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哥死后,孙权是如何对待嫂子的?
历史上大小乔确有其人,但是不像小说中那样有生动的形象展示,其实她们并没有太多可以考证的生平,只知道她们是孙策在199年12月攻打庐江郡宛城时得到的,后来孙策纳大乔为妾,又将小乔送给周瑜做妾。
有人说大小乔可能是袁绍手下乔蕤的女儿,因为那时候乔蕤的家眷就在宛城,但是这并不可考。比较靠谱一点的说法是,大小乔本姓桥,她们是宛城一桥姓人家的女儿,后来被孙策得到。
由于小说中将他们说成大小乔,我们姑且也这么叫吧。
然而在得到美人之后,孙策却无福消受。200年4月,孙策在扬州丹徒狩猎,遭遇了许贡派去的三个杀手,孙策被刺成重伤,不久之后便去世了,死时年仅二十六岁。而大乔嫁给孙策不到四个月就变成了寡妇,也实在是不幸。
在孙策临死之前,他安排了自己的后事,将江东之主的位置交给了弟弟孙权,并且让张昭和周瑜作为孙权的辅臣。比较出人意料的是,孙策那时候有一子三女,但是他指定的继承人却不是自己的儿子孙绍,而是自己的弟弟孙权。
至于说孙策为何让弟弟孙权作为继承者,可能是因为孙策的儿子孙绍年纪太小,不适合在乱世之中主政江东,而弟弟孙权已经十八岁了,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也有一定的才干,所以比较适合作为继承人。
由于孙策娶了大乔不久就去世了,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孙策的一子三女不是大乔所生。也就是说,大乔不但没有生育,而且在大乔之前,孙策其实是有老婆的,至于说孙策死后她们还是不是活着,我们无从得知,但考虑到孙策死的时候还年轻,大概率应该还活着。
孙策死的时候才二十六岁,所以他的孩子都应该年纪不大,即便是孙策十五六岁就结婚生子了,那么他最大的孩子孙绍也不过十岁上下,三个女儿那就更小了,所以还是十分可怜的。而大乔也是一样的,年纪轻轻就守寡了,而且因为是新媳妇,有来自被攻占的敌城,所以在家族里面的地位一定是不高的。
但不管怎样,既然来到了江东第一大家族孙家做媳妇儿,哪怕是个小妾,大乔的生活也应该是不愁的。而且大乔的妹妹小乔还是东吴大将周瑜的老婆,所以小乔也应该是有能力在各方面给大乔关照的,这也是人之常情。
孙权上台的时候,江东可不平静,很多豪门氏族都存在异心,许多将领更是因为不看好江东在孙权手上能够得到发展而选择叛变,豫章和会稽等地数万人司机作乱,孙权的宗室兄弟孙辅投降曹操,孙暠因为觊觎江东之主的位置也起兵夺权,孙权的亲弟弟孙翊和族弟孙河更是在战乱中被杀死。
所以说,孙权在当上江东之主之后,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过他倒是比自己的年纪显得老成许多,他重用张昭、程普和周瑜等人,并不断招贤纳士扩充势力,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就平定了江东,并且还在203年攻取了江夏郡的大部分地区,将势力扩大。
可以说,孙权展示出了非同寻常的才能,这是江东得以稳定的关键所在。从随后江东的发展历程来看,孙权的才能也不断地被证明,他让江东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并且最终建立吴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东吴大帝,这是很多人在开始的时候没有预料到的。
那么孙权在不断展示自己统治才能的同时,是如何对待自己哥哥妻儿的呢?
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大乔在孙策死后的生平,孙策的其他老婆更是只字未提。只是有传言说,大乔因为孙策之死而伤心得整天抹眼泪,几个月之后就死掉了。我觉得这个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因为大乔跟着孙策才四个月时间而已,哪有那么深的感情,而且人怎么会哭几个月了,而且又怎么会因为哭而死掉呢?
