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为什么普京不一鼓作气?

为什么要一鼓作气呢?

现在回头看看不得不佩服普京,胸有成竹稳如泰山,从一开始的战术人家就没打算速战速决。

打乌克兰还不是小意思,但是全世界都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和乌克兰一决高低。

战争的三样法宝:粮食、能源、武器,货源充足,他一样不缺,那就怀揣着法宝悄悄布局一张大网,所以战术上急不得,慢慢耗着呗。

还记得一开始发生冲突,当天俄军开着坦克浩浩荡荡朝乌克兰首都前进时,在路上坦克车辆还给当地行人让路,哪有这样打仗啊,感觉是去春游呢,大家还想着上班枪炮响起,下班俄军该打扫完胜利战场了吧。没想到这一百多天过去了,还没有结束的意思。

这不,现在欧洲不少国家都已经扛不住了,表面上制裁的欢声雀跃、私底下偷偷交易的乐此不疲,而美国叫嚷着最凶,私底下交易得更多。

最搞笑的是他们的经济制裁,歇斯底里到连阿猫阿狗都制裁了。

最奇葩的是,越制裁俄罗斯,俄赚的钱越多。

最无奈的是,不承认人家卢布最后都是偷偷用卢布结算,导致卢布升值直线上升。

谁也没想到制裁被反噬,法国已经醒悟过来,喊话美国要求其弥补自己的损失,德国已经出现内乱,·····

就这样不知不觉欧美那群拉帮结派队伍就进入普京准备的“大网”之中,可以想像他们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再过几个月天慢慢凉了,民不聊生就更难熬了。

一鼓作气有这效果吗?

当然,这还不是普京的最终目的,还得慢慢熬熬,我们只管吃瓜看戏就好了。

俄乌冲突为什么普京不一鼓作气?

说得轻巧、举棵灯草。美好想法谁都有,实现起来却存万般艰难。

一个有着60万平方公里国土,四千多万人口,几十万军队的欧洲大国,不仅有广袤河川平原路障,还有钢筋水泥城市、坚固地堡巷战。凭俄罗斯一己之常规军力,怎么可能一鼓作气、一举拿下乌克兰。联想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二十几国集团,无差别狂轰滥炸南联盟军事民用设施,光扔各类精确制导导弹就达二万多枚,还耗时78天呢,至于老美攻打阿富汗就不用说了,用二十年时间,活生生将一支学生兵塔利班组织打造成推翻己扶傀儡政权的虎狼铁拳雄狮,最后迫不得己上演了一场史无前列的仓皇大溃逃狼狈画面。

如果采取焦土政策,凭俄罗斯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战术核武、贫铀脏弹,率先给乌克兰水电交通网络、军民用设施来顿饱和无差别攻击,不排除在极短时间内有拿下乌政权的可能,但那样做,就让俄彻底站到了反人类战争的对立面,在政治外交道德层面丧失殆尽,真正成了遭万人唾骂的孤家寡人。

个人判断,普京开始是想以最小代价,在丝毫不伤害、不惊动乌民众的前提下迫使乌当局就范,在保持中立的协议书上签字的。趁夜用空中突击旅抢占基辅机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乌当局一干政要、军中要员及舆论宣传中心,就可大功告成,谁知一招失利、满盘皆输,迫不得已改变战法,在乌东稳打稳扎,步步推进,中途又吃了不少亏,汲取了不少教训,才有了现在比较顺手的战绩和收成。

世人现在看到,乌克兰背后虽有老美主导的北约、西方集团四十国的大力拱火、经济援助、军事武器、弹药供给、舆论喧嚣支持,但乌军却在自己地盘上节节失守败退,战争后续潜力难济,正面临举步维艰、弹尽粮绝、土溃瓦解的十万火急险情。俄罗斯以熊胆铁心,只单孤影,持久作战四个月且越打越猛,战局走向也越来越明朗清晰,俄卢布经济更是坚挺无比,美元霸权摇摇欲坠,普京的睿智高明、深谋远虑,亮瞎了不少敌人眼睛,这才是最重要的。

俄乌冲突为什么普京不一鼓作气?

普京好听点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呗!不好听的说法就是“眼大肚子小”了!

