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位皇后婉容到底埋葬在哪里?
婉容死后葬在哪儿?
只能用死无葬身之地来形容,可以说是非常凄惨了。
溥仪一共有过五位妻子,婉容可以说是很特殊的存在,因为她是溥仪的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
婉容1906年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封建家庭,其父是晚清内务府总管郭布罗·荣源,母亲则是定郡王爱新觉罗·溥煦的孙女、毓长的第四女爱新觉罗·恒香,因此婉容身上是流淌着皇室血液的。
婉容出生之后,由于她是家中第一个女孩,所以她的父亲荣源十分高兴,便从曹植所写的《洛神赋》中取字,给她取了婉容这个名字,意思是“惊若翩鸿,婉若游龙”。
婉容虽然出生在一个封建家庭,但她的父亲荣源是个进步人生,十分尊崇男女平等,还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
因此,婉容可以跟很多男孩子一样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而且她也很聪明,从小就广泛学习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荣源还给她聘请了一个美国人当英文老师,所以她也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文。
婉容逐渐长大之后,不但才学十分出众,而且还是一位端庄秀美、清新脱俗的大家闺秀,在京城贵族圈中的名声很大,很多人都想娶她为妻。
不过,因为出生在满清贵族家庭,所以婉容的婚姻注定将不平凡,而且也由不得她。
1922年,清逊帝溥仪开始选妃。
溥仪虽然已经退位,但因为《清室优待条件》的存在,所以溥仪依然可以享受皇帝该有的待遇,这里面就包括自主选妃。
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所述,当时被送到他面前的女子照片有四个,但照片太过于模糊不清,以至于看不清照片中女子的容颜和身段。
在这种情况下,溥仪就凭感觉选中了文绣,但因为瑾皇贵妃(也就是珍妃的姐姐瑾妃)更喜欢婉容,所以她做主让婉容做皇后,让文绣做妃子。
溥仪一度还对瑾皇贵妃颇有微词,但在他结婚当天,他第一次见到婉容的时候,才知道婉容是如此美丽,因此心中十分欢喜。
然而,跟溥仪的婚姻对于婉容来说,却是一生悲剧的开始。
在结婚第一晚,溥仪只是去看望了她,但并没有跟她同房。婉容那时候不知道,溥仪其实是个“能力”十分欠缺的人,因此才没有碰她。
但毕竟婉容年纪小,所以也不太在乎这件事,而是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充满期待。
由于溥仪和婉容都接受过西方教育,又有着很多共同爱好,所以在最初的日子里,两人关系非常好,感情也很不错。
就比方说,两人虽然都住在宫中,却经常用书信来交流,还时常诗词相和,甚至有时候两人见面还用英文交流,以此来相互促进英文水平的提升。
据溥仪回忆,婉容是个知书识礼,相貌娇美、谈吐文雅、举止端庄、仪态不凡、内刚外柔并富有善心的女人,也是一位中西兼并的贵妇,这很符合他的审美观,他因此对这段婚姻十分满意。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婉容开始对男女之事充满期待,但由于溥仪很少跟她同寝,所以她不得不熬过一个个寂寞空虚冷的夜晚。
在这种情况下,婉容不知怎么就学会了抽香烟,以此来打发漫长而寂寞的夜晚。
后来,婉容的烟瘾越来越大,到她出宫之前,已经一天要抽八十五支烟了,相当于现在的四五包,这在清宫档案中是有记载的。
婉容十八岁的时候,香烟已经无法满足婉容了,她便开始抽大烟,自此之后就无法自拔了,大烟也伴随了她终生,知道她去世之后,陪伴她的也只有一杆烟枪。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不得不带着婉容和文绣离开皇宫,辗转去到天津。
与宫中不一样的是,宫外的生活充满诱惑和乐趣。
婉容去到天津之后,很快就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她还成为了一个摩登女性,穿旗袍和高跟鞋,还烫了头发,经常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也会见过许多国家政要,生活还是十分丰富的。
除此之外,婉容还特别喜欢购物,她经常去大型百货商场购物,因为有溥仪给钱,所以她花钱毫无顾忌,有用的没用的都买下来。
事实上,那时候婉容跟文绣的关系开始恶化,购物其实就是一种争宠的手段,但给溥仪带去了不小的经济压力,溥仪为此没少找人“要”钱,张作霖就曾资助过他。
但是,在天津的生活并不是一直平静的,由于溥仪“能力”十分欠缺,导致妃子文绣意见很大。
再加上文绣接触社会之后思想上也逐渐进步,也不屑于跟婉容争宠,因此从溥仪居住的日租界张园逃走,并登报跟溥仪离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刀妃革命”。
当时文绣在报纸上说,“侍帝九年,未蒙一幸”。也就是说,文绣跟溥仪结婚九年,就没有过哪怕一次夫妻生活!