实际上,我到觉得孙策老婆们的结局只有两个:一个是改嫁了,一个是守寡到死。
在三国时期,改嫁并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甚至有些人就喜欢人妻。
比如说刘备的老婆吴夫人,她原本是刘璋哥哥的老婆,后来还成为了刘备建立蜀汉的第一任皇后。刘备是在拿下成都之后娶的吴夫人,而这么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吴夫人年轻貌美,娶了她,即拉拢了她的两个兄弟吴班和吴懿,又拉拢了以刘璋为代表的一股势力,可谓是一箭三雕。
再比如说曹操的杜夫人,原本是吕布账下秦宜禄的老婆,曹操原本是要把她送给关羽做老婆的,但是曹操见杜夫人长得还看,就自己留下了;还有曹丕的老婆甄氏,原本是袁绍之子袁熙的老婆,原本是曹操看上了,后来被曹丕捷足先登。
之所以那个时候的女子可以相对自由地改嫁,其本质原因还在于,在汉朝建立之初,统治者为了快速恢复人口,所以十分鼓励生育,也允许寡妇改嫁再继续生孩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对于孙策的老婆们,包含小乔在内,如果她们主动提出改嫁,那么也是一种情理之中的事情,孙权可能会不同意孙策有孩子的老婆改嫁,但是对于小乔这种年轻又没有孩子的老婆,改嫁的可能性似乎也很大。
当然了,小乔毕竟身份特殊,她如果要改嫁,那势必不是嫁给凡夫俗子,极有可能被孙权嫁给一些宗室成员或者重要将领做老婆。原因其实很简单,孙权喜欢干这事,他最拿手的绝活之一就是搞政治联姻。
就比如说孙权最小的妹妹孙尚香(真名不详,姑且这么叫),就因为孙刘联盟的关系而嫁给刘备;还有孙策的三个女儿,后来被孙权分别嫁给顾邵,陆逊和朱纪,这三个人都来自于江东有名的大氏族,孙权拉拢人心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所以说,大乔年轻长得美,而且又是孙策的老婆兼周瑜老婆的姐姐,孙权如果把她嫁给某个对他有用的重要人物,这对于孙权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是很有好处的。
更何况,寡妇门前是非多,如果孙权一直把孙策那些年轻的老婆留在宫里,时间长了也难免出点什么事,这样对孙策的名声不利,于孙权及孙家的颜面也不好看,还不如把她们给嫁出去,对谁都好。
当然了,孙策的老婆们之中也许有些人不想改嫁,只想安心抚养自己的孩子。大乔尽管没有自己的子女,但是她也未必就一定能改嫁,因为她的地位不高,而且那时候孙权的母亲吴夫人还在,不排除孙权留着孙策的老婆们抚养孙策的孩子以及照顾吴夫人生活的可能性。
吴夫人也不一定会同意孙策的老婆改嫁,因为她作为整个家族的家长,她也不一定会允许孙策的孩子没有人抚养的事情发生。吴夫人最晚大约在207年去世,那个时候孙策的几个老婆年纪也应该不小了,再改嫁的机会就不算太大了。
当然了,吴夫人是一个识大体的人,如果她觉得让孙策的老婆们改嫁,会给东吴带来好处的话,那么她也是不会拒绝孙策老婆们改嫁的。
所以说,这一切还是取决于孙权,作为东吴的最高统治者,他有权决定家族妇女的最终归宿。因为孙权不会让孙策的老婆们变成吃白食的一群人,每个人都必须物尽其用,大用还是小用倒是其次,但一定要用,这是那个时代的大环境所决定的,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行为方式。
其实说起来,那个时候的女人还是挺悲惨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男人手中,自己基本上没有什么决定权,除了死之外。但我不认为孙策的老婆们,特别是大乔,会在孙策死后也选择去死,因为人都有贪生的的想法,而且那个时候也不流行殉夫这种极端的做法。
但不管孙策的老婆们是守寡还是改嫁,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孙权对待孙策的老婆孩子们其实都还不错,这个我们可以从孙权对待孙策的子女,特别是儿子孙绍可以看出来。
孙权作为弟弟继承了哥哥孙策的江山,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孙策的儿子孙绍其实是最有可能威胁到孙权统治权的人。这种类似的案例,在历史上很多,弟弟继承了哥哥的江山,哥哥的儿子们大多都有没有好下场。
但是孙权对孙绍还不错,他称帝之后封孙绍为吴侯,后改上虞侯。孙绍死后, 孙权让孙绍的儿子孙奉继承了爵位;而且前面我们也说了,孙权把孙策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江东的豪门大族,虽然是政治婚姻,但是都嫁得不错。
所以说,孙权对待孙策的四个子女还是可以的,那么他也没有理由再去亏待了孙策的老婆们,只能说她们后半生的生活,孙权肯定是管定了的,只不过不确定是守寡还是改嫁罢了。
当然了,孙权称帝之后,追封老爹孙坚为武烈皇帝,母亲吴夫人为武烈皇后,但是并没有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这一点看似不厚道,但其实里面大有说道。
因为孙策是哥哥,而且有一个儿子孙绍,如果孙权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那么孙绍就有了继承皇位的权利,以后孙权死了,孙绍及其后代可都有机会抢孙权后人的皇位,这对于孙权这一脉是不利的,对于东吴的政治稳固也是不利的。所以,于公于私都不该追封孙策为皇帝,孙权这这一点上亏待哥哥孙策,其实都必须这么去做。
对于孙策的愧疚,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孙权去好好对待孙策老婆孩子,毕竟要不是当初孙策坚持将江山交给他,哪有后来的东吴大帝;而且孙策和孙权兄弟俩感情又是那么深,孙权又得了孙策的江山,好好对待一下孙策的老婆孩子,也是应该的。
在哥哥死后,孙权是如何对待嫂子的?
