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俄罗斯的核潜艇到底哪个更厉害?
俄罗斯的核潜艇技术略强于美国,这主要因为俄罗斯的分割式海域环境更适合核潜艇发挥作战能力,因此从苏联时期开始,他们就把海军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核潜艇上,据统计,苏联和俄罗斯前后一共建造了200多艘核潜艇,规模非常惊人。
图为亚森级攻击核潜艇,他是目前俄罗斯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攻击核潜艇。
俄罗斯现在最先进的攻击核潜艇是亚森级核潜艇(代号885型),这款核潜艇是俄罗斯在总结了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和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经验后发展的一种新型融合型核潜艇,亚森级核潜艇水下排水量13000多吨,不但可以潜入水下800米深度进行作战,使用鱼雷等武器攻击舰船,而且还有8组3单元的縞玛瑙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这些导弹可以搭载核弹头,攻击600公里外的陆地或水面目标。
图为亚森级核潜艇,它属于一种融合型核潜艇。
亚森级核潜艇静音性能非常出色,拥有俄罗斯特有的流线型指挥围壳设计,他全身覆盖有消声瓦,潜艇核反应堆有自然循环能力,装配在一座减震基座上,整个动力驱动系统也布置在减震设备上,美国曾经对亚森级核潜艇展开过分析,得出结论是他比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还要安静。如此先进的核潜艇,应该算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的攻击核潜艇了。
图为俄罗斯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
俄罗斯最先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是北风之神级(代号955型),这款导弹核潜艇虽然只有16个导弹发射器,但是却拥有齐射能力。潜艇使用了尺寸较小的布拉瓦型导弹,因此潜艇的龟背不是很明显,他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射完所有16枚核导弹,并且脱离发射阵位。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同样设计了独特的静音型指挥围壳,潜艇的噪音级别较低,相比而言,美国海军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并没有齐射导弹能力,虽然有24枚核导弹,但是需要数个小时才能发射完成。
图为亚森级核潜艇模型,可见其艇首巨大的声呐阵列。
当然,这和美国海军的核突击政策也有关系,美国海军非常强大,核潜艇在作战时很难被敌人反潜兵力骚扰或者打击,因此可以安稳的调整姿态,完成攻击;但是俄罗斯海军核潜艇需要在敌人的密切监视下完成攻击,对于发射导弹的速度有要求,这也是俄罗斯装备齐射系统,而美国忽视这一系统的原因。
图为俄罗斯海军亚森级核潜艇。
因此,总的来看俄罗斯的核潜艇要比美国的核潜艇更加先进,这是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军事战略需求导致的。
美国和俄罗斯的核潜艇到底哪个更厉害?
谢邀,冷战时期是各有特色,冷战后毛子停滞太久了
冷战时期,美国和前苏联都极度重视水下核力量建设,整体上各具千秋。美国在传统核潜艇技术上有很大优势,而毛子的剑走偏锋威力相当惊人。
美国在生产制造技术上具有较大优势,尤其是核潜艇的静音方面优势明显。特别是美国固体燃料导弹非常出色,其在弹道导弹核潜艇上始终压着苏联一头。美国的俄亥俄级核潜艇,耐压壳直径12.4米,在保持圆润外形情况下携带20枚三叉戟弹道导弹,各方面性能都相当出色。前苏联被逼之下只能交出台风级这样,多层耐压壳,潜射弹道导弹布置在两个7.4米直径的耐压壳之间这样的怪胎。
但是前苏联也有剑走偏锋的成功,那就是液态金属核反应堆和钛合金制造,不计成本的折腾出价格昂贵的“水下战斗机”。阿尔法级攻击型核潜艇,当年水面海试时,北约在P-3反潜机眼皮底下跑出40节的惊人航速,而在与美国核潜艇捉迷藏中,堂而皇之的下潜到900米的深海。再加上钛合金艇深没有磁性,磁异探测仪反潜无效,从而引爆北约的“阿尔法危机”,当时美国国防部长在国会咨询时甚至哀叹,没有一种反潜武器可以对付他。第二代钛合金怪兽、专门猎杀对方核潜艇而建造的塞拉级,前苏联解体前建造一艘塞拉级核潜艇的成本超过四艘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同时塞拉级核潜艇也是目前唯一取得“战绩”的攻击型核潜艇。1992年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核潜艇“巴吞鲁日”号(SSN-689)尾随跟踪“塞拉”I型核潜艇K-276号,K-276号察觉后利用高机动性来个“疯狂伊万”调头直撞。“巴吞鲁日”号耐压壳受到致命损伤,第二年退役。而K-276号修复后扔在使用。实际上美国在冷战末期耗费巨资研制生产的海狼级核潜艇,就是为了应对“阿尔法危机”。其最大航速35节和500米潜深(美国核潜艇准确数据是保密的,公布的不一定准确),几乎是传统方式建造的极限。不过苏联的钛合金水下怪兽建造成本的使用成本都非常高,而且可靠性存在相当问题,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仅无力继续发展建造这种“金鱼”,甚至连维护都难,阿尔法级多次发生火灾事故后早早退役,就塞拉级还在继续维护最后的颜面。
