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济南的大明湖为什么没改成大清湖?
“皇上,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相信不少朋友都曾看过清朝时期琼瑶剧里面这个桥段,而事实上在清朝,大明湖也确实是叫这个名字。
很多人不理解的是,清朝是大兴文字狱的年代,通过文字狱来强化皇权专制统治,特别是关于明朝或者大明的词汇不被允许。
在清朝连“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样的诗句都能引来杀身之祸,而大明正是前朝的称谓,可是大明湖却没有避讳“大明”改名成大清湖,这是为什么呢?
大明湖位于山东省济南,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而且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大明湖的美景已经闻名四海,到了清朝时期,经过植荷栽柳,形成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丽景色。
大明湖的取名并不是因为“大明朝”的含义,大明湖既非明朝所建,也非明朝纪念,她的来历历史悠久,从金代时期就已经被称作大明湖并且沿用至今,大明湖和明朝重名也完全是因为巧合,因此清朝统治者完全没有改名字的必要。
其次大明湖没有被改名,也有清朝统治者笼络人心的因素,清朝入关后并没有破坏很多明朝时期的名胜古迹,就连明十三陵也保护起来。
而大明湖没有被强制改名,也有这方面的考量,毕竟大明湖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的文化遗迹。
倘若强制改名,难免给民众蒙上一层专制统治黑暗的阴影,不利于笼络民心。而且当时大明湖的知名度很高,名满天下,深入人心,改掉的难度很大。
因此总得来说,在大兴文字狱的清朝,大明湖没有被强制改名成为大清湖,也算一个特例。
清朝时济南的大明湖为什么没改成大清湖?
倘若清王朝的统治者们敏感到如此地步,那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应该改成“正大光清”。像明察秋毫、深明大义、明镜高悬这类的褒义词都要把明字换成清。
清朝文字狱的讲究清朝的文字狱固然严格,但针对的是一些显而易见的诛心、抨击、讽刺当朝的文字。
例如“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当然,还有那句广为人知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清朝的文字狱并不避讳带明字的内容,甚至赞扬明朝的内容,带明和赞明不是文字狱主要针对的内容,但是赞扬、怀念明朝的同时抨击当朝和那些隐晦中略带诡谲诛心之论的文字才是是清朝统治者所不能容忍的。
大明湖得名早于明朝大明湖位于济南历下区旧城区北部,大明湖的价值不只具有观赏价值,还在其文化价值。
其水,北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侧湖,此水便成净池也。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水注经·济水注》
《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所著,文字中出现的大明湖并非如今的大明湖,当时称之为历下陂,但在金代元好问《济南行记》中的出现的大明湖确实是指如今的大明湖,所以大明湖名称的出现比明朝要早,与明朝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不是在明朝建国后得名。
大明湖最后注入小清河中,或许也给清朝时期的统治阶级一种明属皆归清,清朝是水到渠成接任明朝江山的感受。
清朝统治者的大智慧当年那位把朱元璋排位摆放在济南城头抵御朱棣北军的铁铉的纪念祠便建造在大明湖旁边。
清朝并不排斥对明朝英雄人物的赞颂,反而主动推崇。乾隆生平一直瞧不上佞臣,特别是前朝的佞臣,哪怕是这些人投靠清朝在乾隆皇帝眼里也是十恶不赦的叛臣。对前朝的忠烈十分推崇的乾隆帝,还时不时的写点诗感慨一下。
没有人会喜欢叛主之人,身为人主的乾隆自然更不例外。所以誓死忠于建文帝的铁铉在乾隆心目中是一位值得敬仰的忠臣烈子,更为其追加“忠定”的谥号。
乾隆五十七年,为纪念明兵部尚书山东参政铁铉在大明湖畔修建铁公祠,保留大明湖称号。这一做法不仅凸显清帝比明帝胸怀大度,更能拉拢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湖前的牌匾中的明字为“眀”虽然也同明字,但和明朝常用的“明”和“朙”有明显区别。
结语综上所述,大明湖和明朝得名没有直接关系。大明湖的存在还能彰显清朝统治者宽厚的胸怀,趁机炒作一番。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大明湖在清朝都没有必要改名。
清朝时济南的大明湖为什么没改成大清湖?
清朝时“大明湖”为何没有改名为“大清湖”?
题主有此提问,对满清的历史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因为清朝是一个大兴“文字狱”的朝代,而乾隆尤盛,那么竹下就给大家吧啦吧啦清朝时“大明湖”为何没有改名为“大清湖”:
首先,“大明湖”这三个字,相信80和90的小伙伴们都忘不掉那一句:“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没错儿,就是还珠格格中夏紫薇与乾隆的对白句。作为一个动不动就搞一场文字狱的乾隆来说,紫薇这样一口一个“大明”,就不怕乾隆皇帝砍她的脑袋?
其实,了解大明湖历史之后,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夏紫薇堂而皇之地说出“大明湖畔”而不受处罚呢?这与大明湖的来历,有很大关系。大明湖历史悠久,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称“历水陂”,唐时又称莲子湖。北宋文学家曾巩称“西湖”、“北湖”。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大明湖既非明朝所建,也非明朝纪念,她的来历历史悠久。对于自称十全老人还喜欢装逼的乾隆来说,犯不着和一个湖的名字过不去,自降了身份。因此,大明湖到了清朝,也并没有更改名字。
清朝时济南的大明湖为什么没改成大清湖?
“皇上,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相信不少小伙伴都曾看过电视剧里的这个桥段。在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年代,大明湖却没有避讳“大明”改名成大清湖,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大明湖虽然有“大明”二字,但并非有大明朝的意思,两者重名纯属巧合。坐落于济南市历下区旧城区的这片水泊,历史上曾经有过多个名字,历水陂、莲子湖、西湖、北湖等等,直到金代时才改成大明湖这个名字并沿用至今。其实清朝得统治者们并不完全避讳“明”字,比如顺治帝亲提的“正大光明”牌匾,其中就包含“大明”二字。
其次,大明湖的水最终汇入小清河。大明湖的湖水源头主要是趵突泉、珍珠泉等地下泉水,最终流经大明湖汇入的却是小清河,从文字方面有了“明终归清”的含义,这种自然现象也给了清朝统治者足够的心理安慰,别有用心咯之人也就不会在这个名字上面大做文章了。
最后,清军入关后为了稳定统治、笼络人心,展现自己的胸襟。清兵入关后明十三陵并没有遭到毁坏挖掘,明朝还有些忠臣同时受到表扬,这些手段也是为了彰显清廷统治者的胸怀。当然,大明湖作为名胜名声在外,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诸多足迹,如果硬要改名字,则影响了它文化底蕴的传承,也不利于儒士为清廷效力。
当然,众说纷纭,还有很多说法认为大明湖的很多牌匾、石碑上的“明”字多了一横,实际也是为了避“大明朝”之讳。
清朝时济南的大明湖为什么没改成大清湖?
大明湖不单单是个名字,更是计量单位,因为济南人喜欢说,这场雨真大,又下了250个大明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