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买了147架F-35,为何还花巨资升级老旧F-15?

今年,F-15可真是把F-35的风头给压死了。先是美国宣布继续生产制造80多架F-15EX战斗机,用来补充美军重型战斗机机队,然后又是日本宣布要升级98架F-15DJ战斗机,将其升级为F-15JSI(日本超级拦截战斗机),为什么日本要在拥有F-35战斗机的情况下选择升级F-15DJ战斗机呢?

图为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主力战斗机F-15J战斗机。

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F-35战斗机其实不能取代F-15,取代F-15的是F-22A,F-35最多能取代F-16和F-18E/F战斗机。F-35在研发时的项目代号是JSF联合攻击战斗机计划,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制空战斗机,他是由美国海军陆战队发起的,以研发垂直起降的五代隐身战斗机为目标开始的,后来,因为美国空军和其他国家的加入,才发展了F-35的其他型号。

图为F-15J战斗机,他是日本唯一可以远程高速拦截作战的战斗机。

首先,从一开始,F-35就是一种攻击战斗机,主要是用来取代日渐老旧的AV-8B垂直起降战斗机,以便于为美国的两栖攻击舰维持较强的空中对地打击能力。从设计上,F-35不适合高速飞行,最大飞行速度还不到2马赫,其中的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由于机翼面积小,升力小,而且有垂直升力风扇在飞行中的死重,因此在满载弹药时甚至无法飞到超音速的速度。

F-35A空军型和F-35C海军型虽然拥有较大的机翼面积,但是基本的设计理念并没有太大不同,依然是突出对地攻击为主。典型的表现就是他没有侧弹仓,没有侧弹仓就无法在高机动飞行时发射导弹,因为F-35如果要保持隐身,就必须要把弹药内置在腹部弹仓,但是腹部弹仓打开时对飞机的内外气压影响很大,对飞机的气动外形有干扰,因此基本只能在平飞中打开腹部弹仓,由此可见,F-35从来就没有考虑过高烈度的空战需求。

图为航空自卫队F-2战斗机,就是放大版的F-16,主要用来执行攻击作战。

F-15不同,他是重型制空战斗机,飞行速度、作战半径、雷达搜索距离、爬升率、机动过载限制等性能方面都要远强于F-35战斗机,他可以在敌人战机来袭后,快速升空进行拦截,可以全程以接近2马赫的速度挂载导弹飞行,因此,能取代F-15的只能是F-22A,像F-35这样的飞机,用来吓唬吓唬小国家是有用的,在和大国空军的较量中,并不占便宜,还不如F-15在空战中好用。

图为航空自卫队F-4J战斗机,只是第二代战斗机。

第二个原因是日本的F-35并没有到货那么多。订单是147架,不代表已经有了147架,这些全部交付完成需要等到2030年以后,截止到目前为止,日本一共下达了42架F-35B、105架F-35A的订单,虽然美国的洛马公司产能很大,但是架不住购买的国家太多,除了优先供应美国空军外,还需要给日本、韩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以色列等国加快交付,洛马年产F-35战斗机50多架,每年到日本手上不到10架。

到目前为止,日本航空自卫队才得到20多架F-35A战斗机,完全不足以填补日本巨大的军事压力所需,再加上日本其他飞机都比较老旧,比如82架F-2战斗机全部是在10多年前交付完成的,剩下的F-4J和F-15J都是上世纪80年代制造,F-35的20多架完全不足以满足需求,所以日本航空自卫队必须要继续升级自己的主力战斗机F-15DJ,来应对军事压力。

图为日本航空自卫队F-35A战斗机。

第三个原因就是F-15DJ自身确实需要升级。正如上文所说,这款战斗机诞生很早,都是上世纪80年代交付的,一开始叫做F-15J,配置非常低,连主动制动空对空导弹都不能使用,更不能使用中距离空空导弹,还被取消了对地打击能力,等于只是一种防卫性的战斗机,日本一共购买了200多架。

图为日本航空自卫队F-35A战斗机。

到2015年,日本对F-15J机队进行了升级,把大约150架F-15J升级到了F-15DJ。主要就是更换了AN/APG-63 V1雷达,依然是脉冲多普勒体制,但是具备了发动机全权限数字化操作能力,提升了航电水平,具备了使用主动制导空空导弹的能力,但是只能使用日本自己研发的先进空空导弹,不能使用美国先进的AIM-120系列主动制导中距离空空导弹。