苏联解体对俄罗斯核潜艇发展造成的影响太大了,不仅大量核潜艇停工和放弃,更重要的是许多相关企业被分割在原加盟共和国,俄罗斯需要花巨大力气修复核潜艇生产线,对于解体后陷入巨大经济困难的俄罗斯非常困难。所以北风之神级核潜艇首舰从1997年开始建造,一直到2013年才建造完成,前后用了16年。北方之神级首舰建造时遇到严重困难停工,当时有人建议取消建造,恢复生产德尔塔IV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普京当时回答“即使卖了克里姆林宫,也要建造北风之神级”。雅森级攻击型核潜艇困难实际上更大,首舰1993年开始建造,最终到2013年完成,前后用了20年。雅森级核潜艇水下排水量1.38万吨,最大航速35节,最大潜深660米。公开数据来看,超过了美国海狼级。
不过幸好美国海军这段时间摸鱼放羊了。嫌海狼太贵(约为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一倍),建造三艘后停产。认为自己在大洋之上再无敌手,到近海大陆架如何打伊朗和北棒这些小船小艇才是主要业务。去建造价格便宜,浅海性能突出,可以执行特种部队突击等多功能任务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在北约内部对抗中,多次输给了英国的机敏级核潜艇……这不是美国核潜艇技术的体现。因而美国现在开始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计划SSN(X),该计划提出了“重回蓝水“的口号,将突出快速和反潜能力,重新回到攻击型核潜艇的本行,大洋深处的厮杀。在此之前,美国下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将在2021年开始建造,美国在浪费挥霍宝贵时间后,开始重回正规。
美国和俄罗斯的核潜艇到底哪个更厉害?
实际情况是差的远!现在毛子最先进的布拉瓦导弹,才是它第一枚固体燃料的潜射弹道导弹。而且试射成功率才70%左右,严格来说还不够资格正式服役。和巨浪2的性能参数八九不离十,巨浪3都马上服役了。美帝的三叉戟按照服役时间,数量和性能几方面看,领先它几十年。核潜艇本身,无论性能和数量美帝也完胜毛子。
美国和俄罗斯的核潜艇到底哪个更厉害?
当然是美国核潜艇在性能和工艺制造方面更好一些,比如说图片里是目前俄军主了“德尔塔Ⅳ”战略核潜艇(D4级),它正在北德文斯克船厂的室内船台进行维修,高耸的“龟背”几乎和指挥台一样高了,导致的原因就是苏联/俄罗斯在核潜艇建造工艺和海基洲际导弹研制方面落后于美国。
拆解当中的“德尔塔Ⅲ型”艇,巨大的导弹发射筒不但穿过了直径9米的耐压壳体,还高出了近6米,没办法只能在外面再包裹非耐压壳体,导弹发射筒的材质和耐压壳体是一样的,起到了支撑非耐压壳体的作用。
核潜艇本身就是工业制成品,工业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它性能,由于苏联时代没有解决11米直径耐压壳体的建造工艺,再加上苏联海基洲际导弹采用液体发动机,导弹的长度降不下来,所以才明显看到明显的“龟背”,而这样也破坏了艇的潜航性能,也就是大大增加了潜艇在水下的航行阻力,并且搞航速时核反应堆要提供输出功率,更进一步提高核潜艇的噪音,这些都是苏联核潜艇难以克服的弱点。
P39/SS-N-20是苏联时代最后一型海基洲际导弹,采用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但在此之前苏联的海基洲际导弹均为液体发动机,在没有多少技术积累的条件下P39导弹连同发射筒的高度超过16米,这也导致了它没法装进DⅣ型战略核潜艇当中。
苏联解体之后“台风级”退役,它也跟着退役了,巨额投入研制出来“台风级”和与之配套的P39导弹服役时间不到15年。
战略核潜艇是海基洲际导弹的载体,通常来说“弹要适应艇”,也就是说导弹的研制要根据艇的大小而定,但苏联海基洲际导弹一开始就使用液体发动机,虽然说技术等级低于固体发动机,理论上便于制造能迅速提高核威慑,但液体发动机会大幅度增加弹的长度,并且受艇长的限制发动机直径也不能做得太大,所以就没法做到“弹适应艇”,所以就出现了苏联每研制出一型海基洲际导弹就要新研制一型核潜艇,从Y级(扬基级)开始到德尔塔Ⅱ、Ⅲ、Ⅳ排水量一型比一型大,“龟背”也是越来越明显,最后到了P39导弹时再不能简单的加高,只能是将“台风级”的耐压壳体设计成“”品字型,导弹发射筒单独形成一个舱室从艇底部一直到艇身上部,而所谓独特就是技术落后的代名词!是一种技术变通的产物。
与苏联导弹技术落后相比,美国一开始就设计固体发动机的“北极星Ⅰ”海基中程导弹,一直到现在的“三叉戟Ⅱ”。
并且从1960年的研制的“拉菲特级”战略核潜艇使用了从“北极星Ⅱ”一直到“三叉戟Ⅰ”海基弹道导弹,一直都是弹适应艇。
“拉菲特级”水下排水量8250吨,一共建造了31艘,是“俄亥俄级”服役前美军最主要的战略核潜艇,就是这31艘艇却牵制了34艘Y级Ⅰ、YI改、YⅡ型战略核潜艇和43艘德尔塔Ⅰ~Ⅳ型,就是因为导弹升级但艇不变,而苏联则是花费更大的财力人力去平衡。
冷战虽然是结束了,但军事竞争却没有结束,美国在“俄亥俄”级服役40年后又开始设计“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它是“台风级”之后世界上最大排水量的战略核潜艇,虽然说搭载的海基洲际导弹数量降到了16枚,但是它的航行噪音更小、水下待的时间更长,并且继续保持对其他国家的技术优势。
美国和俄罗斯的核潜艇到底哪个更厉害?
