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能不能吃豆角呢?有何依据?
痛风能吃豆角吗?
这类问题经常有朋友问到,什么什么病能吃不能吃什么的事,实际上世界上的事和医学上疾病的事,道理都是一样的,只是相对而论,没有绝对。理论上讲痛风是有一些禁忌的,医生的话是对的,对治疗和恢复有好处。但实际上不是说就一点不能吃了。要尽可能注意,少吃或不吃对自己的健康是有好处的。
首先对疾病要有所了解,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心理也就有个数了。
痛风是怎么回事?
造成痛风的因素很多,预治重点在于控制饮食,少食高嘌呤食物。痛风是痛风性关节炎的简称,这是一种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人体内的嘌呤来自饮食和体内生物合成两个方面,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由肾脏随尿液排出。
当体内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者尿酸由肾脏排出过少,或两者皆而有之,血液中的尿酸就会增高,形成高尿酸血症。尿酸可以在人体的各种组织里积聚,特别容易沉积在关节及肾脏内,引起关节炎及肾脏疾病的征候。
患痛风后须注意:
早发现早治疗,越早越好。合理饮食,少食嘌呤碱和蛋白质高的食物,少吃肉等、动物内脏、鱼、茶、荚豆类植物、菠菜、肉汤、脑髓、红萝卜、蘑菇等。可以多食一些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C较多及含钾多含钠少的碱性食物如,面包、面粉、水果、玉米、芋艿、蕃茄、山萸等。禁止饮酒及其它辛辣刺激食物。
从以上看出,除酒类和辛辣刺激食物要禁止,其它的多是少吃或不吃食物。常人食用没有问题,痛风病人因体内代谢紊乱,而须注意了。豆类含嘌呤碱高,故应少食。但是,如体主所说豆角“如果是青菜类的嫩豆角、架豆角、芸豆角”,而不是大量的豆类及制品,我认为偶尔吃二顿是没有问题的。何况又不是天天吃、顿顿吃的。再说了,痛风病的原因和吃豆角(炒菜吃的嫩豆角),也没有直接的关系啊!
痛风患者能不能吃豆角呢?有何依据?
传统观点认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应少食用富含嘌呤的蔬菜,如豆类(豆角等)、菌类、菠菜、莴笋等,以免加重体内尿酸代谢的负担。但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均显示大量摄入富含嘌呤的蔬菜不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相反的是蔬菜为主的饮食有降低尿酸水平的作用,即使是我们进食富含嘌呤的蔬菜也有同样的效果。所以,根据国内外最新指南意见我们不建议大家禁食蔬菜(包括嘌呤较高的蔬菜),应适当增加摄入。痛风是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但仅有5~12%的高尿酸血症人群会出现痛风),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痛风的治疗有赖于综合治疗,包括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整及相关药物治疗(急性期对症止痛、缓解期降尿酸)。痛风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如下:①限酒、禁烟:最好戒酒(尤其是白酒和啤酒),如要饮酒建议缓解期适当饮用红酒,同时必须戒烟;②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痛风患者应减少动物性高嘌呤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产品、肉汤,尽量少吃肉类)的摄入,蔬菜类等植物性食物不包括在内;③防止剧烈运动及突然受凉,运动应规律适当:剧烈运动和突然受凉都会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应避免;④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如可乐、果汁等;⑤大量饮水:饮水有助于稀释和排出尿酸,建议每日饮用2000ml以上;⑥控制体重;⑦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最好每日摄入在500g以上,包括传统意义上嘌呤较高的蔬菜;⑧规律饮食和作息。对于痛风患者,药物治疗必不可少,我们建议大家正规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痛风急性发作期应以对症止痛为主(非甾体消炎药或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禁忌降尿酸药物治疗;缓解期应降尿酸药物治疗,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切不可偏听偏信,以免贻误病情。
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痛风患者能不能吃豆角呢?有何依据?