图为F-15J战斗机正在爬升,他的爬升能力比F-35强大很多。

如今,日本打算为98架F-15DJ安装APG-82V1型有源相控阵雷达,使其探测能力和跟踪目标数量大大提升,具备了现代化的中距离交战能力,可以携带ALQ-239DEWS电子对抗系统,能够使用新一代数据链、AIM-120主动制导空空导弹,具备和美国全新一代战斗机联网作战能力。因此,性能等于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图为日本F-35A战斗机。

但是,不论日本如何努力的升级F-15DJ战斗机,都改变不了他基本机体是上世纪80年代制造的事实,这款战机故障率很高,飞行时数也大都超过了时限,如今只能算是继续改进延寿,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今后日本如果无法获得F-3五代机,那么就只能依靠F-35战斗机来制空作战了,在五代机时代,中型五代机就没有什么优势了,面对歼-20和苏-57,日本的空战压力只能比四代机时代更大。

日本买了147架F-35,为何还花巨资升级老旧F-15?

最近日本F-15J的进一步升级计划出炉,98架F-15MJ/MDJ将进一步升级为F-15JSI(日本超级拦截机),合同总额达到45亿美元。但现在很多人存在一个问题:

既然日本已经订了147架F-35为什么还要花费巨资继续对机龄整体超过20年的F-15J系列继续升级呢?

事实上,日本引进的147架F-35并不能弥补现有战机的空缺和老化问题,况且所谓的“147架”绝大多数还停留在订单状态,恐怕未来10年内都不能完全交付。所以面对东亚地区各国的空中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将庞大的F-15J进一步升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一个事实:“147架订单”和“已经有147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日本所采购的这147架并不是同一批订单同一个合同,首批47架F-35A订单于2013年签订,2019年增购63架F-35A和42架F-35B,这样加起来确实是147架。但就目前情况来看,2013年的首批订单到现在也只交付13架,而且日本自行组装的首架F-35A还已经坠毁,后期105架考虑到成本问题很可能是由美方交货而不是日本国内自行组装。考虑到美国本土沃斯堡工厂手中积压了各国上千架订单(仅美国自己就要在2030年前装备923架),所以日本航空自卫队的147架恐怕10年之内也就是2030年前并不能完全交付,交付过程是非常漫长的,交付后还要时间形成整体战斗力。所以这10年内的空窗期内日本航空自卫队还是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制空战斗/截击机保证自身和美方的安全。△日本三菱重工小牧南工厂出厂的首架日本组装的F-35A

另外,日本的147架F-35订单并不能完全1:1替代原有老机型,日本航空自卫队现役的机型包括:

  • 82架F-2A/B
  • 73架EF/RF-4EJ
  • 177架F-15J/DJ

可以看到即便是抛开较新的F-2A/B中型战斗机,老旧的F-4和F-15总数多达250架,所以根本做不到1:1替换。目前首要问题是替换73架机龄已经超过40年的F-4EJ,他们都已经是超期服役。至于剩下的72架则用于替换掉早期型没有升级过的F-15J,这样145架基本就能把最老的机型全部换掉。

△航空自卫队F-2B战斗机△航空自卫队F-4J△航空自卫队F-15DJ

基于交付时间和替换的关系问题,面对短时间内急速崛起的中国海空力量,日本航空自卫队也必须短时间内提升作战能力,也就有了这次的F-15MJ升级为F-15JSI的计划。

当然,就像上面说的那样,最早生产的F-15J是不参与升级的,参与升级的是1988年之后生产的较新的F-15J/DJ,这批升级的战机在2010年也曾参与过J-MSIP(多阶段改进计划)改装,当时102架改装AN/APG-63 V 1机械扫描雷达,升级后由F-15J改为F-15MJ(M为现代化的意思)。不过当时这次F-15MJ升级并没有提升太多,因为美国自己的F-15C/D改装的是AN/APG-63 V 3相控阵雷达,比日本的机械扫描雷达好太多,所以日本在2010年那次升级有点升级后就落后的意思。

这次F-15JSI升级的98架也是上面那102架F-15MJ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更换有源相控阵雷达、搭载先进核心显示处理器的任务计算机、AN/ALQ-239数字电子战系统以及其他一些软件设备和技术服务,合同价格超过45亿美元。而AN/APG-82(v)1雷达是基于AN/APG-79雷达的处理器和AN/APG-63 v3雷达天线研制的新的相控阵雷达,性能水平还是非常高的,美国将这种雷达应用于F-15E重型战斗机。这样算下来,这次升级相当于单机平摊超过4500万美元,比以前一架三代重型机还要贵。但是贵也没有办法,就日本现在的情况只有选择升级这一条路。

△改装了AN/APG-82(v)1雷达的F-15

E升级雷达航电和电子战系统的F-15JSI在超视距作战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不然在相控阵雷达横行的年代,还用机械扫描雷达恐怕上天后没有任何信息优势,让老旧的F-15J/DJ升空后恐怕就被击落。总的来说,F-2性能不够用、F-4J太老、F-35数量不够,只能继续为F-15MJ续命。

日本买了147架F-35,为何还花巨资升级老旧F-15?