孙策是孙权哥哥。关于孙策的妻妾,史料上只能找到一个:大乔。这个问题中孙权的嫂子应该就是大乔。
年方二十、大乔丈夫被刺身亡
199年12月,孙策率领周瑜、带兵两万突然进攻刘勋大本营皖城。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皖城守军大败溃散,孙策虏获30000多人,并且俘虏了袁术以及刘勋的妻妾儿女。最令孙策和周瑜高兴的是:虏获了大乔与小乔。
当时,江南流行一句话:牛郎织女会鹊桥,江南美女大小乔。大乔与小乔是乔国老的一双女儿,都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多情善感的美貌女孩。
孙策与周瑜获得两位女孩,喜不自禁,顾不得请示母亲,就擅自作主,孙策收纳大乔为妾,周瑜收纳小乔为妾。
因为战争形势的需要,自己雄心壮志还没有实现,孙策派人把大乔与被俘的其他人员一起送到吴郡,自己继续四方征战。
四个月之后,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被刺客一箭射中面颊。孙策伤势很重,自己清楚活不了多长时间,就把文官武将以及弟弟孙权等人,召集过来,交代后事。
孙策把印绶交给孙权,并说:“你可以举贤用能,使他们尽心尽力,一定可以保住江东。”当天夜间,孙策去世,享年26岁。孙权称帝之后,对孙策追加谥号为“长沙桓王”。
这样看来,孙策收纳大乔为妾之后,两人在一起生活时间很短,至多只有一个小孩。
孙策去世时,大乔只有20岁。孙权安排大乔住到离乔家门(一个地名)很近的一个村庄生活,那个村庄后来就叫做大乔村。小乔与周瑜有时候去看望她。
统一北方、曹操垂涎姣好二乔
有一首诗歌《赤壁》写到:折乾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在这首诗中,诗人感叹:假如没有东风相助,在赤壁大战中,周瑜就会被曹操打败;那么,大乔、小乔就是曹操的战利品,就会被关进曹操的铜雀台里了。
事实上,曹操真的渴望得到大乔、小乔。曹操曾经说过,她与乔公关系很好。他知道乔公有两个非常漂亮的女儿,很想把她们娶回家。但是,没想到被孙策、周瑜抢先一步娶走了。
曹操希望得到二乔的决心没有改变,他构建铜雀台,准备迎娶二乔,让自己晚年享受、欢娱。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豪情万丈,雄心勃勃,发动赤壁之战,希望一举拿下江南,实现自己的心愿。诸葛亮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智激周瑜,实现联吴抗曹。
诸葛亮对周瑜说:我早就听说曹操建造了铜雀台,极其壮丽。曹操广选天下美女,充实在铜雀台里。曹操十分好色,他知道江东乔国老有两个女儿,都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所以,曹操发下两个誓愿,一个誓愿是扫平四海、以成帝业;另一个誓愿是获得江东二乔,安置到铜雀台,以乐晚年,这样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恨。
诸葛亮还背诵曹植写的《铜雀台赋》,并且大声强调其中两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诸葛亮意思很明确,就是告诉周瑜,曹操现在率兵百万、进攻江南,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二乔这两个女人。
周瑜是小乔丈夫,当然受不了这口气。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破口大骂,不打败曹操誓不为人。
周瑜同意连刘抗曹,并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
曹操势猛、孙权求降奉献大乔
217年,为了报复赤壁之战失败的仇恨,曹操再次向南方进发。他组织四十万大军猛攻濡须口。