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妃子跟皇帝离婚的案例,文绣就是历史第一人,而且她还大胆揭露了皇室丑闻,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这件事一度成为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
事实上,文绣之所以离开溥仪,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溥仪想要去接受日本人的邀请,去满洲重新建立朝廷,从而继续自己的皇帝梦。
但溥仪这种行为,实际上是给日本人当走狗,这对于有着强烈爱国心的文绣来说是难以忍受的,她因此决定离开溥仪。
但不管怎么说,文绣的行为让溥仪丢了大面子,溥仪在羞恼之余,将所有责任都归咎到婉容头上,他认为是因为婉容跟文绣争宠,这才导致文绣出走的,因此不再宠爱婉容。
而婉容跟文绣有一点很像,那就是她也很反对溥仪去满洲当皇帝,溥仪因此越发冷落婉容。
在溥仪那儿失宠之后,婉容跟川岛芳子走得比较近。
1931年溥仪去到满洲之后,婉容在川岛芳子的诱骗下,也被带到满洲,成为了伪满洲国的皇后。
婉容本无意再为皇后,更何况是伪满洲国的皇后,她的抗拒心理因此很强,但在日本人的控制下,她根本就无法逃脱。
不仅如此,婉容的一举一动都被日本人时刻监视着,她根本就没有自由,为了避免日本人的骚扰,她甚至不敢迈出大门一步。
更让婉容难受的是,由于文绣的缘故,溥仪怎么都不肯原谅她,还对她冷眼相加,十分厌弃。
在这种情况下,婉容只能以大烟度日,整日待在房间吞云吐雾,她因此时常不处在清醒状态,在精神上开始也出现一些病态。
就比如说,婉容时常在房间里大吵大闹,还砸东西,溥仪知道后十分生气,便叫人拿铁链子去锁住她,有时候一两个月才放开她。
久而久之,婉容的精神越发不正常,开始出现记忆力衰退,整个人也十分憔悴,没有生活能力。
为此,溥仪又不得不叫人去照顾婉容,让人喂饭给她吃,还给她洗澡,而她在的表现就如同一个三岁的小孩子一般,没有半点自我意识。
但有时候婉容也很正常,她会在早上起来的时候,坐在镜子前打扮自己,也会偶尔到院子中散散步,但很少说话,看起来十分独孤而又无助。
总而言之,婉容一会儿正常,一会儿不正常,在人格上十分分裂。
事实上,婉容之所以变得如此,一方面是因为跟溥仪的婚姻让其变得抑郁,一方面是因为长期吸食大烟,给他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极大创伤。
不过,根据婉容的家人回忆,婉容虽然因为吸食大烟而日渐消瘦,但因为资质很好,所以看起来还是挺有韵味的,是一个俏丽的女人,可以让所有男人无法自拔,除了溥仪之外。
可不是嘛,婉容跟溥仪结婚十多年,还一次都没有尝过男人的滋味,而且她那时候已经快三十岁了,生理上的需求就更加旺盛了。
1934年,溥仪为了摆脱日本人的控制,便让亲信给自己找了一些侍卫,这些侍卫是溥仪亲自挑选的,个个都是壮实的汉子。
那时候婉容的精神状态不太好,但她的哥哥润良却别有用心,便让一个女佣人在中间牵线搭桥,让溥仪身边一个叫做祁继忠的侍卫跟婉容发生了关系。
事实上,婉容的哥哥润良可不是什么好鸟,他为了个人私利,不但怂恿婉容吸大烟,还将他卖给川岛芳子。
润良后来又跟到了伪满洲国,想继续从从婉容身上获利,而介绍祁继忠给婉容就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
不管怎么说,祁继忠让婉容人生第一次尝试男人的感觉,她感到十分快乐,便时常跟祁继忠私会。
那段时间,婉容的精神状态好了不少,因为她觉得生活总算是有些色彩了,便时常精心打扮自己,还时常露出一些笑脸。
但好景不长,婉容跟祁继忠在一起没多久,祁继忠就因为被选为伪满将校候补,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去了。
失去祁继忠之后,婉容十分痛苦,但很快他就看上了另一个侍卫,名字叫做李体育。
然而让婉容没想到的是,她跟李体育在一起之后不久,她就意外怀孕了。但因为溥仪几乎不去见婉容,所以这件事被很好地隐瞒了下来。
事实上,婉容原本可以选择打掉孩子的,但她实在太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了,便决定将孩子生下来。
溥仪对婉容的私情和怀孕之事一无所知,但终归纸是包不住火的。
1935年,婉容即将生产了,需要找医生接生,溥仪这才知道了婉容干的丑事。
婉容后来生下一个女婴,但被溥仪抱走,丢进火炉中烧死了。但溥仪却告诉婉容,孩子已经被她的哥哥润良抱去抚养了,婉容这才没有大吵大闹。
为了发泄怒火,溥仪将婉容彻底打入冷宫,不准许她走出房间半步,也不允许任何人去见她,前后长达近十年时间。
因为遭到溥仪的处罚,又太过于想念女儿,婉容不到两年时间就从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变成了一个日渐黄花的疯子。
婉容从来不梳洗打扮,也不下床走动,到后来就因为双腿萎缩而无法下地走路了,双眼也因为长期不见阳光而视力模糊,生活得十分悲惨,溥仪不得不派去的两名太监和两名女佣照顾她。
到1938年,婉容因为喜怒无常,还时常大骂下人,结果太监和女佣都不愿管她,每天只是给她送一些吃的。
久而久之,婉容的房间就变成了“猪圈”,臭气熏天,但她却毫不在意,其实她对这些根本就没有意识。
但有时候到了夜晚,婉容会突然变得异常清醒,她经常半夜大声骂父亲荣源,说他为了当国丈将自己推向深渊,最终断送了自己的一生。
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东北,关东军开始节节败退,溥仪最终在飞机即将起飞的时候被苏联红军逮捕,最后被送到苏联监狱关押。
婉容因为被溥仪丢在伪满洲国皇宫,最后被游击队抓住,先后辗转于通化、长春、永吉、敦化、延吉等地。
在延吉,婉容被关押在监狱里,她不但很难吃到一顿饱饭,还烟瘾发作而痛不欲生,整个人也已经憔悴到看不出她是谁了。
根据溥仪弟弟溥杰的日本妻子嵯峨浩所述,有一次她去监狱看望婉容,只见婉容头发凌乱,身穿一件破烂的黑色旗袍,脚上穿着一双破鞋,她生活根本无法自理,大小便失禁也不自知,说不出话也看不见人,只是蜷缩在监狱的角落里瑟瑟发抖。
嵯峨浩不确定面前这个女人是不是婉容,但当她看到婉容的眼睛,她才知道那确实是大清国曾经的皇后婉容。
在未来的日子里,婉容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差,她还患上了严重的痢疾,只有一个老中医时不时去给她看病,但治疗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
到了八月下旬,婉容的病情开始恶化,最终死在了监狱中。
而直到婉容死前一刻,她还以为自己的女儿还活着。
溥仪虽然骗了婉容,但这对婉容来说对她来说或许并不是坏事,至少是一种安慰。
关于婉容死后的埋葬地点,有一种说法是,婉容去世之后,监狱的官员认为她是伪满洲国的皇后,恶孽深重,就打算用旧炕席卷着尸体扔在北山上。
但这个提议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死者为大,婉容毕竟当过皇后,应该好好将其安葬,最后得到了多数人同意。
于是,监狱就用木板做了个简陋的棺材,将婉容装在里面,还将婉容随身带在身边的一杆烟枪放在棺材中,然后抬着棺材随便找了个地方埋了。
这个说法并没有被证实,因为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现婉容的坟墓在哪儿。
还有人说婉容被安葬在延吉市南山,但也没有被证实。因此到现在,也没有人直到婉容究竟葬在哪里。
曾经辉煌无比的皇后,死后连葬身之地在哪儿都不被人知道,这跟死无葬身之地又有什么区别呢?
