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美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为什么要向冰雕连脱帽致敬?
美国只会尊敬打疼了他的对手。
长津湖一战,我军损失很大,但是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能够在面对士气正盛、不断推进的美军精锐部队时,将其击退,已经是很大的成功。电影中,美军陆战一师的指挥官史密斯向冰雕连脱帽致敬,是艺术再造的结果,实际上,美军远没有那么重视军人精神,当时的陆战一师和突围出来的北极熊团1600多人,恨不得马上离开朝鲜逃回美国,稍慢一步都可能被志愿军扎住包围圈给全歼掉,哪还有心思向冰雕连致敬。
图为电影长津湖中的冰雕连。
在美军的眼中,那些不怕冻死、不怕火烧、不怕炮火的军人,就像是“恶魔”一般,令美军恐惧,美军无法理解这种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军人精神,甚至在美军的条令中,还建议士兵在失去战斗力时选择投降、保全生命,美军从来就没有什么“决死冲锋”。朝鲜战争中,美军最怕的场面就是志愿军吹着冲锋号发起进攻,很多时候,美军一听到冲锋号就先停止进攻,转入防御。
不过,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很多关于朝鲜战争的文献都提到,中国军人的精神令人尊敬和动容。这是美国人在脱离朝鲜战争的敌对和仇视情绪后,对中国军人及其精神的重新审视,这个时候的美军,确实对中国军人产生了尊敬之情。或者可以说,正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疼了美国,才能让美国人以一颗平常心去研究中国军人,否则,美国恐怕还是要高高在上、傲慢无礼的去批判这种精神。
2001年,一位中国军旅作家在加拿大采访了一名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美国老兵,这位叫做约翰的老兵说,他们的连队在长津湖被志愿军包围,夜间来临时,温度下降到了零下二、三十度,志愿军战时在冰天雪地里埋伏许久,突然发起了冲锋。这些志愿军士兵移动缓慢,很多人被冻得僵硬,用约翰的话说,“就像是原木在移动”。美军深受震撼,感觉非常惊恐,他们疯狂的射击,但是无济于事,很快他们就败退下来,只剩下了十几个人侥幸逃脱。
据约翰说,他们回国之后,总是不明白一件事:为什么美军兵力占优、武器占优,却还败给了一穷二白的中国?为什么那些东方军人不怕死亡?他们究竟有什么样的精神和灵魂?他想了50多年也没有完全明白。因为在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如果作战的环境如此恶劣,怕是要先“造反”,向指挥官提出罢战申请了。
其实别说是美国人,当今的中国也有不少人不明白这种军魂,和平时间长了,很多人在安逸的生活中,忘却了战争的痛苦,忘记了保家卫国的火热激情。回想1950年的那个冬天,新中国刚刚建国才1年,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率领16国联军兵临我国东北鸭绿江畔,轰炸机越过中朝边境对城市和民用设施进行空袭。对于99%的人口生活在农村、90%的经济依靠农业的新中国而言,当时危险就在眼前。
可是刚刚打赢解放战争的中国,却以大无畏的精神选择了“抗美援朝”,为了保家卫国,几十万大军开赴朝鲜前线,把美军为首的16国联军,打退300多公里,一直打到了38线。试想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还有哪个国家在面对美军为首的联军时,能有这样的大胜?哪个国家曾在正面战场上击败了美军?唯有我们中国做到了。靠的就是中国军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靠的就是他们面对战争时的无所畏惧。
我们常说,当年的人都是有信仰的,回望这段历史,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信仰,学习这种忘我牺牲的精神,这种志愿军精神,应该是我们世代相传、不可遗忘的基因。
《长津湖》美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为什么要向冰雕连脱帽致敬?