孙权被打得大败,就派人向曹操求降。曹操同意了孙权的请求,并且允许、承诺与孙权重新结成婚姻亲戚关系。
曹操一生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爱好,就是喜欢寡妇或者别人的老婆。到死都没有改变。
此时的孙权,知道自己已经远远不是曹操的对手,所以,总是想方设法巴结曹操,以图自己能够安稳地统治江东地区。
219年10月,孙权想攻取荆州,他写了一封信给曹操,准备派大将吕蒙偷袭江陵。曹操获得消息之后,做出相应的军事部署。曹操的军队向关羽发起反攻。经过一场恶战,关羽被打得大败,只得逃走。
吕蒙成功偷袭江陵。关羽在逃向益州的路上,被孙权军队逮住并杀害。
为讨好曹操,孙权把关羽的头颅送到洛阳、献给曹操。
曹操下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
孙权派使者向曹操进贡财物土产,并且向曹操称臣。孙权写了一封信劝谏曹操取代汉朝皇帝,自己称大魏皇帝。
孙权已经对曹操心服口服、完全被征服。曹操也把孙权当作自己的臣下了,他把孙权的来信交给内外群臣都看一遍,然后说:“孙权这个儿子是要把我放到炉火上热烤呀。”
曹操问孙权的使者:我的老朋友乔国老现在怎么样?大乔、小乔现在哪里?
使者回去后禀报孙权:曹操还在挂念大乔、小乔。
孙权认为这是一次极好的政治投资机会、是不可多的的巴结曹操的时机,同时,孙权真的不敢得罪曹操。
小乔已经死了。孙权派人到大乔村把大乔接来,整装打扮一番之后,送给曹操。这是最大的可能。
这时候,大乔30多岁,正是精力旺盛时期。
曹操终于在老年获得大乔,万分高兴。他实现了自己的一桩心愿——“揽大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他把大乔置于铜雀台,越看越欢心,沉溺其间,自得其乐。
乐极生悲。220年,曹操与大乔共度快乐时光不长,就病逝了。
你怎么看待孙权对嫂子的安排,欢迎指教。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在哥哥死后,孙权是如何对待嫂子的?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公元200年,孙策被刺身亡,年仅26。孙策的妻妾有记载的仅有大乔一人,但大乔在199年12月才嫁给孙策,而孙策死时有一子三女,由此可见他的妻妾肯定不止1人。
她们的年龄还很年轻,特别是大乔成婚仅仅数月就要守寡。而现在,这群娇妻美眷的命运,更多的并不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上,而是继承了政治权力的孙权手中。
她们的去向并无记载,但在历史的缝隙里,孙权其实也没有什么选择。
一、寡妇再嫁很正常事实上,在三国时期,再嫁并不怎么受礼法指责,而我们所熟知的寡妇再嫁的也很多。
比如甄宓。甄宓先是袁熙之妻,袁绍败亡后,被曹丕所纳。顺便说一句,虽然甄宓因为生了儿子曹睿而成为皇后,但在曹丕生前,甄宓从未当过皇后,而一个“纳”字也说明,甄宓并不是曹丕的正妻,而是侧室。
再比如何晏之母、秦朗之母。何晏是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秦朗是秦宜禄之子,但他们同时也是曹操的养子,可知他们的母亲也是被曹操纳为了妾。
道德仁义的刘备,也有娶寡妇的例子。刘备占据成都之后,在法正等人的劝说下,娶了刘璋之兄刘瑁之妻吴氏。
但这些寡妇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他们所依附的夫家是政治斗争失败的一方,并且已经身死。而曹操、曹丕、刘备纳他们为妻妾,除了他们貌美的缘故(甄宓、秦氏),更多的还有曹操刘备意图继承他们身上所附带的夫家的政治利益(吴氏、何氏)。
而除了失败被迫嫁娶,三国时代遗孀的出路还有两条,其一,被放归娘家,任凭再娶,一般适用于没有生育的妾;其二,奉老母遗孤,为亡夫守寡,一般有生育的正妻和妾只能选择这条路。
那么,孙权将为嫂子们,特别是年轻貌美又没有生育的大乔,选择哪条路呢?