直到2006年,经过婉容弟弟润麒同意,有人以招魂的方式将婉容安葬在华龙皇家陵园,跟溥仪合葬在一起,还给她取了个谥号,叫做孝恪愍皇后,这当然是不正式的。
据说,婉容去世后三年,在伯力收容所过囚禁生活的溥仪,通过嵯峨浩写给溥杰的家书得知了婉容的死讯,但他当时无动于衷,面无半点表情。
如果说在婉容生孩子之前,溥仪对她还有一丝丝感情的话,那么在婉容生下孩子之后,溥仪就彻底放弃她了。
据记载,溥仪在婉容生下孩子后不久,就娶了十七岁的祥贵人谭玉玲;谭玉玲莫名其妙地去世之后,溥仪又在1942年娶了福贵人李玉琴。
溥仪的这两次娶妻,对他来说都是快乐,但对于倔强的婉容来说却是痛苦万分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婉容的病情。
婉容的一生可以说是具有悲情色彩的,她十六岁嫁给溥仪,只过了短短数年快乐时光,就立马陷入到十分悲惨的境地,遭到溥仪冷落不少,而且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被人利用,最后在痛苦中去世,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最后一位皇后婉容到底埋葬在哪里?
1946年6月20日凌晨5时,吉林延吉监狱的巡视人员在例行的巡检时,发现其中一个监号中,被关押的犯人一动不动地躺在水泥地上,上前查看后,才发现这名犯人身体早已僵硬,已经死去多时,按照惯例,巡视人员报告上级后,在登记表上,写下了这名犯人的名字:郭布罗-婉容。
郭布罗-婉容,清逊帝溥仪的妻子,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后,曾经美艳不可方物、贵为皇后的她,怎么会如此凄凉地死在监狱中呢?在她死后,又被埋葬在哪里了呢?
下面,让我们翻开那一段历史,去看看这个曾经的皇后,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1906年11月13日,内务府大臣郭布罗.荣源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高兴之余,他取曹植名篇《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意,为女儿取名“婉容”
婉容的童年,幸福而快乐,父亲荣源是一个开明的人,他倡导男女平等,因此,对女儿不仅百般疼爱,还早早地让婉容接受教育,教她读书写字的同时,还特意聘请了美国人任萨姆女士,来担任婉容的英语老师。
优越的生活条件,显赫的家庭地位,以及良好的教育,让婉容成长为一个端庄秀美、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贵族少女,正因为如此,她才会被端康皇贵妃相中,成为了溥仪的妻子。
此时的溥仪早已退位,但根据当时中华民国政府给予清皇室“尊号不废,以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的优待条件,溥仪的婚礼还是按照皇帝的礼仪来操办,因此,规格相当之高。
1922年11月30日,婉容乘坐皇后的“凤舆”,浩浩荡荡地从东华门抬进紫禁城,并在此接受册封,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后。
新婚燕尔,其乐融融,但婉容的婚后生活,却只能用“如兄如弟”来形容。
溥仪由于身体原因,他和婉容始终停留在精神交流,甚至在大婚当夜,溥仪也是在婚房内坐了坐就回到了养心殿,这就为两人的感情蒙上了一层阴影。
像所有渴望爱情的少女一样,婉容同样也想得到爱情的滋润,但所有的希望和幻想,换来的只是一夜夜的冷落和孤寂。
根据曾经服侍过婉容的太监孙耀庭回忆,最初婉容皇后的脾气很好,待人接物也很和蔼,但由于溥仪很少在婉容的寝宫宿夜,大部分时候都是坐一会,说说话就走,这就让婉容的脾气变得越来越不好,常常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
孤寂而漫长的深宫生活,让婉容不得不寻找其他的寄托来打发时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染上了烟瘾。
婉容抽烟,和宫里的其他人不一样,她尤其喜爱抽洋人的香烟,每天三餐之后,她都会固定点上一根,那个时候,没有抽烟有害健康的概念,因此,婉容的寝宫里,经常性的都会烟雾缭绕。
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再加上压抑的后宫环境,让婉容的烟瘾越来越大,根据内务府档案统计,最高峰的时候,婉容一天能抽掉八十五支香烟,相当于一天要抽四到五包。
但香烟已经不能满足婉容的需要,因此,在婉容十七岁的时候,不出意外的,她染上了烟土。
关于婉容为何会染上烟土,有好几种说法,其中一个是说婉容自幼身子娇弱,常有关节疼痛的病症,入宫之后,又时常痛经,因此,为了缓解疼痛,她才会染上这个东西。
另外一个则是说,是宫里吸食烟土的太监,故意诱惑,才让婉容有了瘾,但不管哪一种说法,身为丈夫的溥仪,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他造成了婉容常年孤寂,并在她吸食烟土的时候,没有加以劝阻。
随着烟瘾越来越大,婉容似乎在某一个瞬间得到了满足,但更多的时候,她还是会独自坐在那里叹息,精神上的空虚,让她无时无刻的感到喘不过气。
但很快,这种一潭死水的生活,被“意外”打破了。
1924年,冯玉祥发动兵变,将溥仪赶出紫禁城,而婉容也随之离宫,几经辗转,他们来到了天津,这一年,婉容十八岁。
在天津的日子,应该是婉容婚后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这里曾是她少女时代读书的地方,在这里,她重新拾起了学业,读书、写字、绘画、弹琴,尤其在学习古代文献时,态度极为认真,连当时教授她学业的胡嗣媛都说“皇后敏而好学”。
时不时的,婉容还会参加各种外交活动,先后会见了加拿大总督威灵顿公爵、日本公使等诸多外宾,凭着她高贵优雅的礼仪,和美丽的外貌,给外国公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1929年,由于特殊原因,溥仪搬离原先居住的张园,搬到静园居住,婉容在见识到外面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内心也泛起了涟漪,征得溥仪同意后,她剪掉传统发式,烫成了时髦的波浪卷,换上了高跟鞋,涂上口红,成为了当时租界里一个有名的“摩登女郎”。
同时,她凭借赈济江南水灾,在普通民众中,建立了很高的声望,让当时的人,争相一睹“皇后”的芳颜。
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一切,婉容可能一路顺风顺水地走下去,但幸运女神似乎从那一年开始,从她身边抽身而去。
先是溥仪的另一个妃子文绣公然登报与溥仪“离婚”,这件事成为了婉容和溥仪决裂的导火索,之后,溥仪丢下婉容,离开天津,前往东北,就更让婉容想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实际上,文绣的离开,打破了溥仪精心编织的三人平衡,溥仪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与两位妻子圆房,因此他就巧妙地在三人中,营造出自己在对方宫中过夜的假象,因此才会相安多年无事,但文绣的离开,彻底打破了这份平衡,因此,溥仪才会对婉容逐渐冷淡。
