪贩子。在九十年代末,物价上涨,猪贩压价,生猪价格却下跌,那时农民养猪已经不挣钱了。从那以后,农民养猪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养猪专业户,规模养猪。农民养猪要10个月甚至一年才能出栏,而吃饲料的生猪三四个月就能出栏,关键是生猪价格一样。这样就形成了农民养猪亏钱,养猪专业户(规模养猪)养猪赚钱,于是农民纷纷弃养。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生猪价格有了猪周期,生猪周期性变化。猪周期的产生,与供求关系关联不大,与大型养猪场大资金操控有关。

2018年生猪价格大跌,2019年生猪价格暴涨,与供求关系关联不大,与规模养猪户与资金有直接关联。

现在的农村土地,粮食与生猪价格也是差不多,正在走生猪的老路,但粮食在土地集中种植后会大涨但不会暴涨。

我们来分析一下现在的农村土地、粮食。现在的农村土地主要集中在农民手中,就像九十年代一样那时的生猪主要是农民养殖,所以现在的粮食价格、农产品价格都处于低位。特别是粮食价格,现在农民种粮如果没有农业补贴,算上人工成本是亏钱的。农资年年大涨,人工成本上涨,粮食价格不涨,不亏钱才怪了。现在农村只有老人种地,年轻人不愿意种地大部分农村年轻人甚至不会种地。今年加速推进土地流转,农村土地集中化,今年的粮食价格终于有了小幅上涨,但种地的不是农民而是其他人。当地村委今年集中种植规模化种植水稻近两千亩,把农民荒废的土地村委集中起来都种粮了。现在农村土地流转、土地集中化,种植规模化已经有了雏形。今年年初,当地农村出台了农田抛荒两年以上收回土地归村集体所有,如果严格执行,不用几年土地就可以完成土地集中。按照目前的粮食价格,农民种粮是亏钱的,和90年代末农民养猪是亏钱是一样的情况。下一步就是土地集中,规模种植,与2000年后的生猪养殖规模化,淘汰散养猪是一个道理。

土地集中后,种植粮食规模化,是可以大大提高土地产粮效率,节省劳动力成本,减少种粮成本。如果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就像现在的生猪存栏量集中少数养猪大户手中,价格必定大涨,“物以稀为贵”。不过粮食与猪肉不同的是,粮食能大涨但不会暴涨,粮食安全才能国家安全。不用十年,粮食价格一定会超过2元/斤(2020年早稻价格1.2元/斤)。

土地集中后,粮食价格不会下跌不会便宜而是会大涨但不会暴涨。现在种粮靠补贴才能赚钱,农民种粮是即使不用地租还得贴人工费的。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租金,加上其他成本,种粮成本已经高于种粮的收入,种粮大户不是做慈善是做生意,粮食价格肯定会提高才能有盈利。所以说,土地集中后,粮食价格会大涨但不会暴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