二、孙权的无奈孙策死后,孙权年仅18岁,因此治下的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对孙权,其弟孙翊甚至被刺杀身亡,而孙氏内部,其堂兄孙贲、孙辅等人也欲率兵归曹操。
由此可见,孙氏家族在江东的统治并不稳固,而孙权在孙氏家族内部的合法性也饱受质疑。
孙权的能力手腕还是一流的,这些问题三下五除二都被解决了。那么,孙权是如何处理自己与孙策的关系的呢?
首先,孙权继承的权力来自于孙策,孙权是承认的;其次,孙权称帝后以孙策为长沙桓王、以其子孙绍为上虞侯,由此可见。孙权并不想放大孙策一支的影响力,而是想尽力将孙策的影响力消弭于无形。
有人说,这与大乔等人的命运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
因为这说明孙策并不是权力斗争失败的一方,而是成功的一方,而如果大乔再嫁可能会分走一些孙策的政治遗产,这是孙权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这一点决定了孙策的妻妾不可能像上面的吴氏、甄宓等人一样,被夫家再嫁。
因此,为孙策生育一子三女的夫人们,命运只能是奉养孙策老母幼子,一辈子锁在孙家,由孙权养起来守寡。
三、没有生育的大乔有生育的好安排,那么没有生育的呢?比如大乔,难道真的铜雀春深锁二乔吗?
当然不是,刚刚说了,没有生育的还有一种处理方式是放其归家,任凭嫁娶。有人说,这不也是再嫁吗?
完全不一样。由夫家奉其再嫁,这个人多多少少还沾着夫家的名义,如果是大家族还有些政治遗产在里面。但放其归家则不一样,等于先在夫家除名,从此不再是夫家的人,而是回归娘家,这样就算再嫁也跟原来的夫家没有关系。
那么,孙权有没有可能选择这种处理方式呢?答案是,非常渺茫。
这种处理方式大多限于丈夫死后,家族衰落,无力供养那么多妻妾的情况。而如果家族势力庞大,一般是不愿意选择这种处理方式的。孙权后来成为吴国的皇帝,地位崇高,自然很不愿意让大乔归家再嫁的。
当然了,还有人说,内部处理不好吗,比如孙权纳了。
为防止遗产外流,家族内部消化似乎也是有的,但在三国时代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而且刚刚提到,孙权是不想放大孙策的政治遗产,而是想消弭于无形的,如果孙权纳了大乔等人,那多多少少得偏向孙策遗孤。孙权放着那么多美女不娶,为啥要去接这个烫手的山芋呢?
所以,大乔们基本上只有老老实实锁在孙家守寡,奉养老母,抚养遗孤,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文/子彧
在哥哥死后,孙权是如何对待嫂子的?
关于孙策的妻妾,正史中有确切记载的只有大乔,但是也可以肯定的是,大乔并不是孙策的正妻,而只是孙策的一个妾。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12月,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攻取庐江,虏获二乔姐妹,于是孙策纳大桥为妾,之后大乔便和刘勋的家眷一起被送回吴郡。但注意,这时候的孙权并没有跟着回吴郡,而是继续东进。
建安五年初,孙策攻取豫章,统一江东。4月,孙策准备发兵北上,但在5月,孙策就遭遇刺客袭击,最后不治身亡!
也就是说,从大乔被俘当了孙策的妾到孙策死亡,只有短短的四个月!所以我很难相信大乔和孙策之间有什么缠绵的爱情故事,甚至两人见面的时间和次数应该都很少!