但婉容想不明白,因此,她才会在川岛芳子的诱骗下,跟随她来到东北,想找到自己的丈夫问个明白,但让她没想到的是,从1931年11月,她她踏上东北的那一刻起,直到她去世,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乡一次。
到达东北后,婉容很快被送到溥仪身边,但溥仪对她,却展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厌恶,他将政治上的失意,以及文绣带给他的耻辱,一股脑的发泄在婉容身上,就连溥仪在后来的自传回忆中,都明确的提到了这一点。
“自从她(指婉容)把文绣挤走以后,我对她就有了反感,很少和她说话,也不关心她的事情。”---溥仪
但此时的婉容,还是不明白曾经对她很好的丈夫究竟怎么了,面对溥仪的冷淡,婉容经常性的耍小脾气,以为溥仪会像以前一样,去哄哄她,但是并没有,这就让她越发的感到焦躁。
同时,婉容的家族中,有歇斯底里病症的遗传史,情绪上的压抑,让婉容时刻处在崩溃的边缘,为了发泄,她又开始大量的吸食烟土。
但身体上的空虚,是依靠烟土无法解决的,对丈夫绝望的婉容,就是在这期间,先后与溥仪的侍卫李体玉、祁继忠有了私情,并有了身孕。
也正是因为此事,让溥仪彻底放弃了婉容,在1934年秋天,婉容私通侍卫一事被溥仪得知,溥仪勃然大怒,不仅动了“废后”的念头,还在婉容临产时,将刚出生的婴儿,扔进火堆,之后,为了泄愤,又将婉容幽禁寝宫之内。
自此,婉容开始了她悲惨的“冷宫”生活,那一年,她28岁。
刚被幽禁的时候,婉容想过反抗,有次她把自己锁在房间内,大声对外面喊她要点火自杀,溥仪知道后,直接命人撞开了房门,却发现婉容穿着皇后的服侍,坐在八仙桌上,因此,溥仪大为恼火,让人用铁链子,硬是把婉容锁了起来,一直锁了一两个月,才将她放开。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婉容就像变了一个人,原先活泼灵动的她再也看不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心如死灰的深宫怨妇。
根据民国时期的一个记者静华整理的《宫女回忆录》中显示,当时的婉容,已经开始出现记忆力衰退,不认识身旁人的征兆,同时,每天就像一个行尸走肉一般,太监喂她饭就吃饭,把她扶在哪里,她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整个人,感觉就像失去了自主的力量一样。
唯一有一点变化的,就是她的烟瘾越来越大了。
大到什么程度呢?她居住的寝宫里,总是烟雾弥漫,就连伺候她抽烟的太监,都“被迫”成了烟鬼,可想而知,当时婉容的烟瘾有多大。
在这种情况下,婉容的病越发严重,已经到了一会清醒,一会糊涂的地步,尤其在溥仪迎娶了谭玉玲之后,受到刺激的婉容变得更加的癫狂起来。
同时,长期大量的吸食烟土,让她的容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的花容月貌已经看不到了,由于整日里不再梳妆打扮,婉容的头发总是披散着,脸色又青又黄,如果不熟悉她的人,猛一看到,都会以为这是一个魔鬼。
而她的精神,已经是到了崩溃的边缘,常常的在寝宫中发狂,或哭或闹,有时候甚至不着片缕,赤着身子跑来跑去,而对此,服侍她的太监们早已见怪不怪了。
最离奇的,是她曾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下床,吃喝拉撒全部在卧室里,以至于卧室就像一个“猪圈”一样,但婉容对此毫不在意,依然是我行我素。
到了她36岁的时候,由于长时间的缺乏运动,她的双腿肌肉开始萎缩,连站立都十分困难,每次走动,都需要太监背着,而长期的不见阳光,眼睛几乎失明,牙齿也满满的掉光,说话漏风,没有人能听懂她嘟囔的疯言疯语。
1938年前后的婉容,已经成了一个令太监宫女惧怕的“活鬼”,她时常会发疯,要么打人,要么哭闹,曾经母仪天下、高贵典雅的“皇后”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人见人厌的疯婆子。
这种生活,一直维持到1945年,由于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溥仪也随之退位(伪满政权皇位),婉容也在当年成为了俘虏,关进了监狱当中。
到了1946年,局势发生变化,几经辗转,婉容被送往延吉,同样也是关在监狱当中,在这里,她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到延吉的时候,婉容的病已经十分严重了,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同时烟瘾常犯,让她在监狱中生不如死。
据溥仪的弟媳嵯峨浩所著的《流浪王妃》一书中回忆,她在某次探监时,看到当时的婉容,大小便已经不能自理,身上一直穿着一件破烂不堪的黑色旗袍,赤脚套了一双鞋子,披头散发,全身蜷缩成虾米那样,坐在角落里自言自语,和疯子一般无二。
只有从她那双又细又长的柳叶眉中,还依稀残留着当年那个大家闺秀的模样。
到了后来,婉容的烟瘾发作,常常会从炕上翻滚下来,在地上打滚嚎叫,不仅把衣服抓成一条一条的,还用长长的指甲,抓破自己的皮肤,以至于整个身上,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
由于大小便失禁,婉容的身上屎尿月经抹得到处都是,当时正值盛夏,牢房里,总是有一股难闻的味道,让所有人都不愿意靠近她。
到了六月初,婉容又患上了痢疾,当时监狱给她找了一个老中医,但由于缺医少药,痢疾也越来越严重。
就这样,在混沌和恶臭中,曾经美艳不可方物的皇后婉容,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在6月20日凌晨5时,她被发现死在了监狱的冰冷的地板上。
不知道在她临死之前,心中想的是什么,可能更多的是悔恨和不甘吧。
婉容死后,遗体被监狱的看守用炕席卷了起来,由于她算是“鱼肉百姓”的封建皇后,当时监狱方面就打算将她扔到臭水沟里了事,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反对,最终,监狱派人拆了几块门板,打了一口简易的棺材。
去世的当天下午,婉容被放进这口棺材中,同时放进去的,还有她随身带着的一杆汉白玉烟枪,随后,几个监狱的犯人抬着棺材,在监狱后面的高地上,随便挖了一个坑,就此埋葬。
而埋葬婉容的具体位置,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时局变化,早已成为了一个秘密,曾经大清国的皇后,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三年后,得知婉容去世消息的溥仪,一脸平静,无动于衷,仿佛只是丢了一件微不足道的玩具。
直到2006年,婉容的弟弟润麒,以“招魂”的形式,将婉容与溥仪合葬在河北清西陵外的华龙皇家陵园,她最终以另一种形式,和那个让她纠结一生的人“长相厮守”。
小结:
婉容16岁入宫,并成为大清国最后一任皇后,但她的一生,显然是悲剧的一生,生逢乱世,让她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逐渐地滑向了堕落的深渊,最终凄惨离世,在她去世后,没有隆重的殡天大典,甚至连寻常百姓都不如,只是草草安葬,以至于葬在何处,都成了不为人知的秘密,凄惨如此,令人叹息!