近期,日本计划将F15J战机的航电系统、发动机和机体结构进行升级强化,进而使F15J达到或接近三代半的水平。按照计划,日本F15J战斗机将更换APG-82V1型有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为美国雷神公司研制,性能先进,具备同时多模态工作的能力。除此之外,F15J还将换装ALQ-239DEWS型电子战系统,该系统可提高探测及截获对方雷达信号的能力。同时,日本人还会对F15J老化的机体结构进行增强或更换,以增加机身内部所能携带的红外干扰弹和箔条数量。任务计算机、新一代数据链、先进的座舱和头盔显示器等装备也在此次升级计划之内。升级后的F15J在空战能力上将会有很大的提升,并全面具备使用AIM-120C和AAM-5空空导弹的能力。

(日本空自的F15J战斗机)

早在1980年日本就从美国获得了F15J战斗机,它的性能大致与美军的F15A战机相当,而且还不能使用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后期服役的F15J虽然在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机龄也已经达到了20年。在面对近年来服役的三代半战斗机时,它的性能已经很难有所作为。正因为它的机体结构出现了老化显像,所以日本人才会对它进行升级改造。虽然日本已经决定购买147架F35,但是这100多架F35形成战斗力还得一段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F15J依旧是空自的主力战斗机。

(日本于80年代开始引进F15J)

另一方面,F35战斗机是一款联合攻击战斗机,它更加偏重对地、对海攻击,空战能力却不强。加之,美军不希望日本获得较强的攻击能力,所以在F35出口时也会对武器使用设置种种限制。这也就是说F35虽然是一款先进的隐形多用途战斗机,但是它到了日本人手里很可能是一款单纯的制空战斗机,如此日本人又哪会甘心。

(F35战斗机)

(日本的F35战斗机)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战机在日本海出现次数的增多,空自的拦截任务也变得非常繁重,但是F35在执行拦截任务时的表现却没有那么出色。F35的最大飞行速度为1.8马赫,但实际上也只能达到1.6马赫。在面对图160这样的轰炸机时,F35在速度上并不占据优势,很可能会出现追不上对方的尴尬情况。因此从日本人的角度看,性能更可靠的F15J显然非常重要。升级后的F15J既可以满足日常拦截任务,又可以同F35战斗机搭配,构筑起日本新一代空中作战力量的框架。

综合来看,日本选择升级F15J是由自身实际情况决定的,因为这对日本人来说有非常大的好处。

日本买了147架F-35,为何还花巨资升级老旧F-15?

F35交付速度很快,但全球交付日本一年交付20架远远不能满足日本防空需求,这种情形只能用F15来弥补数量上的不足

日本买了147架F-35,为何还花巨资升级老旧F-15?

三菱重工组装的第一架F–35A战斗机,美国当年对外出售了两条F–35组装线,一条在意大利,日本是第二条,根据协议日本购买47架F–35A/B型战斗机,一共价值200亿美元其中就包括这条组装线。

但是,日本花了这么大代价买回来之后就有些后悔了!目前美国原厂制造的F–35A一架才8000万美元,而日本即便是再次签署了100架的购买合同,单机价格也超过了1亿美元...着实让美国薅了一次羊毛!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F–35在日本产量很低,月产量一架就很不错了,因为这条组装线要至少维持15年的时间,日本购置200架数量太少,但组装线不能停滞...基于这样的考虑日本只得是继续升级F–15J战斗机。根据10月30日日本空中自卫队与美国安全合作局达成的协议,日本对98架现役F–15J进行升级,美国向日本提高103台APG82(V1)有源相控阵雷达、116个高效能核心处理器、191部ALQ239电子对抗系统,升级后的F–15J据说要继续使用20年的时间,配合F–35争夺制空权...升级后的F–15J可能使用先进的AIM–120C中距拦截弹,但仍不具备对地/对海攻击能力。

AN/APG82(V1)雷达是目前美军F–15E战斗机所用的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它是由F–18E“超级大黄蜂”所用的AN/APG79雷达的处理器,加上AN/APG63(V3)雷达的天线嫁接而成,取代了原来F–15E所用的AN/APG70雷达,可靠性提高了20倍,并且改善了可维护性和可持续升级性,大幅度降低了全寿命周期成本。