史密斯是一位真正的军人,他致敬冰雕连是由内心发出对志愿军的敬佩之情。
《长津湖战役》可以说志愿军完胜美军,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长津湖之战是抗美援朝发动的第二次战役,当时我们没有空军更没有海军,最落后的武器对阵装备最先进的精锐美陆战一师。
没有全歼美陆战一师,不是因为战术不到,意志不到,而是当时特殊的极寒天气放了美陆战一师一码。
冰雕连震撼到的不是史密斯一个人,震撼的是美国和整个西方。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也是重新让美国及时西方重新审视中国军队的开端。
史密斯致敬冰雕连,是军人对军人的致敬,也是对中国陆军的致敬,更是对中国军魂的致敬。
试想,当时如果中国志愿军有足够的棉衣保暖,美陆战一师从此将在世界上消失。
冰雕连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独一无二一枪不发就能威震敌胆的连队!
《长津湖》美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为什么要向冰雕连脱帽致敬?
在长津湖战役里面,总共出现有三支冰雕连,这是所有中国人都要铭记的番号: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这才是长津湖之战的军魂。人类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悲壮的场面。
冰雕连
长津湖之战,美军第10军被志愿军第9兵团击溃,由于美军机械化程度高,逃跑得比较快,因此后来9兵团的作战目标调整为全歼美陆战1师,由26军和27军进行追击,20军负责穿插围堵。
长津湖地区时值隆冬,气温异常低,在夜晚据说有的地方达到了零下40度,而志愿军9兵团匆匆入朝作战,并没有全员换发冬装,很多战士都没有配发棉衣;而补给线遭受美机的狂轰乱炸,很多部队都在忍受饥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9兵团各部非战斗减员相当严重。
美陆战1师溃逃中
这三支冰雕连中,都是负责穿插围堵的部队,他们必须要先于美陆战1师到达指定位置设伏,而他们的机动完全靠双腿,而且还要躲避空中的敌机,想起来都是非常艰辛的任务。精疲力尽,加上饥寒交迫,一旦在阵地上停下来,整个连队的人都陆续无声无息地牺牲,当然都还保持着作战姿势。
要是天气好一点,后勤补给能够跟得上,美陆战1师就不可能逃出包围圈,不知道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脱帽致敬的,是不是60师180团2连,这是在水门桥附近阻击美军的部队,自此之后,美陆战1师就完全冲出了包围圈。
这是战士宋阿毛的绝笔信
至于史密斯为什么要脱帽致敬,这是一种对对手的尊敬,这样的感天动地的场景,任何人见到都会被震撼,从而产生敬意。史密斯也是正常人,具备正常人的一切思维,对于这支打败他的部队除了尊敬之外,也只有尊敬。
军魂,这才是军魂,值得对手致敬的军魂。
《长津湖》美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为什么要向冰雕连脱帽致敬?
换了哪个对手也得吓得够呛!我志愿军把个人意志升华到了极限。而且还不是一个几个人,是一连人!这是什么样的纪律!如果他们没死,陆战一师可能一两天都突破不了这个连的阵地,等待他们的就是灭顶之灾。美国人算是侥幸了。
《长津湖》美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为什么要向冰雕连脱帽致敬?
“脱帽”,这才是重点,因为军人是要带帽敬礼的,而脱帽后就只能是表达“人”的一种敬意。
不知道这个镜头有没有史实作为支撑,反正我决得更合理。
作为战场敌对双方,而且是被埋伏的一方,一旦对方达成战术目的,那就是自己的被消灭,所以要是我的话,也只会是庆幸老天(上帝)保佑。
作为一个人,看到另外一群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和大自然拼死一搏,也要达成目标,最终身故。这样的场景,说实话,就算是敌人,也让我很震撼,起码能得到我个人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涉及成功与否,只是因为勇气与决心。
《长津湖》美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为什么要向冰雕连脱帽致敬?
还没看过电影《长津湖》,但在电视剧《跨过鸭绿江》里看过这一情节。
至于为什么,这位美军军官是位真正的军人,他见到此情此景,内心应该是极度震撼的,中国志愿军的战斗意志力之坚强,美军是完全无法相比的,他发自内心的尊重自己的对手,所以会脱帽致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