最后一位皇后婉容到底埋葬在哪里?
郭布罗-婉容,清末逊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妻子,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
婉容,达斡尔族,1906年11月13日生于清内务府大臣荣源府中。
父亲取曹植名篇《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意,为其取名“婉容”。
(少女时期的婉容)
婉容生逢清末乱世,此时的清王朝已是“夕阳西下”,大厦即将倾倒之际。
不同于彼时大多数旗人女子,婉容系出名门,加之父亲是一位开明之士,故很早就对其进行系统教育。除了研习基本的琴棋书画,父亲还专门为婉容聘请了一位洋教师,以教授其英语。
随着时间的流逝,婉容逐步长大成人。成为一名亭亭玉立,举止优雅,充满学识,清新脱俗的宗室格格。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溥仪在袁世凯等人的逼宫下宣布正式退位。由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276年的清王朝正式宣告结束。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虽退位,但根据清廷与民国政府签订的《清室优待协定》,“大清皇帝退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光绪皇帝遗孀隆裕太后去世之后,光绪的妃子-瑾妃(此时称为端康皇贵妃)成为后宫中新的当家之主。
公元1922年,年仅16岁的婉容因出身显赫,美丽高贵,知书达礼,被端康皇贵妃选中,成为溥仪的正式皇后。
(婉容与溥仪)
需要说明的是,当年除了婉容,还有一位女子待选皇后,她就是文绣,即后来溥仪的淑妃。
据传当年溥仪首先中意的是文绣,但在端康皇贵妃的坚持及考虑到婉容的背景、才华之后便放弃了此想法。
公元1922年11月30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帝王大婚之礼开始,婉容的“凤舆”(即轿子)被从东华门浩浩荡荡的抬进紫禁城。
是日,婉容正式成为清王朝最后一位名义上的皇后。
婉容进宫后,凭借自己文雅的谈吐,娇美的容颜深得溥仪喜爱,溥仪甚至为婉容又聘请了一位英语老师。
此时的婉容已是一位仪态不凡、外柔内刚,富有善心,集中西方文化与一身的贵妇。
可惜好景不长,这份安逸闲静的岁月并没有持续几年。
因张勋撺掇溥仪复辟,公元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驱逐出生活了十几年的紫禁城,婉容也随之离宫。
不久溥仪一家离开京城,迁居天津租借。
出宫后的婉容性情大变!
由于再没有宫廷的繁文缛节约束,婉容生活开始变得放荡起来。她开始学习宫外其他时尚女子的样子,一改之前的装束。开始穿旗袍,高跟鞋、烫发、并疯狂购物……
不仅如此,为排遣心中的孤寂无聊,婉容竟开始迷上了抽大烟,且烟瘾越来越大。
这期间她与溥仪的妃子文绣关系也越来越僵,不久文绣便与溥仪宣布离婚。
这次离婚对溥仪来说可谓是奇耻大辱,溥仪也离婚的全部原因归结于婉容身上,以为是婉容背后排挤,才导致文绣出走。
事实上,文绣之所以跟溥仪离婚,婉容只是一部分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溥仪自身的原因。
一是,溥仪性格较怪癖,较难相处;二是,溥仪性生理方面存在缺陷,这种缺陷也导致了其一生无儿无女。
文绣离去后,溥仪与婉容的关系也愈加一般。
不久,日本为全面占领中国东北,考虑到溥仪在东北的威望,便以“奇货可居”的心态逐步对溥仪示好,而此时的溥仪为复兴“祖业”也逐步接受了日本人的“美意”。
但令溥仪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只是日本人的一枚棋子,只存在利用关系。
不久溥仪的一举一动便被日本关东军监视起来,婉容因受不了日本人的欺辱,遂想方设法出逃,但均未成功。
1932年,溥仪在日本的扶持下在新京(今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
1934年,婉容被溥仪册封为伪满洲国皇后,但遭溥仪日益厌弃,更加靠鸦片消磨孤独。
溥仪所著《我的前半生》记载,因遭溥仪冷落,加之生理需要,婉容曾先后与溥仪的2个侍卫通奸,后生下一女婴。
家丑不可外扬。
目前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获悉情况后,溥仪一怒之下将该女婴仍进锅炉;还有种说法是,溥仪将这私生女交给婉容的哥哥代养。
经过此事后,溥仪遂将婉容单独囚禁起来,与外界隔离。
而溥仪对婉容也彻底死心。婉容则因痛失爱女,遭受巨大心里打击,开始变得精神异常,喜怒不定,故更加依赖鸦片度日。
时间一长,其身体开始变的越来越差,由于不见阳光,眼疾也越来越重。甚至不能下地走路。
偶尔清醒之时,婉容便大骂自己的父亲荣源,骂他为了一己之私而葬送了自己一生。
1945年,为消灭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残余势力,苏联出兵东北。
后婉容随宫廷人员逃离新京,不久其一行人便被当地的共产党游击队捕获,先后将其在多个地方关押。
关于婉容最终死亡的时间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据溥仪弟媳《嵯峨浩回忆录》记载,婉容大约是在1946年6月10日前后死在吉林省延吉监狱;另一种说法是,据当时的报纸记载,婉容是1946年8月下旬去世的。
一代传奇皇后就此走完了自己充满坎坷的多难之路。
据记载,婉容去世三年后,溥仪才在收容所知晓。但对婉容这一最终结果,溥仪似乎无动于衷。
至于题干所问的“最后一位皇后婉容究竟葬在那里?”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说用旧炕席将其尸首一卷然后仍在了延吉的北山上;二说是葬在了延吉的南山上。无论那种说法,其尸骨早已无处可寻。
故时至今日,婉容的尸骨最终葬身之处始终是一个谜。
2006年,婉容的弟弟润麒以招魂的形式将将婉容与之前已经葬于河北易县华龙皇家陵园的溥仪合葬,并追其谥号“孝恪愍皇后”。
(自左至右:谭玉玲、溥仪、婉容)
郭布罗-婉容,生逢晚清乱世,她本可以像其她宗室格格一样凭借自己显赫的家世顺利走完自己一生。无奈因缘际会,阴差阳错,她最终进入宫廷,成了末代皇帝的皇后。
也是自那时起,她的一生便注定不平凡!
