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为何不会生产太多?

最近,一张有10架歼-20战斗机同框的照片走红各大军事媒体,甚至引发了国际关注,这是因为歼-20的生产速度不为人知,他的装备规模格外引人重视。作为全球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歼-20承担着“以一敌十”的重任。要知道,在我国周边,目前已经有近100架第五代战斗机部署,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的空中力量,未来10年左右,这一规模将会扩大到400架左右。

图为10架歼-20战斗机在机场上一字排开,这还只是1个基地的数量,按照我国装备歼-20的部队数量,目前歼-20的实际装备量应该在60架上下。

但是,从2018年底歼-20进入领先试装开始,到目前为止,似乎歼-20战斗机的装备规模并不算大。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在于歼-20有质量优势。美国、日本、韩国在我国周边部署的五代机大都是F-35战斗机,作为现役4款五代机中唯一的中型战机,F-35的空战能力并不强,排名四款现役五代机的末尾,歼-20只要有200-300架左右,就能有效抵消400架F-35战斗机的威胁。

F-35战斗机的发动机非常先进,型号为F-135,他是目前地球上推力最大的战斗机发动机,单发推力18吨,看上去挺唬人的,要知道俄罗斯如今最大推力的发动机117S也不过14.5吨,正在测试的产品-30发动机是18吨推力;而我国的歼-20使用的WS-10B发动机推力是14吨,正在研发的WS-15虽然有18吨推力,但是却还没有服役。

图为早前的7架歼-20战斗机同框飞行图。

看上去,F-35战斗机似乎不应该有心脏病,但是这里要注意一点:F-35战机是单发飞机。他空重13吨,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1吨,可是总的动力只有这18吨,推重比很低。再看看歼-20战斗机,他有33吨左右的最大起飞重量,空重有20多吨,虽然更重,但是他是双发飞机,他的单台发动机推力是14吨,双发WS-10B发动机就是28吨推力,这意味着歼-20在正常载重下作战,甚至有可能实现推重比超过1。

图为歼-20战斗机的武器配置,除了腹部弹仓之外,还有两侧的弹仓可以容纳格斗导弹。

这就意味着从动力上看,歼-20比F-35的优势是非常大的,意味着歼-20的飞行速度更快,机动更加灵活。从其他配置来看,F-35是主要专注于对地攻击的JSF(联合攻击战斗机),而歼-20是专注于空战的高空高速飞机。F-35战斗机只有腹部弹仓,腹部弹仓分为两个部分,只能挂载JDAM精确制导炸弹,他连侧弹仓都没有,不能挂载格斗空空导弹,因此F-35的空战只能是在超视距发射空空导弹后掉头返回,这一种作战方式。

这种“标枪兵”式的空战方式,并不够强大,虽然可以依靠隐身来接近敌人,同时压制敌人的探测距离,实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但是那是对四代战斗机而言,一旦遇到了歼-20这样的五代机,同样是隐身战斗机,歼-20不但能超视距空战,拉近距离后也能咬住F-35打,这样的优势就很大了。同时,即便是远程空战,F-35也没有优势。

歼-20战斗机的雷达孔径比F-35更大,同样都是有源相控阵雷达,我国的雷达集成度更高,在一个T/R组件中封装4个MMIC元器件,美国智能封装2个,而MMIC是有源相控阵雷达产生发射功率的基础单元,这就意味着本身歼-20的雷达孔径就更大,T/R组件更多、功率更强,抗干扰能力和搜索距离更远。而即便是同样的T/R组件,歼-20的雷达性能也是二倍于F-35战斗机。

图为歼-20战斗机飞行表演,他的优秀机动性已经为人所知。

加之,歼-20所用的PL-15空空导弹射程接近300公里,F-35战斗机的AIM-120C/D等导弹,射程不过200公里左右,完全不是歼-20的对手。F-35引以为傲、作为杀手锏的EOST光电搜索和瞄准系统,歼-20也有;F-35著名的合成孔径系统,歼-20也有,可歼-20的雷达是三面式相控阵雷达,机头搜索角度是180°范围,这个F-35就没有;歼-20的机翼上还有雷达副天线,这个F-35也没有,总的来看,在空战的探测、机动、武器三大板块上,F-35全面被歼-20压制,取胜概率极低。