孙策死后,关于大乔的记载全部缺失了,如果按照正史的记载为准,我们根本不知道大乔最终的结局是什么,但有很多野史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
当初孙策遇袭身亡后,将江东大业交给了弟弟孙权,而孙权则将孙策的妻儿安排到了一个隐蔽的地方生活(这里的妻应该就是大乔,儿应该就是孙绍了),名义上是保护他们的安全,并要求大乔不得改嫁,以保全兄长孙策以及孙家的名声。而大乔不知道是根本无法反抗还是真的对孙策情有独钟,基本可以确定她确实没有改嫁,最后孤独终老。当然了,还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孙权也没有霸占大乔,否则这么大的新闻一定会上登上头条而不是什么流言蜚语都没留下。
至于孙策的儿子孙绍,在孙权登基后被封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他也是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人生也没什么大起大落,只不过他的儿子,也就是孙策的孙子孙奉在袭了上虞侯的爵位之后便陷入皇位争夺的舆论当中,最终被孙权的孙子孙皓所杀,至此孙策一脉绝嗣。
而孙权当初也只是追封了孙策一个“长沙桓王”,按理说,孙权的权力是孙策给的,江东大业的基础也是孙策打下来的,追封孙策一个皇帝的尊号是很应该的,但是孙权也有自己的私心,如果他追封孙策为帝,那么孙策的后代以后也有资格去争夺皇位,这样不利于江东的稳固。所以他没有追封孙策为帝,甚至还把他的孩子孙绍“圈养”了起来,让孙绍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学习和展现自己,更不用说进入朝堂了,本以为这样孙策一脉至少可以保住富贵,保住性命。但很不幸的是孙策一脉最终还是被孙权一脉斩尽杀绝。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孙权做的很不地道。
在哥哥死后,孙权是如何对待嫂子的?
公元200年5月,孙策准备北上偷袭许都,在扬州丹徒山打猎,遇到了许贡的三个门客要刺杀他,由于孙策一个人脱离大部队,以一对三寡不敌众,孙策在射中一人后,被另一人用箭射中面颊,身受重伤,临死前孙策指定自己的大弟孙权为继承人,这个决定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
指定孙权为继承人之后,孙策为孙权找了两个人辅佐,一个是张昭,另一个是周瑜,没过两天,孙策因伤重去世,自此之后,江东政权以孙权为首领。
而在四个月前,孙策刚刚攻破了皖城,与周瑜一起各自纳了乔公的一个女儿为妾,孙策纳的是大乔,周瑜纳的是小乔,孙策仅仅娶了大乔四个月,就被刺杀身亡,其实最可怜的就是大乔,仅仅跟了孙策四个月,就沦为寡妇。
孙策
大乔只是孙策的小妾,那个时候纳妾很简单的,只要看中了,就能收过来做为小妾,战争中的战利品也能收过来当小妾,大乔就是孙策攻破皖城的战利品,很有可能是袁术手下大将乔蕤的女儿,因为袁术的所有家眷当时全部在皖城,而孙策之前还曾经是袁术的手下。
孙策在此之前,已经有妻妾了,还有四个子女:长子孙绍和其他三个女儿,这些子女可以肯定不是大乔所生,因为两人在一起只有四个月时间,只可能是孙策之前的妻妾所生,孙策一死,他的妻妾全部成为遗孀,子女全部成为遗孤。
在那个年代,死了男人的妻妾是很难过,很可怜的,乱世之中,女人尤其需要男人的庇护,或者家族的保护,孙家其实是个大家族,孙策是孙坚的长子,下面还有四个弟弟,分别是:孙权、孙翊、孙匡、孙朗,此外还有三个妹妹,最小的那个妹妹就是嫁给刘备的孙尚香,姑且叫孙尚香吧。
孙策临死前
孙策刚刚去世的时候,孙权接手一团糟的江东六郡,孙权的堂哥庐陵太守孙辅投降曹操,孙权的堂弟孙暠准备趁乱自立为主,与孙权争夺江东统治权,孙权的亲弟弟丹阳太守孙翊被身边的一个叫边鸿的人刺杀,庐江太守李术更是公开背叛孙权,看上去江东政权非常危险。
孙权根本没有机会安抚孙策的遗孀和遗孤,因为他忙着处理内部的政权稳定问题,孙权一上任就开始处理这些问题,首先讨伐李术并击杀了李术,然后平定孙氏宗室叛乱,还平定山越人的叛乱,同时大量招揽人才,逐渐才稳定了江东局势。
稳定了局势之后,孙权开始处理内部宗室的安抚工作,那么孙权是如何对待孙策的遗孀和遗孤的?