婉容的一生是悲剧的,这既是她个人的不幸,亦是清王朝的不幸,更是整个时代的不幸。
最后一位皇后婉容到底埋葬在哪里?
1946年,吉林省延吉监狱的看守员在巡监时,发现一具尸体,因去世多时,尸体早已僵硬,而这具尸体便是满清最后一位皇后婉容,去世前,她的身边没有任何人的陪伴,孤独凄惨地走完了自己40岁的人生。她的尸体也被扔到了荒山野岭之中,至此无处可寻。
《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婉容的名字以及她的字“慕鸿”,便出自于此。
婉容是正白旗人,他的父亲是郭布罗·荣源,晚清时期有着很高的地位,他眼界比较开阔,是一位开明人士,一直主张男女平等,认为女孩子应该和男孩子一样接受教育,这让婉容从小不仅学习了琴棋书画,还学习到了西方文化。
清朝最后一位皇后
1922年,年仅16岁的婉容,与宣统皇帝溥仪完婚,在洞房花烛夜时,因为溥仪生理上的问题,他没有办法与婉容同房,走到储秀宫门外时,他被满屋的红色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又独自回到了养心殿,丢下独守空房的新娘婉容以泪洗面。
婚后的第三天,婉容和溥仪一起接受各国驻华大使的贺礼,外国大使看到婉容之后,无不惊叹她的娇美容颜和高雅仪态,各大报纸不吝篇章的做了绘影绘声的报道。
此后,在紫金城两年多的时间里,婉容经常教溥仪学英语、吃西餐、骑自行车,对西洋文化感兴趣的溥仪很快视婉容为知己,但这一切都只能停留在精神层面,而那段时光对婉容来说,应该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候。
但深宫中的生活毫无自由可言,满腔愁苦无人诉说,婉容年轻的生命被空虚和寂寞吞噬着,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再加上压抑的宫廷环境,使得婉容染上了鸦片,来缓解心中的苦闷。
离开紫金城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政变,将溥仪驱逐出宫,而婉容也随之离宫。
1925年2月,婉容随溥仪去了天津,居住在日租界的“张园”中,在天津,没有了皇宫种种封建家规的束缚,婉容也换上时装旗袍和高跟鞋,甚至还烫了头发,生活看似过得很是愉快,完全一副时髦贵妇的做派,但是此时的她不仅大肆挥霍,还对鸦片成瘾,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成立伪满洲国
淑妃文绣因为溥仪生理上的缺陷,向溥仪提出离婚并昭告天下,对溥仪来讲是莫大的打击,可他却把所有的过失都推到婉容身上,与此同时,日本人向溥仪抛出橄榄枝,溥仪也想借此机会复辟帝制,再次入驻中原。
1931年11月,溥仪乘坐一艘商船,从天津开往东北旅顺,溥仪是秘密离开的,对妻子婉容连个招呼都没打。溥仪离开后不久,川岛芳子奉关东军命令将婉容接至满洲,婉容在日本人的诱骗之下,来到了东北,与溥仪团聚。
1932年,满洲国正式成立,而在此期间,溥仪不能走出伪满洲国,婉容的一举一动更是受到日本侍女的监视,婉容早已意识到溥仪就是日本人的一颗棋子,日本人只是需要溥仪帮助他们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1934年3月1日,溥仪登上伪满洲国皇帝的宝座,但是在登基大典上,身为皇后的婉容并没有露面,这都是溥仪的决定,因为溥仪认为他参加的一切仪式和社会活动,都不需要皇后陪同,溥仪的做法给了婉容很大的打击,婉容也是有政治理想的人,她一直想帮助溥仪完成他的心愿,但是文绣的事让溥仪对她一直耿耿于怀,使得她非常难过,二人关系也日渐冷淡,婉容家有精神疾病的家族史,种种烦恼让她开始有点轻微的精神失常。
为了能排遣内心的痛苦,她开始加量吸食鸦片,每天都躺在床上堕落,到了伪满后期,越发严重,每天要吸食二两烟土,80根香烟,溥仪出于对妻子的怜悯,还是承担了她鸦片的开销。
可1935年的一件事,让二人的关系彻底决裂,因为皇后婉容即将临产,这时溥仪才知道,婉容与自己的侍卫有了私情,先是祁继忠,后是李体玉,溥仪选择让婉容生下孩子,但是他的愤怒却无法平复,口头上虽答应婉容,孩子由婉容的兄长代养,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孩子在出生半小时后,溥仪便命人将其扔到锅炉里,结束了其幼小的生命。
悲惨的结局
不断地打击之后,婉容成了一个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疯子,整天整天的不梳洗打扮,并且喜怒无常,唯一还保留着的习惯,就是吸食鸦片,她被关在一个屋子里,隔离了起来,致使后来双腿无法行走,也失去了往日优雅的仪态,变得蓬头垢面,眼睛见不得光亮,即便看人也只能从扇骨缝里看了。
1945年,日本人投降,溥仪则撇下婉容和一群皇亲国戚仓皇出逃,在准备逃往日本时,被苏联红军逮捕,婉容则被抓进了吉林牢房中拘押,在此结束了她的一生。
六十年后的2006年,经婉容弟弟润麒的同意,以引魂的方法将埋葬婉容的山上挖了一捧黄土,再加上婉容最好的一张照片和仅存的一面镜子,一起安葬在清西陵华龙皇家陵园溥仪的墓旁,谥号为“孝恪愍皇后”,至此,婉容也算是有了真正的“安身”之处。
最后一位皇后婉容到底埋葬在哪里?