F–15J升级雷达后将成为压制第五种使用“相控阵雷达”的战斗机,如果98架都升级完毕将大大提高“空中自卫队”的空战能力。目前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所以主力战斗机:F–15J、F–35A、F–4J、F–2 ,其中F–4J已经很老旧了,F–2航程太短、F–35A没有几架,只剩下F–15J机体在强化升级,还可以保持大航程。

日本从1980年代初就进入到了先进三代机的阶段,制空能力当时在亚洲无其右者,但是到了21世纪后随着周边国家的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国防开资的增加,大量的先进战斗机开始服役,而日本“空中自卫队”虽然还保持着先进水平,但是由于飞机制造的年代久远,已经丧失了空中优势,虽然引进了F–35A可目前数量太少杯水车薪,在这种先进战斗机青黄不接的情况下,也只能升级F–15J了。

日本买了147架F-35,为何还花巨资升级老旧F-15?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战机更新换代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还要保证战机的数量问题。通俗点讲,逻辑上不是有了新的旧的就可以扔了,新的交付时间周期有多长?老的是不是能撑到新的服役?新的数量是不是能够完全取代老的?这都是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最基础的常识性问题,不是简单的动动嘴皮子,白纸上列举几个数据就能解决的。

早在2011年美日就签署了采购42架F-35A战机的合同,首批已经交付日本自卫队,并在今年四月训练中损失了一架;今年早些时候,日本又提出增购105架F-35战机的采购案,包括了为其出云级直升机航母采购45架F-35B短距/垂直起降型号,届时两次采购F-35A/B型战机的总数达到147架,鉴于一架训练坠海,日本自卫队实际能部署的F-35战机总数为146架。

截止目前包括4月份坠海的那架F-35A战机,日本总共接收了13架F-35A型战机,这些战机属于2011年第一批采购的42架项目机型;未来要实现全部交付日本自卫队目前没有可靠的交付时间表,综合美国F-35生产能力以及产量分配,要实现这一目标的之间周期大致在2030年左右;这一时间表也和日本计划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全部退役F-2战机的时间点相吻合,要知道F-35采购的一大目的就是替换日本现役的F-2型战机。

根据国际上一般遵循的服役多少新机,相应退役对等数量的老旧机型的惯例,在将近10年的交付周期中,倘若不升级现有的战机保证其最少能服役到相关年限,那么对于其空军装备体系来讲,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数量空缺,将直接影响到其作战能力的发挥,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中极力避免的一个问题。

再来看看日本自卫队当前主力机型,目前拥有201架F-15J/DJ型重型战斗机、90架F-2战机以及54架F-4EJ型战机。其中F-15系列战机从1981年开始装备部队,整体机型进入老年期,虽然日本对早期服役批次进行了延寿升级,计划服役至2028年左右,但总体改观不大;尤其是在近些年的频繁使用中,出现了诸如垂尾翼尖掉落等老化事故,整体事故率大幅度提升。F-4系列战机是1968年-1981年之间服役的,性能不足的同时机型寿命也走到终点,需要替代,原本计划用F-2来替换,但最终因产量问题未能实现。至于F-2战机本身数量就有限,在海啸中有损失了18架,使得其有些捉襟见肘,计划在2030年左右退役。

由此可见,随着F-4、F-2系列战机逐步退役,日本自卫队将面临严峻的战机空缺,仅凭采购的147架F-35来实现战机的更换换代,在数量显然存在半数左右的巨大的缺口,很难维持当前日本自卫队的航空机队水平,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日本的选择就不多了,只有升级延寿现役的F-15来进行过渡。

根据美媒的消息,此次日本斥资45亿美元为F-15战机采购98套升级组件,包括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电子设备等。从数量上来看,日本对于F-15战机的升级改装工作从1997年就已经展开了,先后多次分批次将早期交付的F-15进行了延寿升级,计划服役至2028年,那么此次98套组件的数据也刚好能对的上,这就意味着日本将在未来一段时间保持F-35和F-15战机并存的局面,直至F-15战机的替代机型出现。

综上所述,日本自引进F-35后的时间点上,宣布对98架F-15战机进行升级延寿,适得其能继续服役一段时间,这是日本自卫队机型更新换代的现实需求,也是唯一的选择,毕竟采购更多的F-35战机打造全隐身机队显然不现实,同时有没有更好的机型取代F-15战机。如此一来,就不难理解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