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在节假日执法属于加班还是义务?

这个问题刚好遇到给警察蜀黍送饭归来的我。

警察蜀黍差不多一个半月需要值班一星期,星期一早上上班,就要带上生活用品和铺盖,24小时在单位,值守到下一星期值班的干警来接班,完成交接班手续,本周值班工作才算完成,然后,下周的工作正常开始。

这个星期,刚好到蜀黍值班,我“五一”休假,昨晚接到单位通知,暂时取消“五一”休假,二号开始正常上班,因为单位任务紧急,忙到十二点半才下班,肚子饿得像狗,一问蜀黍,还在出警现场,赶紧到单位附近找了家快餐店,要了份酸笋肉片炒饭,狼吞虎咽地吃完,要了份牛肉泡椒炒饭给蜀黍送去,蜀黍一身制服依然威严,可是制服下的疲倦困顿又有几人知,值周一个星期,出了两个通宵火警现场,出了一个通宵危害公共安全的现场,是加班还是义务,早已经习惯不去追问。

从警一天,守护安宁一天,这恐怕早已经融入蜀黍的生命。

执法人员在节假日执法属于加班还是义务?

节假日对于警察来说就是没有,要比平时的勤务更繁重,因为大家都休息了,带来的矛盾更多,都是需要处理的,想想都头痛。

执法人员在节假日执法属于加班还是义务?

从严治警一本书,从优待警一句话,警察苦、警察累,尤其是交警,行动一个接一个,还有什么全国行动日、全省行动日、逢五、逢十统一行动、周末夜查,节假日集中行动,交叉执法,节假日交警基本没有休息过,早上还没到上班时间,一部分就要去弄什么“护学岗”,各种活动均要求交警执勤……

执法人员在节假日执法属于加班还是义务?

警察最不喜欢的就是节假日,因为节假日要值班要备勤,再加上节假日前后的周末也是法定工作日要上班,节假日过完后又不会补休或调休,算下来节假日还不如正常周末休息的多。

执法人员在节假日执法属于加班还是义务?

想什么呢?不管是哪个单位,基本上都是正常上班对待,特别是基层,连保住工资和五险一金都不错了。别把体制内想象得太美好,想发财别进。

执法人员在节假日执法属于加班还是义务?

算加班?不存在的。

以警察为例,因为我比较熟悉。

我们工资里有一项,叫“加班费”,其实跟加班多少没关系,不管在什么岗位,如果按照排班全勤,每个月给记四天的加班,发480元,别的没有了。

但加班就是家常便饭了,如果按照三倍工资来算,那就美了。

以派出所为例:值班制度是“三班两运转”,就是说第一天值班24小时的,第二天要值一天白班,到下午下班才能休息,按规定第三天是休息的,也很美。

但实情是,第三天还要上白班!这样轮回,没有周末概念,只有三天一轮的念头,所以哪天是周几有时都分不清,只对几月几号记忆深刻,因为每次写笔录都要用到具体的时间,精确到分!

这样下来,一年就有约120个晚上是睡在派出所的,另外,白天还要全时上班,要是遇到周末,轮到不值班,可以休息,过周末的模式是两个单休后面才是一次双休。

也别想的太美,想过双休,周五碰到案子没办完,那么周六就要搭进去,再麻烦点的案子,周日也可能不保!如果周六值班,一不小心周日就没了。因为我们这里的案件办理原则是谁接警谁负责,人家不会帮你的,再说案子忙活到一半再交给人家,很麻烦!

以大队为例:除了治安大队有时办理一些赌博和嫖娼案件外,他们通常办理刑事案件多一些。这些刑事案件都是全市范围内的大案、急案、要案,所以加班就是家常便饭,为了抓个人,今天安排一组人去了广西,明天就能有另一组去了黑龙江!一去十天八天不好做什么,所以有的民警成几个月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

您可能会说,他们出差有补助,是的,有,但穷家富路,这点钱在路上就花的差不多了,标准也很低。

再以交警为例:越是过节越忙,车多,路堵,事故也多,有时候事故科的车出去出警,一天都在外面,直到深夜;越是天不好,越要往外跑,下雨还算好的,穿件雨衣就行,就怕下雪,搞不好警车出去也会滑到沟里!还分什么过节周末?没有的事。

好一点的是机关,但八小时工作制也是糊弄小孩的,随时加班,不是统一行动就是专项检查,有时半夜叫你起来待命。各类机关业务多头下达,白天忙活不完,就得晚上加班,最近一个月,我基本每天加班两三个小时。

总起来讲,公安没有一个岗位是轻松的,周末和节假日的概念很弱,每次放假下发的第一个通知就是“关于做好某某节期间安保工作的通知”,布置社会治安防控、防火检查、交通管理、路面巡逻等工作,有一句话说得好:公安过节就是过关,出了问题可是要打板子的。

所以执法人员在节假日执勤执法是义务,而不是加班,这是由工作性质决定的,不像工人拿计件工资,也不像有的单位按时间计算加班,执法工作没有量化标准,有可能一天下来没遇到什么事,也可能一天接的事忙不过来,都看运气,论工作量没有可比性。

都是为人民服务,尽义务就行了,既然选择了,就没考虑退路。

(完)

我是@蓝客霸霸,感谢您的阅读、评论,欢迎关注,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账号。[玫瑰][玫瑰][玫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