人们对于恨之入骨的人,常常咬牙切齿地说他“死无葬身之地”。但是你知道吗,一个堂堂的大清皇后,居然最后也落个这样的下场。
婉蓉,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皇正室,清朝最后一位皇后,就是这样的一个身份尊贵的人,一生中却是跌宕起伏,不堪回首,最后连尸骨都无法寻觅,实在是令人唏嘘。
婉蓉的出身
婉蓉出生在1906年,父亲荣源是清朝内务府大臣,典型的“官二代”。虽然受到当时时代的限制,但是婉蓉的父亲却一点也不迂腐,在婉蓉的教育方面,甚至还给她找了一位“外教”。所以少女时代的婉蓉,不仅中国传统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应该说婉蓉的少女时代,表现得非常的有才华。
但是,世事无常,随着婉蓉入宫嫁给溥仪,她的快乐也很快就彻底结束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彻底动摇了清朝的根基,1912年,清朝便宣布灭亡。虽然溥仪退位,不过当时还是住在紫禁城。
到了1922年,根据溥仪退位时签署的《清室优待条件》,溥仪仍然享受着部分皇帝的待遇,包括可以自主选妃。
根据溥仪后来写的《我的前半生》中记载,当时站在溥仪对面的一共是6个女子,被溥仪选中的是一个叫纹绣的女子。不过,由于溥仪在很多事情上,都要听从光绪皇帝的妃子瑾妃的意见,而瑾妃看中的却是婉蓉,所以,溥仪就按照瑾妃的意见,最后娶了婉蓉为皇后。文绣便做了妃子。
新婚之夜,溥仪来到洞房,只是看了看婉蓉,并没有与婉蓉同房,不过当时由于婉蓉岁数还小,不是很在意这种事,也就没放在心上。她不知道的是,溥仪是一个性无能。
结婚初期,两个人关系不错,虽然同处一个宫中,但是二人却经常用书信交流,还经常吟诗作对,有时候相处的时候,还会用英语对话,以相互促进英语水平。
在溥仪的眼里,婉蓉是一个知书达理、相貌娇美、谈吐文雅、举止端庄、仪态不凡的善良女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婉蓉对夫妻生活充满期待,而溥仪却极少和她同床共枕,在一个个空寂的夜晚,婉蓉学会了吸烟。
后来,吸烟已经无法满足婉蓉的寂寥了,她学会了抽大烟,这时候,婉蓉才18岁。从此以后,一支烟枪便几乎陪伴了婉蓉的终生。
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将溥仪和婉蓉赶出了宫中,他们辗转来到了天津。天津在当时也是一个大都市,对婉蓉来说,处处都充满了诱惑。在新的环境下,婉蓉变成了一个摩登女郎。
穿旗袍、穿高跟鞋、烫卷发、购物等,生活也算丰富多彩。由于婉蓉的挥霍,在经济上给溥仪的压力也非常大,溥仪甚至还向张作霖借过钱。
由于溥仪的“无能”,文绣对溥仪也渐行渐远,最后从溥仪身边逃走,登报和溥仪离了婚。正是在这次离婚的公告上,文绣揭发了溥仪的“无能” : “侍帝九年,未蒙一幸”。结婚九年了,没有过一次夫妻生活。
正是由于文绣的登报声明,让世人知道了皇室的丑闻,成为了人们饭后茶余的笑料。
这个时候的溥仪,已经完全受到了日本的利用,要在东北重建满洲国,企图圆自己的皇帝梦。
文绣的出走,让溥仪怀疑是婉蓉从中作梗,是被逼迫的,因此溥仪对婉蓉非常的气恼,再加上婉蓉也不同意溥仪到东北做皇帝,因此,溥仪对婉蓉更加的冷落。
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的利用下,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这时候的溥仪,还沉醉在皇帝梦之中。由于婉蓉极力反对溥仪做什么满洲国皇帝,所以,受到了日本人的监视。连大门都不能迈出一步。再加上文绣的出走,溥仪一直责怪婉蓉,对她冷眼相加,婉蓉也只能整日与大烟作伴,吞云吐雾,精神上处于一种麻醉状态。这时候的婉蓉,已经出现了一些精神不正常的状态。
比如有时候会乱砸东西,会大吵大闹,而溥仪不仅不理解她,还用铁链将她锁住,有时候长达一两个月才会放开。这种情况,婉蓉的精神更加不正常,整个人变得非常憔悴,生活也失去了自理能力。
有时候,婉蓉表现得像一个三岁的孩子,没有自我意识。也有时候会变得清醒一些,在院子里散步,显得孤独而无助。当然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婚姻生活的不幸,也是长期吸食大烟的结果。
就在这个时候,婉蓉的哥哥润良却为了个人利益,别有用心地唆使一个佣人使用手段,与溥仪的一个叫祁继忠的侍卫发生了关系。这个祁继忠一肚子坏水,正是他怂恿婉蓉抽大烟,也是他,将婉蓉卖给了川岛芳子。
由于婉蓉第一次尝到了男欢女爱,便经常和祁继忠幽会。后来,这个祁继忠到日本留学,婉蓉又看好了另一个侍卫,叫李体育。
正是跟了李体育,让婉蓉怀孕了,这些事情,溥仪毫不知情,直到婉蓉快要生孩子了,要找接生婆,溥仪才知道了这个事情。
婉蓉生下一个女婴,被溥仪抱走,随后就将女婴扔到了火炉子里烧死了,溥仪告诉婉蓉,孩子送给了她的哥哥来喂养。
溥仪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便将婉蓉打入了冷宫。几乎不允许任何人靠近,长达近10年。这个时期的婉蓉,非常凄惨,很快从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变成了昨日黄花的疯子。
由于没有意识,生活不能自理,整个房间如同厕所,而自己,只能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1945年8月,溥仪在逃亡日本的时候,在登机之前被苏联红军抓住,送到苏联关押。而婉蓉,也被游击队抓住,辗转送到延吉监狱关押。
在监狱里,更加受到非人的虐待,整天吃不上一顿饭,再加上烟瘾的折磨,已经很难被人辨认了。有一次溥仪的弟弟的妻子去看望婉蓉,只见她蓬头垢面,穿着一件破烂不堪的旗袍,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也不知道。
由于生活环境的恶劣,婉蓉很快得了痢疾,只有一个老中医会经常去看望她,但是效果不佳。到了8月中旬,一次监狱查房,发现婉蓉已经死在了监狱里。可怜的婉蓉,到死都认为自己的女儿还活着。其实 这也未必不是一个好事。
婉蓉埋在什么地方?
