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领导提拔为中层之后,为什么我反而不开心,过得不如从前?
1、工作的面更加宽泛,中层干部要具备十指弹钢琴的能力和手段,负责的不仅是某一项、某一点的工作,而是负责整个团队的所有工作;
2、拥有了决策的权利,就要承担决策的责任,团队的是非成败全凭团队领导的智慧和能耐;
3、责任更加重大,中层领导就是团队的舵手,团队何去何从,就看中层领导的掌舵能力和水平;
4、上级对你的期望更高,提拔就是上级对你工作的认可肯定,尤其是刚被提拔到中层期间,你还是你,短期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不可能立即提升,工作平台、领导对你的要求,团队成员对你的期盼却被一纸任命书拨高了不少;
5、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中层工作的艰辛,谁干谁知道,上级随时都会以你工作出色认可提拔你,同样,也会因为你工作实绩不突出否定你,这就是传说中的能上能下;
6、中层干部带领团队压力大,世界上有两大难事,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中层在带领团队时,就是要把自己的工作主张,变成团队成员大家的主张,并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来达成工作目标的实现;7、中层对团队成员的褒奖和惩戒都非常有限,带领团队尤其考验中层领导的领导魅力和领导艺术;
中层领导是成长为主要领导的必经之地,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最好的磨练平台,谨记:在人之上,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把自己当人,百炼终将成钢。
被领导提拔为中层之后,为什么我反而不开心,过得不如从前?
体制内,提拔叫做“压担子”,意思是让你去挑更重的担子。生活中,你本来挑20斤水,现在挑200斤水,你不累才怪呢?其实,归根到底,你还是处于职场的底层,小中层而已,还是要具体做事的,等你到了高层,不用具体做事了,你才能做到可轻松,也可不轻松,你有选择权,就好办了,想做事就累,不想做事就轻松。
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从底层到中层的不适应。原来一个人吃饱了不饿,现在要管一个部门的温饱,责任、压力、操心自然就大了。比如,下属负责一个环节,做完了就回家去了,啥事也没有了,当然轻松了。中层还要盯着八个环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中层都走不了。所以,当兵有当兵的舒服,当官有当官的烦恼。
第二,能力上还在过渡期。比如,我当年从大头兵提拔为中层副职,但是没有正职,相对于直接领导一个部门。原来只负责一个岗位的工作,现在要负责一个部门八个岗位的工作,对其他七个岗位的工作并不熟悉。其他员工心里也是“不服”的,知道你不懂,故意给你制造麻烦,想看你的洋相。但是,作为中层,部门出了问题,当然自己要扛,所以,对所有岗位工作都要清楚,才能驾驭一个部门。能力上需要一个时间去弥补,能力上来了,工作压力也就卸了。
第三,面对的矛盾突然增多了。当兵的时候,跟这个有点矛盾,跟那个有点矛盾,无非就是因为说话态度不好了,拿快递不说谢谢了,等等。你当上中层之后,面对的矛盾就太多了,上司的脸色,平级的抱怨,下属的软对抗,要求人,要摆平事。手里握着下属的升迁大权,看似是权力,其实也是责任。你不提拔谁,谁就恨你一辈子。这些矛盾,都让人焦虑,自己消化不了,当然就不开心了。
第四,欲望也大了,追求也高了。当兵的时候,想当中层,当上中层的时候,就想继续爬。你当兵的时候,吃顿饭一两百元,你当中层的时候,请人吃饭一两万。视野大了,心也野了,追求的欲望不断抬升。可是,你攀比心态重了,收入并没有跟上,压力大了,操心的事多了,收入上并没有大幅增高,就会觉得不合算,当然开心不起来了。
被领导提拔为中层之后,为什么我反而不开心,过得不如从前?
