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昭和天皇裕仁?

可以这么说,日本昭和天皇裕仁是一个坏人,一个恶人。尤其,他对中国而言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大坏人和大恶人,不仅肆意发动了侵华战争,更在战败后逃脱了审判和惩罚。但是,这样的人竟然长达六十三年统治日本,成为号称“万世一系”的天皇中当政时间最久的一位。

1912年,也就是明治四十五年,足以改变日本历史走向的明治天皇过世,嘉仁亲王继位为日本的新一代天皇,史称“大正天皇”。作为他的皇长子,裕仁被册立为皇太子,逐渐走到了历史的前台。

1921年,刚满二十岁的裕仁开始遍访欧洲各国,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更坚定了他强军备战的决心,从此在军国主义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大正天皇过世后,裕仁在1926年登基成为日本的第124代天皇,改元为“昭和”。从登基之日起,他就对于中国虎视眈眈,侵略之心昭然若揭。

1928年,在裕仁的纵容下,关东军暗中策划了“皇姑屯事件”,将盘踞中国东北的军阀张作霖炸死。结果,此事不仅没有恐吓住东北,反而造成了张作霖之子张学良的“改旗易帜”,促使南京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对此,裕仁天皇深表不满,公开斥责首相田中义一。受此影响,田中内阁被迫全都引咎辞职,进一步加强了日本军队对于政治的影响力。

“九一八事变”后,裕仁强烈支持满清的废帝溥仪,希望他能建立伪满洲国并担任日本“以华制华”的代理人。数年后,待伪满洲国在东北的统治局势趋于稳定后,裕仁天皇又开始打起了中国华北的主意。

1935年5月,裕仁授意军部加强对于华北地区的渗透,甚至还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华北自治”的无理要求。通过几轮秘密谈判,何应钦竟然代表国民政府与日方的梅津美治郎签订和平协定,对“日方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史称为“何梅协定”

为了更进一步了提升皇权,裕仁加大了对军队的掌控力度。1935年9月,天皇借陆军参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上奏的契机,公开提及了自己对于军队的担忧,对于“下克上”的强烈不满:

有关时局的问题总是出在军部,尤其是陆军省。身为陆军大臣,如果任由部下牵着鼻子走,岂不要不断下克上?

除了常规的人事布局以外,裕仁还在文化、军事等方面开设皇权教育,极力培养和灌输年轻人的忠君和军国主义思想。而他的目标也很明确,那就是尽快灭亡中国,彻底成为亚洲的主宰者,甚至称霸全球。

1937年7月7日,随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日本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裕仁对于最初的战势非常满意,同年12月15日的《东京日日新闻》报道:

中支那方面陆海军在上海附近作战勇猛果断,乘胜追击,朕很满意,特赐褒奖并下诏慰问。

短短两年时间,日本就侵吞了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大部分地区。而且,日本还与德国和意大利组成了“轴心国”军事同盟,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此期间,天皇裕仁始终都掌控着政治和军事的走向。

为了尽早打通海上的生命补给线,日本内部的激进派主导发起太平洋战争,甚至不惜毕其功于一役偷袭美国,目标选定为美军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山本五十六的这一战争构想,实在太过大胆,立即遭到了日本军部的否决。

而并不甘心就此妥协的山本,还是通过私交好友天皇裕仁的弟弟高松宫亲王帮忙,将这份作战计划直接呈送给裕仁本人进行圣裁。1941年10月19日的御前会上,裕仁亲自批准了这份作战计划,批准了发起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的优势保持了不足一年时间就被美军夺回,自中途岛战役后就步步被动。到了1945年7月,美军已经从太平洋逼近了日本本土,通过《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但是,无论日本天皇还是日本军部,都表现得非常“豪横”,甚至还提出了决战本土的“一亿玉碎计划”。在军国主义蛊惑下,日本竟然决心全国都为裕仁殉葬。

为了加快战争进程,也为了避免登陆战的损失,美军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终于,天皇裕仁被迫做出了投降的决定。

1945年8月15日,裕仁发布了《终战诏书》,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但是,这份所谓的“投降书”,还是充斥着巧言令色的诡辩:

曩者对美、英二国宣战,实亦出于庶几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至若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日本投降后,美军对其进行了单独占领,而美国人麦克阿瑟也成为了日本的“太上皇”。出于美国的政治和军事考量,裕仁和天皇制都被美国有意保留了下来,成为今日军国主义复苏的隐患。

裕仁虽然免于受审,虽然保住了小命,但面子却不能完全保持。于是,被日本民众视作神明的天皇,无奈揭下了自己所谓“神的面具”,发布了《人间宣言》并第一次承认自己普通人的身份,还扮成了一个楚楚可怜的“受害者”。

在麦克阿瑟驻兵日本期间,裕仁成为了一名提线木偶。但在美国人撤兵后,他摇身一变重新登台,还将自己装扮成厌恶战争的“和平主义者”。粉墨登场后,又厚颜无耻地不断参加国内外的许多活动。

在此期间,裕仁不断洗白自己,还将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所有罪责都推到了军部的身上。甚至于,他还亲自撰写了一本《独白录》,极力撇清自己与战争的关系。

对此,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都嗤之以鼻,掀起了要求裕仁“退位谢罪”的声浪。可惜,这位罪恶昭彰的“和平主义者”,依然自顾自的进行“演出”,直到1989年才死掉,足足活了88岁。

裕仁过世后,日本政府广邀全世界都参加他的葬礼。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作为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大国,尽管国内对此存在不同的声音,但为了维护两国的友好关系,还是派出了外交部长钱其琛亲临参加。

在参加葬礼期间,钱其琛外长与日本竹下首相进行了会晤,强调只有正确对待历史,才能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文史不假

如何评价昭和天皇裕仁?

只能说裕仁天皇是个战争狂人,在我的印象里,对日本🇯🇵历史有巨大作用的只有三位天皇,分别是睦仁天皇(明治)、嘉仁(大正)、裕仁(昭和)。特别是裕仁天皇,一个发动过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天皇,战后却轻而易举地逃避了惩罚,不得不说是人类文明史上又一个不幸!为日后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强大埋下了伏笔,也让日本成为美国手中掌控亚洲局势的桥头堡之一。

如何评价昭和天皇裕仁?

我来回答一下,不对之处,请多包涵。

裕仁的一生,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话,我们可以把他分成两个阶段。

从1921年11月做摄政开始,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这一时期,他作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作为神的化身,引领日本走向邪路,战后又顺应时代的变化成为象征性天皇。在历史上,评价裕仁天皇是一个傀儡的话,这也正好证明了裕仁天皇个人伪装的成功所在。他并不像傀儡那么简单,作为当时唯一一个能左右军部意见的人来说,裕仁天皇手中的权威超乎我们的想象,他更不是我们所想的被架空的傀儡。

其实在日本当时的环境下,天皇在人们心中的神话地位已达到了一个顶峰,是没有人敢架空裕仁天皇的。其实裕仁天皇不是一个傀儡,而是一个真正的主宰者。在日本军队中的少将们派军官多次无视他的命令,恶意的制造事端,来借机扩大战争范围,其实这些只要只要裕仁天皇下达一道御旨就可以解决的,但他并没有这么做,甚至都原谅了他们。裕仁天皇在给暗示,只要他们能够让日本获利,那么一切罪行都可以被他所原谅。所以这一切都在裕仁天皇的掌控之内,他才是日本真正的主宰者,而不是被说的是一个傀儡。

还有一个时期是战败后,臣子们一方面将战争责任引向军部,一方面又极力宣传天皇是和平的使者。那么保持神秘便不再必要,展现天皇亲民的一面才是最适当的策略。

战后天皇开始频繁的公开露面,亲近民众,如视差灾区,探望民众,其中最重要的表演便是天皇巡幸全国。在发表《人间宣言》后不久,昭和天皇便开始“巡幸”全国。天皇巡幸持续了近8年,累计165天,行程3.3万多公里,足迹遍及冲绳以外的日本列岛各地。其目的既是要提高天皇的权威性,也在于亲近民众,展现自身和平使者的风范。