大乔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孙策死的时候才26岁,他的四个子女肯定很小,如果以孙策15岁就结婚生子开始算的话,孙策的长子孙绍也不过11岁,三个妹妹年龄就更小了,连十岁都不到,孙权能做的就是抚养这些孩子长大,毕竟这是孙策留下的血脉,要不是孙策传位给孙权,孙权是不可能成为日后的吴大帝的。
孙策的妻妾在当时的年龄肯定也是很年轻的,孙策只有26岁,那妻妾们肯定不会超过25岁,尤其是小乔,才嫁给孙策四个月就成了寡妇,真是命不好,这些年轻的妻妾,孙权是不太好处理的,虽然当时二婚再嫁或者寡妇再嫁很正常,但这可是孙策的妻妾,就算要嫁,也是内部消化。
这在三国时期很普遍,刘备在拿下成都后,就娶了刘璋的嫂子吴夫人为妻,还成为日后蜀汉的第一任皇后,这个吴夫人就是寡妇,刘备之所以娶吴夫人就是为了拉拢吴夫人背后的势力,有吴班和吴懿两个兄弟,还有刘璋那一系也能得到安抚,所以孙策的妻妾的第一个去向就是改嫁给东吴内部的宗室,包括孙策的妻子和后来的小妾大乔。
一般来说,改嫁也只能是改嫁给姓孙的宗室,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只要没有血缘关系的都可以,但是血缘关系太近了,也不行,毕竟汉人不是匈奴人,不能继承父亲兄弟的妻妾,不过孙氏宗亲人也比较多,这个应该没有问题。孙策的妻妾又年轻又漂亮,尤其是是大乔,大乔估计年龄不到20岁,又是国色天香,多的是人想娶她,只是因为大乔身份特殊,一般人不敢有这个心,有孙权在,就没有人敢欺负大乔。
第二个可能就是孙策的妻妾孤独终老。除非孙权赐婚,否则没有人敢娶,孙权是江东之主,因为孙策去世,所以自己嫂嫂的婚姻就是他说了算,但是孙权还有个母亲在世,孙权可以让孙策的妻妾陪着自己母亲尽孝,毕竟孙权自己常年忙着征战,没有时间,但其实这个方法有点残忍,这等于是让大乔守活寡了,她只跟了孙策四个月,然后要守几十年活寡。
孙权的母亲大概是202年或者207年去世,如果母亲去世,大乔又没有陪伴,又没有孩子,又没有男人,这种生活过一辈子,是个女人恐怕都不能忍受,所以清朝有人说大乔在孙策去世后,终日哭泣,几个月后就去世了,但这种说法没有根据,只是猜测,当然也有这种可能。
以孙权的性格来说,我觉得孙权真的会让大乔孤老终生,因为妾在当时的地位很低的,不能为自己的命运做主,只能任由人处理,对于孙策的子女,孙权其实还不错,孙策的长子孙绍被孙权封为吴侯,这个爵位原本是孙权的,原来孙权让给孙绍了,这算是报答孙策传位给他的吧。
大乔
孙策的长女被孙权嫁给了顾邵,次女嫁给了陆逊,三女嫁给了朱纪,顾邵、陆逊、朱纪都是吴郡有名的大家族,也是东吴政权的基础,更是江东势力最大的三家,相当于现在嫁给豪门一样,也算是孙氏与江东豪门的联姻。
最后说一点,孙权后来追封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为什么没有追封孙策为帝呢?因为正统的帝业传承是父死子继,孙坚是父亲,孙权是儿子,所以孙权追封孙坚为帝,而孙策是兄长,兄终弟及会对东吴政权的权力交接产生影响,如果孙权将帝位传给自己儿子,弟弟来抢位怎么办,就是这个原因孙权没有追封孙策为帝,但是总体来说,孙权对待孙策遗孀与遗孤还是不错的。
在哥哥死后,孙权是如何对待嫂子的?
三国时期,孙策打下了东吴的一片江山。可是,他屁股还没有坐热,就遭到了暗算。公元200年,孙策去打猎,一支毒箭射到了孙策的脸上。最终,孙策丢下了自己的妻儿,传位于其弟孙权,离开了人世。
在哥哥死后,孙权是如何对待嫂子的呢?
孙策的老婆可不止一个,然而留下名字的,也就只有大乔一个。对,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大乔。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大乔,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牧所写《赤壁》诗中二乔之中的姐姐。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说的是,如果当年,东风不帮周瑜,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二乔”又称“江东二乔”,是当时乔囯老的两位出水芙蓉般美丽的女儿。传说中,无论是大乔还是小乔,都才德兼备,容貌美丽。连远在洛阳的曹操和曹植父子,都听说了江东二乔的美名,羡慕不已。
曹操为此修筑了铜雀台,颇为壮观。其台高十丈,殿宇百馀间。可谓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曹操说:“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二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憾!”
