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海军和英国海军差在了哪?
二战时日本海军和英国海军的差距是很大的,甚至是全方位的,不仅是数量有差距,而且在质量上也有差距。英国海军是世界的老牌海军,在二战时期还是当时的世界第二大海军力量,美国第一,下来就是英国。
英国海军在二战快要结束的时候,航母有50多艘,虽然大都是护航航母,但是对比缺少舰载机和有实战经验的飞行员,导致战争后期航母充当飞机运输船的日本海军而言,英国海军起码能够保证充足和密集的海军航空兵力,日本在二战中把国家资源向军事集中,才有了一定的海军力量,但是发展的很不平衡,而且军事理论上也有很多弱点。
日本海军越打越弱,最强的时候竟然就是开战的时候,日本没有足够的国家资源可以调动,战争后期依靠日本本国老百姓们捐献锅碗瓢盆去熔化炼钢,但是这些七拼八凑来的劣质钢材建造的军舰,一艘一艘的沉没,日本在战争期间新建的军舰严重不足,最终无舰可用。但是英国海军和美国类似,越打越强,从战前的8艘航母,到结束时的50艘,这已经时几何级的增涨了。
从技术层面来看,英国在二战时期为海军发展的新兴武器非常多,包括对空雷达、对海雷达、反潜磁探测器、反潜巡逻机等等,发展出搭载有雷达的夜间战斗机,海军的火控雷达比日本要先进一代,要知道日本二战时的战列舰在夜战中还依靠一战的老办法来发现敌人:依靠经过特殊训练的士兵,用眼睛的余光去发现远处的敌舰(余光在夜间有较好的视力,通过特殊训练可以发现远处的目标)。
但是人家英国和美国都用上雷达了,不但发现距离增加,而且打击的精度也增加了,因此美英在二战后期热衷于夜战,但是日本就不行了,一到晚上就和无头苍翼一样到处乱撞,遭遇了多次失败。此外,英国人在二战中为航母发明了斜角甲板、光学助降系统、弹射器等设备,都成为如今航母的标配,因此在海军发展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所以日本海军在二战时期还是弱于英国海军的。
二战时,日本海军和英国海军差在了哪?
这差距不小,论实力,英国海军还是第一,日本还是要靠后站。
英国一直被低估,甚至有些人认为英国二战期间,不过就是个打杂的。但是,英国的底蕴,并不是一般国家能比的。事实上,英国在二战之初,还是世界第一,老牌霸主。
英国失去霸主地位,不过是二战消耗过大,美国大发横财,一举拿下世界第一的位置。而英国是老牌殖民强国,家底子厚着呢,该有的还是有的。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四十万大军,英国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就把这么一大群人跨过英吉利海峡弄回了英国,给希特勒惊的目瞪口呆的,德军收拢部队的时间,愣是没比上英国撤退的速度。这叫啥,家底厚,实力强,陆地上比不过,海上英国还是王者。
英国皇家海军,1939年总共四支舰队,8艘航母,12艘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轻重巡洋舰总共64艘,外加一大堆护卫舰,总吨位超过了130万吨。当然,这并不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全部家当,辅助舰支和商船,不计其数。
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拥有10艘航母、10艘战列舰、38艘轻重巡洋舰、112艘驱逐舰,总吨位也就119万吨,但是日本和英国不一样,这就是日本海军全部家当。
二战时期,英国总共拿出来50多艘航母,比日本多一倍,而英国拿出来的轻重巡洋舰产量是日本的4倍,护卫舰数量是日本20倍。英国的实力,远超于日本,越打越强。
日本海军和英国海军比,差就差在自身的资源储备上,钢铁上和英国没法比。而且,英国的造船,不光在英国本土,还有在加拿大等地,都有造船能力。无论是造船工艺还是技术经验,英国都是绝对领先日本的。
英国虽说在东南亚打输了,但是这并不是英国的真正实力,英国在马来也就一艘战列舰一艘巡洋舰,兵员素质,武器装备都是落后于日军的。那会儿,英国面临的是本土的威胁,远东殖民地,只能先放放。
英国毕竟是老牌海上霸主,实力后期和美国比不了,但是碾压日本并不成问题。海军方面,日本只能算是后起之秀,而英国驰骋全球数百年了。
二战时,日本海军和英国海军差在了哪?
英国是老牌的海军强国。近代的战列舰无畏级即英国人首先搞出来的。这是海军史上划时代的装备。引领了20世纪初的海军发展潮流。因为其遍布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需要强大的海军来维持。相较而言,日本尽管是亚洲最早的发达国家,但和英国相比,还是差很多的。到二战时,英国的海军立国思路基本没变。而日本则存在海陆军的争论。其庞大的陆军分散了一部分海军的发展资源。
在二战中,英日海军的差别还体现在两国与美国的关系。英伦三岛独力抵挡纳粹德国的狂轰滥炸,然后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持。而日本却与美国人闹僵,甚至最后兵戎相见。
总的来说,海军充分体现了一国的综合实力,尤其是工业实力。这是英日两国海军在二战时最大的差别和根源。
二战时,日本海军和英国海军差在了哪?
二战时日本帝国海军与英国皇家海军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英国是一个孤悬海外的欧洲岛国,从近代以来就拥有悠久的海洋传统,浓厚的海洋意识。英国近代崛起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海军崛起的历史,伴随着英国对外的殖民扩张,海军在其过程中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在19世纪的殖民主义时代,英国作为当时最大的殖民帝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为了继续维护自己的海洋霸权,英国政府推出了“两强标准”,即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舰数量至少是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数量总和。一战过后,英国的国力受到了削弱,海军规模略微缩小,但直到二战爆发前,英国海军实力依然排在第一。英国拥有航母8艘,战列舰12艘,轻重巡洋舰69艘以及数量庞大的护卫舰和鱼雷艇的辅助舰只。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国的海军总吨位为130吨,而同时期的日本海军总吨位为119吨,二战结束时,英国海军总兵力达78.3万人,拥有航空母舰51艘,作战舰艇2000余艘,登陆艇5500艘。可谓是规模空前!
反观日本,由于和英国一样都是四面环海的岛国,因此高度重视本国海军的发展,海军在日本近代以来对外侵略扩张中扮演着急先锋的作用。明治政府成立后,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制度和技术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日本高层决定师从当时海军实力最强大的英国。甲午战争前,日本已经建立了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海军舰队,通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一战,日本迅速崛起为世界海军强国的行列。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拥有的航母不下10艘,战列舰拥有10艘,轻重巡洋舰38艘,以及112艘驱逐舰。海军总吨位已经达到119万吨。然而日本当时所拥有的强大海军是整个国家畸形发展的产物,是全国上下全体勒紧裤腰带,牺牲日本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代价的。当时的日本建造一艘军舰的费用相当于日本建设一个陆军师团的费用,以致到了战争后期,日本陆军将领常骂海军是败家子。
战争打的是国家的综合国力,即工业实力和资源。日本海军在战前虽然拥有数量客观的航母以及各种军舰,勉强可以英美海军平起平坐。但当时英国庞大的殖民地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强大的工业造船能力是日本所不能比的。日本作为一个后起之秀,跟老牌海军强国英国的工业实力比起来差距还是不小的。以上种种因素,也就造成了日本在战争后期军舰越打越少,造舰速度远远落后战争的进程,质量也严重跟不上。而英国凭借美国支持和庞大的殖民地作为输油管,利用先进的工业技术,可以远远不断打造所需的各种军事武器。这点是资源匮乏的日本所不能相比的。
二战时,日本海军和英国海军差在了哪?
大型军舰和航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