李某就是这样的状况,未获得提拔时,李某整天期望着被提拔,科员时想当副科长,副科长想当科长。通过积极运作,局里将李某放到了安全科科长的位置,这在局里是一个实权科室,比较风光,实惠不少。
中层干部严格来说不算是什么领导,重要的中层岗位或许权限不小,有诉求的人们会捧着敬着,让你有种虚荣的感觉或者让人有种虚假的观感,这是个“领导”。但说穿了,中层干部就是有一些权限的“工头”,在层层讲究压力传导、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环境下,容易遭夹,容易成为背锅的对象。与权力和实惠相应而来的是风险和责任。
安全科长李某忙碌了起来,安全工作重于山,最忙的一周接待了六个上级检查组,白天夜里不停地加班。在工作中科长是第一责任人啊,领导一句话,就忒跑断腿,而且大的好处摸不着,往往由领导掌握,出了一点事,领导就会闪。有一次,主管局长给李某安排了一件工作,要求日常管理中就要这么执行,后来在上级的一次检查中发现了该执行有问题,上级要问责。主管局长说不清楚,都是科里具体负责的,李某找到主管,说明明是你前一阵安排的,主管说我不记得了,肯定是你们工作疏忽大意了,李某气得不行,但也没有办法,最后挨了一个党内警告的处分。
记住,有了成绩会是领导的,有了问题肯定是下面执行者的。还有一次,一个项目上出了小的安全事故,主管局长这一次不能说不知道了,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对李某说,你看我平时对你不错,组织部今年的考核,对我很重要,这个处分你抗了吧,以后我会弥补你的。无奈之下,李某主动承担了责任,挨了个严重警告处分,至于领导说的弥补,谁当真谁是傻子。
现实中,大公无私的领导不好找,反向的太容易见,有担当的真没有几个,这也是造成中层干部疲于奔命的一大原因。无官一身轻,身上有了职务,就有了责任,环境好的部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中层干部会如鱼得水,有付出有所得。现在多数部门的环境,是只有付出了,而且有时候付出了还落不得好。所以,做中层干部要有勇气,这是门艺术!
被领导提拔为中层之后,为什么我反而不开心,过得不如从前?
被领导提拔,是很多人的梦想,但真的如愿以偿时,却发现自己过得并不开心,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你没有处在那个位置,就无法理解在那个位置有多难。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或者在某个位置上潇潇洒洒,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如履薄冰。中层干部更是不上不下,尤其不好当,详细来讲是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压力太大,能力不足。刚刚踏上管理的岗位,压力陡然升高。从一个被管理人到要管理人,这个角色转变是要时间来适应的。刚刚被提拔,一定会想着要干出一点成绩来,但事与愿违,有些东西是急不来的。这时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有问题,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压力。
第二,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中层干部上头受分管领导的管理,接受任务,然后又需要去管理下层的人,分派任务。分管领导说什么,你自然就只能做什么,如果做不好就会受到批评。但你对待下层的人却不能这样。下层的人是要具体做事的,他们可能工资低,对你提拔也有些意见 ,追求也少,你刚上来,去批评他们会适得其反,他们反而会刁难你,敷衍了事。这样你就会发现你两头受气,哪个都不讨好。
第三,工作忙碌,却并没有多大权力。当上中层干部之后,你发现你忙碌了很多。各种会议你有了参加的资格,要花费很多时间。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事情,又要花时间。当了中层干部,可不是什么工作都不用做了,很多事情还是要自己亲自去干。而且你发现你并没有多大权力。有下属不配合,你也只能反映给分管领导,而不能自己作出处罚。下属的升迁,你基本上也无法说上什么话。这样就会觉得自己的付出不值当,开心不起来。
不过,被提拔到中层,不开心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做的是赶紧调整心态,积极学习,提高管理能力。多向分管领导请示汇报,借鉴经验,同时要跟下属保持良好的关系,在私下多聚聚,多聊聊,工作时发挥各个下属的长处。提拔中层是进阶到高层的必经之路,你只有适应了,并且做的很好,才有机会提拔到高层,到那时,虽然也会碰到做高层的烦恼,但我觉得会轻松许多。如果感觉自己真的不太适合做管理层,那么就要早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领导,及早退出,不要影响身体、心理的健康。
被领导提拔为中层之后,为什么我反而不开心,过得不如从前?