不少痛风患者对豆子和豆制品都是望而却步,因为总有人告诉他们这些食物也是高嘌呤食物。这里说的豆子包括豆角,还包括黄豆、绿豆、豌豆、蚕豆、四季豆、扁豆、豇豆、芸豆等。
豆角,有的地方叫豇豆或者长豇豆,有的地方叫带豆;名字不重要,我们今天谈论的还是痛风患者能不能吃豆角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也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常理来说作为蔬菜类的食物,痛风患者可以放心大胆地吃。
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对包括豆角在内的豆子都有着深深的误解,认为豆角中的嘌呤含量较高,尤其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食用后,可能诱发痛风。我在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痛风科坐诊以来,也有不少患者问这个问题,所以今天就给出一个综合性的答案。
都说痛风患者不能吃高嘌呤食物,首先我们弄清楚什么是嘌呤嘌呤,在人体内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核苷酸中的嘌呤碱基主要包括鸟嘌呤和腺嘌呤。在人体内,嘌呤碱最终分解为尿酸,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主要有两种途径:
- 途径一,从头合成途径: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些列的酶促反应,合称为嘌呤核苷酸;
- 途径二:补救合成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嘌呤核苷酸,也成为重新利用途径。
在一系列的反应下,人体内的次黄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及鸟嘌呤核苷酸通过生活合成或补救途径,直接产生尿酸,这占体内尿酸总量的80%;剩下20%来自于外源性的饮食中的嘌呤,外源性饮食生成尿酸主要是富含嘌呤或核蛋白食物中,通过肠上皮中分解酶,降解为尿酸。
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尿酸,也就是说人体内有一个“尿酸池”,尿酸池的正常容量是1200mg,每天我们人体内通过新陈代谢和食物摄入产生750mg左右的尿酸,通过尿和肠道排出500~1000mg尿酸。
如果我们新陈代谢产生尿酸过多,或者摄入嘌呤食物过多,或者肾脏排泄尿酸出了问题,尿酸就有可能以尿酸盐晶体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肾脏、组织中,导致高尿酸血症,也就是说,此时人体的血尿酸已经超过420μmol/L。
在这里我们就要知道一个知识点:外源性尿酸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嘌呤转化,但是占人体尿酸总量有限。既然有限,为什么我们还是害怕高嘌呤饮食呢?甚至连豆角都开始惧怕起来?那是因为高嘌呤饮食一直都被认为是痛风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有不少痛风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都是因为在大量摄入海鲜、内脏和肉类之后出现关节的红肿热痛。
都说豆角嘌呤含量高,首先我们弄清楚植物性嘌呤食物在讲清楚了嘌呤、嘌呤食物后,我们来了解一下食物嘌呤含量的分类。一般来说,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分为四类,也就是以下这四类:
- 第一类,超高嘌呤含量食物,一般嘌呤含量在150mg/100g以上,主要是各种动物内脏、部分水产品、浓肉汤、火锅汤、浓鱼汤、干豆类;
- 第二类,较高嘌呤含量食物,一般嘌呤含量在150~75mg/100g以内,主要是各种畜肉、禽肉、部分鱼类、甲壳类;
- 第三类,中低嘌呤含量食物,一般嘌呤含量在75~30mg/100g以内,主要是各种蔬菜、花类蔬菜、嫩豆类蔬菜、未干制菌类和部分水产类;
- 第四类,低嘌呤含量食物,一般嘌呤含量在30mg/100g以下,主要是奶类、各种蛋类、浅色叶菜、根茎类蔬菜、茄果类蔬菜、瓜类蔬菜和各种水果、粮食等。
那么,豆角的嘌呤含量是多少呢?我们要区分以下,豇豆和四季豆在有些地方没有区分,其实这并没有关系,为什么呢?各位接着看。
现在已经查明的,豇豆嘌呤含量是48mg/100g,四季豆(鲜)嘌呤含量是29.74mg/100g,有的说四季豆嘌呤含量是137.4mg/100g,各种资料上的食物嘌呤含量数据其实不一致,这和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测定方法、食物的产地、品种都有关系,在刘医生认为,豆角水分比较多,所以嘌呤含量不会太高;而干豆角的嘌呤含量可能更高。
无论是豇豆还是四季豆,都被称为植物性嘌呤食物,这是与动物性嘌呤食物相对的说法。植物性嘌呤食物有什么特点呢?主要是其中所含嘌呤大多是腺嘌呤和鸟嘌呤。而动物性嘌呤食物中所含嘌呤大多是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相比之下,后两种嘌呤更能迅速转化为尿酸。
也就是说,痛风患者可以吃豆角,因为豆角作为植物性嘌呤食物,主要含有的是腺嘌呤和鸟嘌呤。而且另外一方面,无论豇豆还是四季豆都属于低嘌呤含量的食物,痛风患者不能吃这个,还能吃什么呢?