关于这个问题也有好多说法,有一种说法,就是因为婉蓉是伪满洲国皇后,是属于历史罪人,便用破席子卷一卷扔到了后山。
还有一个说法,是有人认为毕竟死者为大,再说婉蓉也是一个皇后,不应该往山上一扔,这种意见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于是便用木板做了一个简易棺材,将婉蓉的大烟枪也放进棺材,随便就找了一个地方埋了。
还有人说,婉蓉死后被埋在了延吉市的南山。
不过上面的几种说法都无法证实,究竟埋在了哪里,没有人确切知道。
婉蓉,曾经有过辉煌,又曾经遭过苦难,最后无人知道埋葬在哪里,显然就属于死无葬身之地。
2006年,婉蓉的弟弟找人用“招魂”之术将婉蓉和溥仪合葬在河北易县皇家陵园。不管这两个人生前如何的恩恩怨怨,死后,终归还是合在了一起。
最后一位皇后婉容到底埋葬在哪里?
末代皇后婉容是一个悲剧人物,在懵懂无知的花季年龄就阴差阳错地入宫为妃。本以为一朝伴在君王侧,就会有人疼爱有人怜,就会有享不尽的荣华,道不尽的富贵。但命运偏偏给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迎接她的不仅没有国母之尊,却是独守空房,寂寞床冷。甚至失去了起码的自由,到最后几近疯癫,惨然离世。
那么,婉容究竟是怎么去世的呢?她最后又到底被埋葬在哪里呢?
(婉容与溥仪)
1922年,准备大婚的溥仪,随手在婉容的名字上画了个圈,就将她的一生幸福完全毁掉了。婉容虽说不上倾国倾城,但也算容貌清秀,称得上大家闺秀。她曾入美国教会学校学习,不但懂英语,喜欢音乐,还熟知西方礼仪,有着开明的新思想。
本来婉容已经谈婚论嫁,其父荣源打算将她嫁给自己的好友之子,却不料妃子的头衔凭空而降。走投无路的婉容只好遵从父命,入宫为妃。入宫后的第一夜,溥仪走到储秀宫门外,被满屋的红色压得喘不过气来,干脆打道回府,就宿于养心殿,丢下独守空房的新娘婉容以泪洗面。
两年后,皇后位子还未坐热的婉容,就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沦为凡人,过着东躲西藏、颠沛流离的生活。或寄身在醇亲王府,或流落于天津日租界,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整整9年。
这期间,勇敢的文绣发起了“刀妃革命”,将溥仪告上法庭,控告他生理有病。婚后9年,未得一幸,反受虐待,提请离婚,并索要赡养费50万元。最终文绣成功逃脱牢笼,获得自由。逆来顺受的婉容选择了隐忍。这一忍,就注定了她最终的悲惨结局。
这期间,溥仪也没闲着,虽然文绣之事让他颜面扫地,等于将他扒光在了国人面前。但溥仪还是迅速恢复了过来,重新做起了帝王之梦。他不但栖身在日租界,还在郑孝胥、罗振玉等人的撺掇下,频繁和日本人往来。企图依靠日本人的势力,重新登上皇帝宝座。
(溥仪旧照)
1931年11月,溥仪在日本特务的保护下,从天津经旅顺潜赴奉天,成了伪满洲国的傀儡。两个月后,婉容也被日本女特务川岛芳子秘密接走,来到了溥仪身边。
在长春的日子里,婉容在日本人的严密监视下,一共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和侍卫李体玉、祁继忠苟合,二是染上了烟瘾。这让本已对她厌恶透顶的溥仪更加反感,从此将她彻底打入冷宫,终身囚禁。
就这样,婉容在缉熙楼一间空空荡荡的房间内,度过了近10年孤苦伶仃的日子。她只能依靠鸦片麻醉自己,整日里披头散发、蓬头垢面,曾经端庄秀美的妙龄少女变成一个疯疯癫癫的怨妇,成天摔砸东西,大骂父亲和溥仪。
终于挨到日本鬼子穷途末路,溥仪在日本人的挟持下,将婉容从囚笼里提出来,开始了仓皇地逃窜之旅。
8月11日,溥仪一行60余人从长春乘火车来到吉林省临江县的大栗子沟。8月15日,当日本人宣布投降后,溥仪也不得不宣布“退位”,婉容又一次成为普通百姓。
两天后,溥仪丢下婉容,只带上几个随从和最贵重的物品,动身前往日本。却不想在沈阳机场落入苏联人之手,从此流亡苏联,留下婉容几人听天由命。
日本人仓皇逃离东北后,苏联红军将婉容一行交给了东北民主联军。
(婉容旧照)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带着婉容几人到处转移,从长春到吉林市公安局拘留所、吉林监狱,一直到延吉。
5月24日,婉容被军用卡车拉到了延吉监狱,关押起来。同行的还包括溥仪的日本妻子嵯峨浩,以及溥仪的亲族弟侄们。
6月10日,队伍准备将婉容一行再次转移到佳木斯。但此时的她已经病入膏肓,卧床不起,无法承受路途中的辗转颠簸而未能成行。因此队伍只得将她继续关押在延吉监狱。
监狱中的婉容被安排在一张上下铺的下床,经常从床上滚落到冰冷的水泥地上,像死人般一动不动。看守士兵送来的饭菜,婉容也几乎不吃。
唯有在鸦片烟瘾发作后,婉容才会大喊大叫,满地打滚,甚至用脑袋在墙上乱撞。多年的压抑和鸦片的麻醉,已经让她精神错乱,神志不清了。发展到后来,婉容甚至已经大小便失禁了。
此时的婉容浑身上下又脏又臭,监舍里臭气熏天。好心的嵯峨浩多次恳求监狱负责人,批准她为婉容打扫卫生,换洗衣裤,哄着她吃下几口饭菜。
1946年6月20日凌晨,监狱看守在巡监时,发现形容枯槁、憔悴不堪的婉容已经去世多时,身体已经僵硬。去世前,婉容已经没有任何一人在身边,孤独凄惨地走完了自己41岁的人生。
随后,一位张姓排长带着手下,找来一张草席,将婉容的尸身裹上,用一张门板抬走了。婉容的尸首很轻,去世时大约只有60余斤,两个战士轻松地将她抬到延吉市的南山,找了一处平坦之地挖坑埋葬,并给她垒了一个小坟头。
婉容的葬礼没有悼词、花圈、墓碑,没有生前好友和亲属,甚至没有一副棺材。现在,那个小坟头也早已不见了,她留给世人的唯一一件遗物,就是一支黄铜色的烟枪。
(参考资料:《清史稿》《末代皇后婉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