图为飞训基地内的3架歼-20同框。

除了质量压制F-35,装备规模就可以逐步扩大,不需要着急之外,歼-20不着急上量还因为他的价格。一直以来,我国的武器系统就比美国同类武器要便宜,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强国,我国生产的任何工业产品都具有价格优势,这是制造业的规模带来的天然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大概也是有一个比例的,比如,美国的1架F-22A战斗机单价是1.2亿美元,而我国的歼-20虽然便宜,但是1架的单价也在6000万美元以上,毕竟就连歼-10这样的四代机都有4000多万美元的单价。

因此,即便是比F-22A便宜的歼-20,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上量的,光是10机同框那张照片,就有6亿美元在里面了,纵然我国有1500多亿美元军费,也还要花在很多短板之处,就算是空军,也还有大型运输机、预警机、加油机等要研发制造,用在采购歼-20上的钱是真的不多。为了弥补歼-20的数量不足,我国还需要继续生产制造第四代战斗机,比如歼-11B、歼-16和歼-10C,实现绵密的空战体系。

图为两架歼-20战斗机展示武器挂载。

最后,歼-20的生产线正在逐渐加速中。要知道,即便是如今已经制造了400多架的F-35战斗机,他在最初开始制造的两年,每年的产量也不过30多架。俄罗斯的苏-57战斗机,在2019年全年才生产下线2架,到2020年是12架。我国的歼-20战斗机从2018年开始小批量装备,到现在也不过才两年时间,还没有把生产线和供应链磨合到完全成熟的地步,这是工业制造的规律,尤其是歼-20这样的高科技产品是躲不过这一步的,或许再过一两年,才能把产能提高到每年60架左右,到那个时候,装备规模才能大幅度提升了。

歼20为何不会生产太多?

生产那么多干嘛?第一波导弹滴干活,第二波有三十架歼20就能横扫除美国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的防空及雷达系统了,剩下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歼轰机,三代战斗机,轰炸机干活了,下一波就是远程火箭炮,直升机坦克,步兵战车,步兵配合小型无人机滴干活,最后是猛追穷寇,剿灭残兵打扫战场,一场战役就OK了。拉达克的印军在这几波的干活下,二十天内十万大军就会灰飞烟灭了,连救都来不急了。当然,对于美帝来说,要是拼命生产歼20,这可是裸机一亿多美元一架啊,还不算带的武器,那就是和美帝搞军备竞赛了,美帝有个世界印钞机,和美帝搞军备竞赛,那我国是斗不过滴,所以生产多了没好处,就30架就能随便扫清除美国俄罗斯之外的任何国家了,军事现在世界第三,地位非常非常稳固,暂时不用大生产歼20,小步快跑,生产一批完善一批,生产一批小改进一批,积累技术储备,渐渐追赶美帝。

歼20为何不会生产太多?

我不认为歼20的生产数量会很少。

歼20隐身战斗机2011年首飞,2017年正式服役,研发速度不可谓不快。但歼20服役后,一直处于小批量生产的状态,按照成飞的实力来看,一年生产超过50架歼20完全没问题,因此歼20这种低生产速度有时候会被认为是未来不会大量装备的体现,但歼20未来必定会大量装备,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目前的歼20仍在等待合适的发动机

歼20虽然已经服役,但并未达到完全状态,原因就是歼20当前使用的两台涡扇10B那动力无法让歼20达到最佳状态,研发接近收尾的涡扇15才是最适合歼20的发动机。我空军当前已经有了面对隐形战机的压力,因此让使用涡扇10B的歼20小批量生产应对当前的需求是有必要的。一旦涡扇15定型量产,歼20的产量也会提上来。

二,歼20当前的生产速度并不慢

歼10战斗机自2004年服役以来,截止到目前生产数量接近600架,虽然规模已经很大,但16年的生产时间平均下来每年的产量不足40架。从2019年第一个歼20飞行旅组建来看,歼20目前的年产量也超过20架,这一数字并不低,虽然比歼10少了些,但对一款单价远超歼10的四代机来说,目前的产量并不低。