痛风除了能吃豆角,豆类和豆制品类也能吃前面说了豆角对于痛风病人而言能吃的理由。在我们的餐桌上,除了豆角,还有各种豆类和豆制品类。有些人其实也担心豆制品类能够让尿酸生成增加。那么,是不是豆制品也符合豆角的特征呢?
- 首先,豆制品类都需要通过浸泡、磨浆等加工及烹饪的过程,干豆类的嘌呤含量确实较高,和猪肉相似,但是,当豆制品在加工过程中,有一部分溶于水的嘌呤就会流失,而且加水烹饪后,其嘌呤浓度也会大大减少。举个例子,干黄豆做成豆浆,其嘌呤浓度可以稀释20倍,也就是说,豆浆也就成为了低嘌呤食物。
- 而另外一方面,无论豆角还是豆制品,其中所含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微量元素都是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尤其蔬菜和豆角中,其对羟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尿酸的生成;而豆制品中的异黄酮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好处。
所以,刘医生的建议是,痛风患者不应该去怀疑豆角是否能引起痛风,更不应该舍弃豆制品。如果不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那么就可以不需要过度限制豆角、豆类和豆制品类等植物性嘌呤食物。但是,我也有几点要交代的:
- 豆类及豆制品的选择排序:豆腐、豆浆(无糖)、豆角排首位,豆干、豆子(湿)排后,干豆子排最末。
- 豆类及豆制品的烹饪技巧:最好不要和肉一起干炒;可以用水煮的方式;也可以先在水里汆一下后倒掉汤再烹饪;
- 豆类及豆制品的调味技巧:不建议加入葱、姜、蒜、韭菜、辣椒等刺激性佐料,可以加入醋等,少放盐;
- 豆类及豆制品的食用禁忌:发酵类的豆类和豆制品对于痛风患者而言比较危险,腐乳、酱油、豆子罐头等建议少吃。
总而言之,我们对某种食物再热爱,也不能天天吃餐餐吃,而是饮食有度。即使是米饭,对于人们而言也有厌倦的时候。所以,豆角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可以吃,但是吃的方法和烹调技巧也要科学,而且食用量也要注意。
刘医生的提醒,还请痛风患者饮食要谨慎曾经有一个人说:“绿豆能治百病”;后来这个人自己病倒了。
曾经有一个人说:“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后来这个人消失了。
痛风虽然也属于吃出来的病,但即使饮食再精细,也不可能把病吃回去;科学的饮食只能降低60~90μmol/L的尿酸,而大多数痛风患者无法通过饮食调理将尿酸降到360μmol/L以下。对于痛风患者而言,非药物治疗是基础,包括限制每日嘌呤食用总量在200mg以内,限制高果糖食品和饮料的摄入;减少和避免尤其是啤酒和白酒的摄入;每日多喝水2500ml以上保持排尿在2000ml以上;进行合理适当的有氧运动;学会为自己进行减压;学会让自己科学减重等。
但是,这些都无法取代长期坚持的降尿酸治疗,一旦出现痛风,还是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分型、分期、分性、联合治疗。
痛风患者能不能吃豆角呢?有何依据?