可是没想到,孙策领先一步。他攻取了皖城,得到二乔。这对姐妹花,便同时嫁给了两个天下英雄,一为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策,一为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喻。
曹操为了夺取二乔,便发动了赤壁之战。
危急时刻,孔明采用激将法,背诵曹植的《铜雀台赋》给周瑜听:“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周瑜果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老贼欺吾太甚!”并当即表示:“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孙刘联军遂成。
最终,孙刘联军借助风势,用火攻的方法,葬送了曹操二十六万人马。
曹操虽然建成了铜雀台,却输给了“东风”,其金屋藏娇的愿望一直都没能实现,只能哀叹!
那么,如此美丽,得曹操、杜牧等大文豪青睐的美人大乔,最终跟了孙策,她幸福吗?
2.浪漫的初遇,其实真相很残酷。
大乔,原为“大桥”,是今安徽安庆潜山人。她和孙策的初遇,一点都不浪漫,反而充满了残酷和无奈。
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大乔其实是孙策的战利品。孙策攻取皖城时的俘虏。
因为长得漂亮,大乔和小乔两姐妹就被孙策和周瑜瓜分。大乔被孙策纳为小妾,小乔嫁给了周瑜。
自古美女爱英雄,英雄爱美人,两人肯定缠绵过。不过好景不长,由于战事紧,大乔就跟同时被俘的袁术家眷和刘勋家眷一起,被送回了吴郡。
更可悲的是,四个月后,孙策狩猎时遇刺身亡,年仅19岁的大乔,顿时成了寡妇。
孙策将大权交给了弟弟,也将自己的妻儿托付给了孙权。
清朝薛福成在《庸盦笔记》中说,大乔在孙策死后,哭泣数月而卒。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可信。
不说大乔只是一个俘虏,和孙策相处不足4个月,两人并没有多少感情,大乔不可能殉情。就是被孙权逼迫,替孙策陪葬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因为孙权不可能违背哥哥的遗嘱。
孙权贪恋大乔的美色,据为己有的可能性也很小。当时的孙权初登大位,绝不会为了一个妹子而被世人唾弃,自毁前程。
再有,大乔是孙策的女人,为了孙家的名声,孙权不可能允许其改嫁。于是,孙权便把大乔安置在了某个隐秘的地方,相当于把大乔“软禁”了起来。
可是这样的生活,倒让大乔过了一段悠闲自得的日子。
3.一段平静的大乔村生活。
孙策在年轻的时候,曾结下很多仇家。孙权便打着怕仇家追杀的幌子,把大乔和其小侄子孙绍,安置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对外宣称,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
但是实际上,他是防止小侄子以后和他争夺权位。他还要求大乔不能再嫁,要一辈子为哥哥守寡。
那时,大乔还不足20岁。按说,以其倾国倾城的容貌和才华,再找一个大户人家嫁了,根本不成问题。可是,孙权剥夺了她追求幸福的权利,
她年纪轻轻就没了男人,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
可是这样的日子对大乔来说倒颇为相宜。她带着孩子,居住在大乔村,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钱财什么的完全不用操心。
大乔上无婆婆,不用站规矩;中无丈夫,不用讨好男人;只不过,需要抚养年幼的孙绍。对于女人来说,抚养孩子有苦有乐,是痛并快乐的事业,大乔当然甘之如饴。
不过这样平静的生活,对孙绍却未必是好事。慈母败儿,孙绍成了典型的纨绔子弟,整天游手好闲不干正事。对孙权当然毫无威胁。
大乔从二十几岁起就守寡,年纪轻轻,身边只有儿子孙绍。漫长的岁月,几多辛苦。可是,即使在《三国志·后妃传》上,都没有大乔的名字。她何时去世,成了一个永远的谜!
孙权在政治上,很有一套。但是在对待嫂子和侄儿时的一些做法,却遭到了人们的议论,说他是白眼狼,不懂知恩图报的道理。
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孙权毕竟没有对兄嫂和侄儿下黑手。反而把他们安置到安全的地方,还同时消除了王权不稳的隐患。
一山不容二虎。如果孙权的后代长大成人,有雄心壮志,想要继承父业,岂不是要引起一场杀戮?孙权的做法,其实很聪明,他把隐患,完全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