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小麦蚜虫爆发时期,如何防治?小麦的后期应如何管理?

小麦蚜虫爆发如何防治,小麦后期管理?

小麦后期管理重点,防治病虫害,此期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赤霉病、锈病及各种叶斑病;虫害主要有麦蚜、吸浆虫和赤须盲蝽及棉铃虫。适时浇水,做好“一喷多防”。

一、病害防治

白粉病、赤霉病会导致小麦营养不良,出现籽粒不饱满、干穗、或半截干穗,影响产量和品质。

二、虫害方面

主要以蚜虫、吸浆虫危害最严重。此期蚜虫可分布在整个植株及麦穗小穗间,吸浆虫主要为害麦穗;棉铃虫咬食麦粒嫰肉部分。蚜虫和吸浆虫以吸食小麦汁液,可导致麦粒粃瘦无肉,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绝收。

三、防治方法

此期对病虫害防治难度大,尤其是蚜虫,密布全株,由于麦叶簇拥阻挡,喷药难以喷匀到全株,最好人工喷药,上下均匀打到打透,才有良好的效果。

做到一喷多防,可将杀虫剂、杀菌剂、防治干热风、营养剂等混合喷施。可用氰烯菊酯或12.5%烯唑醇、50%多菌灵、加入48%毒死蜱、2.5%氯氟氰菊酯乳油、10%咇虫啉、30%乙酰甲胺磷及小麦营养套餐、防干热风药剂,按倍量兑水喷雾。间隔7~10天再喷一次。成熟期适时收获。

四、适时浇水

后期即灌浆期,缺水脱肥也是影响小麦高产的重要原因。可视气候情况、墒情,应变浇水,追肥视麦田长势,灵活掌握,高产麦田,以防脱肥的可亩追施尿素7.5~10Kg。土壤持水量保持在80%。

灌浆前期、中期结合治病虫,喷施营养套餐,很重要,是增加千粒重、防治叶片早衰、保证灌浆攻粒、抵御干热风、提高产量和籽粒品质的重要措施,重点喷施磷酸二氢钾+1~3%的尿素溶液或购买的营养液。

现在正是小麦蚜虫爆发时期,如何防治?小麦的后期应如何管理?

最好的预防就是农药,现在都是现代化种植,基本是把该做的预防都做了其实管理起来挺轻松的。

现在正是小麦蚜虫爆发时期,如何防治?小麦的后期应如何管理?

2020年的春天来的比较早,气温也升的比较快,小麦等各种作物的生长期也提前了一些,各种病害也开始复发。但是由于气候不算稳定,中途我们还经历了几次倒春寒,作物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现在是小麦的抽穗扬花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由于气温不断升高,各种病害都纷纷开始出来“捣乱”。前段时间就有专家讲到今年的小麦赤霉病比较往年都有点严重,因此农户朋友们需要严加防范。最近随着赤霉病的爆发,锈病呀或者小麦蚜虫也开始逐渐猖狂。那么小麦蚜虫应该如何防止呢?

首先,小麦蚜虫是一种刺吸式害虫。小麦蚜虫一般都聚集在小麦的叶面上,通过吸食作物茎秆或者嫩芽的汁液来损害作物,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小麦出现减产的情况,甚至也会传播病害。

那为什么小麦蚜虫会这么多呢?

年前的话,冬小麦发生蚜虫的情况并不多。蚜虫一般在小麦返青后,在抽穗期达到顶峰,也就是现在这个时期。因此,可以理解为气温的回升,给蚜虫的生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根据种植区域的不同,蚜虫发生的时间和程度都会存在着差异。小麦蚜虫的爆发主要和小麦的品种、预防措施和田间管理等存在一定的关系。

蚜虫为什么现在不好防治呢?

首先,小麦田的管理不到位。

冬小麦的年前一直处于冬眠期,蚜虫也在冬眠。他会寄居在地里的杂草堆。因此,农民朋友要注意及时清理田地里的杂草或者干草。

其次,预防措施不到位。

小麦进入孕穗期就可以打药了。这时候小麦蚜虫也在孕育期。及时打药可以减少损失。

然后,打药的方式或者时间需要注意一下。

农民打药都是凑团打的,但是小麦生长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在小麦进入孕穗期的时候,要及时关注小麦的生长情况,及时打药。

打药没有打透。打药的时候,一定要打透打匀。蚜虫有些可能存在在麦穗里面,如果不打透的话相当于没打药。打透打匀的前提,加水量一定要够,不要漏喷。

最后,杀虫剂单一。

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杀虫剂,小麦蚜虫就会产生抗性。因此,我们在打药的时间可以更换产品,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治蚜虫。

小麦种植面积宽阔,因此不管小麦是病害还是虫害,都需要及时管理,采取预防措施,这样才可以让小麦更好的成长,小麦的质量也会更好。

至于后期管理,个人觉得可采取以下措施:

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要“稳穗数、促粒数、增粒重、保品质、防倒伏、防早衰”,因地因苗制宜,突出分类指导。

酌情浇好扬花灌浆水。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约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此期水肥供应充足,不仅能保花增粒,而且对防止叶片早衰和子粒灌浆都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小麦开花期至开花后10天左右,若墒情较差,应适时浇好扬花灌浆水,增粒数、促粒重。对于地力水平较高、前期追肥充足的麦田,可只浇水不追肥;对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可结合浇水亩追尿素5-8公斤。此期浇水要注意避开大风天浇水,以防止倒伏。

重点搞好“一喷三防”。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各种病虫害的盛发期,也是实施“一喷三防”的关键时期,要增强绿色植保理念,科学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剂。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微肥等混配剂喷雾,通过一次喷施,达到防治吸浆虫、蚜虫、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病虫害的目的,并预防早衰和干热风,确保小麦增产。

突出抓好防灾减灾,加强天气预报的观察。今年小麦拔节孕穗期提前,部分麦田存在旺长,存在倒伏风险。对于播种早、播量大的麦田,亩有效茎数达到68.2万以上,存在群体偏大,个体发育不足,茎秆细弱,基部节间长的问题,后期重点做好防风抗倒伏。小麦灌浆后期预防干热风灾害,可在小麦孕穗至扬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强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在干热风出现前3-5天灌水,减轻干热风危害。

现在正是小麦蚜虫爆发时期,如何防治?小麦的后期应如何管理?

1, 首先,最简单的,增加用水量:水是药剂的载体。

2,选择合适的杀虫剂: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很多,如吡虫啉、啶虫脒、辟蚜雾、杀灭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氧乐果、敌敌畏、辛硫磷、马拉硫磷,以及它们的复配制剂。提倡使用高效低毒、有内吸作用的药剂。

3,重视小麦扬花前防治:小麦蚜虫从小麦返青就开始发生,到小麦抽穗扬花前,始终处于缓慢增长期;在小麦扬花后,发生量急剧上升。

现在正是小麦蚜虫爆发时期,如何防治?小麦的后期应如何管理?

我也是专业种植户,小麦蚜虫,有那么可怕吗?我们现在考虑的都是小麦病害,虫害还真不放在眼里。我们现在最头疼的就是赤霉病,其次是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小麦蚜虫,和红蜘蛛,只要在防治病害时配点烯啶吡蚜酮类杀虫剂就能打住啦!

现在正是小麦蚜虫爆发时期,如何防治?小麦的后期应如何管理?

加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结合,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减少虫源数量。注意合理施肥,适时灌水,保证肥水供应,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虫能力。在有翅蚜迁飞期间,提早在田间放置黄板,以减少蚜虫在田间的扩散,减轻危害化学防治。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30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40-50毫升兑水喷雾;也可结合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同时进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