普京在开战之初的想法肯定是三五天平定乌克兰,第七天就可以在基辅开盛大的庆功宴,给俄罗斯将军的胸前挂满勋章了。但发“白日梦”是一件事,能不能将“梦”变成现实就是另一件事情了。很显然,普京的这个“梦”没实现得了。

俄罗斯在开战之初,没想到乌克兰得抵抗会这么坚决,也没想到自家得军队会这么不堪一击。所以就给了乌克兰喘息之机,也给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可乘之机。于是,北约就不计代价的武装乌克兰,用乌克兰出人,北约出枪的方式,合伙一起对抗俄罗斯。

通过这个办法,乌克兰迅速拉近了与俄罗斯的军事差距,就把战争打得有声有色起来。但对普京来说,这可就不是好事情了。因为普京已经丧失了“一鼓作气”的机会了。现在战争已经进入对俄罗斯最不利的“消耗战”,就是比谁的钱多的战争进程中了。很显然,俄罗斯不可能是钱多的哪一方。

时机一旦错过,那就没有办法了。这就是普京不一鼓作气的原因了。因为,现在对于俄罗斯来说,已经不是一鼓了(闪击战平定乌克兰),而是二鼓了(专注乌东乌南),等到了三鼓的时候,大概就是普京“言和”的时候了。

俄乌冲突为什么普京不一鼓作气?

提问者说俄乌冲突,为什么普京不一鼓作气?似乎在说前一段时间,俄军在付出了重大伤亡代价的情况下,包围了基辅周边。基辅作为乌克兰的首都,如果能够拿下来的话,或许对于劝和促谈有很大的意义。然而最后俄军撤除了对于基辅的包围,而且在撤退过程当中还遭遇了一定的伤亡。让人们感觉到似乎这场战争没有一鼓作气地解决问题,反而打成了焦灼战持久战。

我觉得之所以国人有这样的疑问,很可能是由俄乌冲突过程当中的主客观条件引起的。

从客观情况上讲

乌克兰是防守的一方。此前受到了美国北约及西方国家大量的军事援助部队,也经过了西方国家的轮训。而且自从2014年以来,一直与俄顿联军在顿巴斯地区轮番作战。早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因此实际上如果他们重兵防守首都基辅的话,这里已经成为一个难啃的骨头了。

从主观上来说

基辅是东斯拉夫民族发源的地方,曾经历史上是他们共同的首都,具有大量的珍贵的名胜古迹,如果不能够用和平的方法取得这里的话,如果把这个地区打成一片焦土,在道义上面就会落入下风。因此俄顿联军或许在这个方向上有一些投鼠忌器吧。

况且我们看马里乌波尔的争夺战就会知道。对于一个只有50万人口的小城市,尚且花了三个月时间才完全躲下来。而且整个城市被打成了一片焦黑。战后要想恢复重建,难上加难。

假如说要强攻基辅的话,且不说能不能够打赢。即使打赢了把基辅打成一片焦土的话。俄罗斯也好,乌克兰也好,未来要举全国之力在进行重建,并且是重建的水平达到现在的程度的话。或许又要用100年了。况且那些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古迹将再也难以复制了。

让我在我们再次重温一下马里乌波尔的一片废墟吧。作者为高级#策划##经济师#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俄乌冲突##在头条看世界##我要上头条##写作##杭州头条##分享你的今日感悟##我在头条搞创作#

俄乌冲突为什么普京不一鼓作气?

战争,和打架的性质不一样。

两个人闹闹口角,打一架,过两天可能和好,或者一辈子成为死对头,两个人的生活不受任何影响。

而战争,直接导致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间接导致经济的衰退,另外在全球经济体的形势下,两国之战,尤其是俄罗斯这种大国,会造成其他国家出现经济上的动荡。

就举个简单地例子,俄乌冲突起初,全球股市变绿,很多人炒股赔的很多,一度传来冷笑话,原来他们打仗,我来买单。

所以,一鼓作气,不是一个人的决策,也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决策的。

俄乌冲突为什么普京不一鼓作气?

不是不想,是真的做不到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今中外都知道这个道理。远的不说,近的2008年的俄格冲突,就是短短几天解决了战斗。但是俄乌冲突的目标是什么?

首先乌克兰非格鲁吉亚可以比较,后者真的是蕞尔小国,但是乌克兰不仅仅是有着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欧洲第二大国,而且继承了苏联30%的军事力量,可以说是有很强大的实力的。

其次现在的俄罗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经济衰退和不振,加上受到疫情的冲击,能不能打还真得需要实战的检验。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第一阶段特别军事行动,当时已经打进了基辅,但是并没有看到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市民,反而是因为兵力太少被乌军反击打出来了伤亡不小。

后面的进展全世界都看到了。乌克兰成为了西方过期和新式武器的试验场,西方国家支援过来的武器装备和型号可以说是不断升级,以至于变成了俄罗斯以一己之力对抗四十多个国家。

这个时候再想一鼓作气,真的是做不到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