天皇在战后成功的摆脱了战争责任,摇身一变成为了和平的使者。但无论天皇如何善变,日本国内至始至终都有一批明白事理的人,抨击天皇的伪善,要求厘清天皇的战争责任。此外,以井上清为代表的部分日本学者在战后著书立说,要求审判天皇,揭示天皇的虚伪面孔,废除天皇制。由此可见,即便天皇再如何净化,其深藏的污点终究会被理性的人所发觉。虽然天皇能摆脱战争责任,却终究无法改变历史真相,历史就是历史。

日本及日本天皇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历史永远铭记。

以上是我的回答。

如何评价昭和天皇裕仁?

裕仁天皇是个彻头彻尾的战争狂人。十恶不赦的战争罪犯。裕仁天皇年号昭和。名裕仁,称号迪宫。是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也是日本最长寿以及在位时期最长的天皇,执政时间长达63年。

裕仁天皇在位时期,指挥和策划日本军队,相继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侵略和践踏了中国和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十几个国家,导致了数千万无辜人民的死亡。给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带来了无尽的伤痕。

裕仁天皇定年号为“昭和”,取自中国《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含有和平之意。但是仅3天后,他就颁布诏书,向他的祖父、发动侵略战争的明治天皇致敬:明治天皇以他文武兼备的卓越素质,于内广泛施教,于外屡建战功,建立了丰功伟业。我将不忘遗训,继承遗志。可以知道裕仁天皇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并不是后来他自己打扮成的那样。是个生物学家或者是个和平人士。

昭和养鬼为祸人间。在二战后并没有受到处罚,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使昭和天皇逃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排除了天皇,日本就会瓦解也更加难以控制。这是美国自身利益的考量,战后在美国的“劝告下”裕仁发布了《人间宣言》,否定了天皇的神圣地位,承认自己与平民百姓一样也是人,而不是神。

其实昭和天皇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直接责任者。正如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所说:“没有这个日本国唯一最高统治者的命令或同意,大日本帝国对外进行战争是不可能的。”整个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的战争决策和重大军事行动,都与天皇有着密切关系,或是得到天皇的暗示、默许、批准,或是天皇在御前会议上通过“密室指导”做出的决定。裕仁天皇对侵略战争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个十足的人间恶魔。

如何评价昭和天皇裕仁?

裕仁是一个对权力欲望极度强烈的人,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级战犯 。裕仁的野心较之希特勒有过之而无不及。希特勒的野心只是称霸欧洲,而裕仁的野心则是要控制整个亚洲和大洋洲地区!裕仁希望通过战争掠夺他国土地,同时希望他的侵略战争能够合法化!裕仁为了防止军部独大,将其皇亲悉数安排在军部的重要岗位上,如载仁亲王在二战初期担任陆军参谋总长,东久迩宫稔彦王担任日本本土防卫军总司令,伏见宫博恭王担任海军军令部总长等等!裕仁心计非常高,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做好胜或败的准备,将岛田丰太郞,东条英机,梅津美治郎推向第一线,而皇族的人则躲在幕后控制!战争一旦走向衰败,裕仁会将皇族的罪责推得一干二净!为了保命,他不惜将帮他建立昭和军阀的东条英机,坂垣征四郞等人推向断头台!与希特勒,墨索里尼相比,裕仁不仅虚伪,而且残暴!但遗憾的是他竟然奇迹般的逃脱审判活到了1989年!

如何评价昭和天皇裕仁?

年轻时把日本推向世界强国的位置,日本国力蒸蒸日上,工业发达,军力强盛,因此,他功不可没。可实力助长了他的野心,竟然妄想灭亡中国,霸占亚洲,继而称霸世界。可是战争不是数字游戏,中国虽弱,却大,几千年的文明岂能被轻易征服,毁灭,最终日本战败他难辞其咎。至于战败之后苟且祈活的丑态,哪有一点尊严,气度,相比希特勒,墨索里尼的战败自尽,就更加让人瞧不起了。这可能也是日本骨子里的奴性,只要打服打怕了他,他甚至愿意当狗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