谢谢邀请!被领导提拔为中层之后,为什么我反而不开心,过得不如从前?准确的说是被组织提拔为中层干部后,由于职务的变化,决定了你现在肩负的责任大、工作繁重。这应该是由一般工作人员向科级干部的过渡。在这期间因为有锻练考验的因素,这是必须要有的工作经历,也是领导干部成长的必由之路。而你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些经历和具备所需要的素质,所以,出现了不开心、过得不如以前的自我感觉。只有尽快进入角色,努力做到四个适应,你的精神面貌会大为改观。1、工作任务的适应。以前干一个人的事,轻车熟路,没有思想负担,干的十分出色,得到了领导层的肯定。被提拔重用了。现在明显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重了。需要搞好协调、对接承上启下的工作。还要处理解决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有的甚至很有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你只有振作精神,迎难而上,才能适应并胜任领导职位的工作。2、职务要求的适应。从执行岗位到负一定责任的岗位,要求高了。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发生了变化,有些你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的任务等待你组织同事们一起努力完成。这就需要你认真虚心学习,不断创新进取,把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只有你适应了基本的要求,才能完成目标任务。3、领导能力的适应。不仅自己干,还要帮助指导别人去做,付出比原来增多了,心里要装上全局观念。这就是中层干部与一般干部职工的重要区别。你让别人干的事情,只有你自己真正弄懂弄通了,才能谈得上管理,才能把住原则,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组织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4、组织原则的适应。虽然是中层干部,但思想观念一定要适应领导干部的职责要求,说话、办事都要注意从维护稳定大局出发,坚持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心中始终要有组织观念、纪律观念,特别要增强政治纪律观念。凡是要求领导干部应该遵守的规则和制度你要熟记于心,自觉遵守,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把上述需要尽快适应的四个方面的要求你达到了,说明你沒有辜负组织的培养,你本人对履行新岗位职责和完成任务也会得心应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你会越干越有信心,前途一片光明。
被领导提拔为中层之后,为什么我反而不开心,过得不如从前?
与你有同样的感受!
我是2016年由普通员工晋升至基层管理岗,也就是班组长,当时就感觉心里有点没底,主要是太年轻,管理的下属都是大我二十岁上下的员工,可想而知,甚至是所有人都不看好,但是上面还有部门经理,相对来说有人顶着。2018年,公司中层竞聘,我成了部门副经理,没设正职,基本由我来主持部门工作,这个事弄的我一点准备都没有,心里的担忧就不用说了。不过,现在已经两年了,确实感觉比较累,付出的和增加的收入相比,感觉相差悬殊,谈谈个人一点感受:
一、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有点粗鲁,但话糙理不糙。你所在的位置,决定你所想所思,考虑问题的深度和角度,所以感觉很累。俗话说,不谋全局者,难以谋一虑,你要从部门全局出发,提高一个站位思考,上要服从上司,让高管满意,下要安抚员工,让大家愿意跟着你干。所以说,想的问题要比原来多很多,自然人就累了,大脑的累才是真的累。
二、人际关系变复杂。到了中层,你的视野也随着变得开阔了,看到的听到的都提高了一个层次,接触的人也不一样了,处理部门内部事宜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他部门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难免利益冲突就多了,如何处理好这些事情,也成了你的一个新任务,人际关系的处理是最难的,慢慢就厌倦了。
三、心理上的委屈。难免经常受到上面的,同级别的,以及下属的一些委屈,又无法言语,憋在心里。时间久了,就有内伤了,心就累了。
四、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进入中层以后,可能收入上会有一定变化,但闲暇时细思,自己付出了多少,因为职责所在,别人都能推,你只有接招的份儿,但又收获了多少,两者一思,真的令人不想继续干下去,越干越没劲!
不知说到的有几点,这是我的一些体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