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愿出售歼10C,为何不卖退居二线的歼轰7?
因为飞豹是“大杀器”,真正属于大部分国家用不上、用得上的又不想买。
FBC-1飞豹战斗机,也称为歼轰7,目前也有歼轰-7A/B等改进型。从他的代号就能看出来,这是一种侧重于攻击作战的飞机,他并不是普通的空优战机,甚至可以把他归类为战术轰炸机一类。飞豹战斗机虽然也兼具一定的空战能力,但是仅限于自卫,重点还是要挂载各种攻击弹药对海、对地发动进攻。
图为歼轰7飞豹战斗机。
同时,飞豹战斗机还是一种重型战斗机,搭载双发WS-9“秦岭”发动机,单发推力9吨,双发18吨级,拥有较为出众的远程飞行能力,他可以挂载6.5吨的弹药,拥有1650公里的作战半径,这在全球的攻击作战飞机中是很罕见的。比如,即便是苏-30MKK、F-15C这样的重型多用途战斗机,也只有1200多公里左右的作战半径,和他们比起来,歼轰7飞豹更像是一个战术轰炸机,因为他的空战能力和上述两款战斗机也没法比,但是对地对海打击能力却稍有超出。
飞豹战斗机的外挂架有10个,其中有6个在机翼上,还有1处位于机腹正下方,1处位于机腹的左侧,重载挂点为机翼内侧的4个,机腹挂架实战中主要用来挂在副油箱和电子战吊舱。这就意味着,在反舰作战中,飞豹可以挂载4枚反舰导弹作战,比如YJ-91或者YJ-83K,而在对地打击中,也能够挂载YJ-91反辐射导弹和KD-88导弹,还可以携带LS-6和飞腾系列卫星制导精确制导炸弹,具备很强的攻击能力。
由于可以携带电子战吊舱,因此飞豹战斗机在作战中可以有效压制敌人的防空雷达,实现对自己的电磁掩护,尽量缩短敌人的发现距离,有助于自己更加接近目标发动攻击。同时,也可以使用同机型、不同功能编队作战,比如一些飞豹战机挂载电子战吊舱和反辐射导弹,专门打击地面防空雷达和防空导弹,或者海军防空军舰,而另外一些挂载空对空导弹,进行制空争夺,掩护剩下的飞豹进行对地、对海攻击。
这样,飞豹战斗机就实现了应对高危险空域和高危险作战环境的能力,而且单一机型的编队也更容易进行配合、调度,大家可以协调一致的发动攻击。同时,单一机型多功能编队,也能够有效降低后勤压力,毕竟少一种机型保养,就少一份维护的压力和难度,就减少一份维护、维持的经费负担,这都是显而易见的好处。因此,飞豹战斗机在自己的任务范围内,是一款很优秀的战斗机。
我们为什么说飞豹战斗机大部分国家用不上呢?很简单,需要用飞豹这种近乎专业对地攻击重型战斗机的国家,只能是最少地区强国起步,一般的小国根本不用这种专业的重型对地打击飞机,因为对他们而言,自己也没有太强大的对手要面对,一般的攻击机、武装直升机甚至是无人攻击机都能完成对地打击任务了,何须用歼轰7这种重型战斗机,还这么昂贵。
同时,对于一般没有太大军事压力的地区强国,比如巴西、阿根廷、南非这样的国家而言,也没有必要用这么专业的对地、对海作战飞机,因为飞豹的作战特点,他是可以被当做是“进攻姿态”的装备,一国购买了该战斗机,就会引起周边国家的警觉,会认为其暗藏着进攻作战的心态。要知道,打击半径1650公里的飞豹,可以挂载电子战吊舱和多种弹药,甚至是能够改变地区军事平衡的武器,这样的武器,岂能随便就买。
再者,有些地区强国,面临着很大的军事压力,比如说伊朗、土耳其、埃及等这样的国家,他们虽然有很强烈的军事需求,也非常需要现代化的重型攻击战斗机,但是他们却都能买到性能相对更好的作战飞机,比如埃及就看上了法国的阵风M战斗机。至于其余的地区军事强国,则受制于国际政治上的站队,为了体现自己对美国或者俄罗斯的亲近,往往选择购买美国的F-15C或者俄罗斯的苏-30MKI、苏-30MKK等,比如沙特、印度、印尼等国,他们也不会选择购买我们的飞豹战斗机。
所以说,飞豹是一种没有市场的飞机。但是歼-10C就不同了。首先,歼-10C虽然很先进,但是并不是一种进攻姿态很浓的飞机,买它还是为了争夺制空权,而争夺制空权是空军最基本、最天然的任务。其次,歼-10C战斗机是中型战斗机,本身价格也不会很贵,作战半径也不大,适合中小国家当做主力战斗机来使用。最后,歼-10C在空优战斗机中又很先进,本身就是一种很值得购买的飞机。
因此,巴基斯坦在购买我国FC-1枭龙战斗机后,还是选择购买了歼-10C作为其高端主力战斗机,而且据悉伊朗等国也对歼-10C非常感兴趣,由此可见,歼-10C很可能会有广阔的销售市场。说到底,功能决定市场,国际政治决定国际军贸,一个战斗机的外销市场如何,不能简单从他的新还是旧上就能得出结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