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出家前后书法有何不同?

出家前大师手笔,厚重刚健,端庄朴拙,有魏碑遗风。出家后更趋自然素洁,不事润琢,有僧家清幽恬淡之风,无欲无争,无事无求,一副超脱无物气象。

李叔同出家前后书法有何不同?

《抱歉不知,诗歌乃爱》

清风飞舞吹欢快,鸟儿畅鸣自天白;

骄阳卖力放辉彩,不知不觉夕已来;

早出晚归可觉累?为晴大地心无悔。

《边陲》

红日跑如飞,遁入西边陲;

如影随形追,瞬即云飘来;

插翼也难逃!云冷冷一笑;

云阵已铺开,滴水难渗漏!

骄阳已无非,佛祖掌心猴!……

半跪在暗角,红日喘如牛;

自从一大早,便一路战斗;

云兵扑如潮,似有亿万兆!

多亏红尘妞,支撑在心头!

想到她可爱,温柔的眼眸;

阳如仙霖浇,刹那劲来了;

真气绵浩浩,手脚不再抖;

傲立挺魁腰,又复雄赳赳!

爱情的奇妙,单身狗怎晓?……

阳微微一笑,看着己四周;

在云眼看来,己已被包围;

可她怎知晓,此另有奥妙!

乱逛的自己,偶然的机会;

竟入古时候,仙人的府宅;

里有传送道,可到东海楼!

愉悦口哨吹,阳往道中走;

咱见明晨早,美丽靓尘妞!

《烈晴》

辉彩猛抛投,灿热烈洒浇;

骄阳无保留,光涌如怒涛……

美丽红尘妞,请谅我单调;

甚至不温柔,只会烈猛照;

只盼你能够,知晓和明了;

爱你在心头,恒炽如火烧……

每天夜时候,我要拼命跑;

跨过亿山头,越过万海角;

迎着风嗖嗖,顶着雾浩浩;

击退黑暗幽,劈开云阻挠;

风险亿万道,兆里远迢迢;

方是才能够,与你见得着;

开心抑难再,滔滔爱浪潮……

《树儿花开》

柔情满眼眸,香气散溢飘;

树儿欢张手,喜将春风抱;

挚亲心头爱,你是我的宝;

我会恒在此,候你暮朝朝;

虽然你美妞,脾气偶不好;

乱撞乱卷吹,甚至动手脚;

愁煞我心头,吓坏我心窍;

可不知为何,一见你来到;

情不自禁我,欢快悦摆摇……

人说世间爱,层次的最高;

乃是为爱人,献上己最好;

我拥之最好,当是花开娇;

献给你美妞,表我爱如滔……

李叔同出家前后书法有何不同?

李叔同未出家时是书香门第,花花公子。书法多有豪情壮志之感,出家后是个比丘,入静禅修为主,修身养性,一个修行人的书法,两者情怀不同,相差甚远。

李叔同出家前后书法有何不同?

李叔同出家前的书法还是中规中矩,特别是他写的魏碑给人的印象深刻,注重结体,笔法,体现技巧的东西还是多一些。出家后的书法可能受佛家思想的影响吧,空灵,本真,体现心境的因素多一些。特别是他临终之前写下的“悲欣交集”四个字,体现的更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您怎么看呢?

李叔同出家前后书法有何不同?

可以说大变。出家前字也很好,规范,基础打得好,棣书楷书笔划都有体现。而且才气逼人,锋芒毕露。出家后没了烟火气,内敛到极致。返朴归真。

李叔同出家前后书法有何不同?

弘一法师:半世繁华半世僧,一瓢浊酒一片尘,出家前后书法作品自然不一样

这是赵朴初对李叔同的一生评价和总结!

“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照天心”。

“弘一法师”李叔同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这是李叔同为人熟知的一首词曲!广为流传,意境悠远!其中背后的故事让人动容,似乎是在某一刻突然顿悟了,他和袁希濂、许幻园、蔡小香、张小楼结为金兰,后来许幻园因为家中破产,离开了组合,李叔同送别时写下了这首曲词。

其实李叔同在出家前,是一个老师,他留学R本,并且娶了R本的老婆,也就是叶子小姐。李叔同一生当中有三个有瓜葛的女人,一个是“天仙楼”的杨翠喜,是李叔同的初恋,可惜后来被卖入G家,命途坎坷凄惨!!

李叔同早年作品

他的这首词《菩萨蛮·忆杨翠喜》,表达了对当时这段初恋情感情意的失落和心态:

“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

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

夕阳微雨后,叶底秋痕瘦;

生怕小言愁,言愁不耐羞。”

这段初恋让李叔同经历了男人都经历的那种情感波折,钟情而又得不到那种,爱时之深离时之伤,一生只有一次。

李叔同作品

再后来就是父母安排的发妻俞氏!俞氏是一个富商之女,所以李叔同从来不为生计发愁!他自家也是官宦后代,家底雄厚!而且家里是开钱庄的。典型的富家公子,这为李叔同追求艺术提供了先天便利条件!

后来一个女人就是李叔同留学日本时娶的妻子诚子(叶子小姐),这是跟他灵魂接近的女人,本来诚子是他房东的女儿,李叔同那时候还画画需要一个人M,结果他就厚着脸皮找房东的女儿做他的人M,没想到居然同意了,还成了他妻子,后来跟着他来中国!

李叔同作品

李叔同在出家前后的书画作品,肯定是风格有很大的区别的,出家前他的书法大多数是临摹的书法,很大程度是从欣赏的角度来创作的,受到《张猛龙碑》的影响很大,而出家以后则更多是自创!

根据马一浮的评价是这样说的:“晚岁离尘,刊落锋颖,乃一味恬静,在书家当为逸品”。也就是说李叔同晚年的作品更有一种自创的飘逸感,是经历了众多事情之后,出家远离尘埃那种不入世俗的那种恬静感!

画作更是风格大变,出家前他的作品从颜色到题材,都充满了世俗感,甚至有点超前感,是当时流行的西方画法!出家后,心境平静了许多,画作也是清淡了很多,除去了很多尘埃世界中的那种浓墨艳彩和思想植入!

弘一法师作品

李叔同遁入空门时,三十九岁,接近不惑之年,此时的他万念俱灰,厌倦尘世,他的不别之离让叶子小姐很是受伤,她为了寻找李叔同,找遍了周边的寺庙,后来在杭州虎跑定慧寺找到他,此时的李叔同法号“弘一”。

其实出家前,已经有迹象表明他已经是有远离红尘之意,他曾经在正式出家之前在这里D食打坐17天,还写了一首词:

“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

他写给妻子的信中大概也表明了自己的去意!

放下你,非我薄情!

李叔同作品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弘一之后再无李叔同”,也就是说他自己已经放下了过去的自己,是新生也是断了世俗之念想!其心态的巨大变化,必然是导致他作品风格的巨大变化。

但是不管他是李叔同还是弘一法师,他在书画,音乐,戏曲方面的造诣,可以说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