三,歼20的产量足够满足当前需求

虽然F22和F35战斗机陆续在我国周边出现部署,但数量还不太多,像日韩等国仍处于初步接收四代机的阶段,当前歼20的年产量比日韩每年接收的四代机数量加起来还多,这就是说现在歼20的对手规模并不大,可以继续一边低量装备一边等待涡扇15。但我国周边的四代机不会一直处于低位,未来必定会大量增加,这就带来了第四个问题。

四,歼20必须提高产量才能应对未来周边大量出现的四代机

除了已经引进F35的日韩,包括印度在内的周边国家在未来也会装备隐身战机,而且日韩等国接下来必定会增加F35的数量。尤其是美国空军,一款F22就已经达到了183架(坠毁四架后的数量),F35的产量也已经达到高峰,目前年产量超过100架。在未来仅美空军一家装备的四代机数量就会突破1000架。

我国目前只有一款歼20,无论应对周边的大量F35还是F22,都只能靠歼20自己,因此在未来我空军有大量装备歼20的实际需求,虽然不会达到歼10的规模,但装备300架以上的歼20还是完全有必要的,大量装备歼20的目的不是为了向别国施压,而是为了那几个国家别想用F22和F35向我们施压!

歼20为何不会生产太多?

歼2O不会生产太多的主要原因就是,目前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发动机,还达不到歼20隐型战斗机所要求的性能和推矢力,使飞机发挥不出最大的战斗攻击力。目前歼20所使用的发动机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具有使用寿命长,机动性能强的优势。但中俄关系现在不算太稳定,俄罗斯时常会以各种借口中止供应中国歼20所需要的发动机。众所周知,中国的仿造能力是特别强的。俄罗斯虽然提供给中国发动机,但是关健的各项性能参数,维修保养技术等各项指标一直是拒绝向中国透露的。以中国目前的工业水平,一时还难以攻破这项难题。没有与之匹配高性能的发动机,歼20其他方面再优秀,也难免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现在,歼2O战斗机可与世界强国同代的战斗机相媲美。相信只要发动机难题攻克了,有了充足的供应保证。以中国的经济实力,造多少架都是轻而易举的。

歼20为何不会生产太多?

这个问题问得不专业,不是歼20不会生产太多,而是歼20为何没有大规模量产才对!

我们国家在战机技术储备上已经世界前列,从飞机气动设计到机载武器系统,从机载雷达到四余度电传系统无不世界领先,可是即便是着样,依然有一个因素困扰着歼20的大规模生产。这个因素就是航空发动机。

我国航发在现如今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将近40的年持续不断的研发以及超过3000亿美金的巨大投入,我国在航发技术上现在已经赶上来了,可是五代机所用航发只有美国有,就连俄罗斯的117S发动机都是牺牲寿命换来的性能提升。其实美国F22所装备的发动机并不成熟,为了追求超音速巡航性能,甚至牺牲了油耗这一航发关键指标。所以我们看到F22依托三十多吨重型战机的机体,只有700公里的作战半径。主要是这款战机的航空发动机并不成熟。我国现在最好的航发是涡扇10以及改进型。这款发动机目前从综合性能上应该在世界前列,属于三代机发动机中最好的发动机之一,至少超过了俄罗斯的AL31.

这里说一下航发的细分。军用航发主要有大推力涡扇航发和中推力涡扇航发。目前可以自主生产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的国家只有中美俄。代表型号是美国的F110,俄罗斯的AL31以及我国的涡扇10。欧洲双风装备的都是中等推力发动机,不能说这样的发动机不先进,但是像阵风和台风这种飞机的起飞重量需要两台中推才行,如果换成大推力发动机,一台就能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中型战机中,我国的歼10和美国的F16都是用一台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动力。

我们的涡扇发动机技术相比俄罗斯的优点是寿命更长,相对于美国的缺点是推力不足。这个主要表现在五代机上。目前美国成熟的五代机发动机F135,也就是F35所装备的发动机,是美国现在航发技术的集大成者,其最大推力达到了恐怖的23吨。而我国的涡扇10以及俄罗斯的AL31,美国三代机装备的发动机F110的最大推力普遍只有12到15吨。这其中我国的涡扇10还稍微好点,据说起最新改进型号推力可以达到14.5吨,这已经是三代发动机中最好的了。

