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家种植的绿豆,煮粥的时候为什么总有几粒和石头一样坚硬的豆子?

煮绿豆时总有几粒很难煮烂的绿豆,是怎么回事?这个不复杂,我们这称它为“铁绿豆”或落绿豆、野绿豆。怎么就有了这样的绿豆了呢!这种绿豆,是收绿豆时,掉落到地里的绿豆种子,次年发芽生长结出的绿豆角籽粒。连续种植不注意,会繁育的越来越多,大大影响了口感和品质。

如果购买的新种子,这种情况极少,尤其是自己连年种植留做的种子,机率更高。避免这种“铁绿豆”,在采收绿豆时,一定要把它区别开收获。把“铁绿豆”磨面,或生豆芽、或做为养殖饲料。

怎样鉴别正常绿豆和“铁绿豆”呢!很容易辩别,从植株上、荚果上、豆籽粒上都可以辩认出来。植株的茎叶没有正常绿豆旺盛叶大,豆荚果稍细、豆籽粒色泽明显和正常绿豆色泽不同,多显褐绿、苍绿、或红黄色。正常的绿豆荚果稍粗壮,籽粒呈鲜艳的本品绿色泽。种植上,苗期时可及早拔除,或分开采摘熟荚果。

农村自家种植的绿豆,煮粥的时候为什么总有几粒和石头一样坚硬的豆子?

这段时间天气很热,我也经常在家熬绿豆粥,但是在喝的时候总是有那么几个“漏网之鱼”和石头一样坚硬,很是硌牙。而这样的豆子在我甘肃农村老家里面叫做“石豆子”,你就是不管怎么去煮都是煮不烂的。

为什么在煮绿豆时会出现“石豆子”呢,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

1、

我们甘肃农村老家里面种植绿豆都是自己家一直留下来的种子,也就是去年、前年、甚至是大前年的绿豆种子,这样就在收获之后煮的时候“石豆子”会越来越多。这就说明了绿豆的种子不好。

因此自己留的种子不是“绿豆杂交”专门培育出来的,这样在农业种植上很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的错误。

2、

建议大家在每一年种植绿豆的时候要去专门卖种子的地方,因为种子站的种子是每一年都更新的,是这个品种里面最前沿的,所以在种植之后就很少或者是几乎不会出现这样的“石豆子”。

这主要是得益于杂交品种的原因,也就是没有了每年的“近亲繁殖”所出现的尴尬。

3、

建议大家在每次煮绿豆之前泡半天时间,上周末我就这样试验了一下,我是在中午12点开始泡的,用的是温水,泡到了下午5点左右,算是泡了半天时间,然后在煮完绿豆后,在喝的时候就没有了“石豆子”,你说这奇不奇怪!

因此农村自家种植的绿豆,煮粥的时候总有几粒和石头一样坚硬的豆子,这就是出现的原因所在,大家主要要在种植绿豆种子的选取上和煮绿豆之前的泡豆子上面来做。

农村自家种植的绿豆,煮粥的时候为什么总有几粒和石头一样坚硬的豆子?

这问题我也问过卖豆子的,得到的答复是:你把绿豆放进锅里的时候搅一搅锅,就大大减少出石豆的机会了,那些煮不烂的石豆,其实是粘在锅底上烤成那么硬的,要不有的人反应只要泡一泡豆子也不会出现石豆,一样的道理。只要搅一搅锅,别让它粘在锅底,让它参与煮的过程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农村自家种植的绿豆,煮粥的时候为什么总有几粒和石头一样坚硬的豆子?

绿豆所谓铁豆子有两种,一种是时间放久的老绿豆也是死豆子不吃水,另一种就是野生绿豆的种子。

问题中提到收回来的新生产的绿豆煮不烂,一个可能是少数种子出现返祖现象。另外就是生产过程中收回来了野生的绿豆种子掺杂其中。

绿豆野生种属于无限生长匍匐攀爬在河床两岸或者灌木、树林里。单株覆盖面积可以在几十平米,枝条粗大,分蘖侧蔓分枝特别多。豆子种皮不容易融水透水。我手里就保留了一份在阳江地区找到的野生绿豆种子。种皮不透水有利于野生绿豆在自然干旱地区生存,阳江在广东夏季高温多雨水,雨水过后又会干旱。铁豆子的特性就是长期演化出来的特性,对于这类植物需要自然环境下种皮受损才能透水发芽,所以种子发芽往往需要间隔很长时间。人工种植就需要破坏种皮表面人工促进吸水发芽。这一个特性有利于物种生存和避免近亲繁殖的特性。

我们近些年有利用野生豆科植物与栽培种杂交提高产量的时候,但这个做法容易把野性特征也掺杂进来,尤其是后代出现返祖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铁豆子的问题。所以目前发现的铁豆子主要集中在这两种现象,而杂交引起的可能性是最大嫌疑。有人说近亲问题,那是不符合逻辑的。顶多是你用杂交品种的后代做种才能看到这种形状分离,这是因为自交授粉的种子根本不应该再用于做种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