豆角也是蔬菜的一种,属于中低嘌呤食物,嘌呤含量在30-75mg/100g之间,与豆浆、豆干、豆皮、腐竹、豆腐等大豆制品的嘌呤含量相当。能不能吃豆角也要分情况。
如果是痛风急性期病人,尽量不要吃豆角,建议选用白菜、芹菜、韭菜、萝卜等蔬菜;如果是慢性痛风病人(有肾病、关节炎、痛风石的病人),需要从限制嘌呤及营养均衡的两个角度安排饮食,建议每周2天只选用低嘌呤的食物,不要吃豆角,其余5天放宽限制,可以增加豆角类嘌呤稍高的食物来丰富饮食;如果只是高尿酸血症者,可以随意选用中低嘌呤的食物,吃豆角没问题,但是其他高嘌呤食物尽量要避免。
需要强调的是豆角在烹调时尽量焯水。豆角的草酸含量不低,摄入草酸过多,也会影响体内尿酸的排泄,焯水可以去掉豆角中的一部分草酸。
近期天气要入冬了,痛风患者除了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外,同时也要注意防寒保暖,温度过低会使尿酸盐的溶解度下降,而在体内沉积,易引发痛风发作。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痛风患者能不能吃豆角呢?有何依据?
豆角是属于蔬菜一类的食物,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豆角是属于豆类食物,而关于豆类食物的话,痛风患者是应该忌口的,那么下面就为大家解释一下痛风患者为什么要对豆角忌口。
首先,豆角被划分为豆类食品,那么就意味着与其他蔬菜的不同,而这不同关键就在于豆角其中的高嘌呤含量,高嘌呤含量的食物痛风患者是要绝对忌口的。
另外一点豆角虽然美味,但同时也是一种比较难处理的蔬菜,如果没有熟透的话容易致使人腹泻,甚至中度身亡,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豆角的摄入都是要非常谨慎的,何况是痛风患者。
还有关于痛风患者摄入嘌呤的说法,就是早期轻度的痛风患者可以摄入比较多的嘌呤,后期就不能摄入太多,这个说法有点片面,摄入的嘌呤量还是的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来定,一些人虽然在早期,但是可能代谢能力较差,那么过多的嘌呤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也是无益的,所以摄入的嘌呤量还是的根据自身的代谢情况而定,痛风患者不管是早期还是后期对于摄入的嘌呤都要严格控制。
以上就是痛风患者应该对豆角忌口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痛风患者忌口的食物和日常的小知识还有很多,患者一定要多加了解,多向医生咨询,不确定的不要盲目尝试,也不要轻易听信治疗痛风的偏方,最好要到大医院治疗。
指导专家:任静静,主治医师,日照市中医医院风湿肾病科。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脊柱关节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痛风患者能不能吃豆角呢?有何依据?
能吃!
题主提出这个问题,大概率是因为豆角含有“豆”,而一部分干豆和坚果,如葵瓜子、黄豆、黑豆、豆芽等,含有较多的嘌呤,故而痛风患者不宜食用。
豆角是豇豆的别称。缸豆,俗称角豆、姜豆、带豆、挂豆角。它还可以细分为长豇豆和饭豇豆两种,属一年生豆科植物,是夏季常见的蔬菜品种。
作为一种果实类的蔬菜,豆角的口味、价格、营养价值很是值得称道!论营养, 低热量、高膳食纤维;论口味,非常清香宜人;论价格,产量巨大,非常实惠,容易购买。
中医认为,豆角性甘、淡、微温,归脾、胃经,有调和脏腑、安养精神、益气健脾、消暑化湿和利水消肿的功效。
豆角的嘌呤含量,为48毫克/100克,属于低嘌呤食物——每天摄入量在二两左右,是不会导致体内食源性尿酸过高的。
推荐高尿酸人群一日豆角食谱:
早餐 凉拌豆角+小米粥+煮鸡蛋。
午餐 瘦猪肉红椒豆角(不吃肉)+凉拌西兰花+二米饭。
晚餐 青菜豆角拌面+牛奶+水果盘。
合理搭配,痛风人士,每天都有好吃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