可是即便是这样,依然无法达到五代隐身战机的要求。因为这样的推力无法为其提供超音速巡航。这也是五代机一个很关键的性能指标。另外就是发动机的推力不足也意味着战机所谓的超机动也无法实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外看不上我们歼20的真正原因。也是歼20不大量生产的原因。不过有个好消息,那就是我们的最新航发涡扇15已经传来了好消息。估计最近三两年就可以定性生产,我们没有五代航发不代表我们没有下力气研制。目前央视已经公开关于涡扇15的研制细节以及各项性能指标。从数据来看的话,这将是一款超越F22所装备的F119的全新航空发动机。不仅仅是在推力上超越,而且在全领域内全面超越,届时我们将拥有和美国同一代的大推力涡扇军用发动机,虽然性能依然赶不上F135,但是已经没有了代差。

目前歼20之所以没有大规模生产,其实还是在等发动机,因为按照我国军工设计的要求,全世界除了美国F135装备的航发之外,没有符合歼20要求的航空发动机,而美国又不会卖给我们,所以歼20要大规模生产,必须等到国产航发成熟。就像歼10一样的道理,在研制成功以后也没有大规模生产,因为俄罗斯提供的AL31发动机性能并不理想,所以我们的歼10在等来了国产的涡扇10以后才开始大规模生产以及改进。歼10的大规模生产和歼10C的改进成功其实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涡扇10发动机的动力功劳。

我们说完了限制歼20产量的问题,再来看一下到底会生产多少吧?其实很多网友对于生产数量没什么概念,总觉得美国F22生产了200多架就把生产线拆了,是因为F22太贵了。其实哪里是这么回事儿啊?美国历史上最贵的战机工程是F35,虽然单价现在降下来了,可是其研制过程中的花费超过了几乎我们已知的所有大型工程,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工程。F22的停产如果因为太贵,那么为何还要花更多的钱研发F35?说白了吧,是人家F22生不逢时,曲高和寡!当时在F22出现的时间点上,领先其他所有战机至少一代。没有必要装备那么多。

现在我们的歼20不能和F22比,这是因为歼20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就面对这大规模的F35机队。在东亚估计未来F35的数量就不会低于100架。目前F35的产能已经排满,依然无法满足F35圈内国家的需要,在未来F35的生产计划完成之后,印度很可能是第一个不参与F35计划的海外购买国。很显然,现在将阵风战机当宝贝的印度空军,在隐身战机上是买不到的。给俄罗斯投资的T50项目,就是现在的苏57也只是看上去像五代机而已。根本不具备五代机的性能要求。所以印度在应急状态下采购阵风战机也是无奈之举。在可遇见的将来,印度可以买到的五代机只有F35。这样的话我国的周边在未来数年时间里将会装备数百架的F35。你说歼20不会生产太多,有人信吗?

那么歼20最终会生产多少呢?在我看来,我们不但要在技术上完成碾压,而且要在数量上数倍于敌才行。目前我国的歼20受困于发动机无法大量装备,小规模装备涡扇10发动机的歼20只是应急之策,第一是为了应对周边逐渐出现的F35,第二是为了锤炼歼20的生产线。当我们的涡扇15定型以后,歼20估计最少也要生产五百架以上。很可能这个数字会达到700架。因为届时我们的三代战机数量将会超过1500架,没有必要再大规模装备三代机了。所有的战机产能和资金都可以向歼20倾斜!

歼20为何不会生产太多?

成本和效费比!第一它的成本绝对是普通国家承担不起的,飞机的成本不只是飞机本身的制造费用,还有研发费用,相关技术开发产业配套,更有后期维护,飞行员培养等开支!所以它的单价绝对不是普通国家能承受的!更不论它背后所支撑的信息化系统!

第二效费比!军用装备在同等敌人情况下,就是消耗品!而一件好的装备必定是效果大于费用支出的!而歼20就属于这样的装备!作为空军的的拳头,在敌人尚未反应时,敲掉关键防空节点或者指挥节点,为多功能战斗机或者轰炸机扫清威胁!或者要点地区隐蔽护航都极为重要!这也决定它的数量不可能太多!

第三周边国家同等机型没有,F22固守本土,拉出来不太容易,关键保养太麻烦!F35不管航程和隐身性都处于劣势!对上28,就像F15和F16,所以在周边国家没有大批量装备四代机的情况下,数量不会太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