任何国家的军事装备,在技术含量上与工艺处理上,离不开本国的基础工业技术实力,从工艺上,俄罗斯肯定会逊色于美国,技术创新能力上,逊色于美国,从潜艇人员舒适度来讲苏联潜艇应该逊色一些,从潜艇的电子系统性来讲苏联也应该远比美国逊色,所以苏联装备给人感觉是粗糙,笨重,主要是基础工业技术水平上与美国有不小的差距。
当时美国有五轴精密机床,这是潜艇推进系统的噪声主要来源,后来苏联从日本东芝公司获得精密五轴机床后,噪声明显降下来了。东芝公司因此受到严厉的制裁。
从这个侧面就反应了苏联在精密机床上与美国是有很大的差距。
美国和俄罗斯的核潜艇到底哪个更厉害?
核潜艇分为核攻击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
核攻击潜艇中最强的是美国的“海狼”,与之不相上下的是俄罗斯的“阿库拉”;战略导弹核潜艇中最强的是俄罗斯的“北风之神”,与之竞争的是美国的俄亥俄。
“海狼”级被称为“核动力快速攻击潜艇”(Nuclear-powered fast attack submarines),1983年开始设计,计划用于冷战中对苏联核潜艇的猎杀,替代“洛杉矶级”,所以运用了大量高端技术,非常的先进。
它的主要作战对象是苏联的“台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以及“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
“海狼”级船壳由HY-100钢制成,比以前级别中使用的HY-80钢更坚固,以承受更大深度的水压
与以前的洛杉矶级潜艇相比,海狼级潜艇更大、更快、更安静,携带了更多的武器和两倍的鱼雷发射管,能发射多达50枚UGM-109战斧巡航导弹。
正因为如此,海狼级造价不菲,美国将“10年内建造29艘”的计划一再削减,但即便缩到12艘,它们的整体造价也需要336亿美元,难怪美军也承受不起。
1995年,海狼被削掉了全部建造计划,所以仅有3艘海狼级现世。其后美国开始设计建造“弗吉尼亚级”,该型潜艇虽说也非常先进,但在总体上也不过是“海狼”的廉价替代方案,缩水严重。
海狼的对手“阿库拉”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核潜艇,如果不是因为苏联的解体,阿库拉在发展程度上并不会弱于海狼级。不过采用了先进声呐和AN/BSY-2作战系统的海狼依然更胜一筹。
“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是俄罗斯在2013年开始服役的最新型装备,也是过去“台风级”的换代品。相比那些不堪大用的老式水上装备,这些水下力量才是俄罗斯海军如今的面子和里子。
“北风之神”比“台风级”这种庞然大物要小一些,台风级又宽又胖,长172.8宽23.3米,北风之神长170米宽13米,长度差不多,宽度却减了一小半。
排水量上,台风级为水上2.15万吨,水下2.65万吨,“北风之神”为水上1.7万吨,水下2.4万吨,差异反倒没宽度那么大。
俄罗斯人为北风之神配备了16枚布拉瓦SS-N-30洲际弹道导弹,这是2005年才试验成功的新型号(其实就是白杨M的潜射型号,因为之前的SS-N-20在北风之神上连续发射失败,所以改研制了SS-N-30),它们的射程超过8000千米,可携带多枚核弹头。
实际上,美军的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性能也非常优异,美国的优势在于潜射弹道导弹发射性能上更可靠,舰体综合静音管理更强,发射能力更强。但现有的俄亥俄级已经逐渐老化,甚至有早期建造的潜艇已经退出了作战任务。
美国现在正在计划建造的下一代战略导弹潜艇是“哥伦比亚级”(SSBN-X),这种第五代潜艇将计划建造12艘,取代俄亥俄级。
哥伦比亚级比俄亥俄略大,但排水量却大不少,达到20810吨,使之成为美国史上最大的潜艇。得益于如此巨大的体型,哥伦比亚级将容纳2.2m的弹道导弹发射管,能发射更大规模的导弹,容纳更多种类的导弹。
按照美国透露的消息,哥伦比亚级将兼顾经济与高性能原则,大量应用最新科技,比如全电推进系统,高度自动化管理,电机无级变速,喷水推进器等等,单艇造价高达130美元。
如果建造完工,哥伦比亚级毫无疑问将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只是,但愿不要像福特级航母一样,步子太大扯到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